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斯科與OLYMPUS KEYMED 攜手打造適用於醫療內窺鏡圖像工作站的...

2020-12-20 生物谷

索斯科(Southco)為奧林巴斯集團旗下子公司OlympusKeyMed的新型醫療內窺鏡圖像工作站WM-P2系列提供支臂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用戶操作體驗。OlympusKeyMed在其支臂的要求上,需具備出色負重能力和靈活性又要實現定位時防止走位或「零漂移」。索斯科通過其獲專利的定位技術,為OlympusKeyMed設計了一款精密的支臂產品,協助客戶推出領先市場的醫療內窺鏡圖像工作站儀器設備。

OlympusKeyMed創辦於1970年,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業醫療內窺鏡圖像工作站製造商之一。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對微創手術需求的不斷增長,在手術室內使用內鏡檢查已經十分常見,而這需要更優化的工作流程以及系統組織。

OlympusWM-P2系列內窺鏡圖像工作站是OlympusKeyMed與索斯科聯手打造的一款高效平臺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並帶有可支撐圖像監視器的靈活支臂。十多年來,索斯科作為工程進入硬體領域的全球先驅,一直致力於為Olympus提供標準產品,而索斯科這款獲專利的全新定位技術AV支臂系列則是創建尖端顯示器解決方案的關鍵要素。

靈活操作的需求

以往用於OlympusWM-NP1系列工作站的監視器支臂並不方便使用者靈活地調節監視器的仰俯角度。雖然這款支臂帶水平移動和傾斜功能,但垂直式調節卻須要繁複的人工調節,沒有照顧到用戶的使用需求。OlympusKeyMed的助理產品經理MarkMcHugh表示:「我們希望新型內窺鏡圖像工作站在設計方面能有所飛躍。我們需要一款具備競爭力的創新產品,讓使用者能在使用過程中享受到一款設計既符合各種人體工學特性又操作靈活的儀器。特別在監視器的定位控制方面,我們希望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改善其靈活性,從而提升用戶體驗。採用的支臂必須能讓使用者可以單手輕鬆地擺動顯示器,支持重10公斤的監視器,監視器在定位後能維持固定在該位置,無需靠鎖鏈制動或夾鉗固定。另一個關鍵要求是,支臂必須允許監視器進行任意角度的垂直及水平式移動,伸展及擺動。」

設計專為Olympus定製的解決方案Olympus對於其支臂的要求非常明確,在設計規格以及複雜程度的要求已經超過索斯科目前所提供的標準產品,因此索斯科建議按照提出的規格要求提供定製化方案。為此,索斯科決定應用AV-99-4技術。AV-99-4是索斯科早前為醫用液晶體顯示器所開發的支臂型號,採用了獲專利的定位技術。這項定位技術具備在行業內一個首屈一指的平衡恆定扭矩機構,運用其儲能原理,不論顯示器多重,使用者在移動顯示器時幾乎感覺不到重量。

MarkMcHugh表示:「這款支臂不但提升了使用者對儀器設備的操作體驗,也提升了操作效率,為產品實現了巨大優勢。憑藉先進的定位控制技術,使用者即可輕鬆擺動顯示器,在固定顯示器位置後也不會偏移或走位,根本不需要另外依靠夾鉗將顯示器維持在固定位置,不僅省時省力,支臂的外觀亦可以保持整潔以及便於清潔。」

索斯科定位技術支臂提供零漂移功能,支持顯示器輕鬆移動

攜手合作打造獨特設計索斯科和Olympus的團隊緊密合作超過6個月,聯手開發出令Olympus滿意的解決方案,在整個過程–從設計構思到生產前的模型都經過臨床環境驗證,確保滿足Olympus的規格。索斯科歐洲總部總經理PhilipKempson表示:「整個『Olympus支臂』項目反映了索斯科運營經驗與全球製造流程的完美協調。我們使用產品質量前期策劃及控制計劃(APQP)確保產品開發直到發布的每個環節都符合時間、預算和高標準要求。」

利用索斯科獲專利的定位技術開發了一款適用於OlympusWM-P2儀器設備的先進解決方案

全新設計提高手術質素及效率MarkMcHugh表示:「這款支臂絕對是儀器設備功能的一大亮點,通過優化內鏡使用過程的質量和操作效率提升了設備的價值。」MarkMcHugh補充說:「毋庸置疑,Olympus是一個知名品牌,索斯科參與全新儀器設備顯示器支臂的設計工作,協助Olympus完成了這款高檔次產品。我們對這個項目的每個環節都非常滿意,並且希望能有機會再與索斯科合作。」

索斯科公司(Southco)於1899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創立,是全球領先的工程進入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版圖跨越美洲、歐洲和亞太地區,為全球70,000多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索斯科提供廣泛解決方案,包括面向工程機械/建設、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企業硬體、機箱機櫃、醫療器械、工業機械和暖通空調行業的鎖具、緊固件、鉸鏈/定位控制技術、電子門禁控制解決方案及其它應用配件。(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11月5號部份醫療內窺鏡廠商參會名單及介紹
    該系統由膠囊式內窺鏡、圖像接收存儲器和圖像工作站組成,採用微距拍攝和圖像無線傳輸技術,通過體內腸胃自行蠕動,實時拍攝胃腸情況,八萬張高清圖像深入解析胃腸道,一粒解決小腸檢查難題,受檢者只需吞服一顆膠囊,即可輕鬆檢查胃腸道。更安全:一次性膠囊,安全舒適,無交叉感染風險。更舒適:專利腹帶設計,無需貼電極片,自由舒適。
  • 索斯科E3 Vise Action壓縮式門鎖鎖緊機箱
    總部位於英國英格蘭Shildon市的AHS公司生產定製化的空氣處理設備,主要產品是暖通空調機箱,業務面向私營和公共部門,涵蓋醫院、製藥以及汽車等多個領域,客戶包括龐巴迪、英國廣播公司、多家英國國民醫療保健體制內的醫院(NHSTrusts),以及英國倫敦著名的大奧蒙德街醫院(GreatOrmondStreetHospital)。
  • 陽普醫療(300030.SZ)廣州瑞達醫療器械「電子直乙腸內窺鏡」註冊證...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陽普醫療(300030.SZ)發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瑞達收到了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變更文件》,為滿足市場需求,增加型號IRE101AIRE200A。
  • 2020年中國內窺鏡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國產內窺鏡在部分領域...
    內鏡技術:經歷四次技術革新電子內鏡為應用新趨勢醫用內窺鏡是一種由可彎曲部分、光源及鏡頭組成的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經人體的天然腔道,或者是經微創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導入到將檢查或手術的器官,進行光學成像,從而為醫生提供疾病診斷的圖像信息,並可在器械配合下進行手術治療。
  • 內窺鏡攝像機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
    內窺鏡攝像機臨床上普遍用於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婦科、眼科、骨科、神經外科、醫美整形等科室,適用於耳鏡、鼻竇鏡、鼻咽鏡、腹腔鏡、宮腔鏡、關節鏡、椎間孔鏡、纖維支氣管鏡等各種內鏡領域。那麼內窺鏡攝像機是什麼?有哪些優缺點呢?一起來了解下。
  • 歐譜曼迪 螢光內窺鏡導航系統業內領先
    今年3月份,由國家衛健委組織的第五屆優秀國產醫療設備評選中,歐譜曼迪的內窺鏡系統以總分第一名入選,成為國產高端內窺鏡系統的領頭羊。與此同時,歐譜曼迪還入選了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先鋒企業」。
  • 內窺鏡行業深度報告:優選國產替代快車道,把握細分領域龍頭
    圖像顯示系統:早期內窺鏡或硬管式內窺鏡採用直視。電子內窺鏡則通常由 CCD(電 荷耦合器件)/CMOS(互補金屬氧化半導體)光電傳感器、顯示器、計算機和圖像 處理器組成。照明系統:主要是照明光源、傳光束等。
  • 300多億美元的內窺鏡市場,3D列印有哪些應用切入點?
    研究人員稱,這是迄今報導的最小自由形式三維成像探頭,帶有保護性塑料外殼的整個內窺鏡直徑為0.457毫米。[2]3D列印內窺鏡設計,b:無芯光纖尖端上的3D列印離軸自由形式全內反射(TIR)反射鏡的顯微鏡圖像,該光纖被熔接在導光單模光纖上。
  •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張玉奎院士工作站獲省科技廳院士工作站認證
    自2018年10月,徐州婦幼保健醫院牽手權威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玉奎院士成立「張玉奎院士工作站」以來,雙方在精準醫療領域深度合作,開啟婦科、產科、兒科精準診斷和預防治療新篇章,淮海經濟區千萬患者獲得國內一流婦幼專業醫療服務。
  • 飛利浦攜手神州醫療,打造中國智慧醫療雲平臺
    飛利浦與神州醫療深度合作,攜手推出的 「神飛雲」中國智慧醫療雲平臺,亮相「2018CMEF」,提供高效、安全 上海2018年4月12日電 /美通社/ -- 昨日,在2018年春季CMEF展會上,飛利浦與神州數碼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神州醫療」)通過深度合作,攜手共創的「神飛雲」 中國智慧醫療雲平臺正式發布。
  • OV2741:一款全新的疊層晶片傳感器,為外科手術提供最佳圖像質量
    全新OV2741 整合高圖像質量和抗反射薄膜,為內窺鏡應用提供清晰、無抖動和無炫光視頻 2018年6月11日 –行業領先的數字圖像解決方案開發商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今天在紐約舉辦的美國東部醫療器械及醫療設計包裝博覽會(MD&M East)上發布OV2741
  • 內窺鏡交叉感染這麼嚴重,醫院為什麼束手無策?
    文 | 瀚湄醫療創始人 陳興旺在醫療器械交叉感染風險排行榜中,排名第一的是內窺鏡。由於內窺鏡結構中包含多個小而長的開放通道,為微生物、分泌物和血液的殘存與交叉感染提供了環境。無論清洗消毒流程有多嚴格,都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交叉感染。另外,清洗消毒培訓力度不足,也是造成內窺鏡交叉感染的原因之一。
  • 專注一次性內窺鏡,「瑞派醫療」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瑞派醫療」是以提供一次性內窺鏡微創手術整體解決方案為主的全球供應商,成立以來已獲得了25項專利。公司產品發展規劃覆蓋泌尿外科、婦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普外科等。  根據波士頓科學的預測,2024年一次性內窺鏡市場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
  • 張陽德院士懷化濟民醫院工作站啟動試運行
    漵浦融媒訊(通訊員 向倩蓉)近日,張陽德院士懷化濟民醫院工作站啟動試運行,世界內窺鏡醫師協會主席、烏克蘭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陽德教授率領院士工作站專家團隊二十餘人入駐懷化濟民醫院院士工作站。據悉,該工作站包含婦產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心胸血管外科、消化內科等專業學科,陸續開展了腹腔鏡下右側多囊腎去頂減壓+右腎被膜剝脫術、腹腔鏡下擴大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腹宮腹腔鏡聯合診治女性不孕症等大型疑難手術。
  • 艾邁斯半導體推出新款超微型數字圖像傳感器
    12月15日——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ams AG,瑞士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碼:AMS)今日宣布將推出一款超微型的高性能圖像傳感器——NanEyeC,其具有100k像素的高解析度,並提供數字視頻輸出,適用於任何對尺寸和性能都有嚴苛要求的移動電子設備中,例如虛擬實境
  • 智能醫療發展熱度不斷提升 醫學影像AI技術已經走到行業最前端
    最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出現爆炸性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不同的行業中,涉及到交通,零售,醫療等諸多領域,人工智慧也從專業智能邁向通用智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種種便利。 近年來,人們健康意識逐漸覺醒,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智能醫療在國內外的發展熱度不斷提升,在《2018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產業報告》中顯示,醫學影像AI技術已經走到行業最前端。
  • 超聲波光學成像,隔物拍物,將取代內窺鏡的突破性發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超聲波光學成像,隔物拍物,將取代內窺鏡的突破性發現!卡耐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ECE)助理教授Maysam Chamanzar和ECE博士生Matteo Giuseppe Scopelliti現在發表了一項新研究,該研究介紹了一種新技術,利用超聲波通過生物組織等渾濁的介質無創地拍攝光學圖像,以成像人體器官。這種新技術有潛力取代使用內鏡攝像機進行侵入性視覺檢查的需要。換句話說:有一天,內窺鏡可能不再需要插入身體。
  • 開立醫療(300633.SZ):超聲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EG-UR5)取得CE認證
    格隆匯9月20日丨開立醫療(300633,股吧)(300633.SZ)公布,公司的超聲電子(000823,股吧)上消化道內窺鏡(EG-UR5)於近日取得CE認證,該產品取得CE認證證書表明符合歐盟相關要求,已經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
  • 微普視工業內窺鏡應用領域功能作用
    微普視光電自主研發的內窺鏡包括200萬像素高清工業內窺鏡、100萬高清工業內窺鏡、汽車內窺鏡、警用內窺鏡、軍工內窺鏡等各類工業內窺鏡和圖像系統。深受國內外客戶一致好評!直接目視檢測技術(RVI)是一種檢查鋼、鋁及鈦金屬結構焊接是否完整的有效手段;可以確定裂縫、未焊透、夾渣、側壁焊不完整、洩漏等類似的焊接缺陷,手持式工業視頻內窺鏡可以快速、輕鬆地檢查焊縫表面質量,提供清晰完整的內窺圖像和視頻資料存儲;焊接殘餘物、焊道的質量和顏色,都可以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