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謙叔 圖丨來源於網絡
最近看到甘薇「80萬豪車配司機」的新聞,我震驚了。
昔日「京城四美」之一,賈布斯前妻,還欠銀行13億……之前不是一直在走單身媽媽+獨立帶娃的苦情路線嗎?
扒了扒甘薇的新聞以及社交平臺,發現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闊太甘薇現在依然有工開、有錢花。
被賈躍亭拉下水,對她造成的影響,看似正在慢慢淡化。
同樣遭遇婚變,被攪屎棍黃毅清糾纏了好幾年的黃奕,最近也是一掃頹勢:
「演員」跟「播姐」倆節目在手,熱度幾乎已經恢復到了離婚前。
今天就想聊一聊:被前夫坑過的女明星們,是怎麼重新再就業的?
甘薇:小規模重操舊業
我們寫過甘薇很多次了,不管是40億分手費,還是塑料姐妹花往事。
一個老公跑路、姐妹反目的失意女明星形象,呼之欲出。
這半年來,甘薇的畫風,在暗暗發生著變化。
從甘薇的社交平臺來看,她的日常,主要就兩件事:
一是帶娃,二是上班。
跟之前苦情兮兮、打同情牌不同,現在甘薇帶娃,不是爬山逛公園,就是錄歌兒拍MV。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畫風,跟大部分小康之家無異。
甘薇還是個短視頻忠實用戶。
蝶美人、微笑唇特效,是要帶一件的;
扮女大佬、跳爵士舞,是要親自上陣體驗的。
她發布的短視頻,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公司拍的。
除了自娛自樂,同事經常被動入鏡。
闊太也為自己正名過,還是有班上、並親自上班的。
上班時間(哪怕是開著會)還有空發視頻,可見這工作,還蠻清閒的。
那麼,甘薇到底在幹什麼工作呢?
她的某條短視頻作品裡,帶過一個坐標:萊錦Town 。
這個坐標毗鄰北京萊錦創意產業園,位於四環外,距離四惠不遠。
做這一行的都知道,很多文化傳媒類公司都開在這個園區。
另一條視頻,鏡頭環繞辦公室一圈,配的OS是:哦,沒有鬼~
這個辦公室的牆上,赫然貼著一張,《太子妃升職記》的海報!
(但很奇怪,既不是群像海報,也不是男女主的單人海報)
那可是甘薇最得意的事業成就,也是讓她加冕「網劇教母」的神劇。
這幾條線索對照來看,甘薇很可能依然在幹老本行——影視行業。
7月份發布的短視頻,坐標【東方影都】,位於青島,也是影視行業相關的地方。
從「天眼查」來看,甘薇的樂漾影視還在存續期間,但核心成員甘薇有了身份變動。
甘薇現在佔股不到50%,決策權會打個折扣。但不當老闆娘,也讓她避免了樹大招風。
這等於一舉兩得:既不用跟普通創業人士一樣辛苦,又有足夠的時間逛逛街帶帶娃、過小日子。
因為賈躍亭的關係,甘薇現在還是「失信人」的身份,但她的生活質量,也沒受到多大影響。
11月的北京已經不暖和了,甘薇還能穿著短裙、坐著80萬豪車,由司機載著去逛商場、會友。
2016年,樂視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公開哭過窮:我是全世界最窮的CEO,住著不到200平米的房子。
在法院判決書上,這對(前)夫妻擁有朝陽區工體北路、雙花園南裡、辛莊一街26號院一共3套房產,也就是俗稱的:法拍房。
其中,辛莊一街26號院,也就是泛海國際,在二手房市場上有「泛海之上,才稱頂豪」的說法。
這套房實用面積152.95㎡,自帶一個47萬的車位,相當吃香。
7月拍賣,起拍價1545萬,等於估價打了7折。
一個月就賣出去了,成交價2420萬。
不知道對他倆的巨額債務,有沒有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
老賈留下的,除了3套法拍房,還有每月固定的子女贍養費用。
人均12萬5,三個娃就是37萬5,只要不是太揮金如土,怎麼著都夠用了。
前幾天,社交平臺上有人傾訴養娃不易,留言區名列前茅的評論都是:月薪6000你們還敢要二寶?
多一個娃,就多一份壓力。而甘薇,有仨娃。經歷了離婚官司、財富洗牌之後,依然過得衣食無憂……
確實沒什麼理由再訴苦了。
黃奕:小氣一點也是有道理的
同為離婚女星,黃奕的損失也不小。
離個婚離得,被廣告商退單,收入直接腰斬。
不過,她也是啟動再就業速度最快的。
2014年,以「婚姻生活,冷暖自知,無以言表,但傷痛終將過去,經歷讓人成熟」交代離婚,一邊跟黃毅清搶孩子,一邊想方設法掙錢養家。
這一年,黃奕有一部《竊聽風雲3》上畫,演的是配角。
(黃奕的名字出現在演員表的「更多」裡,還被摺疊了)
她當時在上海開了個月子會所,恰逢《竊聽風雲 3》宣傳期,如果不認真看新聞稿,還以為劉青雲、古天樂、周迅、葉璇、方中信、林家棟都被薅去助陣了……
2016年暑期,她在上海中國嬰童展亮相,就已經是女性創業者身份了。
當時,國內母嬰類消費剛崛起,黃奕自己也是孩子的母親,品牌故事是現成的:中國媽媽美國產女,外國的紙尿褲不好用,就想自己研發一款出來……
新聞稿裡寫的都是,黃奕創辦母嬰健康品牌,業務以紙尿褲為主。
她在活動中提到的,母嬰品牌的合伙人居總,是開公司、擁有品牌的大Boss 。
而她是品牌的代言人、合伙人、大股東。
雙方算是各取所需:一方出公司、出品牌,一方投錢、為產品代言、站臺、幫品牌出圈。
黃奕也算盡職盡責,在活動上親自示範換尿布,沒有女明星架子。
第二年,黃奕又上了中國嬰童展,這次合伙人換了,產品也變成了:私人定製衛生巾和養生護墊。
這次黃奕口中的靈感來源,成了好萊塢女星傑西卡·阿爾巴。
新聞稿也蠻敢寫的,說人家甜姐兒「雖然一路出演的角色都表現平平,但創業之路卻走得格外順利」,搞個紙尿褲品牌都要上市了。
大概是覺得傑西卡不懂中文,不會來battle ?
2018年,回顧創業初期,黃奕承認,並不算成功。
但今年的《奮鬥吧主播》上,黃奕已經敢挺直腰杆兒,大膽秀曬炫創業成績了。
一個是「投了個蛋糕界愛馬仕」,一個是「在上海開了影棚」。
據說賣蛋糕一年銷售過億,這比當演員賺錢多了……
根據黃奕說的,這個牌子的蛋糕,助陣過王俊凱的18歲生日,還有汪峰求婚章子怡。可以扒出蛋糕的牌子:Bon cake 。
他家的蛋糕,這兩年確實算網紅品牌,造型是小姐姐們最愛的、適合拍照發朋友圈的ins 風。
不過品牌的話事人不是黃奕,而是宋達,之前開過文化傳媒公司,2014年開始打造「高顏值的法式甜品」Bon cake 。
離婚&創業兩條線交織,黃奕這幾年做的生意,大多屬於投資、合夥性質;相中的項目,都屬於熱門行業,也讓品牌得到了不錯的曝光機會。
「播姐」上意外曝光的影棚,名字叫【逗芽影棚】,2018年開的,在上海寶山區。
從大眾點評的評價看,是可以提供直播一體化的場地的。
各種設備也確實挺專業,不遜於網紅主播的直播間。
靠片酬吃飯時期,黃奕25歲就在上海買了房;
當不成女明星的時候,就做點力所能及的生意,維持生活運轉。
美劇《宿敵》裡,好萊塢巨星瓊·克勞馥過氣之後,不得不賒欠園丁工資、再一件一件賣掉比利·海恩斯家具,才能維持開支。相比之下,黃奕這一代女明星,已經算是相當有眼光、有頭腦、也放得下身段了。
曾經的「原諒教教主」董璇,籌錢救夫期間,走量接了一大批微商代言,同樣是出於現實的考量:既是風口,又可以快速賺代言費用。
那躬身的姿態,跟身邊的30+女同學們忽然從職場遁形,轉而在朋友圈幹微商、補貼家用,如出一轍。
哦對了,董璇還密集開了幾家親子餐廳,同樣像是你我身邊面臨人生瓶頸的中年人:不知道該轉型做點什麼好,那就開個店吧;不知道開什麼店,那就開餐廳、做餐飲吧。
(董璇開餐廳後,跟甘薇、李小璐均有互動,仨人合照曾被稱為:最苦女明星)
人到中年,誰真的比誰活得容易?如果沒有甘薇的闊太命,誰又不是脫了幾層皮,「一步難一步佳」這麼捱過來的?
黃奕最新的熱搜是:拒絕女兒攀比式購物。
女兒想買兩把瑞士刀,被黃奕態度堅決地Say No 。
就像她說的:你今天是自己賺錢了?還是自己努力了?我其實能理解她為什麼要糾正女兒的消費觀——即使媽媽是明星,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樣,一筆一筆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