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人母,
看著軟軟糯糯的小寶寶,
有時會有點手足無措,
生怕有絲毫閃失影響到寶寶的安危。
一些舉動,往往會讓人笑了又笑。
前段時間,一段視頻就在網上走紅。
據了解,一天午餐過後,寶爸自告奮勇帶寶寶午睡。
媽媽忙完,看到老公和孩子已經睡著了。
掏手機、點拍攝,想記錄下這短暫的溫馨時光。
就在這時,爸爸突然驚醒,起身而坐,迷迷糊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腳丫。
他似乎感覺不放心,又伸出手指放在孩子鼻子下,探了探孩子的呼吸。
完事,又倒頭呼呼大睡。
隨後,媽媽將這段視頻分享到網上。
這位爸爸也以「慌張爸爸」的稱號走紅。
有很多網友評論:「摸腳丫、探鼻息,簡直和我家老公同款啊。」
然而,還有更絕的。
最近古巨基在《雲妮鍾情》節目中自曝,每天會24小時盯著兒子睡覺。
原來,由於孩子剛出生不會翻身,
睡覺時動來動去就容易變成趴著睡,但又翻不過來,也不會哭鬧。
很擔心孩子出事,所以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每天都會陪著他。
白天由妻子負責,晚上由自己照看。
晚上怕打擾到孩子睡覺,會在房門外看監控;一旦發現孩子趴睡,會立刻衝進房間將他翻過來。
對此,有網友送上祝福的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表示疑惑。
在下方留言區評論到:
「這不是有病嘛,難道有強迫症?」
「帶孩子有這麼誇張嗎?」
其實,對於古巨基和太太陳韻晴,算是老來得子。
古巨基已經48歲,太太比他大3歲,在去年年底時才有了兒子Kuson。
24小時盯著娃睡覺能夠理解。
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
但是對於大部分寶寶睡覺,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注意一些小細節,一般是不會發生危險的。
比如,新出生的寶寶會使用「投降式」姿勢睡覺。
有些父母不明白其中原因,擔心孩子胳膊被凍著,就下意識將孩子胳膊放下來。
其實,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反應。
嬰兒的身體是呈圓柱式的,又不會翻身。
採用「投降式」姿勢可以防止自身面部朝下,避免窒息風險。
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對稱性的強直性頸部反射】,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功能。
除此外,相對應的是一種【不對稱的強直性頸部反射】,被稱為「擊劍式」睡姿。
即一個胳膊彎曲,一個伸直,頭歪向伸直的那一側。
這些都是新生兒的經典睡姿。
除了這些外,新生兒還有一些神奇的反射行為,你都熟悉嗎?
驚跳反射:當寶寶出現驚嚇時,會雙臂分開,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而頭部會向後仰起,雙臂處於互抱狀態。驚跳反射,是寶寶為了尋求保護的動作。
加蘭特反射:這是一種天然的神經反射動作,將嬰兒抱起來讓他臉朝下,從頸部到頸椎撫摸嬰兒後背,他們的背部會彎向撫摸處。看上去是不是萌萌噠?
踏步反射:抱起嬰兒用拇指扶住他頭部背側,讓他用腳接觸地面,輕輕向前移動。他們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步伐交換動作,看上去就像走路一樣哦。
抓握反射:當我們把一根手指放在寶寶掌心,他們會立刻抓緊手指。如果向上提,寶寶還能在空中停留幾秒。這樣會讓他們學習抓、握、捏等精細動作。
覓食反射:這是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一種。當他們面部接觸到母親身體部位時,即可出現尋覓乳頭的動作。用手指撫弄新生兒面頰,他們頭部也會轉向刺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