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後,其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中國人民期盼「嫦娥五號」可以順利凱旋。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12日,「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經過6天的漫長等待之後,完成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這是「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第一步,也意味著「嫦娥五號」離家更近了!
據悉,月地轉移入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接下來,「嫦娥五號」還要進行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行動,從而擺脫月球引力,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返回地球。
看似簡單的月地轉移入射,其實包含了大量的高科技,需要極其精密的儀器和異乎尋常的高精度算法加持,只要存在微小的失誤,整個任務將會面臨失敗。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在北京時間12月16日前後返回地球。
此次「嫦娥五號」肩負的探月任務,與之前的幾次有所不同,當然最大的任務便是採集月球表面的土壤,並將其成功帶回地球。這將是繼美蘇之後,人類時隔四十多年再次採集月球土壤。
所以「嫦娥五號」發射的第一時間,便引起了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高度關注。如果任務圓滿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採集月球土壤的國家,這將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次偉大且極具意義的突破。
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部分官員,以個人名義向中國表示了祝賀。在一番禮貌性的寒暄之後,NASA立馬暴露本性,要求中國在獲取月壤樣本之後,可以向全球分享探月工程的數據,以便增加人類對月球的了解和認知,「就像美國曾經做的那樣」。
其實這點不用NASA提醒,中國航天向來秉持著開放共享的理念,向全球分享中國取得的科技成果,並願意與更多的國家進行合作。不過就在美國要求中國分享數據的時候,其又開始「陰陽怪氣」,制裁中國的航天科技類企業。
截至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航天部門和企業,全部遭到了美國的制裁。例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等。除此之外,就連涉及航天技術的中國高校也被美國列入「制裁黑名單」,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一邊想讓中國公布數據,一邊又在背後捅刀,這種無恥的行為,或許只有美國才能做出來。對宇宙的探索,是一項充滿美麗色彩的行動,希望美國不要將其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