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鎣暉
40場次演講,18000多人聆聽。
3月3日,杭州道德模範首場巡講報告會開講,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坤明在會上強調要充分發揮道德模範、勞動模範、平民英雄和各行業先進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引導每一個市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革除陋習、倡導文明,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人。
此後,自上而下的宣講,如涓涓細流,此前行走無聲,此刻沁人心脾。杭州市文明辦副主任史玉芳16日晚間在做客杭州日報「我們的價值觀·大型報網互動思辨論壇」時講了個「軼事」,「區縣市有個部長,一個大男人在聽完了道德模範們的巡講後,哭了好幾次」。
若是感動,無須掩飾。或許若干年以後,當所有道德模範都走下了講臺,當所有的社會公眾都向今日的道德模範看齊,才是最真切地呼應和感動。
戎:請問史主任,在組織杭州的道德模範巡講當中,最能感動你的細節是什麼?
史玉芳(以下簡稱史):我感覺參加巡講的道德模範,各有特點和亮點——
劉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背著身患尿毒症的媽媽上大學,在得到社會捐助以後,他沒忘記回報社會,設立全國首個「孝心獎勵基金」,幫助和他一樣陷入困境的學生。
孔勝東,為民服務的真心英雄。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每周六晚上為市民免費修車,25年來從未間斷過。
陶小鶯,誠信立業的企業家。創辦三替公司,善待員工,誠信服務,贏得了社會的尊重。
李立興,民間救火英雄。正職是民營企業家,自辦消防隊,義務出警700餘次。汶川地震後,馬上組織消防隊去災區抗震救災。
周曉瓊,身殘志堅典型。16歲雙目失明,卻未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創辦、主持浙江首個殘疾人節目《希望的太陽》,講殘疾人心聲。
章碧真,80後熱心公益律師。未婚卻已是三名貧困兒童的愛心媽媽,組建杭州市法律志願服務隊,讓更多人得到援助。
高亞蓮,職業學校老師。29年來一直做學生的「貼心人」, 幫助很多孩子樹立信心,順利完成學業,成功走向社會。
鮑倩,知名社區大媽。燈芯巷社區「鮑大媽聊天室」的首席主持人,服務範圍從原來的教育、婚姻、家庭等各類諮詢拓展到了提供心理輔導、幫扶維權等。截至目前,聊天室已服務居民逾11000人次。
中國(杭州)援加納志願服務隊。10名志願者遠赴加納一年,始終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缺電少水、瘧疾高發、甲流盛行等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把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結合起來,充分展示了杭州志願者形象。
杭州市公安局消防局祥符中隊。在祥符鎮新文村的化工廠發生化學危險品洩漏後,消防戰士不顧自身安危,成功救出了23名被困群眾,疏散近千人,而5名戰士卻因中毒倒下了,他們用行動踐行了消防戰士的神聖誓言。
道德模範宣講以來,到現在一共有40場次,18000多人聆聽。區縣市有個部長,一個大男人聽了以後,哭了好幾次,我們社會還是要呼籲道德模範,也希望我們的社會樹立正氣,這是人心所向。
戎:這些模範人物,都是我們杭州的「名優土特產」,這說明:模範,就在我們人民群眾中間!
「一個部長,一個大男人,哭了好幾次」
「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好,到時像我這樣的人,也就不是什麼道德模範了」
戎國彭(以下簡稱戎):看不出你有25歲了,作為模範人物,你宣講了多少時間,到過哪些地方?
劉霆(以下簡稱劉):沒做過統計,2005年我背母親上大學的經歷被媒體報導後,就開始陸陸續續去一些小學作報告。遠的地方到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近的地方就是省內。
戎:老模範了,年輕的老模範了,為我們杭州爭光了。那你一旦有了這些外出的活動,和母親相處的時間就少了,怎麼處理公與私的關係呢?
劉:基本上一切都是向公看齊。宣講的作用,是希望能讓每個人都行動起來,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好,到時像我這樣的人,也就不是什麼道德模範了。媽媽現在的情況好了很多。自己很想去照顧她,陪陪她,倒是媽媽對我很放心,認為我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很支持。她時常告訴我,人生在世的時間很短,要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她也把宣講看成公益事業。
現場觀眾楊雅萍:小劉很懂事,說明生活磨難也未必一定是壞事,能冶煉人的道德情操。現在許多孩子,飯來張口,回家就電腦,和周邊的人去攀比物質,看著就長不大。
現場觀眾曹棟然: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包括巡講團,要呼喚所有人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如果能呼喚出來,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能進一大步,正如濮存昕所說,我們走一小步,社會進一大步,那樣的話,我們心情會更舒暢。
戎:毛病反映在孩子身上,根子恐怕還是出在成人在價值觀上的偏差上、出在自身的言傳身教上吧。
戎:要當模範難不難?模範當上了以後難不難?兩個之間,那個更難?
阿毛伯:要當模範不難,但難的是要堅持一輩子。18歲之後,我就想做一個好人。我是個大老粗,沒文化,但既然做就要做落去,做到底。平常時光,我會在公交車上給比我年紀更大的人讓位子,別人讓給我,我讓給更需要的人。這不是蠻自然的嗎?這樣才和諧嘛。同樣,看到人家亂穿馬路,我也熬不牢要數落兩句的。
戎:兩種狀態下比較能體現道德外化成行為的水平,一個是在無人注意情況下,自己的行為做派,二是不經意間處在重大事件現場成為親歷者、參與者。尤其是後一種,表現形態很多,有的人喜歡起鬨,唯恐天下不亂,看白戲;有的人說法一套套,關鍵時刻掉鏈子,該出手時不出手;還有一種,就是奮不顧身、危難時刻顯身手,就像阿毛伯。真正的道德,往往是和自身利益衝突時,讓出來、捨出來的。
「18歲之後,我就想做一個好人。我是個大老粗,沒文化,但既然做就要做落去,做到底」
戎:我們如何看待道德模範?我們和模範有哪些距離?
周旭霞(以下簡稱周):聽了模範的現身說法,敬佩,感動。這就是一種道德感動,因為聆聽的時候產生了一種認可感。而這種認可感,就是自己內心的一種價值判斷。我也特意打聽了一下,他們的巡講,很多人都說,聽了之後,確確實實有這種認同與喚醒的感觸。這種道德感動,往往會助推人們提升自身的道德和行為。如果聽了別人的生動事跡之後無動於衷,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說明你的道德麻木了。現在剛好相反。道德感動到道德行為,可能會滯後些,因為會有一個內心轉化的過程。所以宣講團講完半年或者一年,我相信杭州有更多的道德模範出來,這並不一定反映在評選出來的人數更多了。我們的社會處於一個轉型時期,一方面是財富的迅速累積;另一方面,就是人的道德培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要從熟人社會轉向市民社會、公民社會,最簡單了,碰到熟人你會幫,碰到陌生人呢?會不會行為表現上出現雙重道德標準?
戎:對陌生人好,才是真的好。
周:道德教育的標準不能定太高,教科書上教育我們大公無私,從儒家道德來說,這是聖人才能做到,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在現實當中,道德的實際尺度又很低。因此,對道德模範的報導更多些,對社會道德的重構是有好處的。每一個人,每一個階層,他的道德尺度是不一樣的。社會道德的引領者是誰?一是我們的領導幹部、公務員。二是社會名人。但中國在傳統道德教育當中,經常老百姓是被教育的對象。我特別看重這次道德教育活動,很欣喜,為什麼?這次組織了大量的機關幹部人員、公務員聽報告會。我覺得,這跟以往的教育就有所區別了,是創新。讓領導幹部、讓名人能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城市的道德引導者,引導正確了,那麼構建整個社會道德的基石,會更堅強。
「引導正確了,那麼構建整個社會道德的基石,會更堅強」
騰訊微博
相關摘錄
博友曹駿: 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僅取決於經濟因素,更重要的是道德情操。我市的道德模範,其可貴之處,是長期如一日地踐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道德模範對他人的仁愛之心和對事業的忠誠之情,行善而不求回報,令我們心生感動。在榜樣感召下,我們將汲取道德的美感和力量,提升道德水準,共建和諧社會。
博友咯咯噠: 社會的有序運行,需要有明確的價值支撐與價值引導。社會價值體系中佔主導地位、最為根本的價值觀念,構成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道德模範就是這個核心價值體系有血有肉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核心價值體系就不是虛擬的,是活生生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社會的方向盤,是一個國家的穩定器。
歡迎收聽杭報互動論壇,參與「我們的價值觀·大型報網互動思辨論壇」話題討論,一經採用,即付稿酬。
http://t.qq.com/hzrbplb
學習模範好榜樣
結語
學習模範好榜樣
道德,很虛又很實的命題。說起來可以無邊無際,做起來立馬高下分明。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不會對美德的渴望與需求,於是,道德資源的建設與供給,便不得不時常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杭州在建設學習型城市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引信社會思潮的精神嚮導,市領導率先垂範,與黨員幹部一起學習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讓我們廣大群眾,感受到了進一步提升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的新動力、新希望。
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熱情和創造活力,科學發展、現代化建設,為我們提供了廣闊舞臺,讓我們在學習中升華,在內省中完善,在行動中顯現,匯聚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強大合力,形成人人關心、共同參與、攜手推進的生動局面。
一個好漢三個幫。也許你我的道德水平離模範的標準還有不少距離,我們成不了那個「好漢」,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成為好幫手,並向模範們靠近,再靠近。
主持人
戎國彭
嘉 賓
杭州市文明辦副主任 史玉芳
杭州市社科院副教授 周旭霞
「全國道德模範」 劉 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