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兒子只有四個手指、迪士尼經典動畫中的米老鼠是「四指」、《貓和老鼠》中Tom貓的手是四指、「辛普森一家」也都是四指……近日,網友們突然開始討論一個讓動畫專家也很少注意到的問題:為什麼動畫人物通常只有四個指頭?」
「為什麼動畫人物通常只有四個指頭?」這個看似「無釐頭」的提問還真是讓不少資深動畫人無語,而好奇的網友們則集各方智慧,拼圖、拼解釋,給出了各種答案,諸如長久以來的約定俗成、節省成本、擬人化等,這些猜想是否正確?
昨日,記者採訪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以及「喜羊羊」之父黃偉明,他們認為網友的解釋總的來說很靠譜。
根據網友們提供的畫面搜索,四指動畫人物可謂「人丁興旺」,比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裡的大頭兒子只有四個手指;迪士尼經典動畫中的米老鼠是「四指」;《貓和老鼠》中Tom貓的手是四指;「辛普森一家」也都是四指……
對於動畫人物「四指之手」,網上最集中的答案是「畫起來簡單」,解釋稱,傳統的二維動畫是一張張畫出來的,每一秒需要12到14幀,減少一個手指能簡化手的結構,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手的功能又影響不大,這樣能讓畫面更簡練,而且降低工作量。對於這種說法,有網友跟帖支持,稱看過美國卡通畫家Bruce Blitz的一本書,其中相關的答案正是這樣。
有的網友引用了日本動畫家手塚治虫的典故來進行分析:「手塚治虫在為阿童木進行造型的時候,照搬了很多迪士尼的經驗。手指數量是其中之一,但他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要是四個手指。他成為動畫漫畫大師後,有次見到沃爾特·迪斯尼,曾經親自問迪士尼為什麼要將米老鼠做成四個手指,得到的答覆大意是:『五個手指在動畫角色運動時,會有看起來像六個手指似的(肉眼錯覺),而四個手指則剛好。』」
還有網友則給出了「歷史沿襲說」:「迪士尼是這麼畫的,比迪士尼更早的畫家已這麼畫了,比如一戰前的《說謊上校》中,人物畫成五個手指,有的動物就是四個手指。儘管不是金科玉律,但沒人會去主動改變這種傳統。」
這些答案是否站得住腳?記者採訪了幾位專業人士,他們對於網友們「如此較真」深感意外,比如,國產動漫著名的幕後推手鍾路明就驚呼:「做動漫這麼多年了,參加了業界無數的研討會,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沒聽誰提起過……」,「喜羊羊」之父對於「節約成本」一說也很驚訝:「不會吧?」
不過,專家們也認可了一些解釋,比如,黃偉明認可「傳統使然」和擬人化的說法,他覺得動物卡通為了區別於人的形象,會約定俗成地沿用從前的畫法。孫立軍認為「節約成本」也有道理,但是不認為這跟「多少幀」有關:「少畫一個手指頭在繪製和上色時會節省些力氣,但是,這只是節約了線條,跟幀數沒有關係,而且對於成本來說,至今並沒有太科學的測算,也許能節省十分之一到五十分之一的成本。」
不過,孫立軍和黃偉明一致認為,在畫動物形象時採用四指比較「順眼」,如果在真人卡通時使用四指就不妥帖了,還是五個手指為佳,但是《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中為何有時候四指,有時候特寫時又變成五指,孫立軍分析認為,這與創作者的畫風有關,也許創作者認為四個顯得簡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