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西校區開展班主任特殊學生教育沙龍研討
2020年12月17日,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西校區組織了一場關於特殊學生教育的沙龍研討。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海安市教體局基教科徐穎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並為班主任老師提供了心理專業方面的理論指導。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許衛兵、西校區執行校長吳雪琴共同參與了本次研討,並對班主任老師的日常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及建議。西校區德育發展處管理人員和全體班主任老師參加了會議。
沙龍研討過程中,徐穎老師認真聆聽了班主任們引導教育特殊兒童所面臨的困惑和難點,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研究經驗,給了老師們極大地啟發。徐老師談道:「面對特殊兒童,首先要將問題一分為二,哪些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哪些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要區別處理。對於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教師可以尋找多種資源,藉助外部力量,共同解決問題。」此外,徐老師還指出:兒童出現怪異的行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其扭曲的生活環境。問題兒童的形成因素有三點:自身因素、重要他人及生活環境,對於特殊兒童的問題,需要老師通過家訪,與學生談心等多種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走進孩子的心靈,然後才能因材施教。對於一些有對抗行為的兒童,更是需要站在兒童立場,用一種孩子陌生但溫暖的方式去打破壁壘,重構師生關係,從而使教育取得實效。
通過本次活動,班主任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對特殊學生形成問題的原因也有了理論的認知,對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友關係頗有助益。吳雪琴還建議老師們在特殊孩子的教育情境中,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孩子;平時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學習、多交流,將特殊孩子的轉化當作微型課題來研究,在反思中不斷積累經驗,歷練自己,從而提升自己愛孩子的能力。
最後,許衛兵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說,教師在面對特殊學生的過程中,不僅要看到學生的異常行為,更要走進學生的成長世界,尋訪特殊表現的前世今生。教育要有持之以恆的信念,這是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擔當和情懷,大家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儘可能地去幫助更多的孩子,面對特殊的花朵,說到底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讓他們也能在陽光下燦爛地綻放!
此次活動,對西校區全體班主任老師是一次工作的研討,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大家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不斷碰撞著思維的火花,更迭著內心的認知,仿佛生發出了一股力量,對特殊孩子的引導和學生情感教育的開展有了更強的動力和更明晰的方向。
圖文:吳雪琴 劉珊豔 楊 陽 夏 煜
責編:崔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