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侯濤剛、26歲李晟曼當副教授,90後開掛背後,是自律和專注

2020-12-25 騰訊網

繼華中科技大學26歲的工學女博士李晟曼被湖南大學聘為副教授後,24歲剛畢業的北航博士生侯濤剛被聘為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兩人分別創下了近階段男性和女性副教授的最年輕紀錄,巧合的是,他們兩人的領域都是是工科領域,李晟曼任職湖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侯濤剛任職北交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越來越多90後走上科研和教學崗位,這無疑值得祝賀。

今年以來,針對高校和科研界出臺了很多舉措,最核心的一條是,人才評價打破「四唯」傾向(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讓更多的年輕人才脫穎而出,李晟曼和侯濤剛無疑是這些年輕人中的代表人物。

眾所周知,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有著較強的論資排輩傳統,人才的培養和職稱的授予「一步一個腳印」,看似穩妥,其實是按部就班,這難免影響一些特殊人才的成長和發展。前幾年清華學術才女顏寧和北大幾位數學天才的出走,也有類似的原因,讓人感到十分惋惜。

在多歲博士畢業後就予以肯定並委以重任,或將極大地釋放其科研潛力。當然,這些人才的脫穎而出,離不開三個條件。

首先當然是自身的優秀,是同齡人的佼佼者。

以侯濤剛和李晟曼為例,他們在學生階段都相當勤奮、刻苦和專注。

侯濤剛曾獲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獎章、北航年度人物-創新表率之星、寶鋼教育獎優秀學生獎獲得者,在讀期間發表一作論文9篇,還曾創辦ISET智慧農業科技及北航機器人協會,獲北京市優秀創業團隊。侯濤剛曾說,自己的學習經驗是自律、自信和堅持。舉個例子來說,大學期間他完全不接觸遊戲,僅就這一條,估計99%的大學生就做不到。

李晟曼在讀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知行獎學金等榮譽,專注於納米材料生長等領域的她,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更是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李晟曼在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專注並持續三年日復一日的實驗。

其次是高校為年輕人才積極提供平臺。

湖南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打破傳統,根據人才的實際情況,在他們畢業時就授予副教授,這無疑是需要極大魄力的。

湖南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已有多名「90」後學術新星湧現,李晟曼任職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該校的重點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流動站,也是90後教授、副教授最多的院系。

北京交通大學是211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位列全國高校前50位,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是高校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也是排名第一的學院,學院建設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都進入A類學科。

很顯然,兩所高校都希望在自身的優勢學院和強勢學科上更進一步,而吸引年輕人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社會熱捧青年科技人才的氛圍正在形成。

對「90後」副教授的媒體熱議和網友追捧,這也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青年學者群體還太少,需要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年輕學者的重視和提升。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科研的重視,出臺多項政策打破傳統模式,很多社會力量也加入其中,全社會支持和關心青年科技人才的氛圍正在形成。

如騰訊基金會設立了高達1.5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每年獎勵50名年齡不超過45歲的中青年科學家,每人300萬元;阿里達摩院「青橙獎」則將年齡限定在35歲以下,每年評選10人,每人獎勵100萬元;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將引進30名頂尖人才,最高年薪超過200萬元。

有分析指出,雖然湖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已邁出了步伐,但與知名企業和基金會對科研人才的重視,知名高校在大膽引才用才方面邁的步子還不夠大,特別是那些雙一流高校,希望排名前十甚至是清華、北大也能引進90後博士。

當「90後」副教授和教授不再是人們熱議和媒體追捧的對象時,一大批正當其年和年富力強的青年學者躋身教學科研中堅力量時,更多的高校也將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建成教育強國也就順理成章。

相關焦點

  • 24歲博士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侯濤剛的研究成果曾被《新華文摘》作為封面錄用,並被北航研究生院官網首頁及北航機械學院、高等理工學院報導。作為一名「95後」青年學者,侯濤剛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機器人。
  • 24歲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90後開掛背後是自律和堅持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各大媒體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 侯濤剛曾告訴記者,在學習過程中對他幫助最大的老師是他的導師王田苗老師,「王老師今年已經60歲了,但是我感覺老師的工作狀態遠遠比我要好。老師的工作十分積極,早出晚歸,晚上還要和學生們討論問題。王老師是我的引路人,也是我努力的榜樣和標杆。」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網友: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6歲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 1994年出生,26歲就是博士的李晟曼,被湖南大學聘為了「副教授」
    26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考研還是找工作?每個人,或許都會有不一樣的回答。但是看到這個90女生,我們也就明白什麼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了,才26歲的她就已經成為了工學博士,今年7月入職,就被985高校聘為了「副教授」,試問有幾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 26歲女博士李晟曼獲聘湖大副教授 李晟曼簡歷照片資料
    26歲女博士李晟曼獲聘湖大副教授 李晟曼簡歷照片資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學者走上了學術舞臺。記者8月8日查詢發現,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侯濤剛畢業後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侯濤剛畢業就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副教授都是白髮鬢鬢的長者形象。然而近日湖南大學一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李晟曼被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熱議。
  • 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已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學者走上了學術舞臺。澎湃新聞記者8月8日查詢發現,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 所在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原標題: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24歲,副教授
    近日「24歲博士受聘副教授」的消息在網上受到關注消息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10月11日,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理工學院博士生班方面獲悉,侯濤剛確已受聘擔任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90後教授再次受關注
    華聲在線8月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近日,湖南大學官網更新教師信息,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湖南越來越多「90後」教授走上講臺,這一次,李晟曼因26歲且沒有海外經歷直接拿副教授職稱而引發熱議。
  • 90後高顏值女博士火了!17歲進入華科大,26歲擔任湖南大學博導
    說到榜樣,我想到最近網上討論很多的女博導,履歷很是優秀,年紀輕輕就當博導,絕對稱得上「後浪」,還有人說是「巨浪」。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位女博導,她就是湖南大學公布新教師聘任名單,那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生導師李晟曼。
  • 湖南26歲女博士生導師李晟曼走紅!顏值太高,才貌雙全
    近日,一位90後女博士生導師李晟因為出現在湖南大學公布的新教聘任名單中而引起了網民的關注。 她17歲時進入華中科技大學,並於26歲時成為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這樣的人生用&34;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李晟曼今年6月剛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一個月後就來到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 李晟曼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來源:澎湃新聞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 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年薪156萬,26歲成為副教授:這屆90後,比我們想像得更優秀!
    所以,一個有自律和規劃的人生很重要,重要到能決定你的命運。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一出生就是贏家,而有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改寫著自己的命運。而我們這些看客,在書寫著她們的不平凡人生。我並非嫉妒,而是真的佩服。
  • 26歲女博士所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院:不止一名90後副教授
    最近,26歲工學女博士李晟曼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對90後學者群體的關注。澎湃新聞查詢發現,李晟曼所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至少有3名90後學者獲聘副教授,還有人獲聘教授。此次引發熱議的李晟曼出生於1994年,專注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
  • 26歲,獲聘副教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學者走上了學術舞臺。記者8日查詢發現,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晟曼的官方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