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Q發福利,我國也有免費的量子系統可實驗用?

2020-07-04 量子客Qtumist

為了推進量子技術的發展,上月中旬,IBM宣布,面向全球學生開設Qiskit全球暑期學校,並於7月20日正式開課。

其目標是教會沒有量子計算經驗的學生寫量子算法,理解物理裝置,並用 Qiskit 解決量子化學問題,讓下一代量子開發人員掌握自主探索量子應用的知識。這一舉措給全球的學子提供了學習量子技術的機會。

IBM Q發福利,我國也有免費的量子系統可實驗用?

圖1 | Qiskit全球暑期學校 (來源:IBM)

今日,IBM又給業界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消息,IBM宣布,推出量子研究人員計劃[1],並且,針對申請該計劃的研究人員,免費提供相關資源的訪問,以幫助和支持全球正在學習和研究量子技術的研究人員。

這對於量子硬體資源匱乏且使用昂貴的情境下,對研究者而言,無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該計劃提供了兩種權限:一種是針對申請該計劃的研究人員,除了能使用公眾可以使用的具有脈衝級別訪問權限的1量子比特系統外,還可以獲得更高的訪問權限,使用更高級別的系統。另一種是針對申請該計劃的,但是其研究內容是有具體的時間期限、有明確定義的項目,若該項目的研究人員需要在普通權限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人員可以提交特別的申請,以獲得更高的訪問權限和利用更好的資源。

IBM表示,針對申請特別權限的研究人員,除了開放系統的較高份額以及對某些高級系統的訪問權限外,獲得訪問權限的項目將能夠使用具有脈衝級別訪問權限的5比特系統,並在該系統上保留時間供其專用。但是,項目的申請,需要研究人員與IBM聯繫,以進行評估和批准。兩種權限的申請連結請見文末[2]。

IBM Q Network 匯集了產業界,學術界的精英,當下,其開設的Qiskit全球暑期學校以及推出的量子研究人員計劃將產業界與學術界相結合,更近一步的推動了量子技術的發展。

問題來了,少量量子比特的IBM設備,只能遠程使用。有沒有國內可用的呢!

目前,國內提供底層供研究者使用的設備有深圳量旋科技提供的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這個公司了解的人不多,但是他們已經公開發售產品!


IBM Q發福利,我國也有免費的量子系統可實驗用?

圖2 | 核磁共振量子計算機 (來源:量旋科技)


用戶使用他們的設備後也可拿到底層相應的權限來進行直接的測試,對於研究項目有直接的幫助。

雖然量子比特數量僅有2位,無法到達像IBM超導設備所提供最大5量子比特,但是核磁共振量子系統有個天然福利:常溫可運行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建成新型光學量子行走實驗系統,可實現普適量子計算
    來源:光明日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提出基於時間復用的新型量子行走方案,建成了50步的光學量子行走實驗系統,並基於該系統首次直接測量具有手徵對稱性的量子行走中的體拓撲不變量。該成果6月26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IBM發布全球首個商用集成量子計算系統
    IBM Q System One由許多自定義組件構成,協同運作可用於現今最先進的基於雲的量子計算程序,包括:·量子硬體,它的設計目標是具有穩定,自動校準能力,可重複且可預測的高質量量子比特;·低溫管理,提供持續低溫和隔絕的量子運行環境;
  • 專治不明覺厲:深度解密IBM黑科技量子計算機
    並且IBM希望幾年之內就能開發出可用於量子計算機的實驗晶片。目前,IBM還沒有正式公開量子計算服務,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IBM Quantum申請試用。IBM正在研發的是基於超導效應的量子邏輯門架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對於量子計算機,國內媒體報導轉載的很多,不過大多基本停留在翻譯英文媒體的水平。而且互相轉發,鮮有原創或者類似電子產品的試用評測。
  • 量子衛星「墨子」入軌 搭載二代雷射實驗系統
    但量子衛星的困難全得自己解決。」  王建宇舉了一個難點:「首先,衛星微弱的光發下來,地面要收到。一千公裡遠,0.7個角秒,對不準不行,而且地面要收到每一個光子。因為光的編碼是偏振狀態,我們不但要收到光子,還要完美檢測偏振狀態,才能變成密碼。」  王建宇打比方說,這就相當於人坐在萬米高空的飛機,向下扔一連串硬幣,要扔進一個慢慢旋轉的儲幣罐的縫裡。
  • 中美量子競爭深入教育領域,量子時代即將到來
    該計劃內容包括開發量子教育教材教具,以及量子行業就業指導等。基於多年從事量子計算機基礎設施軟體解決方案開發方面的經驗,Q-CTRL的QPS團隊可協助個人與企業用戶,克服雲量子計算機的局限性,提高算法成功率。
  • 我國未來將有效解決大尺度量子系統的效率問題
    我國未來將有效解決大尺度量子系統的效率問題 餘予 發表於 2020-12-25 09:37:56 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
  • 王建宇院士:「墨子號」的任務和我國量子通信的發展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總指揮,高分專項航空系統副總設計師。國家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重大專項總體組成員,中科院空天領域專家組副組長,是我國空間光學載荷、光電探測方面的著名專家。 他長期從事空間光電系統、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的研究。
  • 我國成功研製出具備「量子霸權」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九章執行了一種稱為「高斯玻色子採樣」的量子計算,這對傳統計算機來說是難以解決的。當量子設備被證明能夠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或完成時間過長的任務時,即可實現量子至上。為紀念我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我國首臺量子計算原型機取名為「九章」。
  • 量子通信實驗重要進展!我國科學家實現相距一公裡的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暨南大學李朝暉教授、中山大學餘思遠教授等合作,首次實現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
  • IBM搞定50量子比特量子計算處理器:能力恐怖
    到2017年年底,客戶就可以在線體驗首款IBM Q系統的計算能力,IBM還計劃在2018年推出一系列技術升級,向客戶提供高級的可擴展通用量子計算系統,供他們探索實際應用。2016年5月,IBM發布了可供人們在線訪問的量子計算機。此後,歷經三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IBM在量子計算硬體領域終於獲得了此次的最新進展。在18個月的時間裡,IBM已經通過IBM Q體驗網站上線了5量子比特和16量子比特的系統,以供公眾訪問,同時還開發出了全球最高級的量子計算生態系統。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谷歌快了100億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我國新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量子霸權。在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實驗中,「九章」量子計算機僅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使用世界第三的超級計算機進行實驗,它也要將近20億年才能完成。
  • 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
    例如,利用目前最好的傳統自主導航技術,水下航行100天後定位誤差達數百公裡,需定期上浮用衛星修正;而利用原子幹涉重力儀、原子陀螺儀等量子自主導航技術,水下定位精度可大幅提升至100天誤差小於公裡量級,不需要衛星修正。
  • 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
  • 【重磅】IBM發布全球首個獨立商用量子計算機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9 CES上,IBM宣布推出IBM Q System One,該系統是世界上首個專為科學和商業用途設計的集成通用近似量子計算系統。此外,IBM還計劃於2019年在紐約Poughkeepsie開設首個IBM Q 量子計算中心。IBM Q系統的目標是解決當前經典系統無法處理的被認為是過於複雜的問題,幫助開發者構建量子計算機與常規架構計算機之間的接口。
  • 天價量子水杯 吊墜可防癌?院士:騙局
    潘建偉提醒:是騙局) 「量子調控技術目前的實用化產品,僅限於量子保密通信相關設備及系統,其它諸如香皂、鞋墊、茶杯等生活用品,均與量子技術毫無關係。」日前,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首個重大成果登上了美國《科學》雜誌封面。
  • IBM稱構建50量子比特量子計算處理器:計算能力驚人
    IBM 公司日前宣布其量子處理器取得了兩項重大的進展,包括首款上線的 IBM Q 系統將配備 20 量子比特處理器,同時在超導量子比特設計、連接性和應用開發包方面都將有所改善。該系統的一致性時間(Coherence times,即可用於執行量子計算的時間量)平均可達 90 微秒,居業界首位,而且允許高保真的量子運算。
  • 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西安交大:打造量子光學排頭兵
    工作人員在陝西省量子信息與光電量子器件重點實驗室內做實驗。「依託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院建立的陝西省量子信息與光電量子器件重點實驗室,我們主要從事高維量子態操控與超密編碼、高維量子密鑰分發、原子系綜中高維量子信息存儲、單像素光學成像以及光電量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在高維量子態和單光子的產生、調控、存儲及測量方面有著深厚的實驗和理論基礎。」李福利告訴記者。
  • IBM :實現機器學習的「量子優勢」還任重道遠,但在特徵映射方面的...
    在通往「量子優勢」這條道路上,IBM 可謂是一位超級積極分子。日前,IBM 發布博文介紹了其在《自然》上發表的一篇名為《使用量子強化特徵空間的監督學習》的論文所提出的一種量子算法,稱該算法有望在不遠的將來讓量子計算機實現機器學習。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編譯如下。
  • GitHub發福利:30多萬元資源,學生可以免費用
    乾明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學生開發者有福利了。 剛剛,GitHub宣布, GitHub學生開發者包回來了,而且附帶更多優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