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林業大學有這樣一位學霸,他從入校就熱衷於學生工作,擔任學生會副主席之後積極開展學生維權工作;他開創全新的&34;模式走向三省五市、二十三個公益基地;他先後拿下多項重量級獎項,還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以優異的成績成功保研。他就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物聯網專業學生週遊。
中共黨員,多次獲 &34;、&34;&34;等榮譽表彰;曾獲&34;&34;&34;創新創業大賽省三等獎等多個獎項;主持匯報2018年&34;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我校參賽項目並榮獲國賽銀獎;2019年南京林業大學&34;獲得者。
週遊是一個熱衷學生工作的人。大一時,他滿懷熱忱地加入了校學生會,並在大三時成為管理對外聯絡部及權益服務部的校學生會副主席。當他面對這個尚需在摸索中進步的部門時,絲毫沒有露怯。
週遊上任以後,他所在的部門對內進行了組織調整、對外加大宣傳力度,他與學弟學妹們一起為同學們建立線上線下意見反饋渠道,張貼全校三百多個教室的課表、建立失物招領平臺,讓3000多件走失的物品歸位……
對於學生維權工作,週遊與他的小夥伴們搜集資料、實地調研、毫不退縮。有一件事讓週遊記憶深刻:權益服務部收到某同學舉報關於校內水果店缺斤少兩的事,週遊便和部門的幾位同學一起到現場去&34;,買了水果後就當場拿出了秤對質。在證實有缺斤少兩的情況後,他們讓店家給受侵害的同學們作出賠償並道歉承諾之後不再犯,否則便將其曝光。之後,週遊和部門同學還不定期跟進抽檢並了解具體情況,以防相同情況再次發生。
然而,學生維權工作並沒有這麼容易。權益服務部每年都會制定調查報告供同學們參考,但真相是報告貼出後,受眾範圍卻是很小的。除了工作容易被忽視外,權益服務部也經常遭受誤解。部門代表與學生會後勤服務部召開過的&34;,可當他將推進成果報導時,卻經常被別人誤解為&34;。雖然結果常常令人委屈,但週遊依然很堅定。
2019年,週遊作為五名在校學生代表之一參與了食堂翻修招標工作的提議,從餐飲、規劃到裝修,他都從學生視角出發,選擇精心可口的菜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南林學子爭取權益。
週遊生活在一個平等和諧美好的家庭中。從小,他的父母便給予他足夠的尊重並培養他的責任感,堅定地支持他的選擇,所以週遊一直以來都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規劃與定位。
小時候,週遊喜歡看《央視3·15晚會》《感動中國》等電視節目,這使他比同齡人更清楚責任感與信仰的意義。班級有什麼活動,週遊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面,班長這個職務更是他從小學開始當了將近十六年;進入大學後,週遊成為同級學生中最早一批入黨的同學。在已度過的大學生涯中,他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工作,曾獲&34;稱號。
2018年,週遊團隊的&34;戲劇公益項目在&34;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國賽銀獎。&34;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聯合水杉劇社,以戲劇教育為載體,開創全新的&34;模式,為新小市民和&34;帶去了溫暖,滿足了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從鎖金村、曹後村走向三省五市、二十三個公益基地,&34;真正做到了從&34;到&34;的升華。而週遊作為這個項目市場部負責人,他不僅要努力為政府提供文創策劃資源,獲取政府購買支持,還要組織&34;以接收社會組織、各階層人群的公益募捐,努力實現公益基地全面覆蓋,為團隊的良好運營保駕護航。團隊成立初,受關注度比較低,無論是地方社區還是學校都對團隊有質疑。項目剛啟動時,資金、物質都很有限,活動的開展和運營都很困難。但週遊和團隊成員沒有因此放棄項目,在學校的支持下,隨著幾場活動的成功舉辦,團隊逐漸得到了認可,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截至2020年5月,&34;已經開展了一百二十多場活動。
週遊當時的數學和物理學習成績讓他很受打擊,甚至想過放棄。於是在大二時,他向輔導員提出了轉專業的想法。當時輔導員勸說他,不要因為遇到了困難就想要放棄,不然換了專業,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週遊聽進去了這番話,他決定咬牙頂住當時的壓力,堅持下去。他開始認真檢視自己的學習問題,從基礎知識到專業特色,不會就查資料,不懂就問他人。慢慢地,他找回了狀態,成績也有了起色。
關於放棄與堅持,週遊還從朋友身上學到了 &34;———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安慰自己熬過今天,等到了明天再放棄。就這樣,週遊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刻苦努力的 &34;,卻始終沒有提及那個放棄的&34;。
週遊對於閒適的生活很有&34;。已經保研的他,看著整日為考研而努力拼搏的室友,他也總感覺需要充電。於是,只有每天的工作、遊泳和讀書才能減輕他內心的壓抑。
談及未來,週遊表示,今年南京大學生的&34;讓他在市工信局實習,這段經歷給了他深入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實際運用的機會。畢業後,他將投身於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到西部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自己的夢想。
南京林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立於1999年,2008年學校進行學科調整,將原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計算機學科、電子信息學科與原木材工業學院的電工與自動化學科合併成立新的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軟體工程(嵌入式培養)、物聯網工程(嵌入式培養)五個本科專業。2014年—2018年,軟體工程和物聯網工程專業先後被江蘇省教育廳列入高等學校軟體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其中,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擁有紮實的學科基礎理論與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技能與工程實踐能力;能從事通信、物聯網及其相關領域的系統、網絡、終端、協議等方面的研究、設計、教學、開發及應用、並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
關注&34;,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南京林業大學校報、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