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旌德縣陳凱:攜筆從戎 用青春鑄就「強軍夢」

2020-09-11 宣城民生關注

「熱血報國當少年,歲月無悔正青春!」少年就應該擁有滿腔熱血,抵近自己理想的詩與遠方。他叫陳凱,剛剛大學畢業,就應徵參了軍, 投身到保衛祖國的光榮事業中。

陳凱是旌陽鎮浩莊村人,今年剛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同時也取得了該校的研究生入學資格。在平常人眼中,像陳凱這樣的「學霸」應該會選擇繼續學習深造,可是他卻在大學畢業之後毅然決然選擇了參軍入伍。

陳凱說,他從小就有參軍的夢想,在中學的時候由於學業繁忙沒有考慮到參軍,年齡也沒有達到要求。進入大學以後,每一年在徵兵的時候都有一種衝動想要去當兵。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爺爺是一名軍人。雖然他沒有見到過爺爺一面,但是爺爺報效祖國的精神深深影響了他。

今年徵兵工作剛啟動的時候,陳凱便決定響應國家號召應徵入伍,他第一時間找到了村幹部提交了入伍申請書。

「陳凱是個綜合素質都很優秀的大學生,也是我們村首位參軍的大學生。平時放假期間都會幫父母做些農活和家務事,我們村民對他的評價都很高。」 旌陽鎮浩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春芳誇讚道。

據了解,陳凱學習成績優異,在大學期間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他從小就非常獨立,有主見,對於陳凱投筆從戎的選擇,家人也是非常的支持。

陳凱說,現在好的參軍政策,也是他義無反顧投身軍營的原因之一。「現在當兵政策比較好,我現在是大學畢業,同時獲得了研究生的入學資格,退伍兩年之類都保留研究生的入學資格,對於我這種既想投身軍營又想繼續學習理論知識的人來說實在的太好了。」

通訊員從縣人武部了解到,今年我縣徵兵體檢合格45人,政審合格42人。「雙合格」42人,入伍33人,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徵兵任務30人。33人均為大學生,其中6名還是大學畢業後入伍。

相關焦點

  • 攜筆從戎 宣城市旌德這位大學生用青春鑄就「強軍夢」
    「熱血報國當少年,歲月無悔正青春!」少年就應該擁有滿腔熱血,抵近自己理想的詩與遠方。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一個旌德的熱血青年。他大學畢業就應徵參軍, 投身到保衛祖國的光榮事業中。在平常人眼中,像陳凱這樣的「學霸」應該會選擇繼續學習深造,可是他卻在大學畢業之後毅然決然選擇了參軍入伍。
  • 徵兵宣傳進校園 攜筆從戎礪青春
    轉 國防時報記者羅 萍 呂佳俊報導為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國防觀念,激發大學生參軍入伍熱情,全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攜筆從戎報國」為主題的全國徵兵宣傳進高校活動, 4月9日,由四川富國強軍全民國防教育活動組委會牽頭的2019年全國徵兵宣傳教育進高校活動,在四川託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拉開帷幕,當天的現場吸引前來諮詢有關徵兵政策的青年學生2000
  • 我區南開大學畢業生攜筆從戎 保家衛國
    2017年,習近平主席給南開大學8名入伍學子回信,勉勵新時代青年投身軍營,鍛鍊過硬本領,淬鍊精彩青春。習近平主席的勉勵,啟蒙了楊知璋攜筆從戎、保家衛國的軍旅夢想,點燃了他心中參軍之志的火種。畢業前夕,他報名了2020年直招士官選拔,希望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淬鍊成鋼,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習總書記對南開師生的寄語和期望深深的感動了我,點燃了我的軍旅夢想,回到應徵地我的家鄉大慶市讓胡路區後,我在這裡看到了許多的標語還有徵兵的宣傳片,這些宣傳更加堅定了我入伍的信念。
  • 「青春夢」融入「強軍夢」——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徵兵工作側記
    和宋輝一樣,在強軍夢的鼓舞和學校參軍號召之下,每年懷化職院都會湧現一批肩負家國理想、和平使命的大學生。2019年,該校參軍報名人數488人,今年有470人。三年來,該校近500人應徵入伍,並年年被評為「湖南省大學生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
  • 逐夢軍旅的「警校學子」,袁泉、呂忠祿攜筆從戎實現從軍理想
    我從小就有一個當兵夢,在高考與軍校擦肩而過後,我毅然報考了警校,因為在我心中,警察是距離軍人最近的樣子!如今,我終於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武警戰士,改變的是身上的軍裝,不變的是心中的信仰。在我離開公大校園登上運兵車時,我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公安大學的校訓:忠誠、求實、勤奮、創新。
  • 如何看待名校學子攜筆從戎?
    而今,清華、北大的學子,紛紛為圓軍旅夢,毅然選擇攜筆從戎……1後來,進入清華的吳嘯雋,跟母親講述了2017年9月,八名南開學子攜筆從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強軍夢的事跡,經過反覆勸說,家人終於同意了他入伍從軍的想法。就這樣,這位清華的學子,進入到了軍營。
  • 井延坡工作室丨攜筆從戎!今日請長纓,慷慨從軍行
    攜筆從戎!
  • 張志恆攜筆從戎在強軍路上奉獻青春
    如今,張志恆有了新的目標,他將繼續在強軍路上奉獻青春。(責任編輯:王海濤)來源: 遼寧日報
  • 攜筆從戎!遼科大入伍新兵進行役前訓練
    攜筆從戎、保家衛國是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與義務,時值初秋,火熱的軍營迎來一批陌生而稚嫩的臉龐,他們就是遼寧科技大學今年應徵入伍的新兵戰士!據了解,遼科大報名應徵的一百多名同學在學校武裝部的指導下,已經按照學校疫情防控方案的要求,安全有序、分批次地返回闊別已久的校園。目前,經過體檢選拔之後,準新兵們已經開始進行役前訓練。
  • 關於旌德縣擬推薦2020年度宣城市高質量發展獎評選表彰先進集體...
    根據中共市委辦公室、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宣城市高質量發展獎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宣辦電〔2020〕91號)要求,擬推薦旌德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為高質量發展獎(重點項目建設類)先進集體,鮑旭武、程萍2名同志為高質量發展獎(重點項目建設類)先進集體。
  • 將相故裡育英才  攜筆從戎鑄軍魂— —蒲城縣召開2020年軍校生座談會
    【蒲城縣人武部 陳鈺傑】8月17日下午,陝西省蒲城縣人武部組織全縣即將入學的12名軍校生,召開了以「將相故裡育英才,攜筆從戎鑄軍魂」為主題的年度座談會,為他們上了特殊的「軍旅第一課」。該縣人武部部長劉航告訴筆者,這是縣人武部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9年舉辦的以「將相故裡育英才,攜筆從戎鑄軍魂」為主題的軍校生座談會,通過開展此項活動,主要幫助即將入學的軍校生打消思想疑慮,發揚蒲城將相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從軍報國信念。
  • 八一 | 為攜筆從戎的鐵院學子喝彩!
    南鐵院也有這樣一批學子,他們懷揣綠色軍營夢,攜筆從戎,踏入軍營接受鍛鍊和洗禮。本期微信,鐵小微帶你走近他們... ...攜筆從戎 綻放無悔青春步履鏗鏘青春色,鬥志昂揚鑄軍魂。從南鐵院進入部隊的學子們政治過硬、成績優異,他們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勤奮工作,在操場、訓練場上揮灑汗水、歷練青春。在軍營中,他們經歷了苦與累、悲與歡、奉獻與付出,部隊生活對他們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讓他們體驗了不一樣的熱血青春。
  • 榜樣 | 劉欣瑜:燃青春之火,鑄強軍之夢
    他上進負責、勇於擔當,入伍前積極參與學生工作,熱心志願活動;他攜筆從戎,面對艱苦訓練不改初心,懷抱堅定意志不斷超越自我,用青春書寫無悔軍旅,用夢想助力強軍目標。重返校園後,他則始終以「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組建退伍兵宿舍,擔任退伍兵協會會長,參加各類軍事比武競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同時他兼任年級學生工作,將部隊裡學到的好作風帶回學校,服務同學,用自身行動傳遞青年力量。
  • @首都大學生 把聰明才智融入強軍夢,來參軍吧!
    北京市舉辦2018年國防教育暨徵兵宣傳進校園活動鼓勵大學生把聰明才智融入強軍夢想解放軍報訊  白斌、汪欣然報導:為貫徹落實習主席給南開大學學生重要回信精神和習主席在北京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北京市徵兵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副市長王寧告訴筆者,「首都大學生要強化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踴躍報名參軍,把聰明才智融入強軍夢想,獻身國防事業。」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代表、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陳鑫鑫,以自己的軍旅經歷現身說法,鼓勵同學們建功軍營。今年報名應徵的北京理工大學學生王逸飛向首都高校大學生發出「攜筆從戎、參軍報國」的倡議,贏得了大家的積極響應。
  • 攜筆從戎鑄軍魂,參軍報國正當時
    精彩的人生不僅限於詩和遠方,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接受祖國挑選,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書寫青春華章。為進一步激發高等院校畢業生參軍入伍熱情,慶雲縣委、縣政府從適應新時期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求出發,經縣委常委議軍會議研究,根據慶雲縣實際制定並發布了《2020年慶雲縣結合縣域國有企業專項招聘公開徵集高等院校畢業生入伍公告》。
  • 漫評:用軍裝為青春著色
    青春有很多樣子,身穿戎裝將熱血揮灑在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中,用軍裝為青春著色的模樣更值得自豪。從北大才女宋璽攜筆從戎的巾幗事跡到汶川地震中立志「長大我當空降兵」的小男孩程強實現軍營夢,無不展現著當代青年化愛國之心為報國之行的青春底色。投身軍旅是最可貴的「舍離」,讓青春閃耀在綠色軍營。
  • 安徽省宣城市推出多項擁軍優撫政策
    截至2019年,宣城市轄宣州區1個市轄區和郎溪縣、涇縣、旌德縣、績溪縣4個縣,代管寧國市、廣德市2個縣級市 ,總面積1234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66.1萬人 。宣城古稱宛陵、宣州,地處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
  • 綠色鑄就幸福底色——旌德縣推行林長制改革紀實
    奮力擘畫「滿目青山綠水、處處田園風光」、林長制林長治的嶄新藍圖,旌德,用綠色鑄就著幸福底色!  管林護林興林、增綠護綠用綠……一個立意新、框架新、模式新,責任明確、制度健全、問效追責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發展體系,逐漸走向成熟。2017年6月2日,旌德縣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在全省縣級層面率先出臺《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標誌著「林長」從「無名有實」到「有名有實」,為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2017年9月21日,喜訊從浙江安吉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