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體育新零售模式: 阿里體育怎麼玩全民健身

2020-12-18 搜狐網

 


  在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興起之時,阿里體育也正計劃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體育新零售場景。未來在體育館、遊泳館、籃球場等城市公共體育場館中買水和毛巾甚至運動裝備,或許會像在電影院買爆米花一樣便利和自然。

  阿里體育創始人、CEO張大鐘9月9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運動自帶線下屬性,而體育場館智能化、服務信息化不夠,阿里體育希望通過大數據研究,與合作夥伴一起研發體育新零售模式,「無人化甚至是更新的一種方式。」

  這一計劃或許並非跟風新概念。9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18周年慶的第二天,成立兩周年的阿里體育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舉辦了一場合作夥伴大會,這個文體中心作為體育場館也成為阿里體育的試驗田。目前阿里體育已經盤活打通了100多家體育場館,希望通過技術和大數據解決場館空置問題。這些體育場館自然成為體育零售的消費入口。

  從消費需求端來看,張大鐘表示,除了買票、玩樂、比賽、競猜等體育服務行為,購物需求也非常強烈。「很多購買行為不是為了用,而是為了體驗,而且更換頻率非常高,比如我們發現女性經常更換泳衣,有時候買東西會當作運動後對自己的獎勵。」在他看來,分析消費者多大概率會使用和購買某件物品,線上訂購、線下提貨,甚至線下掃碼送貨到家,都是可以探索的體育場景消費方式。

  2016年,阿里體育對外公布自己的「天」字戰略,即以IP為核心連接雲技術和體育基礎設施,大數據作支撐,為會員服務。2017年則陸續與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合作,並重點發力平臺業務以及培訓、智慧體育城市和校園體育業務,希望在全民健身大潮下分一杯羹。

  技術盤活體育場館

  當天會上,陝西省體育局與阿里體育啟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智慧體育城市的解決方案,陝西正是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的舉辦地。此前,阿里體育與蘇州、銅陵、海南等省市也達成合作。

  智慧場館正是智慧體育城市的一部分。除了正在研究的體育零售,張大鐘表示,阿里體育已為包括健身房、電競館、社區等在內的專項或綜合型場館管理者提供綜合型管理工具將線下場館打通,讓用戶找場地、找教練、找夥伴、買票等能夠在網際網路中一站式解決。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2013年中國擁有大型體育場館1093座,平均每119萬人一座,這裡的大型體育場館是指20000座及以上的體育場、3000座及以上體育館、1500座及以上遊泳館/跳水館。

  儘管與發達國家相比,這樣的體育場館數量還有上升空間,體育產業發展勢頭可觀,但大部分大型體育場館體制內經營,仍存在運營機制陳舊、業務模式單一等問題。

  據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首都體育學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3)》,中國場館的財政撥款佔經營經費的33.7%,場館自身的運營收入佔50%左右,場館主要支出由前期建設投入、人力資源薪水支出、日常維護支出、大型維修費用和場館付稅等部分組成。

  該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體育場館收入合計646.1億元,支出合計662.6億元,利潤率為-2.6%。其中大型體育場館收入共計30.6億元,支出總計36.4億元,利潤率-19.0%,大型體育場館運營虧損程度高於體育場館整體水平。

  報告認為,完善體用場館多元運營途徑,盤活已有場館資源,提高大型體育場館利用效率已成為我國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的一項主要課題。

  「目前文體公共服務面臨有限供給與市民豐富需求的矛盾,場館功能並未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蘇州高新文體集團董事長蘇久華表示,體育場館面對消費升級,應該用「網際網路+」思維顛覆傳統,打造全新的公共文體空間模式。9月7日至10日,由阿里體育打造的世界級賽會制電競賽事WESG(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2017中國總決賽正是在這家文體中心舉行。

  阿里體育副總裁李峰表示,智慧場館是把B端和C端的資源在體育設施的場景下形成一個整合,B端包括賽事、場館、體育設施、體育公司、演出公司、餐飲等,C端則來自於阿里巴巴的整個生態,以及地場軟體等與任何大眾消費相結合的第三方平臺。

  體育場館智能化之後,張大鐘發現,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年齡結構,「原來的傳統體育場館,都是年紀偏大的愛好者去參與,而現在80後90後成為智慧場館的運動主體,因為有App,有支付寶,他們會很方便地參與運動,獲得積分,場館的功能得以提升。」

  下一步,阿里體育瞄準了人工智慧。張大鐘透露,目前其招聘的工程師都是人工智慧工程師,而阿里體育人最多的不是體育競賽或者媒體部門,而是技術部門。未來在城市智慧體育的系統設計方面,或將利用人工智慧提高效率。

  掘金千億規模健身培訓市場

  阿里體育近期還在加深布局體育產業中最具盈利點的培訓市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一兆韋德健身已與阿里體育達成協議,共同打造阿里體育韋德健身學院。9月9日,阿里體育與崢唐體育、 韻動吧、百樂門、浩沙、Radical Fitness、ARCA亞洲康復體能學院、FOCUS健身學院、ROCKIT健身器材等籤約,攜手優化和規範培訓市場。

  2017年3月阿里體育在上海楊浦體育中心成立首個培訓中心。此前8月,還與黑池舞蹈節一起組建阿里體育舞蹈聯盟,共同進軍體育舞蹈市場。

  「2016年參與課外培訓的中小學生人數達1億,其中體育是最熱門的門類之一。」阿里體育營運長餘星宇透露,目前中國體育培訓市場已達到1000億的市場規模,體育消費平臺的數據顯示,體育健身和培訓已經連續17個月保持高速增長,2016年唯一增速超過80%的體育產業方向,正是體育健身培訓。

  但目前的培訓市場面臨產品標準化低、缺少認證體系的普遍問題,還沒有形成行業的領先企業。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綜合處處長孟亞崢表示,健身、培訓市場在培訓教材、體系建設、標準化方面離成熟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比較零亂分散,體系化建設剛剛起步,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中國健美協會主席張海峰也認為,中國的健身俱樂部發展迅速,但非常缺少水平很高的教練,培訓工作目前面臨很大的缺口。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體育服務業佔比將超過30%。一般認為,體育培訓行業佔體育服務行業比重的20%左右,由此推算,2020年體育培訓行業總規模將接近2000億元。

  東方世旗董事長王靜芳表示,作為投資機構更看重參與性體育中的一些投資機會,而其中尤以健身培訓市場和體育場館最為關注。「體育培訓市場的增速會加快,但仍處在相對早期的發展階段,有師資和培訓機構跨區域拓展的瓶頸問題。這些可以通過資本的引入,可以通過大平臺的接入來整合和提升。」

  校園體育培訓方面,阿里體育還與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就中國大學生馬拉松聯賽達成全面長期合作計劃,希望共同搭建全國校園路跑體系,打造一個全新的校園路跑聯賽。近日,美國大學PAC-12聯盟也與阿里巴巴完成續約,合作內容涵蓋從媒體版權到賽事推廣、商務等方面。

  張大鐘表示,兩年前阿里體育就提出以IP為核心做中國體育經濟基礎平臺的目標。最近兩年,人們對IP逐漸有了認識,比起早先很多人狹隘地將其理解為媒體版權,現在越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IP的內涵遠比版權來得豐富。

  「時至今日,IP已經不是拿到一個爆款然後就賣周邊那麼簡單,在阿里體育的業務邏輯裡,IP不是一個單一的開發路徑,而是一個豐富的體系,前提是開發能力有多大。」張大鐘表示,8月阿里體育展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民健身狂歡節,用在支付寶的服務大廳以「運動銀行」的方式讓用戶完成「運動-數據採集-兌換/購買商品」的體育服務消費,商品既有實物類,更多的是健身、培訓、票務等服務類產品,嫁接的是阿里體育獲得的IP以及藉助阿里生態鏈所開發的各類體育服務。

sports.sohu.com true 21世紀經濟報導 http://sports.sohu.com/20170913/n511398003.shtml report 3768  在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興起之時,阿里體育也正計劃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體育新零售場景。未來在體育館、遊泳館、籃球場等城市公共體育場館中買水和毛巾

");}

相關焦點

  • 寧波市江北區「體育+」模式打造全民健身之城
    近年來,寧波市江北區全面貫徹落實「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體育+」融合型發展模式,完善三級全民健身網絡,形成了城區10分鐘健身圈,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全民健身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近年,投資的一批融合全民健身理念的體育公園均已建成。目前,寧波市首個網球主題公園已開工建設。二是探索「體育+商業」,集聚資源品牌效應。以打造國家級全民健身中心為目標,與國內體育產業龍頭中體產業集團合作,2019年6月國內首個「體育+商業」綜合體中體Sport城建成,成為「以體促商」「體育+商業」的典範。三是實施「體育+閒地」,提高綜合利用效率。
  • 全民健身日,阿里體育中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瓊 李穎雖然還在三伏天,但第12個「全民健身日」,運動成為關鍵詞。今天一大早,江幹區阿里體育中心開業周年慶典暨亞運進社區主題活動在九堡阿里體育中心上演,現場還有一場100組家庭參加家庭趣味運動打卡賽。主題活動滿載著休閒運動元素,包括體育賽事知識普及、運動互動小遊戲以及阿里體育精心準備的小禮品等。
  • 「體育+公園」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健身
    在寸土寸金的城區,如果僅靠體育部門的力量建設場館場地和設施,不僅資金投入巨大,而且涉及發改、規劃、建設、城管等部門,協調工作多、審批手續煩瑣、建設周期長。為此,江北區決定另闢蹊徑,探索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建設模式。
  • 全民健身的「破圈」之路 - 國家體育總局
    如果覺得「身體活動」一詞有些拗口,大可以替換成「健身」,或者更接地氣的「全民健身」。世衛組織和全民健身,過去並沒有太多交集的二者,如今產生了有趣的化學反應。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都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 亞體資訊帶你體驗阿里首家超現實體育運動玩樂園
    阿里集團利用多年實踐和方法論結合體育行業特點,建立了智慧化運營運動場館,應用大量黑科技應用。準備好了嘛,即將開啟夢幻的阿里運動樂園之旅。8月3號,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體育中心正式開業。刷臉進出、智能燈控、數十個AR運動等等黑科技手段看得人眼花繚亂,阿里體育智慧場館作業系統就好比一個完整的智能的機器人大腦,實時展示著籃球、足球、遊泳、羽毛球、桌球、健身等等多個運動場館的實況。這是阿里巴巴集團促進體育商業發展的一項舉措。阿里體育中心面積達4.4萬平方米的體育中心,耗時4年建成,投資2.4億,是杭州首個大型智慧文化體育綜合體。
  • 2020首家上市體育公司!健身器材巨頭舒華體育探索運動健康新方向
    2020年(第38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體博會」)上,舒華體育攜家庭健身、商用健身、全民健身、體能訓練、老年健身、校園體育等六大健身解決方案全新亮相,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延展閱讀:2020體博會探訪錄:快跟上!領頭羊們正在用智能體育重塑健身產業)
  • (體育·年終稿)無運動,不生活——2020全民健身乘勢而上
    在全民健身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疫情進一步使健身成為「剛需」,通過運動塑造健康體魄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奇思妙想的智慧就此萌發,「雲健身」成為熱詞,「客廳跑」一時盛行。據統計,今年1至5月,體育零售同比增長152%,其中健身器械、跑步機等居家運動器械分別增長280.6%和179%。另一邊,體育行業從業者也各顯神通。
  • 平度體育交出全民健身成績單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雅麗 通訊員 王文斐 青島報導  當下,參與健身、享受健康、體驗快樂,在平度隨處可見,全民健身已融入到平度人的日常生活
  • 全民健身捷足先登 智慧體育開疆拓土——貴州體育大數據「十三五...
    為全民健身發展新模式,為競技體育賦予新科技,為體育產業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防控提供新方法,為公益扶貧提供新力量,為體育惠民提供新渠道……  近幾年來,貴州省體育局緊緊圍繞貴州省委、省政府大數據戰略行動計劃工作部署,積極乘「雲」而上,依託「雲上貴州平臺」,創新政企合作模式
  • 引領運動新時尚!市北「新健康+新體育」全民健身周開幕
    市北「新健康+新體育」全民健身周開幕 2020-10-10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舒華體育上市,我們問了這幾個問題|健身|全民健身|健身器材_網易新聞
    網際網路+體育:舒華體育健身領域產品眾多,家庭健身、商用健身、老年健身、校園體育和全民健身等都有所涉獵,覆蓋範圍和人群非常廣泛,但很多人更傾向於「企業要專注」,只有專注才能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舒華體育更像是在打造一個「生態」,舒華是如何摸索出的?
  • 「鴻翔模式」激發體育產業新活力
    依託民營資本的強大實力、管理理念和創新思維,鴻翔的體育文化板塊也形成了場館連鎖經營、體育賽事運作、大眾健身推廣、體育文化產業投資等多業融合發展的「鴻翔模式」。浙江鴻翔文化體育產業集團總裁朱建傑告訴記者。  大眾健身板塊  模式複製迅速擴張  大眾健身也是鴻翔體育文化正在大力發展的板塊之一,鴻翔健身會所正是鴻翔在大眾健身領域的一大品牌。
  • 南寧市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促進全民健身多元化發展
    如今,南寧市民身邊的健身組織及健身服務不斷加強,公共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深度融合卓有成效,體育產業快速發展,這些都在推動我市全民健身向多元化發展。市民身邊的健身服務不斷加強,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圖為市民在邕江邊打網球。
  • 激發全民健身熱情 打造城市體育品牌
    隨著珠海市民健身運動會邁入第五個年頭,這場全民參與的嘉年華正逐步蝶變為一張充滿活力的城市新名片。「我們的目標是將運動會不斷地打造成多元化、高規格的全民運動盛宴,儘可能地滿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帶給市民高質量的健身體驗。珠海全民健身永不止步。」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市體育總會會長鄔向明說。
  • 全民健身日去哪玩? 搜羅天津各大體育場館信息
    天津頻道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據了解,每周參加體育運動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才算是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精力更加充沛,處事樂觀,適應力更強,並能抵禦感冒等一般疾病。回想過去一年,你的鍛鍊程度達標嗎?相信不少市民只能紅著臉搖頭吧。今天,記者搜羅了天津各大全民健身場館的活動信息,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
  • 推進全民健身 共築體育強國
    青少年體育蓬勃發展 培育體魄強健的新一代2020年,我市中小學在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礎上,加強青少年體育訓練體系建設,並積極舉辦各類體育比賽,提升廣大青少年身體素質,培養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推動全民健身和「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深入開展,引導全市莘莘學子「走向操場、走近自然、走到陽光下」。各類體育基地建設發展迅速。
  • 智慧體育助力全民健身 破損健身器材可一鍵報修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近日,濟南市歷下區市民齊先生發現小區健身設施出現了破損。他用手機拍攝具體情況後,通過愛城市網App的「全民健身」功能進行了反饋。很快,工作人員就進行了維修安排。齊先生的經歷,是由歷下區教育體育局創新探索公共健身設施巡檢管理方式的一次典型縮影。
  • 科學運動 引領時尚 寧波全民健身譜寫「體育+」新篇章
    自今年1月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市體育部門積極謀劃、科學應對,充分藉助網絡和新媒體力量策劃和推廣普及「居家健身」的理念與方法;4月以來,針對國際國內大型賽事停擺或延期舉辦的實際情況,又法與時變,主動出擊,推出「2020寧波市全民健身季」系列活動。各級領導和健身達人帶頭示範,面向廣大市民積極倡導「科學健身」的理念。
  • 廈門體育設施規劃曝光!布局近200個全民健身體育場館!
    最近,廈門體育設施規劃曝光!將新增7所城市競技體育場館!在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醫學院內新增2座綜合體育館全市布局規劃近200個全民健身體育場館!還有多個時尚體育設施!體育「豪華套裝」來襲!規劃範疇及對象:體育設施的布局規劃、體育設施的產業發展引導、體育設施的管理機制,其中體育設施的布局規劃為涉及空間的內容,具體包括競技體育設施、全民健身設施、時尚體育設施。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2019~2035年,近期至2025年。
  • 牽手大、中體協,阿里體育如何讓校園體育的商業價值持續發展?
    「中國體育的發展道路隱藏在校園體育,校園體育是培育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的主要方法。」阿里體育創始人、CEO張大鐘說道。「校園體育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需要用十年的時間去做。所以我們去年開始轉播CUBA,下一步和校園體育的合作將更緊密,甚至要覆蓋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 大學,這是我們全民健身的概念,事實上人人成為運動家不是一句空話,我們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到老』,我希望把這句話改成『三歲運動到老』。校園體育未來將是阿里體育提供服務的一個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