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一句話救了「聰明」的葉曉明,讓他沒有像劉冰一樣跳樓

2020-12-24 解強說歷史

在《天道》中,有三位「格律詩元老」,即馮世傑、劉冰和葉曉明。他們屬於社會最底層。劉冰是一個開計程車,賣衣服,經營唱片店生意不好的人。而葉曉明正在經營一家健全的商店,也因為管理不善瀕臨倒閉;馮世傑是一個貧窮的鄉村農民,因為他懂得一點汽車修理技術,在古城辦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所以在一個奇怪的組合情況下,三個人因為扶貧這個事情,被綁在了一條船上。很多人都挺驚訝,起點相同的人,結局卻完全不同。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各方面都相似的人,即使按照文化屬性劃分,也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在整部小說中,葉曉明的作用也是不可短少的人物,假如沒有他最開端對丁元英「高人」的判別,就沒有了後續的一系列的故事開展。

首先,我們來看看丁元英是如何評價葉曉明的:葉曉明是個聰明人。

1、有認識人的能力,否則你不會認出丁元英是又能力的人。

2、既上了臺面,又有點見識。

在北京的時候,用思萊克和樂聖公司的經驗談過訂購套件和放大器。他說的每一句話都不能丟。在一旁的劉冰只要那份傻笑。

其次,與葉曉明相比,劉冰自然有一股濃濃的「土」氣。

虛榮心,攀比填滿了劉冰的形象。他不捨得寶馬帶給他的東西。有一輛寶馬的感覺就像抽Y,會讓他上癮。

劉冰問葉曉明:「葉先生,第一次開寶馬進京大公司,有什麼發現嗎?」這句話當然是他在問葉曉明,但偏偏說出了他自己的心聲,也就是他發現了這種感覺!

他的一句:「天塌了,有個高(人)頂。」一句話,暴露了他滿足利益,然後向上聚集,遇到麻煩,然後退縮的反派形象。

劉冰最致命的不是這些,而是他的貪心。他想要的太多了,但是又沒有與之相配的素質和德行。

「都是坐在井邊看的人,為什麼劉冰選擇了跳樓自殺?

一開始,我們說葉曉明是個聰明人。他說過:「這雲裡霧裡的,誰敢當真哪~」

正是用這些話,他「救了」自己的命。起初他認為丁元英是一個高尚的人,但是對於丁元英的所作所為,他總是心存疑慮。

在劇中,他曾經對馮說:「你質疑就不行?他們做完了,就不能質疑一下嗎?」

很明顯,他只涉足扶貧事業。這就是聰明人的「激進」,當然不會讓我吃大虧,也不會讓我得到最大的好處。

說到馮世傑,他有一種老實人的自然神態。更像是一個義不容辭的農民,他的內心是為了領導王淼村的富裕,為此不惜厚著臉皮與丁元英扯上關係。

馮世傑有目的,有腦子,有人情味。也許正是這種人情味拯救了他,使他成為三兄弟中最賺錢的。

馮先生比他們倆都高一等,這使他渡過了難關。最不幸的是,劉冰不明白,他用眼睛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相,他看不到的中心才是真相。

與其說是大自然對人的操縱,不如說是「文化屬性」的問題。控制「強勢文化」會讓我在逆境中贏得籌碼,就像馮世傑一樣。控制了「弱勢文化」你就會像劉冰一樣摔死。

假如你也對「文化屬性」感興味,想要理解一下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無妨讀一讀《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

這本書不只講述了「文化屬性」,還觸及了很多方面,學問點十分的廣,可謂經典。

喜歡的朋友,能夠點擊下方商品卡購置!

相關焦點

  • 《天道》:井沿三兄弟劉冰葉曉明馮世傑,為什麼跳樓的只有劉冰?
    電視劇《天道》是我刷了好幾遍的劇,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是我反覆精讀的一本書。在小說的整個脈絡裡,葉曉明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不是他一開始就認定丁元英是高人,就不會有後續一系列事情的發展。虛榮、攀比、沒見識、一窩蜂地填滿了劉冰的人物形象。他捨不得那臺寶馬車帶給他的東西,在寶馬車的感覺,就像吸D一樣讓他上癮。他問葉曉明:「葉總,開著寶馬車在北京出入大公司,找點感覺沒有啊?」
  • 《天道》:是什麼救了馮世傑,並讓他名利雙收?悟透了也會成就你
    其他兩人的最初發心只是為自己的私利,不是真「救」人,所以到了最後一個跳樓,一個又回到了原點。果真應了丁元英的那句話:「從來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馮世傑這角色揭示了這「救人和被救」的因果規律。
  • 「聰明」的葉曉明,是否有東山再起的機會?退股事件只是考驗嗎?
    電視劇《天道》中,葉曉明是失敗的,成了扒不住井沿掉回井底的人,但他並沒有像劉冰一樣患上精神絕症,而是懂得承認自己的不足,無怨無悔,這是幹大事不能缺少的心性,跌倒了再站起來就是了。在戲裡葉曉明的確輸了,輸在眼界、認知上,如果咱們跳出戲回歸到現實來,人生只要還有生機,那就還有機會,還可以重來。
  • 王志文天道:丁元英很通透,但是「高人」卻不是他
    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天道》肖亞文、芮小丹肖亞文是如何把握機遇,湊上牌桌的?為什麼同樣的一件事情,一個危機,一場官司,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呢?
  • 天道:短視頻的布道者要有馮世傑一樣的初心
    天道:短視頻的布道者要有馮世傑一樣的初心天道裡的馮世傑是修車店的老闆,也是音響的發燒友,是一個有追求的人,也是貧困縣裡貧困村出來的能人,解決了自己生存發展的問題,但面對鄉親脫貧的難題,依然有先富帶動後富的開拓精神,想方設法把鄉親們從水深火熱之中解脫出來
  • 《天道》:一個人不管多聰明,認知水平達不到,也難免會被人利用
    電視劇中讓小編感到最遺憾的就是葉曉明和劉冰兩個人。在牛人丁元英的幫助下,「音響發燒友」葉曉明跟劉冰成為格律詩的股東,本來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卻因為自己的認知能力不足,導致自己失去跨越階級的機會。葉曉明跟劉冰認知水平太低,就好像井底的青蛙,他們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這麼大。他們沒有辦法擁有大格局,沒有辦法統籌全局去分析公司的發展。
  • 《天道》思維:破解成功的密碼其實並不難,學會秉持一顆利他的心
    《天道》這部電視劇自從播出以來就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大多數人都看過不止一遍,很多年以來《天道》在豆瓣上的評分一直沒有低過9.0,足見這部電視劇的魅力。劉冰退股之後還不甘心,繼續留在公司,但是因為受不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跟貪心,讓他最終跳樓身亡;葉曉明拿到了自己當初入股時候的本金,浪費了兩年的時間。只有馮世傑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他一心想為王廟村謀點出路,所以退股的時候選擇保住王廟村的生產設備。
  • 丁元英:葉曉明是個聰明人!但,世事無常!誰能保證每次都對?
    本文,我們用【天道】中葉曉明從以古城音響圈專家身份到格律詩公司總經理的巔峰巔峰身份最後泯然眾人矣的劇情做案例淺述。【天道】中的葉馮劉三人分別指:葉曉明、馮世傑、劉冰。其中最先與丁元英接觸的人是劉冰,但劉冰是個眼中只有錢的「實在人」!
  • 爛泥扶不上牆,電視劇天道中能力跟不上欲望的劉冰,註定碌碌無為
    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小人,明明自己不思進取,沒有能力,偏偏還想要擁有權力,擁有地位,自己明明是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偏偏還沒有自知之明,不能認清自己。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就有這樣的人,就是自己的欲望跟不上能力的劉冰。劉冰的失敗給了無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生活落魄的人很多思考。
  • 天道:當你落魄時,請牢記這2句話,未來可期
    1.未來可期,不要自暴自棄三毛說過這樣一句話與你共勉:「你沒有被拋棄,沒有人能在世界上拋棄你,除非你自暴自棄。因為我們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屬於他人。」一個人自從降臨到這個世界開始,都是先苦後甜,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 《天道》揭開:5個生存層次,你活在哪一層?
    第一、心比天高、命紙薄,不擇手段想破格錄取之人劉冰,很多人把他的死歸結為丁元英,是丁元英害了劉冰,能說出這句話的人,代表潛意識裡隱藏著跟劉冰一樣的思想。我們先看看劉冰的背景,開了一個小鋪面賣光碟,生活在城市的底層,小本買賣不溫不火,剛夠溫飽。但是他一直迫切的想成為人上人,顯示他的尊貴感。
  • 《天道》:愛佔小便宜的人未必聰明,愛吃虧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愚蠢
    有一次吃早餐的時候,丁元英點餐的時候就已經付完錢了,但是吃完準備走的時候,老闆娘又一次找他要錢,丁元英只是愣了一下,就痛快的又付一遍錢走人了;還有一次是出去吃麵,麵館的老闆給他閒聊,問他做什麼工作,丁元英坦誠的說沒有工作,被麵館老闆無情的嘲笑,實際上這個時候的丁元英早已經開始籌劃運作格律詩音響公司了,但是他卻沒有為自己辯解一句
  • 《天道》一部人人看了都會羞愧的電視劇,深度揭示道法自然與商業
    祖祖輩輩積苦積貧的王廟村大抵以為作為貧困村的貧困村民,這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為餬口便是一種解救,誰能想到,有生之年有朝一日,這個落後的貧困村竟能得到音響巨頭樂聖的青睞,並且以接收訂單這樣的方式改變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人為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比如馮世傑,再比如劉冰。是的,沒有葉曉明。
  • 天道:能有所作為的人,都需要扔掉這2樣東西
    《天道》是一部值得細心品味的電視劇,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殺富濟貧,也有令人被逼無奈的跳樓和墜崖戲碼,其實正是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值得我們反思。劇中林雨峰墜崖和劉冰跳樓事件反射出,能有所作為的人,都需要扔掉這2樣東西。
  • 王志文《天道》:同樣是發燒友,為何只有馮世傑爬出了井沿?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丁元英從設計之初就是打算拿三個股東做實驗,用他們的行為來讓世人思考,讓他們扒著井沿望一望,誰能夠頂得住壓力,誰能夠爬上去都是自己的造化。同樣是發燒友,同樣是股東,為何就馮世傑爬出了井沿,馮世傑究竟有何不同呢?
  • 天道: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不妨試一試天道中的2條規則
    世界上有這樣一種情況,那些沒有才華智商不高的人,他們往往能左右逢源,一路上順風順水!今天就來講解一下【天道】中,葉曉明。天道這部電視劇值得你觀看一百遍的電視劇,劇中的主角丁元英的演技堪稱經典。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我建議你去看一遍。
  • 《天道》丁元英給我們的啟示:有錢的人,大多不會和這兩種人交往
    《天道》的劇情主線就是一位從事資本運作工作的商業牛人在古城休養生息,然後被一幫「音響發燒友」拉來幫助貧困村王廟村改變命運的故事。到後來加入格律詩音響公司,都是葉曉明跟馮世傑給他鋪好了路,劉冰可以說是不勞而獲。而且劉冰還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在格律詩面臨困境的時候,他跟其他人一樣為了保住自己的本金選擇了退股,但是他並不像其他人一樣瀟灑的離開,而是選擇繼續死皮賴臉的留在公司。
  • 《天道》中,為什麼說曉明揣度小丹?
    要說葉曉明揣度芮小丹,那就得從葉曉明和芮小丹的交集和接觸的經歷來推測性分析——他為什麼要揣度她?葉曉明與芮小丹的相識?說到葉曉明與芮小丹的相識,就不得不提丁元英的那套頂級的音響!而芮小丹也就是他接近高人的唯一聯絡人。葉曉明與芮小丹的接觸!在後來的接觸中,也許是緣分使然,讓馮世傑、劉冰、葉曉明三人都或多或少的和芮小丹搭上了關係。說實話,葉曉明和真正和芮小丹接觸得並不多,僅有的幾次接觸也都是匆匆寥寥(有了緣分):1.
  • 《天道》:通過集體退股這件事,這位高人值得你去關注,去學習
    叫馮世傑聰明人,明白人好像都不太恰當,應該把他定義為高人才合適他這個身份,馮世傑是典型的大智若愚,大智大愛的高人。馮世傑明白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是這個目標帶給馮世傑不一樣的智慧,讓這個憨厚老實的農民,最終走向了成功。
  • 《天道》:歐陽雪為什麼會那麼相信丁元英?並且對他深信不疑?
    人和人之間智慧是一樣的,只是每一個人掌握的信息不一樣,你掌握的信息不全,自然你就做不到清晰的判斷。就比如說,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他們三個人從來沒有真正的信任過丁元英,懷疑丁元英到底有沒有錢,有沒有本事,總是在懷疑和相信的邊緣徘徊,這才是他們最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