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去韓國留學的同學們
對於一個陌生國度應該都充滿了想像和好奇
特別是對你即將要去到的學校
對於學校的環境、地理位置、住宿、食物等等
都要提前做好了解
當然,除了這些
你還一定要了解的就是
韓國大學上課模式是怎樣的
只有做了充分的了解
對於你的留學生活才會得心應手
本期,跟著立思辰留學一起走進韓國大學的課堂吧
入學
韓國大學入學時間和中國不一樣,韓國大學一年有兩次入學時間,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都可以入學,通常三月份入學的學生居多,九月份入學稱為夏季入學,多是留學插班生,或是服完兵役複課的學生。韓國上課是算學分的,只要修夠了學分即可畢業,所以不存在9月入學會落後課程的問題。
隨著開學時間的不同,各個大學接受入學申請的時間也各不一樣,有意申請的同學們要仔細關注大學的網站通知及時了解情況。
選課
韓國大學校園的選課基本都是靠「搶」,除了自己專業的專業課,學生可以選擇任意學科的專業課作為自己的選修課學習,前提是只要畢業前按照科系要求修夠主專業的學分即可。
每個學期課程的時間,完全由自己掌控,學校並不強制要求學生,但只要保證修滿最低學分就可以了。
上課
韓國的上課模式和西方的上課模式比較類似,重視學生的個人實踐能力,更多的是學生自己研究學習的過程。教授會定好課題,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收集資料、製作PPT,每周上課就是發表,分為個人發表和小組發表。發表結束後教授或者同學會提問,回答總結之後進行打分。
這種上課模式比較鍛鍊同學們的演講能力、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考試
韓國大學每門課程的評價標準不一樣,老師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以自己安排評分標準,基本是由課堂參與度、小組活動、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期末發表五部分組成的。根據老師定的評分比例來進行評分。
學生一定要了解教授的考試標準,來確定自己將來成績的分數。關於授課方式,教授都會提前告訴學生,例如是韓語授課,還是英語授課,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是否選擇這位教授的課。
班級管理
韓國的大學沒有班級,沒有輔導員,多是以系、院或者年級為單位進行活動,同學們自己選擇課程來修學分,學分修滿即可畢業。
因此韓國大學更需要學生的自主能力,自己安排好時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