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我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暨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部署要求,對下一階段大氣汙染治理和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錢三雄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董曉宇就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講了意見。市領導魏吉平、邱文雙、戎陽、李彥明、崔大平、宋洪修、張志峰出席會議。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專員兼第六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主任牛曉東應邀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
狠抓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邢臺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應有舉措。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大氣汙染治理是我市重中之重的任務。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對黨中央和省委高度負責,對邢臺未來發展、對全市人民和子孫後代高度負責,不遺餘力地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PM2.5 「退倒十」和空氣品質「退後十」硬仗。
會議強調
要拉高標杆,聚焦重點任務、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時段,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和決心,拿出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依法依規,公正陽光,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精準精確分類施策,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堅持陽光公平公正,堅決防止「一刀切」。
會議要求
要加強監督,嚴格責任,堅決查處不認真、不作為、不負責的行為。加強組織領導,加緊制定「退後十」具體方案和秋冬防計劃,確保任務逐條逐項落實到位;強化責任落實,著力構建職責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嚴格督導檢查,牽頭單位要加強督導督辦,人大、政協機關和新聞媒體要持續監督,進一步把問題找出來;嚴肅追責問責,堅決按紀律規矩辦事,確保各級幹部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擔其責;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加強教育、引導和管理,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會議強調
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在抓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同時,著力加大水汙染和土壤汙染治理、造林綠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打擊盜採河砂、礦山綜合治理力度,全面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各方聯動、合力攻堅,正確處理生產、生活、生態三者的關係,確保出臺的政策不擾民,並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態幫扶,研究探索調動企業加大治汙投入積極性的辦法舉措,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工作氛圍。
會議要求
會議要求,要強化責任落實,以強有力的問責讓幹部真正受到觸動和警示,增強擔當精神。要狠抓工作落實,強化工作實效。抓住秋冬防這個關鍵,加緊制定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完善應急預案,加快推進「雙代」工程,嚴防散煤汙染,做好秋冬季秸稈禁燒工作,依法加強揚塵管理;大力改善水生態環境,抓好土壤汙染防治,加強危廢管理,開展好國土綠化行動。要全面加強監管,依法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做到依法執法、公平執法、寓服務於執法和廉潔執法。
會上,副市長張志峰通報了各縣(市、區)2020年8月17日至8月31日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PM2.5 、PM10 、雙代、地表水、降塵量、環安執法情況排名暨大氣、水治理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市生態環境局匯報了半個月以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8月17日至8月31日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全市倒數後5位的平鄉縣、邢東新區、南和區、襄都區、沙河市負責同志作了表態發言。市林業局、市水務局分別圍繞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和地下水超採治理作了典型發言。市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作了具體部署。
截至8月31日,市區年空氣品質綜合指數5.65,同比下降19.6%,在168個城市中排名倒數第6;PM2.5 年均濃度52微克,同比下降22.4%,在168個城市中與臨汾並列倒9;PM10年均濃度91微克,同比下降22.2%,在168個城市中與唐山、鹹陽並列倒9;優良天數132天,同比增加25天,重汙染及以上天數12天,比去年同期減少15天。
綜合排名前五位由好到差依次是:隆堯縣、新河縣、清河縣、柏鄉縣、巨鹿縣;排名後五位由差到好依次是:平鄉縣、邢東新區、南和區、襄都區、沙河市。PM2.5 濃度排名前五位由好到差依次是:市開發區、新河縣、邢東新區、襄都區、信都區;排名後五位由差到好依次是:寧晉縣、廣宗縣、臨西縣、沙河市、威縣。PM10 濃度排名前五位由好到差依次是:威縣、清河縣、新河縣、臨西縣、巨鹿縣;排名後五位由差到好依次是:沙河市、平鄉縣、市開發區、臨城縣、寧晉縣。
7月份,「2+26」城市降塵量平均為6.8噸,同比下降8.1%。我市降塵量為6.5噸,排名全國第12,較去年同期下降22.6%。縣(市、區)降塵排名前五位由好到差依次為:任澤區、柏鄉縣、南和區、襄都區、沙河市;排名後五位由差到好依次是:隆堯縣、清河縣、廣宗縣、平鄉縣、寧晉縣。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各縣(市、區)設分會場。
來源:掌上邢臺客戶端
記者:張文學
編輯:馮安宏
美哉邢襄
魅力茶棚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