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句子的結構中,無論是主系表句型,還是主謂賓句型,永遠都要遵循一個極為重要的核心原則——一個簡單句中,謂語或系語只能有一個。
對於這句話,有一種更形象的解釋:每個簡單句,無論是主謂賓句型,還是主系表句型,都像是一棵樹,樹根對應主語,樹幹對應謂語或系語,樹的枝葉對應賓語或表語。
現在你可以思考一下,在以下哪種情況下,我們會認為某棵樹不再是「一」棵樹了?答案很顯然是 B。也就是說,在一個簡單句裡可以有多個主語,比如這樣:
Tom (主1) and I (主2) both understand (謂) it (賓) very well.I (主) have talked to (謂) the union leader (賓1) and the teacher himself (賓2).This (主) is (系) a joke (表1) and a disgrace (表2).但是,一個簡單句裡絕對有且僅有一個謂語,或一個表語。以下這些句子,就是反面典型:Pam (主) brushes (謂1) her teeth (賓1) washes (謂2) her face (賓2).
×I (主) am (系) come from (謂) Henan (賓).
×The world (主) is (系1) yours (表1) is (系2) also mine (表2).
×She (主) can read (謂1) and write (謂2) very well.
√沒錯,這個句子並不是病句,但問題是,對於這種並列兩個謂語(或兩個系語)的句子,我們會直接將它們看待為兩個簡單句的簡寫。也就是說,上面的句子應該被看待為以下兩個句子的簡寫:現在,我們已經充分了解了英語中的"一個謂語(系語)"原則,那麼它跟今天的主題,非謂語,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就在於,在真實生活中,有的話,只用一個謂語講不完。比如說這句:誠然,我們可以將這一句中文拆分成兩個英文簡單句,然後用連詞將兩個簡單句連接,最後刪除掉重複的主語,也就是「我」,得到:That day, I stood on the peak, and stared at the drizzle.
That day, I stood on the peak, staring at the drizzle.注意到了嗎?這句話裡有兩個動詞:stood (stand 的過去式) 以及 staring (stare 的現在分詞)。稍等一下,我們剛才不是說過一句話只能有一個謂語嗎?那這裡的兩個動詞是不是違規了呢?並沒有。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大家記住:
每一個動詞都有許多種形式,其中有的形式可以(且只要出現就必然會)充當謂語動詞,另一些形式不能充當謂語動詞。以下是對這些形式的分類:現在回到剛才的例句,句中的第一個動詞 stood 是一個過去式,是可以充當謂語的動詞形式,因此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謂語動詞」;而第二個動詞 staring 是一個現在分詞,不能充當謂語,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它是一個「非謂語動詞」。That day, I (主) stood (謂) on the peak, staring (非謂) at the drizzle.可以看出,非謂語動詞雖然表達的意義依然是一個動作,但是它們名義上並不是謂語,不僅如此,非謂語動詞在很多情況下甚至不是動詞詞性。比如說,動名詞的詞性實際上是名詞,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作為形容詞使用,而不定式往往具有副詞的詞性。
表達了動作,又不佔用每句僅一位的謂語名額,真可謂拉了屎,又不佔茅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