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校】zSpace is coming 丨實小的創新實驗室與課程建設

2021-02-13 成都市實驗小學

30°05 ′~31°26′ N, 102°54′~104°53′ E

走進成都市實驗小學,您一定要get這個新名詞!就讓小編和您聊一聊!

zSpace是一家尖端的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技術供應商,作為全球推出首個教育應用一體式虛擬實境解決方案的頂尖技術供應商,zSpace長期聚焦於學習領域的虛擬實境技術研發,並致力通過虛擬實境環境改善人們研究、探討和設計事物的方式,加深數位化學習體驗的深度,提供一種能激發好奇心、增強理解力的終極學習體驗。

       今年9月,成都市實驗小學與該供應商合作,讓zSpace 「創新實驗室」落戶校園。隨著該「創新實驗室」的建成,雅園師生們陸續走進實驗室,體驗zSpace帶給教育的巨大震撼。

       在zSpace實驗室中, AR與VR技術的結合為用戶帶來終極學習體驗,體驗者可以從屏幕上拉動並用觸控筆操縱物體,實現不一樣的360度無死角旋轉,讓體驗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事物。同時,在觸控筆的操作下,觀察對象還能夠適時作出虛擬真實反應。

心臟真實再現:觀察心臟,便可以在觸控筆的幫助下清晰地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感受心臟跳動的節律。⬇⬇⬇

如此多感官的反饋,突破了以往只能靜態、平面地觀察實物的局限。要想看到顯示屏所產生的立體圖像,體驗者只需要佩戴一副輕便的特殊眼鏡。

這副眼鏡除了為每隻眼睛顯示不同的圖像(實現3D效果),還可以用來反射紅外線,以便讓內置在顯示屏內的攝像頭能夠跟蹤學生頭部運動(包括眼球運動)。

這樣功能強大而又輕便的高科技眼鏡,規避了傳統頭戴式顯示器笨重、佩戴不適的缺點,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體驗。這樣前所未有的新體驗,真實、立體、豐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更有益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維持和學生創造力的提高。

       zSpace創新實驗室的建設,拓寬了我們科學與信息技術的學科邊界,將最前沿的新技術融入到了我們的教學中。zSpace課程體驗,衝擊和顛覆著教師對未來課堂教學的認識,新技術日新月異,新設備層出不窮,學科概念越來越開放,學科邊界越來越模糊,要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理念,重塑新觀念,運用新技術,重構新課程。

        「虛擬世界.眼見為實」——這是對zSpace最通俗、最精煉而又最生動的寫照。隨著zSpace創新實驗室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成都市實驗小學還將積極地與相關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更多的創新課例與課程,推動人工智慧學科建設的實驗研究。zSpace這一利器帶給未來學校的全新蛻變,值得期待。

- end -

文/周會

圖/蔡慧莉、方慧敏、zSpace

微信編輯/賀蓓

【 百 年 實 小 】

涵 養 儒 雅 教 師 | 培 養 文 雅 學 生 | 潤 養 高 雅 學 校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未來學校】zSpace攜手實小開啟成都基礎教育領域學習方式新變革
    隨著9月zSpace「創新實驗室」落戶成都市實驗小學校園,雅園師生們陸續走進實驗室,共同體驗、探索、並著手在教學中實踐應用。
  • 創新課程樣態 共建評價體系——楊浦區創新實驗室課程在創新前灘...
    12月8日,由楊浦區教育局「區域創新實驗室聯合運作體系建設項目組」組織的區創新實驗室課程綜合樣態試點公開課在創新前灘智慧財產權園舉行。薦自區五大創新實驗室聯盟的五門課程進行公開探究試點。「區域創新實驗室聯合運作體系建設」項目作為第三輪上海市基礎教育創新試驗區七大行動項目之一,旨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綜合創新素養。基於項目的五年規劃,在2016年「裝備篇」、2017年「師資篇」和2018年「課程篇」的基礎上,2019年推進主題為「評價篇」。
  • 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啟動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8日電 今日,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啟動儀式在王府學校舉辦。此項目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和電子工業出版社聯合設立和開展,旨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面發展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助力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及科學技術創新發展。
  • 楊浦區創新實驗室課程綜合樣態試點公開課舉行
    12月8日,由楊浦區教育局「區域創新實驗室聯合運作體系建設項目組」組織的區創新實驗室課程綜合樣態試點公開課在創新前灘智慧財產權園舉行。薦自區五大創新實驗室聯盟的五門課程進行公開探究試點。本次公開課邀請楊浦區教育學院陸衛忠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曾國光副校長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王白雲老師作為專家點評。楊浦區教育局服務科餘娟科長和智勇教育創始人關大勇博士及聯盟參加。
  • 號外號外:2021年度「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開始申報嘍!
    「共青團青基會系統」按照每個40萬元左右的標準在申報學校建設實驗室,學校提供基礎場所,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統籌建設過程。2. 「申報示範」方式目前已經建成科技創新基礎較好、初步具備條件且能夠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舉辦示範性活動的實驗室的中學,可選擇此方式,上述7個重點領域範圍內的實驗室優先考慮。
  • 科大訊飛攜手北京新英才學校,落地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
    今年上半年的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童文潔(海清飾演)、宋倩(小陶虹飾演)等家長,全力讓孩子上「春風中學」。這所學校設施好、理念新、教師資源也很棒。「春風中學」的取景地就是北京新英才學校。11月22日,新英才學校「愛創未來」第三屆科技節成功舉辦。科技節上,學校聯合科大訊飛,建立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在中小學階段開設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並逐步推廣人工智慧教育。一所好學校的標準是什麼?
  • 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啟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8月28日訊(記者 張東)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和電子工業出版社聯合設立和開展,旨在全面發展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助力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及科學技術創新發展。
  • 優秀的南農實小!"全經驗課程"成為南京玄武區新名校建設推廣樣本
    本次活動是玄武區新名校建設工作的推進會,藉助新名校建設,發展一批學校,培育一批名校,從而讓老百姓家門口,都有好學校,這也是南京玄武區高位均衡的目標追求。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以其紮實的課程實踐與創新,大幅進步的現狀,以及未來美好的發展前景,成為玄武區重點培育的新名校。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全經驗課程,即以親近自然、觸摸歷史、走入社會、學會生存四個維度的研究歷經六年,形成了以「跨學科事件學習」為載體的、國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新樣態。
  • 現代課程建設|基於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課程群和物理平臺建設與實踐
    基於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課程群建設學校在課程資源系統建設中,強調學生的「行」,通過學生的「行」去獲取新「知」,通過「行」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目前已經完成了科技創新類、人文類、科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生涯類等 6 大類課程群的 42 門校本課程建設。
  • 未來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怎麼做?
    實驗室作為高校開展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在學校科教工作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同時又對學校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想要提升高校實驗室建設水平就必須積極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強化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這對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學生創新及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 協和實小2019—2020學年度4+X+3+1課程建設分享會
    原標題:且行且思 讓課程綻放精彩——雙流區協和實小2019—2020學年度4+X+3+1課程建設分享會四川行知教育網訊:2020年8月28日上午9:00,協和實小全體行政和幹事在會議室進行2019—2020學年度4+X+3+1課程建設分享會。
  • 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
    12月18日上午,國重大樓啟動儀式結束後,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會在國重大樓7層會議室如期召開。,共同參加首屆國重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會。雷朝滋司長還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打造戰略科技力量,這就要求國重實驗室一要做實,二要擴大規模,三要提升層次。以此為目標,打造學術特區、學術實體,建立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融合的研究範式,這是探索媒體融合新業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同時肯定了學術委員會在國重實驗室未來研究方向、交叉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導地位。
  • 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啟動 全面發展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8月28日訊(記者 張東)北京王府學校「科學技術實踐創新實驗室」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和電子工業出版社聯合設立和開展,旨在全面發展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助力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及科學技術創新發展。
  • 臨朐縣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丨運用「一建二推三融合」方式,抓實...
    臨朐縣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丨運用「一建二推三融合」方式,抓實勞動教育 2020-12-01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60個創新實驗室進駐校園 部分學校已開建(圖)
    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將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建設適合學生開展STEAM課程學習與實踐的創新實驗室,推動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與教學創新,計劃到2020年,在全市建設60個具有示範性引領性的創新實驗室。
  • 回到未來——未來學校創新教育(國際)論壇
    未來,世界是扁平的,人人都是節點,連結越多,越有價值。分工與協作將細分到超過人類有史以來所有時代…… 對此,世界發達國家已有很多探索,正在影響中國最敏銳的校長。 現在,我們希望從「未來學校創新教育國際論壇」出發邁出意義重大的一步——
  • 未來網絡創新實驗室在深圳揭牌
    原標題:未來網絡創新實驗室挑戰世界級難題   9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未來網絡系統優化創新實驗室在港中大(深圳)揭牌。
  • 全國共商面向未來的個性化學習: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將在博實樂召開
    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主辦、博實樂教育集團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實驗區課程教學改革研討會將於12月10—11日在博實樂廣東碧桂園學校和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召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出席本次大會的領導有:副主任張國華、副主任陳雲龍、課程處副處長王杉杉、理科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瑩,以及雒義凡、韓玉蕾、閆國瑞等。
  • 田祥平:普通高中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實踐與創新
    而課程規劃學校教育藍圖,是學校培養人的直接載體,因此重慶南開中學希望通過創新構建特色課程體系,在統一的國家課程基礎上,與時俱進地持續開發校本課程,努力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平臺,讓他們有足夠的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以此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而又學有特長,不斷提升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成長為具備「公能」特質的南開人。
  • 【未來學校】歐盟未來教室實驗室簡介
    編者按:為適應Edu3.0時代的到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於國際經驗於2014年建立了「中國未來學校實驗室」,並於11月8-9日在北京召開「首屆未來學校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啟動會為使大家對未來學校有更多的了解,本平臺將推出系列文章,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與實踐案例,敬請關注與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