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宜忙,而忙於閒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
人的身體不宜過於忙碌,在閒暇之時讓自己忙一些,可以提醒自己戒除懶惰之氣。汽車擱置在一個地方,長時間不行駛,就會壞;水如果不流動,只是在一個地方,那麼會渾濁不堪甚至發臭;人的身體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就會有不健康的症狀,例如職業病。相反,人如果運動過量,或者是過於忙碌也是有害於身心的,是對體力,心力的透支和摧殘。在特別忙碌的時候,也要稍微停歇一下,做點別的事情,甚至什麼都不做,只是靜坐或者聆聽都是一种放松,也會覺得很愜意;如果在百無聊賴的時候,無所事事的時候,也不要就讓自己沉淪如此,也要找點事情做,提醒自己不要過於懶惰。凡事張弛有度,勞逸結合,否則只會物極則反。
心不可放,而放於收攝之後,亦可鼓暢天機。
人的心神不能過於放縱,但在精神高度集中之後適當放鬆一下,可以使得心神順暢充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的集中時間是有限的,短暫的,這也是為什麼學生上課會有時間限制,每節課後又會有課間休息,其他各行各業也是如此,不會有不停歇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總會要休息放鬆,否則是會出問題的。過於專注會讓人一直處在亢奮的狀態,是在嚴重透支人的精力,就好像新聞報導的網吧猝死事件一樣,這就是注意力長時間高度集中,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在我們平時工作學習的時候也會出現過於專注的時候,只是要知道我們的大腦是需要休息的,注意把握分寸即可。或者有時絞盡腦汁卻不得其解之時,最好就是放鬆一下心神,做點別的事情,讓大腦得以放鬆,那麼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無論忙碌也好,閒暇也罷,人是需要新鮮感的,對於一成不變或者機械重複性的行為會產生厭倦,煩躁感的,這將導致人的注意的下降以及興趣的減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放假時間長了想上班,上班久了想放假;漂泊久了想定下來,長住之後又想雲遊四方;單身久了想結婚,結婚久了又想單身。要想長久的做一件事情,那就最好不要一次性的消耗掉對這件事的熱情,張弛有度,不緊不慢而為,既不能不眠不休,也不能久置不顧,而是應當適度調節,保持這種狀態,但有要不時的予以充分的放鬆。這樣才能更好地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