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中的大寶和二寶相處模式就像是六月的天氣,小姑娘的心情,說變就變。上一秒玩得很開心,下一秒就會因為一些小事吵鬧。家長們對於孩子之間的矛盾絞盡腦汁不知道怎樣解決才是最好的。有的家庭因為兩個孩子相處不愉快總是處於戰火之中,有的家庭孩子相處融洽,其樂融融。很多家長認為一個家庭中兩個孩子相處和睦那麼家長一定是上輩子拯救銀河系一樣的幸運。
兩個孩子的關係問題時很多家長最擔心的問題,當家長看到別的家庭兩個孩子相互幫助的時候總是內心感慨。比如網上有一則視頻是網友記錄下了地鐵上暖心的一幕。視頻中的一對兄妹在地鐵上,妹妹瞌睡了,眼睛已經快要閉上,哥哥坐在妹妹旁邊看到後急忙將妹妹掉落的雨傘撿起來,再將妹妹手裡的袋子接了過去。給妹妹減輕負擔能夠好好地眯一會。地鐵到站後哥哥叫起妹妹,貼心地扶著妹妹下車。很多網友看到後感動不已,留下自己的評論「其實,有妹妹的哥哥也很幸福的。」「哥哥給妹妹最大能力的照顧,他只是一個孩子。」「哥哥很有擔當,妹妹好幸福。」
兩個孩子因為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有矛盾是正常的。尤其是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在1.5到2.5歲之間,競爭性是最強的。雖然兩個孩子有年齡差距,但是這種差距不大的變化導致兩個孩子需要同等的關愛,都要求爸爸媽媽關注自己。如果是相差年齡在5歲以上,那麼兩個孩子的競爭力就會減弱。因為差距5歲以上,孩子會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興趣愛好。注意力不會都集中在父母身上。
孩子的性格也會決定兩個孩子的相處情況。
如果剛好有一個孩子溫柔寬容,可以接受和適應不同環境的情況。那孩子們之間的關係就會緩和許多,因為一方不去爭搶,就會讓孩子之間的相處有更多寬容。如果有一個孩子性格敏感,佔有欲強,那麼兩個孩子的相處就會變得困難,總會有另一方受委屈。
那麼如何讓兩個孩子相處融洽,大寶能夠接受調皮的弟弟妹妹呢?
1:給大寶一個「神奇的任務」
大寶對二寶有敵意的感覺,所以一定不會主動接觸這個小傢伙,那麼家長可以給大寶一個任務,比如幫忙拿一個會飛的紙尿褲,幫弟弟或妹妹搓一搓小象腿,等等。家長對一件事物描述得越誇張有趣,就越能提起大寶的興趣。參與到照顧弟弟妹妹的生活也會更加有趣。慢慢會發現,大寶也會對小寶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生命是神奇的,生命的生長過程也是神奇的。
2:允許大寶把二寶當玩具
大寶對二寶有興趣的時候會想法逗弟弟或妹妹笑,就像朋友之間就是想讓對方開心。長時間就變成了習慣,不僅是逗二寶笑成了必不可少的日常,照顧弟弟妹妹也變成了自己的習慣。對於三歲以下的幼兒,撓撓腳心,抱一抱,甚至輕輕地推搡也是一種娛樂方式,只要不給兩個孩子帶來相互的傷害就可以。
3:尊重老大的感受,給孩子一些時間
當兩個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情緒。孩子們之間的矛盾本來就沒有完全的對錯可言,家長不要一味的教育訓斥孩子,學會引導疏導孩子的情感,讓孩子緩解情緒,相互理解。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尊重,那麼也就不會生氣了。
手足情深不是說說而已,血濃於水也不是那麼簡單。孩子相處不是敵人,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調解關係,調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