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某教育類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一個提議,某觀點提出:讓所有在校的中小學生,穿著漢服進行教育活動,換句話而言,這個提議的具體內容就是將漢服作為中小學生的校園服裝,從而取代現有校服。
小編在看到這個提議的時候,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校園漢化之美。的的確確,現在很多人都崇尚漢服文化,也掀起了一股漢服風,平時走在大街上,甚至是地鐵上都會看到很多人穿著漢服。可以說很多年輕人也逐漸接受了漢服文化,但是提出漢服取代漢服這個觀點,我還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我們正處於現代社會之中,靜心思考,這樣做會不會又有些不妥?關於這個提議,小編也採訪了許多身邊的人,上到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下到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們,大家都眾說紛紜,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些觀點。中小學生穿漢服,漢服走進中小學,有關這個提議,小編也做了一定的分析:
一、如果漢服走進校園,學生上課是否方便?
小編認為,有關這個提議,最應該考慮的就是它的方便性,直白來說,在學生穿著漢服進行教育活動時,是否會影響到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任何事物都趨於方便化,便捷化。服裝也不例外,從古至今,為了人們生活出行的方便化,我們的服裝也一直在進行簡化,從其外形上就可看出二者的區別。如今各校的校服都是呈寬鬆版的,寬寬大大的服裝。就是為了考慮到同學們的方便性。畢竟中小學每周還安排了體育課,有很多跳繩,跑步或者其他運動活動。
如果把校服改成漢服,學生在穿著漢服時,不僅會影響其活動的便利性,甚至會影響到授課內容,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漢服的劣勢就大大的顯現了出來。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內容。
二、校服改成漢服,就一定代表著進步嗎?
我們知道,無論在哪一個歷史階段,我們都希望,我們的社會是永遠都在進步的。社會的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我們現代社會也是隨著時間的演變和生產力的提高而形成的產物。而我們的社會也始終是向著文明的方向發展的,我們不希望歷史倒退,也不希望我們的文明退化。小編這樣說的意思,不是不推崇我們的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願望。但是小編所想說的是,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傳統文化的弘揚並不是靠這種大面積的方式來實現的,而是靠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推崇來實現的。既然社會推動我們走向便利化,但我們也大可不必非要回到過去。
三、漢服的審美是否符合大眾審美?
在美觀性這一觀點上,可能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每個人的觀點與審美都不一樣,有的人認為:漢服更為優雅、更為柔美,有一種古典美;也有的人認為:現代服裝更為大方、更為幹練,符合當今社會的流行審美。小編在美觀性上這一點,持中立態度。我們大可根據學生的喜好來自行選擇,因此在這一點上也不必過多糾結。
有關漢服進校園這一觀點的提出,是十分新穎的,也是我們可以考慮的。畢竟社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很多未來發生的變化作為普通人,我們現在是無法預知的。我們大家大可不必錙銖必較,我們應該以開放的態度來包容,來討論它的具體實施。所以你們的觀點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