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句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我們的母親為我們付出了諸多,我想:我也應該為母親做些什麼吧!既然「羊有跪乳之恩」,但我所認識的一隻小羊,不僅不報管自己的母親,而且不珍惜母親所在自己身邊的時間。
他就是小不丁,它總是說要對母親很好很好,不要做表面功夫。它說:感恩真的不是說漂亮話,而應該付出實際的行動。漂亮話未說,行動的機會也未找到,媽媽卻已經命在旦夕!
直到羊媽媽被主人牽走,發出悽慘的叫聲的那一刻,小布丁才明白,現在做什麼都沒有用了,已經挽回不了了。
在光陰還未流逝的時候,小不丁沒有珍惜,最終追悔莫及。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不管你怎樣埋怨老天,埋怨他為何不多給你點時間,埋怨他為何不給你行動的機會,都已經來不及了。老天給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在這點上他公正得令人畏懼!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可明日之今日一旦過完,就只能稱之為昨日了。珍惜今日吧,惟有今日才是行動之時。
學習上,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中,我們可能會產生厭煩,這都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沒有幾個人把同學習不相關的事情放下。平時就沒有好好鞏固自己的知識,將要面臨考試時,才臨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該珍惜的難道是明天嗎?不!
就好比我們馬上要進行期中考試了,在這之前,我上課不認真聽
講,做作業不仔細,聽到期中考試的消息,腦子裡成了一鍋漿糊,拿起書本複習,心裡卻平靜不下來,「期中考試」這四個字讓我提心弔膽。可考試的這天要到來,我一看試卷,便摸了個底:肯定考不好。果真如此,我考砸了,我放聲大哭,可是,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今天的事就該今天做完,到明天,你們會一直託下去,時間很多,流水飛快,回憶已過去的昨天,幻想未到來的明天,還不如珍惜現在。
感恩=珍惜+行動
宜春市宜豐縣新昌學校初一(3)班陳欣雨
指導老師:李海林、冷素蓮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情」。感恩,是人生的智慧,是人性的最大美德,感恩給生活一份甜蜜與溫暖。
短文《不肯下跪的羔羊》中寫道:小羊羔小布丁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羊羔,小羊羔吃奶都是跪著吃奶的,小布丁卻從不跪。羊媽媽對小布丁百般呵護,小布丁感激卻從不做表面功夫,他想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但他太猶豫了,直到羊媽媽被殺死,都沒來得及感恩,他後悔莫及。
讀完這篇短文,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起去年的一件事來:
去年前的一個母親節,班主任讓我們全班同學製做了一張賀卡,等到星期五回家的那天,送給自己的母親,以表達多年來她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可是等到放學回家時,我遲遲沒有將放在書包裡的賀卡送給媽媽,並對她說一句:「媽媽,母親節快樂!」因為,我不敢,我從來沒有對媽媽直接表達過愛。不知道是人越長大越羞澀,還是越長大膽反而越小的原故,回到家中,我連書包的拉鏈都不敢拉開來,更別提拿出賀卡。我只是走到媽媽身邊,輕輕地說:「呃……媽媽,今天是母親節,呃……祝您母親節快樂!」就像擠牙膏一樣,從牙縫裡擠出來了這麼幾句,我也已滿臉通紅,站在那兒不知所措了。媽媽愣了一下,馬上,臉上又流露出喜悅的笑容,嘴巴笑成了個月牙形,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媽媽拍了我一下,很是欣喜地說:「女兒!你有這份心,媽媽就已經很開心啦!等下,媽媽給你做好吃的!」「嗯!」我應道。我拿起書包,徑直走進房間。我躲在房間裡,拉開書包的拉鏈,
拿出賀卡,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放進了抽屜裡,再也沒動過。
本以為此事到此為止,可是,幾個星期後,媽媽打掃房間時,發現了我藏在抽屜裡的賀卡,仔細地看了又看,她竟沒想到,我會這樣精心製作一張賀卡給她,儘管我沒親自當面送給她,媽媽也依然如此激動。當時,媽媽正在因感動而啜泣,她也許沒想到,在一個母親節的前幾天,自己的女兒做出了這般令她感動的事,令她刻骨銘心。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已恩情最深的不會超過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成長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悉心關懷、百般呵護和辛苦扶養下慢慢長大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大雁居高秋鳴,給季節一份寧靜閒適。人們常懷感恩之心,才能報以生活一份甜蜜與溫暖。
感恩+行動=孝心
宜春市宜豐縣新昌學校初一(3)班楊航
指導老師:李海林、冷素蓮
遺憾,是水,是正在東逝的水;遺憾,是火,是正在燃燒的火。遺憾,是風,是正在弄舞的風。——題記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抱,並付出實際行動,那麼感恩就不再那麼寂寞與孤獨。
大家看過《不肯下跪的羔羊》這個故事嗎?有一次,羊媽媽正和小羔羊在山坡上吃著草,來了匹狼,小不丁決定用身體去救媽媽,可是,在轉身的時候摔倒了。最後,狼順勢就咬向狼媽媽的屁股。小不丁很想把羊媽媽的傷舔好,但是,他感覺那裡好髒啊!有一天,羊媽媽走了,小不丁明白了,有一種刻骨銘心的痛,於是放聲大哭。
生活中也一樣,當人們沒有把握住眼前的機會時,你後悔也來不及。
從那以後,小不丁每天天蒙蒙亮就會朝著媽媽被帶走的方向咩咩地叫三聲。他還是什麼都沒說,他覺得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我們討厭那一種病,那一種叫做「後悔莫及綜合症」的病;我們討厭那一種人,當機會流逝得就像一碗見底的水時,才後悔當時沒有添加上美妙的滋味。
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有一顆孝心,百善孝為先,了解父母,使我們的心腸仁愛。我想孝敬父母,已經不只是一種家庭美德,更關係到一個人、一代人以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素質。我們豈能等閒視之?
兒女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快死了,等不了了。父母在時不孝
敬,等他們去世了,又後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從給父母端茶倒水開始吧!
動力來自堅信自我。心動在於行動,感恩不能單單只有一顆孝心,重在於行動。文章中的小不丁就是沒有抓住機會去行動,而最後自己想做的事情卻一無所成。堅守自我,我們的生命會擁有無盡的動力!堅守自我,你會感到個性的風採,會感受到生命的激情,會感受到前進的動力。因為有了動力,所以才有行動;因為有了行動,所以才會沒有遺憾;因為沒有遺憾,所以才真正做到了感恩。
請永遠記住韓嬰說得一句話:樹欲靜而風止,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