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民旺:印度還往邊境調兵遣將,用意何在

2020-12-11 環球網

8月2日,中印舉行了第五輪軍長級談判,討論在實控線爭議地區脫離接觸。在此之前的7月30日下午,中國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介紹了中印邊境的情況,稱當前現地局勢趨向緩和,兩國邊防部隊正逐步脫離接觸。

同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的說法卻略顯差異,特別是聲稱在中印邊境的一些對峙點上取得了進步,但是脫離接觸(disengagement)的進程並沒有完成。

兩國新聞發言人的些許差別,凸顯出兩國的不同認知。6月15日的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生後,中印邊境局勢一度呈現高度的緊張狀態。特別是印度方面採取了一系列非理性的「報復」舉措,包括封禁中國的應用程式、限制中國投資、限制中國商品進口等等,在涉臺、涉藏、涉港、南海等問題上採取各種小動作或者暗示將進行政策調整,不少有影響的印度社會精英稱要「重新定位」中印關係,甚至要「同美國結盟」以對抗中國。

莫迪總理在6月19日的全國黨派大會上公開稱,沒有人進入印度領土,也沒有印度的哨所設施被拆除,等於委婉地承認了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的責任在於印方。但是,這並沒有阻止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不斷升級。隨後,莫迪則在國防部長、國防參謀長、陸軍參謀長的陪同下,於7月3日突訪列城。7月17日,印度國防部長拉吉納特·辛格再次帶著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BipinRawat)、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M N Naravane)訪問列城。與此同時,印度不斷下單訂購各種先進武器系統(包括山地作戰的輕型坦克),要求各個武器賣家提前向印度交付之前購買的武器。7月29日,法國向印度交付5架購買的「陣風」戰鬥機後,印度更是高調炫耀,宣稱信心大增。更誇張的是,據印媒報導,印度還在不斷地向邊境西段增援部隊,計劃將增派35000人。印度內閣的高層人士也在不斷地聲稱,「不會允許士兵的犧牲徒勞無功」「現在已經不是1962年」之類的腔調。

在中國試圖給邊境形勢降溫的同時,印度卻在明顯地不斷採取升溫的姿態和舉措,擺出一副不會同中國「善罷甘休」的樣子。印度升溫局勢的真實目的是昭然若揭的,最主要的是通過釋放強硬信號,試圖通過加強印度在邊境西段的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尋求按照印度的單方面意願來實現邊境對峙局勢的解決。更具體地說,就是按照印度媒體透露出來的,要讓中印邊境西段的狀況恢復到2020年4月份時候的情況。

在6月30日中印邊防部隊舉行的第三輪軍長級會談上,雙方已經就一線部隊採取有效措施脫離接觸、緩解邊境局勢取得積極的進展。7月初,雙方一線部隊已經開始逐步脫離接觸,近期在加勒萬河谷、溫泉以及空喀山口三個地區完成部隊的脫離接觸。而印度則希望在班公湖和德普桑區域,根據印方單方劃定的所謂「實際控制線」來實現脫離接觸。

印度所謂「恢復到4月份的狀況」的訴求,並不是一個建設性的要求,更像是新德裡的「漫天要價」,也想掩蓋印度首先破壞中印邊境西段實控狀況的基本現實。2019年4月,印度修建好Durbuk-Shyok-Daulet

Beg Oldi(DSBDBO) 公路後,大大增強了印度在現地的實力優勢。2020年4月以來,印度更是在這一優勢基礎上,在加勒萬河谷抵邊越線修路架橋,修建了什約克河(Shyok River)東岸的直升機坪和公路,以及建造橫跨什約克河和加勒萬河的倍力橋等等。只有印度能夠放棄利用其現地優勢進行「蠶食」的做法,中印邊境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寧。而印度現今調兵遣將的做法,再一次暴露出,印度才是導致近年來中印邊境對峙不斷爆發的根源所在。(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印政客炮轟莫迪砸重金買「空軍一號」,還叫囂「在邊境擊退中國100...
    同日他還借中印邊境緊張抨擊莫迪,並叫囂,如果國大黨執政,印度安全部隊會在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一段時間以來中印邊境緊張持續,6日當天,拉胡爾還用中印邊境問題炮轟莫迪是「懦夫總理」,並揚言如果國大黨執政,印度安全部隊會在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
  • 「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他還真敢說
    同日他還借中印邊境緊張抨擊莫迪,並叫囂,如果國大黨執政,印度安全部隊會在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一段時間以來中印邊境緊張持續,6日當天,拉胡爾還用中印邊境問題炮轟莫迪是「懦夫總理」,並揚言如果國大黨執政,印度安全部隊會在15分鐘內將中國從邊境擊退100公裡。
  • 印度擬在中印邊境再部署飛彈 加強控制爭議地區
    2010年5月13日央視《環球視線》播出《印擬向邊境再安飛彈 意圖何在?》,以下是節目實錄:主持人 勞春燕: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環球視線》,我是勞春燕。在印度,中國的酸甜類菜品是非常地受歡迎,而如今在一些印度媒體的眼睛裡中印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又酸又甜。昨天我們剛剛聊到印度環境部長拉梅什因為聲稱印度的某些人有被中國侵略的妄想症,一回國就遭到了政治上了圍攻。今天就又有報出了這麼一條新聞,據印度時報報導說,印度計劃在其東北邊境打造6個地對空的「阿卡什」飛彈連,那麼印度此舉到底是要向誰亮劍?它意圖是什麼呢?
  • 派往邊境巡邏,我國人態度反常:沒毛病
    對於印度海軍而言,p-8I巡邏機在該國海上力量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可該巡邏機派往中印邊境偵察巡邏是怎麼回事?一架用於海上偵察的巡邏機,在陸地上也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嗎?這一則消息報導出來,國內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有印度人嘲諷印軍這是在瞎搞。
  • 印度在我邊境發射數千枚炮彈,用上世紀的武器嚇中國?唬誰呢!
    據印度某防務媒體報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頂尖科學家表示,印度國產ATAGS榴彈炮是世界上最好的火炮,該炮最遠射程能夠達到48公裡,可以滿足印度陸軍對1800門火炮的需求,在這一領域印度無需再依賴進口。
  • 新聞分析:烏克蘭議會舉行提前選舉用意何在
    新華社基輔7月21日電 新聞分析:烏克蘭議會舉行提前選舉用意何在新華社記者陳俊鋒7月21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舉行提前選舉。烏新議會選舉原定於今年10月底舉行,現議會離任期屆滿已不足半年,按照憲法本無須提前舉行選舉,此時舉行提前選舉究竟用意何在?烏克蘭實行議會-總統制政體。理論上,議會權力略高於總統權力,內閣由議會執政聯盟負責組建。總統在組閣上的發言權被限制在國防、外交和央行範圍內。而且內閣名單以及各項法律必須最終由議會批准。因此烏議會和總統權力形成相互制約局面。
  • 邊境挑釁吃大虧後,印度終於準備亡羊補牢,將嚴重錯誤歸咎於軍方
    圖為印度士兵自從邊境挑釁吃了大虧之後,印度國內也開始在邊境挑釁吃虧問題上找原因,這次終於準備亡羊補牢了,看來印度這次終於後悔了,然而印度高層卻將嚴重錯誤歸咎於軍方的失誤,認為是印度前線部隊不聽從指揮才導致邊境摩擦
  • 印度邊境士兵訴苦:每天都在死人,不知道最後10萬人能回去幾個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據《印度快報》網站報導,印度邊境地區的詳細情況,終於真正的公開於世,也讓人們知道了這些印度邊境的士兵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執行任務和維持生存。據悉,隨著天氣逐漸變得惡劣,使得印度邊境地區的降雪量不斷增加。
  • 作者這樣設計用意何在?
    作者這樣設計用意何在?在《紅樓夢》中,薛寶釵是跟女一號林黛玉可以並駕齊驅的一個人,就是在金陵十二釵的正冊上,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都是放在一起的。咱們今天先暫且不說薛寶釵與林黛玉誰更好,也不說這兩位誰更讓大家喜歡,就簡單的老討論其中的一個細節,就是關於薛寶釵「冷美人」這樣一個稱呼。
  • 印度還不收斂,大量物資運抵邊境部隊!印媒:夠扛1年的
    據印度第一門戶網站9月15日的報導,印度軍方宣稱,包括口糧、燃料以及取暖設備和高海拔帳篷在內的「所有必要物資」,都已經運抵邊境部隊,「以方便軍隊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今日印度」網站同日則報導稱,為了長期在邊境地區逗留,印度軍隊在冬季來臨之前,「已經開始大量儲備口糧、冬衣、高海拔帳篷和燃料」,消息人士對媒體透露,目前前線印軍用於應付嚴寒冬季的基本物品,「已經足夠用一年」。
  • 趙小卓:邊境問題是中印關係硬傷,「始作俑者」是印度
    的討論中,軍事科學院科研部研究員趙小卓表示,中印邊境問題是兩國關係當中的硬傷,而這一問題的「始作俑者」是印度。趙小卓稱,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我們沒有與一個任何國家劃定完整意義上的邊境線,我們主要是靠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邊境問題。現在只有和兩個國家的邊境線沒有解決,一個就是中印邊境,一個就是中不(不丹)邊境。不丹問題比較特殊,主要是因為印度關係。
  • 外媒: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加緊路橋建設 預算加倍
    【環球網報導】敏感時刻,印度正加緊在中印邊境建設路橋等基礎設施。據路透社29日消息,印度防長辛格本月曾透露,印度政府已將中印邊境的基建預算增加了一倍。路透社的文章開篇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工人利根·埃利亞斯(Ligen Eliyas)熟練地轉動挖掘機的液壓臂,將一塊巨石在滾滾塵土中推入下面的贊斯卡河,為印度在中印邊境附近倉促修建一條戰略高速公路掃清一片土地。
  • 印度疫情如果失控,大批攜帶病毒的難民湧向中國邊境,如何應對?
    美國、印度的傳染病專家預測,5月中旬,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將迎來大爆發,部分印度醫學專家形容為迎來疫情海嘯。他們預測,印度的疫情結局或許是至少將有2億印度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印度如果放開核酸檢測,如果像中國、韓國那樣全面檢測,印度的疫情必然現出廬山真面目,美印的傳染病專家的可怕預測可能就成真了。
  • 「關注」林民旺:抗疫之時,印度更需要展現的是理性(中英文)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文章來源於《南華早報》2020年5月12日,譯文來源於「觀察者網」。」印度疫情的快速增長形勢似乎被控制住了。儘管每日新增的新冠患者確診數仍相當大,但相對於印度這樣體量的人口大國來說,這樣的成績和效果,已屬相當不易。印度對疫情的管控舉措,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表揚。與此同時,印度也受到外國媒體的各種指摘和責難,從印度確診數和死亡數的數據不可信,到印度封城導致上百萬日薪工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印度政府由於疫情而對特定少數群體(穆斯林)的仇恨式宣傳。
  • 印度還看不清形勢?印參謀長叫囂:「奉勸」中國不要誤判形勢
    中方多次發出警告,但印方卻一意孤行,並不斷往邊境地區派遣軍隊,試圖在邊境地區以武力壓迫中國軍隊。 因此基於中國領土安全以及邊境穩定考慮,中國也隨之派遣解放軍前往中印邊境。雙方就此在邊境地區展開長達半年的對峙,至今還未達成共識。
  • 印度朝中國邊境開了45年來的第一槍,背後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二(9月8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次事件中,印方首先向中國邊防部隊開槍,這是自1975年以來,兩國邊境的平靜首次被槍聲所打斷。」內容來源:本文由天涯時事(a045166383)提供,作者天涯補刀,原文標題《印度在中印邊境開了45年來的第一槍,背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次事件出來以後,分析的人不多。
  • 印度已做好開戰準備?邊境局勢迅速升溫,局勢持續極端化
    此前,據印度《歐亞時報》報導,美印兩國已經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未來兩國之間的關係將會更加密切。為了轉移國內因疫情引起的種種矛盾,印度在邊境頻頻製造衝突,如此一來,邊境局勢也在迅速升溫。
  • 首批「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印度服役,將部署在印巴邊境
    據俄羅斯衛星網3日報導,印度將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將取代老化的米-35機群,部署到印巴邊境。米-35機群多年來一直在西部邊境地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印度空軍參謀長比倫德拉·辛格·達諾阿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正式服役的儀式上表示,這些飛機經過了改裝,以符合印度空軍的嚴格標準。目前印度空軍在巴基斯坦邊境附近部署了八架美國「阿帕奇」多用途直升機。這一編號為AH-64E(I)「守護者」武裝直升機,其正式服役儀式在距離邊界僅145公裡的帕坦科特空軍基地進行。
  • 用意何在?原來如此!
    語文課本中的《賣油翁》就是一個例子了,其最後一句話已經被刪除,而這用意何在呢?有待探究了。《賣油翁》是出自初中課本中的一篇文言文,故事的內容大家都知道講的是什麼嗎?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簡單地了解下吧。所以,這也是這句話被刪掉的用意。在這裡小編覺得教育的事業應該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對於古代的知識教育也是要懂得棄其糟粕,取其精華,不好的一面就要捨棄,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祖國未來希望的苗子。所以語文課本刪掉《賣油翁》最後一句話,原因細細看來是很不簡單的,當然不同的人為此還有何想法,那便是見仁見智了。
  • 中印邊境軍情速遞!印媒:印度派出三軍特種部隊在班公湖集結
    中印邊境軍情速遞!印媒:印度派出三軍特種部隊在班公湖集結據英國路透社報導,中國和印度之間在邊境上發生了衝突,印度為了獲得更加多的領土,選擇讓士兵越線侵犯了中國的領土權益。對此,解放軍絲毫不退縮,直接進行了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