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改變了我的人生——一位武警的真實心聲

2020-08-29 人生如夢無量劫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的一場《弟子規》大講堂公益論壇上,我有幸結識了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大愛無疆的義工老師們。

我到學校參加《弟子規》學習班的初衷就是想藉助個人休假時間了解、參訪下學校,證實一下是否如論壇上所講的那樣能改變我的家庭。

我參加了第四十期《弟子規》學習班,通過每天的學習,我明白很多道理。在校學習不但不收取任何費用,義工老師還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每一位學員,不論學員的身份、學歷、地位,他們都一視同仁,想方設法讓學員真實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老祖宗深邃的智慧。

《弟子規》班結束後,帶著對學校深深的眷戀與對聖賢智慧的渴求我又陸續地報名參加了《了凡四訓》班和《太上感應篇》班的學習。

對於這一階段的學習,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在此淺談下個人兩點體會與收穫:

一、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是一所大愛無疆的學校。

不論學員來自哪裡,學校都待之如家人。因為我以前沒有機會認知傳統文化,對人生很茫然,也不懂得什麼是孝道和師道,導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種種挫折而不知根源在哪裡。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如何才能獲得幸福人生。這是我接觸社會以來還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學校,是一所大愛的學校,每期班學員畢業後,學校的義工老師都會很早就起來,為每位學員無償地準備路途吃用。試問?除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還有誰會為我們這樣真心的付出!

二、學習聖賢教育真的可以改變自己不幸福的家庭。

以前自己不明白人活著的價值意義所在,生活中也只知索取,很少奉獻,只圖自己享樂而不懂孝養父母,不懂愛護身邊的人。

學習過後才明白「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心善了,行才會善。心量拓寬了,才能包容萬物。處處為別人著想,生活才會快樂。

我之前有賭博的惡習,將參加工作多年的辛苦所得錢財全部扔進去後,還四處舉債。如果不是遇到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不接觸到聖賢的教誨,就不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貨悖而入,亦悖而出」的道理。

曾經也因舉債而一度有輕生的念頭,是通過在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學習明白道理後,讓我這個浪子得以回頭,挽救了我的家庭!

總之,能到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學習是自己人生一大轉折,能接觸到聖賢教育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改變。學生才疏學淺,存於心中對學校的那份感激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把老師的教導落實到生活中。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昊碩 男 40歲 退伍警官

來源於:人文傳媒網(http://www.rwcmw.cn/)

相關焦點

  • 【復讀心聲】正確的選擇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近期我校將陸續推出東進學子的復讀感受、復讀心聲以及他們勵志成長的故事等,以供大家借鑑分享,敬請關注!,選擇了進修學校高復班,開始了我的高四生活。經歷一年的復讀之後,我體會到的不止是這些,還包括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那濃濃的師生情同學情至今還在溫暖著我,相信還會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在高復一年,成績的突飛猛進,從原來的338增長到391,選修A和A+,讓我實現了質的飛越;但我收穫更多的是成長和成熟,對自我潛力的開發和人生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讀經典,品味人生——《弟子規》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 《弟子規》讓我的家庭和諧
    、嚮往的心情,帶著五歲半的孩子參加了2017年國學夏令營,通過夏令營的學習孩子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在此寫下我在這裡學習後的心得體會,以表示我對學校的感激之情,非常感謝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感謝兩位校長和所有的義工老師們,給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機會,感謝這麼好的平臺,感謝這裡無私奉獻的每一位義工老師們。
  • 蔡禮旭:《弟子規》裡面沒有愚孝
  • 《弟子規》是怎樣煉成的?
    凝聚著中華民族千年的處世哲學與人生智慧。傳遞著謙遜、好學、感恩、正德、修身的文化理念。倡導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力行,堅持修己愛人,成就幸福人生。《弟子規》內容以《論語·學而》篇中的第六句話為全文綱領。而每個德目下包含的行為條目,一與《論語》中部分經句相應;二是或直接輯錄或總結朱子及其弟子的童蒙著述而成。創作的主旨是:「正童稚之腳跟,開聖賢之途轍」。
  • 《弟子規》是真智慧,是真正做人的標準
    學習《弟子規》是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打基礎的過程學習《弟子規》以前,我們認為人生掙錢最重要,不斷向外追求,追求權利、追求財富、追求欲望……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沉浸於「財、色、名、食、睡」五欲中,心中只有自己,裝不下別人,貪圖名聞利養
  • 弟子規有聲書
    在此,我們鄭重介紹可以終身學習的人生守則,最好的家庭教育寶典,成功人生的處世指南--《弟子規》。首先明白《弟子規》不是用來背的,而是要真正落實在生活中。真正落實須先熟識經文,且不能按字義來理解,必須再進一步深入,才能活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了解到學好《弟子規》對人生的重要。
  • 《弟子規》讓我的生活得到好轉
    《弟子規》讓我的生活得到好轉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往期《弟子規》學習班學員的精彩分享我的父母是個生意人,我初中畢業後就在自己家店裡幫忙,後來到了年齡就結婚生子當時的我不認為自己做錯了,覺得這個家自己最委屈,但是事實擺在眼前,沒有辦法就把店兌出去,帶著丈夫到處去看病。我心裡無比的痛苦,生活也很迷茫,不知方向在哪裡?在外面幹啥啥不順,處處碰壁。就在這時,翻開手機無意當中看到一條撫順市傳統文化教育平臺的文章連結,內容是一位學員學習後的心得體會。
  • 爸爸媽媽,高考路上,您願意聽聽我的真實心聲麼
    作為父母的我們,做點什麼才能讓我們的孩子順利走過高考這一人生路?也許我們應該認真聽聽孩子們的心聲。我為什麼用了「突然」這個詞?那是因為這三年裡,門口送飯送湯的家長我沒見過幾回。在高考前夕,他們都殷勤起來。他們都想為孩子的高考做點什麼,這是愛的表現。然而,家長的一片情深也許不招孩子的「待見」。我們是否聽過孩子的真實聲音?我們來聽聽孩子最真實的心聲,聽聽他們需要什麼?
  • >> 《弟子規》
    朗讀《弟子規》,我很認真。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由余力,則學文……」近日,隨著一句句誦讀古文的聲音飄蕩在校園,愛心小學「學《弟子規》,做文明人」讀書活動開始了。這個學期,以「德育教育」作為學校特色的愛民小學,將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在誦讀中尋找傳統美德。
  • 【國學教育】《弟子規》作者李毓秀的傳奇人生
    李毓秀所著 《四書字類釋義》明言,「略取四書中實字,分類而釋其義,編成授諸小子;且進而告之曰,學庸論孟者,汝等所當終身焉者也。」他的志向就是「發明聖諦」,故其講義容其研究成果於一身,且教學與研究互相促進,深入淺出又好學易記。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58歲時,《弟子規》與《四書字類釋義》已經刻版印刷,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已經兩次刻版印刷。
  • 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剛剛有提到《弟子規》,再來《三字經》,還有一本也很重要的書《孝經》,這也要好好的學習。  問:下一位朋友提到「自古至今誰無死」。(不是,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願同修自己做,全面推廣《弟子規》,跟大家共勉之。  答:我們了解要從經典做起,要從孝做起,要從我做起。  問:這位同修提到,「勿輕訾」是念(ㄗ)還是念(ㄗˇ)?
  • 《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
    海峽兩岸的研究生把《弟子規》拿來做碩士論文時,都會碰到兩個問題,第一,作者的生平很不清楚;第二,清代和民國時期以及解放後一直到2000年,對《弟子規》的研究文獻都太少。《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絳州的一位秀才,因為沒有中舉,也沒有其他學術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時代人對於他的記錄很少。
  • 寫出《浪子心聲》《梨渦淺笑》《Monica》歌詞的,竟然是一位司機
    出身地位不高,入行是偶然,也是必然,就這樣的一位和文字打交道的中年男人,在嘗盡生活艱苦辛酸後,名利一擁而入,讓人猝不及防,但又心生暗喜。人家說他文盲,自己回應說太誇張了,主要是看自己夠不夠分量,不夠的話,人家都不會擺你上臺的,現在都是市場潮流,沒人買豈不是很糟糕。
  • 幼兒園都在學的《弟子規》到底講的什麼?
    前幾天我問我家球球,今天老師教了什麼呀,球球立馬開始背了起來,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背了一下兒子就停住了,還好在我的提醒下記起來了後面的幾句!晚上回家後,突然想到這個事,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都開始學這個了,我真的是很驚訝!很多人都知道《弟子規》,但是你如果問他弟子規到底講的什麼,他不一定答得出來!
  • 【教師心聲】我是教師,我拒絕!來自一位教師真實心聲的好詩!刷爆朋友圈!
    網上悄悄流傳著這所據說是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教師張麗琴所說的一首詩歌,這段文字代表了相當部分教師的心聲,也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理解教育職業的視角。
  • 《弟子規》的傳播是場騙局?|溫故
    《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絳州的一位秀才,因為沒有中舉,也沒有其他學術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所以同時代人對於他的記錄很少。臺灣師範大學的劉雅苓同學在她的碩士論文裡比對了各家的觀點,大致確定李毓秀生於順治四年(1647)、卒於雍正七年(1729)。
  • 人生的改變,源於不甘心
    人生的改變都是因為不甘心,就像十幾年前我考研一樣。當我大專畢業,進入一家成人中專學校開始教書,我突然發現,自己這輩子完了,一眼就看到頭了。每天拿著同樣的教材,對著不同的學生講課,一講就是幾十年,然後退休,想想就可怕。
  • 武警題材電影《我為你犧牲》持續熱映,賺足觀眾眼淚
    打動了全國觀眾,增強了觀眾們對武警部隊保家衛國職責的認知了解,激發了大家地愛國者主義情感。電影以三位武警官兵為線,分別講述了武警緝毒一線的王強、援疆戰士李報國、崑崙山執勤頂風冒雪搶修鐵路的楊國富、含淚送別丈夫的軍嫂莊小紅……中國武警及家屬用自己的血汗生命扛起家國責任,堅定書寫「我為你犧牲」的感人英雄故事。
  • 【弟子規】弟子規解釋(一)
    >【弟子規】弟子規解釋(一)2012-07-02 18:09:1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弟子規原名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易解: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