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樓》劇情很狗血,但也存在讓人感動的一幕,比如劇裡還含著真實的親情、愛情,而最讓人遺憾的應該就是閔雪雅與哥哥之間的感情了。原本兩人相識於美國,對於一位從小就是孤兒的女孩來說,被美國的富裕家庭收養之後,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那家所謂的父母對閔雪雅都表現得非常的疼愛,為她過生日,給她買禮物,對於她活了十來年來說,那是她從來都沒有過被人關愛的感覺,原本開心的她,以為自己真的可以有家了。無奈一切都只是一個圈套,人性這種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可惡,收養她的家人並不是真正要收養她,對她好也不是真的對她好,而只是為了讓她心甘情願地捐獻出自己的骨髓,等到她沒有了利用價值之後,就用栽贓的方式將她趕走。
也許很多人都會認為,收養閔雪雅的家人在美國是頂級的財閥,養多一個小孩根本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可是諷刺的就是,那家父母從來都沒有把她當成過女兒來看待,她只是他們救兒子性命的一件工具,而且在自己兒子未來的利益面前,閔雪雅顯得那麼低賤,他們只會擔心真正收養了閔雪雅之後,會對兒子未來繼承家族的財產形成障礙,簡單地說就是會擔心閔雪雅會分掉他們兒子的部分股份,動搖到兒子在財閥裡的位置。
那就是那對有錢養父母的本質,閔雪雅在美國最大的收穫就是有一個真正疼愛他的哥哥,但是哥哥又真正的在乎閔雪雅嗎?想必,有吧,但是他在閔雪雅被輦出家門的時候,他也沒有站出來,選擇相信雪雅,為她說一句話。直到自己發現了真相之後,才慚愧,這一切對於雪雅來說,似乎已經晚了。雪雅作為一個孤兒,本來自尊心是很強的,回到韓國後,她是拒絕了來自哥哥的幫助,為了能繼續她聲樂的夢想,她是選擇利用了課餘的時間,打著好幾份兼職,那對於一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年來說,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她很聰明,也很優秀,不管是在文化科上還是藝術科上,都是一位拔尖的學生。可是作為一位窮孤兒,她的努力在那群富二代的眼裡看來,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情。他們欺壓著她,嘲笑著她,甚至多次打罵著她,可是閔雪雅依然還是沒有放棄。知道真相的哥哥,是很難過的吧?可是他到底在難過些什麼呢?他對閔雪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
在自己患病覺得無望的時候,閔雪雅出現了,用她的樂觀慢慢走進了這位哥哥的內心,而且兩人一起有過一段很快樂的時光。也許,對於哥哥來說,他對閔雪雅的感情不局限於親情吧,畢竟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那種過度親密的感情應該已經超越了兄妹之情,也許也就因為那樣,養父母才要把她送走,畢竟在養父母的眼裡,他們唯一的兒子未來就算要結婚也是要與財閥有利益關係的女子結婚,而閔雪雅就算他們再怎麼喜歡,她也只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孤兒。不僅在事業上幫不到自己的兒子,未來還有可能以養女的身份分走兒子的部分股份。
而對於這位哥哥來說,在黑暗日子裡出現的白月光,意義肯定是很重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也很有可能為了這一片白月光,放棄很多利益,這當然也是養父母不願意看到的現象。當閔雪雅回到韓國之後,日子過得很孤苦,哥哥表示要過去找她,可惜的就是閔雪雅還沒等到哥哥的到來,人就沒了。
如果說,哥哥對閔雪雅要愛慕之情的話,他因為此事要報仇當然是理所應當的。而另一方面,哥哥對閔雪雅還一種深深的自責的愧疚之情,畢竟自己能活著,那是閔雪雅的功勞。而當初閔雪雅被父母用栽贓的方式趕出家門的時候,他並沒有站出來,留住那位妹妹。估計他內心的世界都在無數次質問自己,如果當初選擇相信妹妹,強制讓她留下,那之後的一切就都不會發生了吧?又或者去韓國早一點,早一點把她接回美國,那閔雪雅也還能活著吧?
愧疚是會讓人窒息的,而且時間越久,埋藏在內心深處的那種愧疚的負罪感更是讓人發狂。出於那種愧疚,他瘋狂報復著閔雪雅的生母,瘋狂地報復著當初欺負著閔雪雅的富二代,暗地裡對付著周丹泰。
所以,對於閔雪雅的哥哥來說,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很複雜的,有親情甚至是超越了親情之外的感情,也有著哥哥對雪雅深深的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