在二胎暫未全面開放以前,我國的生育政策並不算寬鬆,自2015年10月後,中國才全面放開了二胎政策,不少家庭得以實現「二孩之夢」!就在最近幾日一則名為「儘快開放三胎」的消息火遍全網
一時間各大平臺網絡熱搜不斷,網友如浪潮般的討論席捲各大媒體平臺O!M!G!當不少女性還在考慮是否要生二胎的時候三胎政策又來了!究竟開放三胎的意義什麼?
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胎
圖源:攝圖網
具體來說,此次建議來自經濟學家任澤平參與撰寫的《中國人口報告2020》。
任澤平表示,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生育意願大幅度降低,老齡化加速到來。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此次開放三胎政策,是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的,不少女性朋友可能會疑惑了,提出該建議的主要理由是什麼?我們不妨先看看以下數據!
1、從長期趨勢看,由於生育堆積效應逐漸消失、育齡婦女規模持續下滑,當前出生人口仍處於快速下滑期,預計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不到1100萬。
2、從發展趨勢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22年將進入65歲以上老人佔比超過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人口老齡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顯,養老金缺口將日益增加。
3、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生育政策已被人為延誤太久,不可繼續拖延。
4、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已於2010年見頂。
5、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利,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
任澤平在呼籲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的同時,報告也給出了另外一些,具體的政策性建議
關於鼓勵三胎的政策性建議
● 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
● 加大託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託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
● 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
● 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利。
● 加大教育醫療投入,保持房價長期穩定,降低撫養直接成本。
● 加快推進國資劃轉社保補充缺口,推動社保全國統籌,發揮養老保障體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
● 構建老有所學的終身學習體系,鼓勵企業留用和僱傭年長勞動力,適時適當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 打造高質量的為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等。
圖源:攝圖網
不少網友直呼:生得起,養不起啊!
圖圖特意給大家做了匯總,持反對的聲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
擔心經濟壓力
女性擔心職場問題
擔心公共教育條件及政策
恐婚一族
人口學專家:放開三孩意義不大
針對人口出生率低這個問題,很多地方已經開始用各種福利、補貼,去鼓勵大家生孩子。遼寧、湖北多地就率先宣布生二胎有獎勵。
據說,最高獎勵達到20萬!還有各種補貼:產假延長至半年、允許彈性工作制、買房給予補貼!可謂是福利多多。
數據來源:財經網官微
然而,從上文《中國人口報告2020》中顯示的數據也可以看到,開放二胎後,生育率不升反降。
對此,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人口研究所彭希哲教授也表示:推行「放開三孩」的政策意義不大,即使放開三孩,不想生的還是不想生。
彭希哲教授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在這一點上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是有共識的。但是至於人口數量增長與未來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他並不像上述文章中所傳遞的那般「擔憂」。
圖片來源:攝圖網
彭希哲教授稱,將勞動力、資本、技術的提升與人口數量的多少聯繫起來,在工業化時代有一定的合理性。當今信息化時代下,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相繼興起,正在改變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未來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會不斷減弱。因此,他認為不需要過度擔心人口減少會對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彭希哲教授認為,未來生育政策的轉變不是從「二孩」變成「三孩」。而是應該從限制生育過渡到自主生育,即有計劃地自主生育。過去我們對人口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人口是經濟發展的負擔,因此需要通過政府的限制來調控生育。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今個人的生育意願、經濟水平成為影響生育更重要的因素,政府政策的作用正在逐漸減弱,這也是為何「全面二孩」的政策沒有達到普遍二孩預期的原因所在。
彭希哲教授稱:我不主張生育政策「放開三孩」。未來的生育政策應該進一步放開,生育孩子的權利應該交給育齡夫妻自己來把握。彭希哲教授認為未來應該讓中國人民有更多自主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
在人口學家看來,人口的增長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針對經濟學家常常提到的「人口老齡化增加養老金缺口」這一觀點,彭希哲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工具理性」。仍然是把生孩子當作工具來對待,而不是當作人的一項基本權利。
圖片來源:攝圖網
彭希哲教授表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關鍵,不應只聚焦於單一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數量本身,而是要加快與生育政策相配套的其他社會政策的進步。例如加大託育服務供給、完善女性就業權益保障、變革養老金制度等。
最現實最直白的問題是開放三胎後的育兒成本每個家庭撫養孩子
無不嘔心瀝血!
廣東養育一個孩子到底多少錢?
如果不用興趣班這些高標準去培育,僅以中等偏下的水平去養育孩子,讓我們來算一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人所需的全部費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懷孕及生產
●孕期檢查、B超、藥費:4000元左右
●孕期營養品:5000元左右
●各種備孕產品(孕婦裝、防輻射服等等):6000元左右
●生產:6000元左右(普通婦產醫院,如果是剖腹產,費用在6000-8000不等)
共計:孩子還沒出生,就至少要花兩萬元!(最低標準)
0-3歲
●奶粉+尿布+嬰兒的衣服開銷:1500元/月左右,而且大都是一次性消耗品為主,需要經常更換。
●早教資料+啟蒙玩具:7000元左右(如果是送孩子到早教機構上課可不只這個錢)
●醫藥費+疫苗:3000元左右(這只是保守估計,現在小孩生病一次幾百塊算少的)
共計:保守估計,總共需要6萬元-8萬元之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3-6歲(幼兒園期間)
●衣服+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雜費:約12000元/年
●幼兒園學費:普通公立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最少1000元左右,飯費2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每個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46800元。
共計:即使是讀最普通的幼兒園,不報任何課外興趣班的情況下,3年也至少需要花費8萬元左右。
圖片來源:攝圖網
7-18歲(基礎教育階段)
假如孩子讀的是公辦學校:
●雜費:500元/學期
●興趣班、補課費、夥食費:1500元/學期
●初中加小學9年共花費:(500+1500)×18學期=36000元
等孩子考上高中,也以最便宜的公立高中計算:
●學費: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500元,學雜費1000元/學期,住宿費2000元/學期
●生活費+孩子衣服+雜七雜八:2000元/月
●補習支出:5000元/年,約2年
合計:以最低標準計算,基礎教育階段至少要為孩子花費14-15萬元。
無論是生三胎還是二胎,都要遵循自己的內心意願,生育權最終還是掌握在女性手中,願每個寶寶降臨到人間都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