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壹觀察 宿藝
2012年MWC展會廣場中央,華為用3500部手機搭建了一匹高達6米的「飛馬」雕像,希望成為最受關注的手機品牌。
七年之後,華為完成了這個夙願。
MWC 2019期間,華為Mate 20 Pro獲得由主辦方GSMA頒發的「最佳智慧型手機(Best Smartphone)",華為Mate X獲得「MWC 2019最佳新聯接移動終端(Best New Connected Mobile Device)」。這是華為手機首次在MWC這個國際大展上獲獎,並且一拿就是接連兩款產品的兩項大獎。
在此之前,GSMA一般將代表全球手機行業最高創新榮譽的獎項頒給三星或蘋果,因為這兩家手機企業幾乎引導了近十年來的智慧型手機行業創新標準。而此次GSMA決定把兩個大獎都頒給了華為,不僅代表了對華為作為新手機行業創新領頭羊地位的認可,更是代表了中國手機企業在未來十年替代美韓企業引導變革的產業大趨勢。
華為終於攻入了全球手機行業最前沿的「創新無人區」。
華為Mate 20 Pro:「The Best」
近年來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發布會上,餘承東口中出現最高頻率的單詞就是「The Best」。
世界之巔,是所有「華為理工男」們的夢想,以至於任正非親自下令「發布會再提超越蘋果三星就罰款」,但餘承東的嘴從來沒有被堵上。
此次入圍MWC 2019官方「Best Smartphone」候選名單的手機共有五款,分別是:iPhone XS Max、Google Pixel 3、華為Mate 20 Pro、一加6T和三星Galaxy Note 9,每一個都是「硬核選手」,其中包括了蘋果與三星的最新對標旗艦,足以證明華為Mate 20 Pro斬獲此項「Best」大獎的含金量。
MWC主辦方GSMA在官網評語中寫道:「華為Mate 20 Pro是那些追求完美人群的終極設備,全球首款7nm移動AI晶片麒麟980提供了旗艦性能、效率和AI功能。採用超廣角鏡頭的徠卡三攝,提供了業界領先的拍照性能。大容量4200mAh電池確保了全天的續航壽命,不僅如此,它還支持40W華為SuperCharge超級快充和無線反向充電。同時,先進的3D面部識別解鎖和升級的屏幕指紋傳感器,讓安全性再上一層樓。軟體層面,運行EMUI 9.0系統,支持GPU Turbo 2.0,並支持HiVision等創新功能。」
可以說,華為Mate 20 Pro給手機行業帶來了全場景手機拍照、高速有線+無線快充、AI服務體驗等一系列「甩別人一條街」式的引領創新。即使到2019年上半年,也都是旗艦手機「標杆式」的存在。以Mate 20 Pro搭載了新一代矩陣多焦影像系統超廣角徠卡三攝為例,是手機行業第一個支持超大廣角+AI攝影+2.5cm超微距的「全場景」手機影像系統,其DxOMark評測中拍照和視頻的綜合得分高達109分,直到今天依舊穩居DxOMark榜單第一名,開啟了強悍的「霸榜」模式。這種超強的技術與產品創新引領能力,也是MWC 2019主辦方在多方對比和評選之後,最終決定將「Best Smartphone」頒發給華為Mate 20 Pro的重要原因。
從全球市場用戶反饋來看,華為Mate 20系列發布後前三個月全球銷量已超過750萬臺,並且至今都呈現熱銷甚至缺貨狀態,高配版本尤為如此。業界預計,Mate 20系列將熱銷記錄延續到2019年三季度,並有望成為華為旗艦中最快超過2000萬銷售記錄的爆款產品。
數據對比來看,華為手機2018年整體出貨約2.06億臺,足以證明對華為手機旗艦銷量佔比的快速提升。第三方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在全球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旗艦市場份額佔比從7.2%提升至12%,同比增長97%,在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都超過10%。同時,華為2018年消費者業務營收同期增長50%,較目標提前一年跨越500億美元裡程碑,並首次超越運營商業務成為華為公司營收No.1的核心支柱業務。
由此來看,Mate 20系列無論在華為內部還是整個手機行業,都稱得起「Best Smartphone」這份榮譽。
華為Mate X:聯接未來創新
「MWC 2019最佳新聯接移動終端(Best New Connected Mobile Device)」是GSMA今年官方設立的組委會特別大獎,旨在表彰5G元年對手機行業未來科技探索的最高榮譽。
競爭激烈卻又缺乏懸念,GSMA執行長John Hoffman甚至親自來到華為展臺,為Mate X頒發了MWC 2019這一最重要的創新大獎。
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與GSMA執行長John Hoffman
華為Mate X是MWC 2019人氣最旺的創新產品,其代表了手機行業未來的三大趨勢創新探索:
1) 5G:華為Mate X搭載了全球首款量產7nm 5G多模晶片Balong 5000,也是全球率先支持SA與NSA兩種5G組網方式、並首先支持NR TDD和FDD全頻譜的商用5G基帶晶片。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非常廣泛與靈活的支持運營商5G網絡部署,減少了因模式之間切換帶來的數據延遲與能耗問題,並且未來伴隨運營商5G網絡向SA方式升級,因此也被稱為「一步到位的5G手機」。
與之相比,其他手機企業今年推出的5G手機普遍採用高通2016年推出的基帶產品,僅支持NSA這一過渡性5G組網方式,並且在製程工藝、峰值速率、載波聚合這些關鍵5G指標上都落後於華為自主推出的Balong 5000,而高通與之等同的第二代5G基帶晶片驍龍X55,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量產,與華為Mate X的5G能力差了整整一年。而蘋果因為與高通的專利付費訴訟問題,預計最快推出5G手機也要等到2020年三季度了,與華為Mate X的5G能力更是相差了一年半以上時間。
2) 摺疊屏:華為Mate X在手機形態最大創新是使用了柔性屏的鷹翼式摺疊設計,其中一項核心技術是摺疊,因為一般來說,長期折來折去總會留痕,打開時很難做到絕對平整。華為三年前開始解決這個問題,其中轉軸的設計最為關鍵。華為集合了數學、物理、材料、高精密運動、工業設計等方面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從運動原理到子功能模塊設計,再到材料選擇以及不同表面的處理,反覆驗證,確定了轉軸原型設計,能做到多次摺疊,仍平整如新,沒有摺痕。
與之相比,擅長屏幕的三星在其Galaxy Fold摺疊屏手機上使用了內翻設計,相比來說摺疊後兩塊屏幕的貼合緊密度不夠,導致厚度增加(11mm vs17mm)、屏幕面積較小(8英寸vs 7.3英寸)。並且華為Mate X使用了最新的徠卡三攝模組,以及55W華為超級充電技術,相比來說產品體驗與成熟度更高。據彭博社報導,三星也在開發類似Mate X的摺疊技術,預計在今年年末或2020年初發布。
3) 場景化應用體驗:依託中國這個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創新最活躍的市場,華為Mate X已經初步完成了主要TOP應用的適配,包括了新聞、視頻、遊戲在內的多種用戶高頻日常應用甚至是重度應用。同時,定製的EMUI系統支持分屏顯示和多任務處理,在兩個屏幕中能夠打開不同的應用。例如,要用郵件發送照片時,直接將一邊屏幕裡的圖片拉到另一個屏幕的郵箱裡即可。
從實際體驗來看, 華為Mate X很好地解決了大屏暢快體驗與日常便攜性之間的用戶頑疾痛點問題,並且在拍照、遊戲、視頻、移動辦公等方面都具有較成熟的場景應用體驗,是一款真正代表未來智能終端融合形態創新,並帶來用戶體驗與交互方式的全新「探索」。華為也明確了Mate X的量產計劃:預計今年6月首銷,月產能超過10萬臺。與之相比,全球沒有任何其他手機企業宣布5G摺疊屏的量產計劃,以及較高成熟度的應用適配和場景化體驗能力。
MWC 2019華為消費者業務展臺
這也是華為Mate X一經發布,就立刻全球「爆紅」的原因。有意思的是,每年MWC,華為終端的展臺與三星總是對面而立,Mate X的發布,讓華為展臺在人氣與媒體關注度方面首次超過了三星。全球媒體對此也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華為Mate X一口氣斬獲了31項國際權威大獎。全球知名科技網站Emerging Tech評論稱:「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全新智能移動產品」。
MWC主辦方GSMA在官網發表評論稱:評審團最終評議認為,今年"MWC 2019最佳新聯接移動終端"獎的候選名單驚喜不斷,競爭也非常激烈,華為Mate X極具創新的將摺疊屏和5G完美結合在一起,給評委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華為的創新幫助推動手機行業走向了新的時代,因此從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
華為攻入旗艦手機創新「無人區」
從Mate 20 Pro到Mate X,華為手機用重要的「兩步走」最終踏入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創新「無人區」。
餘承東性格勇敢好鬥,並且從2011年底執掌華為終端業務之初就公開給自己立下了flag:「華為的字典裡永遠只有第一」,為此在外被網友調侃為「餘大嘴」,在內被員工稱為「餘發明」。
但七年之後,餘承東已經無限接近於這一理想:華為手機在2018年後兩個季度出貨量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品牌,按照餘承東的計劃,華為手機有望2019年第四季度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Mate20 Pro的強勁市場熱度,以及MWC 2019擊敗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Note 9等競品獲得「最佳智慧型手機」,說明了華為手機無論在產品創新、用戶口碑、業界認可與市場銷量上,都具備了與蘋果、三星兩大國際品牌旗艦產品正面一戰,並獲得勝利的能力。而Mate X的成功則表明,華為已經開始接過了全球手機行業創新領導者的旗幟,並且具備「甩別人一條街」的能力。
《壹觀察》認為,華為手機的真正強大之處,在於「大技術理想」旗幟下,華為對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的長期堅持投入,使其擁有了全球唯一包括晶片、終端、雲服務和網絡在內的全領域能力,端到端的能力,這對任何一家手機企業來說都是一個「不對稱」競爭優勢,也是華為手機重要的「助推火箭」。同時,華為倡導的艱苦奮鬥、以及「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企業文化,可以讓餘承東和終端團隊頂住內外部的所有質疑,進行大兵團作戰與縱深突擊,甚至不惜用「飽和式」研發攻下智慧型手機的核心壁壘:麒麟處理器、巴龍基帶晶片、安卓系統手術刀式優化、AI能力、Mate X摺疊技術... ... 都是這種「千軍萬馬對準一個城牆口突破」的硬核勝利。
回顧來看,從2011年底決定華為手機業務命運的「三亞會議」開始,至今手機業務在華為集團的「主航道」上航行也僅七年時間,卻創造了中國手機品牌全球崛起的歷史,這是過去摩託羅拉、諾基亞、蘋果、三星們所走過的道路,如今華為已經接近頂峰。
MWC2012餘承東接受筆者專訪照片
2012年初的MWC,我在巴塞隆納第一次專訪餘承東,此時華為手機年出貨量還不足2000萬臺(2011全年),並且絕大部分都是運營商低端貼牌手機。見面的第一句話,餘承東就笑著問到:「大家覺得我們那座飛馬怎麼樣?」 記得當時《壹觀察》與餘承東討論的焦點問題是:華為手機向高端旗艦市場轉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餘承東令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之後多年都在強調的那句話:「華為的字典裡永遠只有第一」。
此後的七年間,華為手機經過了去「白牌」化、幾乎重構了整個研發、產品、渠道、品牌體系,終於完成了從To B 到To C,從低端機到旗艦手機的全線突破。2018年華為智慧型手機全球銷量突破了2億臺,增長超過10倍。更重要的是,在全球旗艦市場,華為終於完成了從跟隨、並肩,到今天的超越之路,這也是中國手機企業之前從未到達的高度。
在其背後承載的,是整整一代華為手機人的青春、堅韌與奮鬥。
希望有一天在MWC展會上,華為可以再現那座手機「飛馬」雕像,那是夢想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