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桑榆晚
時隔半年,電影院終於重新營業了。
熱映名單裡,很多熟悉的名字: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聖娶親》《盜夢空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和預想中不同,新片沒有快馬加鞭趕到。和我們久別重逢的,是曾經驚豔過歲月的回憶。
知乎有個熱門話題: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想回到哪一年?
高贊回答說:
想回到小學5年級的某個夏日午後。
那個扎著馬尾辮的姑娘,就坐在我身邊。
而我剛剛考了全班第一,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那是2001 年,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樣子。
記憶回到 2001 年元旦。
當電視主持人用字正腔圓的口吻說「讓我們歡迎 21 世紀的到來」時,大家才發現,原來 2000 年不是21世紀初,2001年才是。
慶祝了一次不要緊,還可以再慶祝一次。
2001年,《流星花園》和F4橫空出世。
鳳梨頭離子燙,緊身衣花襯衫,露著腱子肉,冷酷得要命。這樣的男孩子,對於那個時代來說,絕對是新品種。
這麼得瑟的幾個人,眾星捧月般對待一個普普通通的「雜草」杉菜。啊,這樣的好事什麼時候輪上我。
沒有一個女生,不稍微這麼幻想一下。
沒多久,劇被禁播了,罪名是:教壞小學生。
從轟轟烈烈,火爆全亞洲,到偃旗息鼓、悄無聲息之間,好像也只有那麼兩三年的時間。
後來被問到時,幾個人的回應很一致:我們沒有不合。
後來又補充了一句:只是沒有對方的微信。
言承旭多年之後說的一句話,似乎能解釋這件事。
他說,F4時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是老天爺給我們最大的功課:
「後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為什麼突然這麼出名這件事。」
他們分道揚鑣,走上了各自的人生:
吳建豪結婚又離婚,品嘗過婚姻和人生的無奈。
周渝民一心搞事業。捧起「視帝」獎盃的他說:「希望大家提到我,會覺得我是一個演員。」
而朱孝天,似乎退出了公眾視線。「現在的我,就想安安穩穩地做個大叔,低沉又真實,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儘管結婚時都請不動人來,但他已經坦然接受。
後來的後來......
大S結婚了,新郎不是周渝民;
林熙蕾結婚了,新郎不是朱孝天;
徐若瑄結婚了,新郎不是吳建豪;
林志玲結婚了,新郎不是言承旭。
從金童玉女到勞燕分飛,隔著長長的時間,誰都回不去了。
2019年,《王牌對王牌》請來了言承旭和朱孝天,重組昔日的偶像組合F4。
節目裡有一個片段,賈玲和言承旭對戲。
言承旭說:「我又沒有你電話。」
賈玲突然認真說:「一會我給你。」
很多人激動地想要撮合:
「言承旭是個內向純善的人,身邊需要一個愛笑的女生感染他。賈玲,倒追他好嗎?」
猶記得2016年,林志玲主持金馬獎,變身《我的少女時代》裡的學生妹,和言承旭來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同框。
一句「好久不見」,全場如潮般唏噓。
而很多年後,大家看到賈玲的突然認真,心疼這個內向不善表達的男孩子,真心盼望他幸福。
時間改變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我們。
20年前,《流星花園》像一顆巨大的糖球,吃下去就能甜一整個夏天。
那時的我們,幻想愛千轉百回,認為轟轟烈烈就是生命的目的。
20年後,我們如願成為大人。
人生不允許我們成為偶像劇主角,生活讓我們偶爾想要逃離,但一覺醒來,日子還要繼續。
活得不夠精彩,但好在踏實。
2001年春晚,最亮眼的,無疑是梁朝偉和張曼玉。
《花樣年華》大火,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愛情故事,成了新時代愛情的代名詞。
都說人生中最好不要錯過兩樣東西:最後一班回家的車和一個深愛你的人。
這種錯過,就像周慕雲對蘇麗珍問的那一句 :「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
她還來不及回復,他便習慣性把她的沉默當成了拒絕。
在2046房間,她點燃一根香菸,淚流滿面。
戲外的人生,遠比戲裡更真實。
有次,張曼玉在節目裡被問:你合作過那麼多男明星,最合拍的是誰?
她毫不猶豫地答:還是梁朝偉。
而梁朝偉被問「假如再拍吻戲,你覺得誰最合適」時,也是不假思索地說:張曼玉。
2001年坎城電影節,梁朝偉和張曼玉作為《花樣年華》的主演應邀出席,而劉嘉玲作為梁朝偉女友,也一起現身紅毯。
於是就出現了這一幕:
梁朝偉右手輕輕牽著劉嘉玲,左手和張曼玉十指相扣。
一邊是紅玫瑰,一邊是白玫瑰。
還記得有一次採訪,梁朝偉被問到:哪段時間,是你最想讓它停留的?
梁朝偉想了想,說:可能……38歲那個時候吧。
「38歲發生了什麼?」
「是拍《花樣年華》的時候。」
2001年,王家衛42歲,梁朝偉38歲,張曼玉36歲。
20年前,大家說劉嘉玲太「俗氣」,配不上文藝又純真的梁朝偉。要論金童玉女,張曼玉更像理想中的愛人。
20年後,已經沒有多少人,再對這段感情耿耿於懷了。
劉嘉玲夠「俗氣」,卻剛剛好和梁朝偉相配。
他敏感,她就熱情;
他出世,她就入世;
他不擅長的一切,全都丟給她打理;
而她需要的時候,他一定不會缺席。
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會飄散如煙。
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平凡的煙火氣,踏踏實實的幸福,就是生活唯一的答案。
2001年,南方周刊的新年賀詞中,寫下這麼一段話:
「時光匆匆,回望一年,是誰最長久地駐留在你的心中?」
時隔20年,有人隔空回應:
「我慶幸我的少年時期,是周杰倫青春裡的彩虹,是林俊傑年華裡的江南,是蔡依林回不去的倒帶,是五月天不放手的倔強,是孫燕姿最美好的遇見。」
2001年,註定是一個傳奇的時間點。很多傳奇,從那一年起航。
《範特西》,是周杰倫在那一年發表的第二張專輯,一炮而紅。
金曲獎獲獎,記者甚至都不認識這個內向不善言辭的年輕人,根本沒人採訪他。
現在20年了,還沒有人能夠超越他。
那一年,孫燕姿還是最炙手可熱的女新人歌手。
她的歌,時而哀傷,時而清新,時而燦爛,時而溫暖。
成為了女孩們青春裡的那道光。
20年後,那個唱著「對愛很欣賞,直來直往」的酷女孩,早已經投入了家庭和愛情的溫暖懷抱裡。
依舊短髮,依舊笑容溫暖。
為紀念出道20年 ,兩個月前,孫燕姿開了一個線上演唱會。
她唱起了13年前的《逆光》,和20年前的那首《天黑黑》。
話筒前的孫燕姿,光著腳,又哭又笑不能自已,任性灑脫的樣子。
很多人說: 被她的歌聲帶回去看了一場關於自己青春的電影。 不知不覺間,早已淚流滿面。
有尊嚴地去愛、去付出、去忍受、去流淚、去經歷。
孫燕姿的所有歌,似乎都傳達了一種愛情中的尊嚴。
每首歌曲背後,都藏著我們過去的笑和淚。
2001年,劉若英的《後來》也火了。
2017年,在臺上唱這首歌,她淚流滿面。
初識不懂曲中意,再聽已是歌中人。
後來, 那個「為愛瘋狂」的女孩子,被一個散發著溫柔氣息的女子替代了。
曾經覺得: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這是最大的遺憾。
後來發現,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不是遺憾,是為了成長。
2001那年,五月天發行專輯《人生海海》,榮獲「金曲獎最佳樂團」。
還是那年,團員要去服兵役,「五月天告別演唱會」,差點成了他們的「絕唱」。
那一天,一場大雨滂沱而來。
一片黃雨衣海中,歌迷跟著阿信輕輕嘶吼。越下越大的雨裡,螢光棒始終揮舞,沒有一個人離場。
為了信仰,他們回來了。
五月天說,即使到80歲,只要還活著,就要唱下去。
歲月是把殺豬刀,從來不會饒過任何人。
但仍然有人,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2001年不僅是音樂井噴的時代,也是創作的好時期。
《情深深雨濛濛》霸屏,《上錯花轎嫁對郎》至今還是百看不厭的經典。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變成無數孩子的童年噩夢,《我的野蠻女友》在全亞洲風靡。
時至今日,當年看這些劇的我們,早已長大成人。
長大後再回過頭看這部劇,發現早就不是兒時的心境。
那一年,女孩都以打男友為榮。後來我們才發現,遇見牽牛這樣的男孩,才是全智賢的運氣。
《情深深雨濛濛》裡,我們發現,原來何書桓不是情深不移,而是在兩個女孩中周旋的渣男。
如萍也沒有那麼天真,她是用她的單純,彰顯大家閨秀的姿態。
曾經最討厭的雪姨,竟然越看越有點可愛。
長大的好處,就是開始接受不完美,接受每個人都可以是鮮活的,有優點也有缺點。
2001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感動了無數人。
一群社會底層組成,穿著破爛球鞋的球隊,一路過關斬將,從觀眾寥寥的小球場,踢到萬眾矚目的大球場。
那年的周星馳,眼睛裡有火。那年的我們,心中有夢。
那一年,《十七歲的單車》在坎城電影節首映,還拿下了提名獎。
後來,人們早就忘記了故事的情節。只記得,穿著紅裙抹著紅唇的周迅,穿著校服清純如水一樣的高圓圓。
那一年,周迅27歲,正在和樸樹熱戀。
高圓圓21歲,戀人是音樂人張亞東。
2001年,還發生了一些事。
應市民要求,第一輛帶空調的公交車誕生了。
「許多市民爭相體驗,有些人帶著孩子反覆乘著玩,甚至還有外國人來湊熱鬧。」
那個時候的人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
2001年7月13日,是個星期五,是記憶中國人最幸福的時刻之一。
那是2008年北京申奧成功的日子。
結果宣布,歡呼聲大作,北京全城沸騰,許多使館的車開出來,外國人在車裡,揮動著毛巾,十分熱情地大聲說:「Congratulations!」
2001年的我們,是那麼渴望被世界承認與接納。
沒過多久,中國男足世界盃出線,再次震動了國人。
那一年,有些故事到達了巔峰,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
當然,這一年還有很多很多鐫心銘骨的時刻。
它們共同組成了這最值得回味的一年,後來的20年裡,又發生了很多值得記住的事,組成了我們的人生。
《殺鵪鶉的少女》裡,有句話說得很好。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
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你還以為,那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時間很貪婪 ——有時候,他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
時間很公平 ——他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你的心想要誰出現在你的生命裡,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後誰能留下。
時間帶給我們的禮物是:看透了一切,學會了一切,知道該知道的,得到該得到的。
20年後的我們,不再年輕,但好在更加通透。
站在2020年,很想對過去的自己說一句:
再見,2001年。
然後再對未來的自己說一句:
自此以後,願我們所有過往悲歡,都是未來美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