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是「擇善而固執」的問題

2021-02-19 十方緣

南師講述 :關於什麼是「擇善而固執」的問題

責任編輯丨善資潔

歡迎分享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關於什麼是「擇善而固執」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姑且擱置什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形上學而不談,只說後天人性所認為的善和固執的道理。其實從人類整體文化來講,無論是西方和東方的文化,一切教育、宗教、政治意識,哲學和科學的思想,它的終極目的,都是教導人們要「擇善而固執」。什麼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念等等,始終沒有離開教人怎樣去「擇善而固執」它的理論和目標。最明顯的實例,便是宗教的「擇善而固執」的方法。如教人向最信仰的主宰或主旨祈求和禱告、禮拜,甚之,心心念念,念誦一句總體的特稱和名號,如主啊!神啊!佛啊!菩薩啊!天啊!父啊!母(媽)啊!乃至無義理可解釋的真言咒語等等,都由任何一個宗教,根據他的教義理念而特定一個名句,作為信仰和修行的軌則,這就是「擇善而固執」的作用。至於從周、秦以後的儒家學者,並沒有如各宗教一樣的特定一個作為總體專一的名言。但到了宋朝,自有宋儒理學門派的興起,便根據《大學》、《中庸》的理念,認定以「主敬」或、「存誠」作為「擇善而固執」的學養標準。把傳統儒家博大精深的學說,也變成類似宗教式的學問方法了。那麼,宋儒理學家們,是怎樣變出了這種花樣呢?事實上, 就是由於從《中庸》這一段話而建立了一個有分別影像,有義理可循的模式。

但《中庸》的原旨,並沒有叫你去「主敬」或「存誠」。他是說,萬一你不能直接到達「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聖智境界,那就要「擇善而固執之」,才能達到「誠」的中道。怎樣去擇善?怎樣去固執?他就提出下學而上達的五個學養方法,所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當以孔子作榜樣,不能固守一門學識,而困於主觀成見的藩籬之中。「審問」,是要對任何一種學問,都要窮源考究清楚,不可落於盲從或迷信之中。「慎思」,是要將所學所聞加以理性的思考。「明辨」,等於後世所說要加以科學的、邏輯的分析和歸納。經由以上的四種治學過程以後,確定了理之所在,便要實踐見證於做人做事的行事之間,所以叫作「篤行」。換言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四種是擇善;篤行,便需要固執。因此下文便有對這五個學養方法的申述說明:「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這是說如果沒有去學習,或者學習得不好,學習不到家,你就不要冒昧去做實驗吧!「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這是說,你不懂,就要去求學,請教知道的人教你。如不肯去求學求教,而且去求學求教了,仍然還沒有徹底明白,那你就不要隨便去實施吧!「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如果你也學習了,再經過自己的思考,還是沒有想通,沒有徹底明白,那也不可以將就去做。「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假使你把所學的經過思考和辨證,仍然還是弄不清楚,於心不安,你就不可以隨便去做。這都是說明擇善須精細,然後才可去實踐。「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最後,是重在知道學理以後的實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要秉「擇善而固執」的精神去「篤行」,不可半途而廢,或是功敗垂成。必須要堅持精進,實行徹底,才能有成。(「措」字,有做到終點,做到最後的含義。)因此,便說,你如果能照這五個求學的方法去做,不急於求成功,只重視徹底去實踐。「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別人一下就會,不必羨慕,不要氣餒,你就準備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別人因十分的努力才能成功,你就準備千倍的努力去完成。總之,只要以「不問收穫,只問耕耘」的精神去「篤行」,雖然是最愚笨的,最後必然會明白。雖然是最優柔寡斷的,最後必然會堅強剛毅起來。

由於《中庸》在這裡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種做學間的方法和程序,我們用比較哲學,比較宗教的教學方法來對照一下,唯一和這一理念相似的,大概就只有中國佛學,根據大小乘所說的「聞、思、修慧」的修行理念,提出「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建立「教、理、行、果」四個綜合的教法。例如佛經,首重「多聞」,就同「博學」是同義語。佛經的問答,先說「諦聽」,就與「審問」是同一作用。佛學的修行,注重正思維去修「禪觀」及「觀想」,它就和「慎思」意義相同。所有的經論著述,必須注重「因明」(邏輯),就是要以「明辨」為主旨。凡此等等,最後總歸要求需達真修實證的「行證」和「行果」,它和「篤行」的理念就完全一致。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翻譯的佛經,多有採用《大學》、《中庸》的名詞文身作基礎,故使佛學在中國文化中,很快就融會為一體。再加上平民宗教的外觀,終於普及民間,就流行不衰了。到了隋唐以後,以平易語體說教的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作《信心銘》,也同樣地提出「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等開示,也是說明擇善固執的重要,並非是絕對不用文字語言,就可悟道。他也等於是摻合「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理念,「即此用,離此用」而已。總之,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擇善而固執」的理念,也就是闡明「大學之道」篤行「止於至善」的普及法門。

——恭錄自《話說中庸》

【本文來源於南師講述 ,僅供學習交流】

或許你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探尋抱怨的本質與起因

修身、事親、知人、知天的道理

因為你福報不夠,所以總被業障拖著走

做人處世的智慧

相關焦點

  • 擇善而固執
    而「仁」的三個層次都與「善」有關:1.人之性:真誠而向善;2.人之道:擇善而固執;3.人之成:止於至善。什麼叫「向」?向就是內心對善的嚮往,這是一種力量。孟子以此與水向下而流進行類比,可以說,將「向善」的意思詮釋得非常清晰。力量來自於真誠。只要真誠,就會形成要求自己行善的力量,不行善則心裡不安。只有人類才有真誠或不真誠的問題,其他生物都是靠本能來生活,也是「實然」(實際的樣子)。人為什麼會不真誠呢?因為會計較利害。
  • 篤信與擇善固執
    在以後若干年踐行內針的過程中,你是否能夠真正的做到擇善固執,我們選擇黃帝內針就是在擇善,因為它背後是這個中道文化。當然,前提是我們要篤信這個中的文化,因為它是天地之間至善的道理,至少從古至今這些道理都是存在的,所以你篤信於它的話,擇了這個善,那麼就應該固執下去,固執就是要守死善道,篤信就是要守死善道。
  • 擇善固執:《守島人》的啟示
    擇善固執是個成語,意思是指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且堅持不變。《守島人》裡的王繼才就是這樣的人。
  • 「擇善固執」的現實啟示
    「擇善固執」一詞源自儒家經典《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它是指對認定正確的事就堅持不懈地執行。 顯然,「擇善」要以「仁義」為其核心,「固執」需要真知睿智的勇氣,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若要擇善,必先知善,而知善以良知為源頭,以習知為開展,然後可以推到下一步,就是具體如何擇善。
  • 391.擇善固執
    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就是亂來了。   古時候蘇秦張儀,合縱連橫,遊說各國的君主,是為了找到一個高的官位,他志不在行道。孔子是為了行道。小人不在於傳道。所以他濫矣,就是亂的意思。六國就是因為蘇秦和張儀擾亂了。亂了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後世也有小人。他遇到窮苦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的。這裡孔子告訴子路即使窮,做任何事情都要擇善固執。你認準了,你就要去做,尤其是個人修道的時候,你更要去做的。
  • 擇善固執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擇善固執,固執:堅持不懈。對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堅持執行。出自: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事!」擇善固執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擇善固執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擇善固執(zé shàn gù zhí)成語釋義:固執:堅持不懈。對認為正確的事情就堅持執行成語出處: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 郭臺銘發布「開箱文」:請擇善而固執
    郭臺銘昨天開通了Line(類似微信的通訊軟體,流行於臺灣地區和韓國、日本)官方帳號,今天中午,他發布了「開箱文」,文中提到要「擇善固執」。郭臺銘說,Line 開張第一天,先談「格局」。他說,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當種子掉到泥土裡時就決定了。
  • 擇善固執,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擇善固執」一詞源自儒家經典《禮記•中庸》:「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它是指對認定正確的事就堅持不懈地執行。 顯然,「擇善」要以「仁義」為其核心,「固執」需要真知睿智的勇氣,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若要擇善,必先知善,而知善以良知為源頭,以習知為開展,然後可以推到下一步,就是具體如何擇善。
  • 擇善固執
    擇善固執,漢語成語,拼音是zé shàn gù zhí ,意思是指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且堅持不變。出自《禮記·中庸》。
  • 踏上漫漫修行路,但願擇善固執之
    所以,是福報,是被上天特殊保護的孩子,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這些問題。腦癱的孩子,從出生到死,不喜不悲,不恐不懼,不善不惡,正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其他智力發育遲緩也是一樣的的道理。「---玄師語。真是大智慧啊,我們其他營員就這樣被老師臣服了。是老師說出的這一番話,讓我們因此有了些許開悟。這位營友坦言,」孩子雖然這樣。
  • 《悟學.第80篇》多見多聞,擇善而從!
    【譯文】 孔子說:「大概有這樣一種人,可能他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我不是這樣的。多聽,選擇並採納其中好的;多看,記在心裡,這或許是次一等的智慧。」【集解】包曰:「時人多有穿鑿妄作篇籍者,故云然也。」孔曰:「如此者,次於生知之者也。」
  • 所謂油膩到底什麼意思?而立之年的思考
    連續6天斷斷續續拜讀完,一是因為剛購入此書,另外是因為之前和大學同班同學吃飯講這個年齡的我依然不油膩,我也不知是褒義還是貶義,並順帶講我和蘇東坡非常像,或許吧,但是我也只是固執,擇善固執。關於蘇東坡,與其說他一肚子的墨水,一肚子的知識,一肚子的詩才,倒不如說他一肚子的性情,更是一肚子的曠達。一生宦海沉浮,從最開始的京畿為官到最終被貶下放到地方體會到現實民情,自始至終東坡先生『知行合一』,事實就是事實,不存在其他什麼黨派關係和利益關係,一直在為生民解決問題,解決一方問題。
  • 心理學:固執心理什麼造成的?
    不少具有這種行為風格的人最後獲得了成功,但與之一步之遙的另一面就是固執了。那麼,固執心理到底是由什麼造成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身邊發現一些「悲情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雖然並不愚鈍,卻常常陷入某一個絕對沒有好處的事情中不能自拔。
  • 父母的固執與強加帶來什麼?
    她父親也是極度固執的,執著的以為這樣是為了她好,以為所謂的抑鬱是假的,自殘是為了威脅他們。為了調節自己,有所傾訴,表姐找到了我,我在電話的另一端思緒萬千,我不知該如何幫她,因為我遠在千裡,因為我在大人眼裡也還是個小輩。我聽著表姐的傾訴,想著,既然幫不上忙,那就聽著吧,聽她傾訴。
  • 伊朗女數學家 Maryam Mirzakhani——擇善固執的曲面探險家
    後來她還曾讀過《梵谷傳》(Lust for Life),這是一本關於梵谷的小說。這些故事在她心中植入隱約的抱負,希望能在生命中做出一番偉大的事業,也許是成為一位作家。 莫札卡尼成長於伊朗,比起數學,她剛開始更熱衷於閱讀和寫小說。
  • 檸檬汁單身什麼意思什麼梗?「固執」的單身群體了解一下
    檸檬汁單身什麼意思什麼梗?「固執」的單身群體了解一下時間:2020-10-22 19:1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檸檬汁單身什麼意思什麼梗?固執的單身群體了解一下 指一些比較固執的單身群體,一直保持單身,看到別人戀愛又覺得很酸很嫉妒。可即便如此,仍要繼續單著。
  • 執著和固執:執著是一種美好的精神,但是不等於固執
    導語:古往今來,有許多關於「執著」的名言警句,鼓勵人們堅持不懈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可是,執著的人容易走極端,走了極端執著就變成了固執,而固執往往會使人走錯路、做錯事,葬送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甚至生命。有一個故事很形象地告訴我們,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一旦陷入固執,目標就會成為絆腳石,成為負累,煩惱就會如影隨形。
  • 孩子脾氣倔強軟硬不吃,家長態度要強弱適中,才能改正固執問題
    文/小熊育兒日記也許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都會發現孩子身上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過於倔強,而且對於一件事物太過於固執。也正是因為孩子過於固執,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一些家長對待孩子的這一問題也不懂得如何去教育。
  • 擇善啟程 善待我們只有一個的地球「BE KIND MODE」There is no...
    VOL餐飲集團響應環保精神,集結旗下多家餐廳,在Bar Rouge #GetIntoAction 的綠色派對之後,正式啟動一系列「擇善啟程「「BE KIND MODE」的活動。   關於ASH   ASH品牌於2000年成立於義大利,由鞋業界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法國鞋履設計師Patrick Ithier與義大利鞋業企業家LeonelloCalvani共同創立。作為一個義大利輕奢潮牌,ASH 產品擁有法國充滿藝術氣息的靈魂,兼具義大利的經典設計風格與傳統工藝。
  • 老人固執是一種病!老人別太固執
    固執就是頑固堅持自己的意見。一般說,老年人比中青年人容易有這種表現。許多人都有一種感覺,覺得老人越老越固執,一點也聽不進去勸告,最愛說「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我說的沒錯」等。 老人固執是一種病 固執是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