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之聲上海11月4日訊(記者:王倩 張笛 程娟娟 )2010年4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開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舉行。2018年11月5日,上海又將迎來一大盛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8年的時間,上海相繼迎來兩次備受全球矚目的盛會。為什麼會是上海?來參加進博會的中外媒體拋出了這樣的疑問?
為此,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周波給出了相關的答案,「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開放是上海最大的特點。」
據悉,上海的進出口總額和工業產出三分之二是由在上海設立的七萬多家外資企業貢獻的。上海年進出口總額超過33000億,佔到全國27%,將近世界全球貿易的3%。上海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貨櫃港,去年的貨櫃吞吐量超過了四千萬箱。同時,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契約精神和社會管理,都為擴大開放提供了優良的基因。
同時,上海有長三角作為支撐,市場廣闊。長三角的廣大人民群眾消費能力比較強,創新意識也比較強,所以上海也是長三角地區擴大開放的橋梁、平臺和紐帶。上海外資企業中,外資研發中心、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包括亞太地區總部、華東地區總部都是中國大陸裡最多的。比如全球研發中心,五百強企業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佔到了全國三分之一,名列第一。上海是所有世界超大城市裡面產業門類最全的城市,無論航天、造船、海洋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包括發電設備、精細化工、汽車,而且汽車還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廠商等等。更為重要的是上海還舉辦過各種各樣的展會和國際活動,包括亞信峰會、上合組織峰會等等。
周波主任表示,更重要的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國家戰略角度,對上海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上海能藉助進口博覽會,進一步擴大開放。上海除了接待和服務外,正在考慮建立一個更好的機制,抓住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契機,進一步擴大開放。
據了解,目前上海正在加強進口博覽會和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聯動。上海自貿試驗區是全國第一家,現在已經是3.0版本,三年的任務,基本完成了90%以上。現在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的指導下,正在籌劃新的改革開放舉措。前一陣子,上海出臺了「擴大開放一百條」,其中有很多創新,有34條是創新,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國家各個部門、各個部委的支持下,在全國率先試點,比如金融的創新,外資進入很多的領域、很多的業務首創在上海等等一系列。同時,上海還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抓住進口博覽會這個機遇,爭取在國家各部委支持下,有一些新的開放舉措,尤其是在金融創新、服務業開放等等方面。
除此之外,上海還在加強進博會線上線下的聯動對接。用周波主任的話講,上海不能僅僅為了這6天,是「6+365天」。據悉,目前網上已經開設了線上的進口博覽會,365天提供線上對接。線下上海和全國各地一起,在商務部的領導下,組成了四大聯盟,主要是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服務,常年設置有國別展示館。比如國家會展中心就有一萬平方米的交易中心,可以直接國別展示和交易服務。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各個部門的支持下,上海正在規劃建設一個展示交易保稅展示交易購物的中心,包括有體驗的,有可以自己採購的等等。
周波主任表示,目前上海正在打響「上海購物」品牌,「買全球,賣全球」,不僅僅說進口,上海也要把全國的東西,包括外國的東西進來以後再賣到全球,這樣更加發揮了進口博覽會服務全球的作用。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