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黃山在線報導,近年來,黃山區著力加強太平湖溼地公園建設,太平湖的保護與修復成效顯著,太平湖生態系統持續優化。
太平湖是我省湖水面積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長、生態最美、景色最佳的人工湖,具有涵養水源、調蓄洪峰、調節氣候、改善水質以及生態旅遊、發電、養殖和灌溉等多種功能。2007年11月,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同意安徽太平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試點建設工作。溼地公園總規劃面積98.5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88.6平方公裡。2014年12月通過驗收批覆。太平湖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太平湖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始終把溼地保護與恢復擺在第一位,把維護太平湖溼地生態系統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黃山區出臺了《關於切實加強太平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並爭取到國家湖泊生態保護專項工程。出臺了關於加強太平湖區域保護發展7項系列文件並全面實施。以保護太平湖水質為核心,注重水源涵養與溼地生態系統維護,實施了汙染源治理及水環境保護、生態保護、溼地保護與恢復三個方面的工程治理。同時注意鳥類棲息地保護與恢復和外來入侵物種控制。試點建設累計各項投資近20億元。太平湖水質各項指標逐年提升,溼地生態系統穩定,鳥類及各類水生動物數量顯著增加,溼地保護與恢復收到顯著成效。
優良水質是太平湖的特色和優勢,是太平湖溼地保護的核心。為了保護和改善太平湖水質,該區實施了以網箱養殖退湖為主體的汙染源治理工程。成立了太平湖漁業經營公司,對太平湖漁業養殖實行「五統一」:統一養殖、統一捕撈、統一品牌銷售、統一加工、統一經營管理。實施了太平湖六大支流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和水源地保護工程,通過截汙工程、水源地生態隔離、垃圾收集處理、畜禽養殖汙染控制、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排放口整治、水源地警示等工程建設,有效地保護了水源地水質。實施太平湖湖面汙染治理工程、沿湖集鎮汙水處理工程、太平湖流域整村搬遷生態保護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流域環境,有效地保護了太平湖水質。
溼地生態保護和修復是維繫溼地生態功能的基礎。劃定太平湖國家溼地生態紅線,大力實施以營造林工程為主體包括森林防護、迎湖面生態保護、林業科技推廣和農村沼氣等7項水土保持與太平湖流域生態保護工程。界定國家重點公益林32.68萬畝,封山育林8.2萬畝,新造水源涵養林5000畝,退耕還溼1000畝。進一步提高了太平湖周邊森林覆蓋率和林分鬱閉度,改善了森林群落層次結構,增強了樹冠截流和根系固持水土能力,減少了水土流失,涵養了水源。同時還實施了以湖濱帶生態修復為主體包括灘涂溼地和河口溼地生態修復工程。通過基底修復、生態恢復和景觀建設,採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對溼地生態系統進行了有效的保護與恢復。
經過幾年努力,太平湖水質各項指標逐年提升,主體水質一直保持或超過國家二類標準,溼地生態系統穩定,鳥類及各類水生動物數量顯著增加,溼地保護與恢復收到顯著成效。國家林業局華東院對太平湖溼地生態評價結果顯示,太平湖溼地生態系統綜合健康指數為8.13,健康等級為「好」,溼地水質良好,土壤汙染程度低,溼地面積保持穩定,野生動物棲息地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較高,生態系統目前較為穩定。山更青,水更綠,太平湖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胡曉發 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