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寫青春,築夢未來 | 「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榮獲我校第五屆「感動校園」學生人物

2021-02-18 山東理工外國語學院

11月19日晚,我校第五屆「感動校園」學生人物頒獎典禮在大學生藝術中心禮堂舉行。我院「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榮獲第五屆「感動校園」學生人物。

六千裡路,是行走不夠的堅守,三尺講臺,是書訴不盡的情愫。你們以課桌為床,與蚊蟲相伴,仰首是春,俯首是秋,「蒲」寫青春,築夢未來。蒲公英的種子愈飄愈遠,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那一封封飄回的來信,就是冬日最溫暖的告白。

團隊介紹 

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蒲公英」社會實踐團隊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農村開展志願服務。作為外國語學院志願服務的品牌,實踐團建隊五年來,始終秉承著「在傳承中求創新」的理念,不斷拓展實踐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團隊獲獎情況 

團隊自成立以來連續四年被評為「山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服務團隊「「山東理工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卓越服務團隊」;曾獲第五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優秀團隊;2019年山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一等獎等榮譽。

團隊事跡 

「蒲公英」社會實踐團以鄉村支教活動為特色品牌項目,年復一年在最艱苦的環境下,以最真實的行動支持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更好地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幾年來,累計100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支教行程3000多公裡、足跡遍布十餘個村莊、授課2688課時,1024名受教學生。形成了組織主導、師生參與、雙向教育的優秀學生團隊,成為充分發揮大學生實踐能力的精品實踐團。


蒲公英是可以飛翔的花,藉助風的力量繁衍生息,堅韌而又充滿力量——這是蒲公英的初衷。蒲公英的種子承載著理想、信念,成員們勇於擔當、勇於實踐,那一個個夏天,他們將汗水揮灑在三尺講臺,用知識打開孩子們心靈的天空。五年來,那些原有的閃光他們一直在堅守,原有的初衷愈發錚亮,他們揮灑的是汗水,播種的是希望。支教過程中,成員們始終堅持「寓教於樂」的理念開設支教課程,秉承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重視增強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以及「趣味課堂」是支教活動的重點。團隊成員授課時並不單一講授,而是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求真知,使他們真正參與到課程之中,從而對所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團隊成員利用PPT進行授課,同時引入網絡課程,通過慕課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範圍,從而對學生們所學知識進行更為細緻具體的講解。

課程之外,團隊成員對學生進行家訪,更為具體地了解當地學生的家庭境況,及時發現和總結學生生活及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進行因材施教。堅持支教的遠方,是希望和夢想,這一路上有感動、有淚水、有掌聲,實踐團成員收穫了支教地區兒童的信任和歡笑,收穫了充滿溫暖而催人奮進的力量。


隊員們在實踐過程中時刻關心著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及時和留守兒童溝通,通過親情陪伴,組織親子間趣味遊戲或進行素質拓展活動。支教期間天氣悶熱,有的孩子起了痱子,實踐隊員們為孩子們準備了痱子粉、蘆薈膠等物品,耐心地為孩子們擦拭。通過在留守兒童心中灑下愛的種子、打開他們的心扉,陪伴他們成長,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


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疫情的影響給團隊支教活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他們迎難而上,調整支教方案,投身返家鄉社會實踐。在線下實地支教的同時,嘗試探索線上支教新模式。線下採用「一對一」結對幫扶新方式,開展英語、心理、傳統文化摺紙吉他等課程,線上則藉助騰訊會議等工具玩轉雲端課堂。團隊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帶領學生「雲」參觀任常倫紀念館,以新穎的方式吸引孩子興趣,讓孩子懂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層含義,自覺接受紅色教育,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實踐團還藉助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公眾號,在課堂上與我校在校學生進行直播連線,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第三視角,帶領當地學生參觀山東理工大學校園,向鄉村孩子展現山東理工大學的風採與魅力。家校合力共助成長,團隊成員及時與家長溝通反饋學生情況,建立了線上家訪新渠道。

驕陽似火,年輕的心則似驕陽,悉心呵護著每一顆幼苗。時光如流水,明亮而清澈,帶著五彩的記憶一去不復返。有人說,遇見不過是兩顆陌生的心相互碰撞,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地點,遇到某個人或者是發生某些事,如蜻蜓點水般青澀,又如春風般溫馨。離別是短暫的,每次支教的暫時結束,都讓實踐團成員內心溼潤。支教給他們機會去完成一個樸素而單純的心願,去做一件神聖而高尚的事情。他們一路成長,一路收穫,在支教的路上播種知識的種子,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裡徜徉。「蒲公英」社會實踐團將繼續秉承「在傳承中求創新」的理念進行支教和調研活動,助力新農村,建設家鄉,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當我們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時候,當我們用自己的能力去實踐,去幫助別人時,會有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快樂。實踐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鍛鍊著,成長著,且歌且行。用實際行動踐行「無有人才」培養目標,用專業所學築夢留守兒童,讓他們的童年多一抹色彩。2020年的疫情對於我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事實證明我們贏得了這次挑戰,也抓住了這次機遇,沒有放棄支教這件事。

雖然我們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我相信,我們有著去支教的熱情,有著去傳遞知識的渴望,我們心是連在一起的。這件事我們會一直做下去,這些孩子們也會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展示出隊員的思想素質和專業素養,成員們深入基層、紮根人民,在實踐中緊扣時代脈搏。團隊成員悉心籌備設計、深入發展調研,盡青春之力助力鄉村振興,投身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教育。

——英教1803班 田常偉

參與社會實踐不僅僅是一種選擇,更是是一種情懷,是一種責任。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但有很多地區仍然沒有很好的教育條件,有些偏遠鄉下地區存在很多留守兒童,不僅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還嚴重缺乏家人的關愛,下鄉支教不僅能改造當地教育環境,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提升自己,沉澱自己的過程。

7月30日我們的這個假期的實踐工作正式結束,孩子奶奶來接孩子,她感嘆說,教孩子學習都不要錢,怎麼會有這樣的好人啊,孩子跟我告別的時候說,等我上大學,我也要支教,我也要把一些能讓別人開心的東西給他們說。支教又是我們為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的一條有效路徑,何樂而不為呢,但沒想到我們的行為,不僅給孩子和孩子家長帶來溫暖,還能把這種溫暖再傳遞給其他人。

支教時間雖短,但它彌足珍貴,我們難以忘懷。從孩子亮晶晶的眼睛裡,我們能看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多和孩子在一起,我們就能拋去一些世俗的偏見、陳舊的觀念,是這些充滿活力、對世界滿懷好奇的孩子們,讓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英教1802班 趙得恩

在參與支教的過程中,剛接觸孩子的時候   孩子很牴觸 ,不喜歡說話,問他問題也只是點頭搖頭。有一次放學的時候下大雨了,孩子沒帶傘 ,我和他一起回了家,他跟我說了謝謝,這也是我們破冰的節點。後來我感冒了,杯子裡沒水了,忙著準備沒時間接,上了個廁所回來發現杯子裡裝了溫熱的水,旁邊的紙上寫著注意身體。那一刻,感覺心中充滿了溫暖。能參與蒲公英社會實踐真的是難得的鍛鍊機會,也是極好的體驗。未來,我們一直在路上。

——英教1901班 于洋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我參加「蒲公英」社會實踐團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後的感受。通過2020年暑期的實踐,我明白,實踐是新時代大學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必經之路。在實踐的道路上,我在鍛鍊、在成長,這一路,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實踐環節的重要性,這使得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未能與社會實踐進行緊密結合。而我們通過社會實踐,則可以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從而令我們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進行線下的調研走訪,同諸多群眾談心交流,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朝語1901班 趙潔

以支教之名,邂逅一份陪伴,積澱一份責任,收穫一份成長!「蒲公英」的故事還將繼續下去,信念的種子仍在繼續飄揚!

山東理工外國語學院

微信號:sdut_waiyuan

投稿郵箱:wyxyxinmeiti@163.com

本期編輯 | 新媒體工作室 宮夢軒 許晴瑜

責任編輯 | 全媒體中心 周佳佳

指導老師 | 王惠

相關焦點

  • 我校再度榮獲「最佳實踐大學」
    11月5日,中國青年報公布「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評選結果,我校榮獲「最佳實踐大學」榮譽稱號,全國僅有浙江大學、重慶大學
  • 榜樣人物|朱為民:向陽而生的蒲公英
    後來,我加入了圓夢公益青年志願者的行列,走出校園也熱心公益,在2018年農曆新年之際,南京的一場大雪迎來了圓夢公益暖冬活動,協助社區積極開展掃雪服務,並走進南京秦淮釣魚巷小區老年公寓,關愛孤寡老人,給困難家庭打掃衛生,為老人們送去新年祝福。我所做的公益得到了學校和老師的肯定,榮獲了校園善行之星和自強之星提名獎,老師和同學們親切地喊我「小民同學」。
  • 我校榮獲「賽迪環保」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優秀組織獎
    綠色能源,點亮科技未來;青春領航,振興東方華夏。2020年8月30日,「賽迪環保」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在重慶大學落下帷幕,我校榮獲優秀組織獎,我校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自動化2017級趙榮天同學率領的校園智慧節能代表隊(成員:程柏森、舒順康、樊東、唐美玲、朱蓉、沈思越)參賽作品榮獲三等獎(指導教師:蓋志武、謝瓊濤)。
  • 輝煌三十載,築夢新時代 ——山東工程隆重舉行「感動校園十大學子...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10日下午,輝煌三十載,築夢新時代——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感動校園十大學子」頒獎典禮在學校誠基樓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本屆「感動校園十大學子」評選由黨委學工部、團委、黨委宣傳部主辦,評選活動歷時5個月,經各部門、各單位初選,組委會初評,全校師生公開投票,確定15名第三屆「感動校園十大學子」年度人物提名候選人。在對提名候選人進行第二輪網絡投票後,根據投票結果,經組委會審議,並報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最終確定10名第三屆「感動校園十大學子」年度人物。
  • 長沙醫學院「青春律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四項國家級榮譽
    近日,共青團中央為推進「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持續開展,對在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以及優秀實踐作品進行了通報總結,關於暑期「三下鄉」各類評比也陸續公布,我校「青春律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榮獲四項國家級榮譽。
  • 北京郵電大學舉行「青春告白祖國」社會實踐示範宣講展示活動
    9月25日,由校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的「青春告白祖國」社會實踐示範宣講展示活動在西土城路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李傑,相關部門及學院(研究院)負責同志出席活動。雁翔團校青馬班代表及部分學生團支部代表近三百人參加活動。
  • 【投票】2015年度校園十榜之文藝新銳榜人物評選
    負責京濤海納《大學生報》文化品牌策劃運營以及對外社會媒體撰稿工作,撰寫校園新聞60餘篇,在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珠海特區報、南方日報、新快報等媒體發表新聞20餘篇,並被央視網、騰訊新聞、網易新聞、廣東新聞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鳳凰資訊等網站轉載40餘次。主要參與「粵韻清音」廣府粵劇文化推廣項目,我校第五部學生原創電影《同行》宣傳策劃;參與布萊恩特大學文化交流活動策劃,臺灣高校文化交流活動策劃。
  • 我校第二屆「同信同行 點亮信院」校園記者節暨第五屆大學生記者團動員大會
    信院校媒團隊的小夥伴們,為慶祝第21個記者節,加強對優秀校媒人的挖掘進一步提升學校品牌宣傳的影響力11月6日特舉辦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第二屆「同信同行 點亮信院」校園記者節暨第五屆大學生記者團動員大會。
  • 南陽醫專輔導員劉懷東榮獲「河南省第七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
    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主辦的2020年度「第七屆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結果揭曉,我校中醫系輔導員劉懷東榮獲「第七屆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人獲得「第七屆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獎項,24人獲得「第七屆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
  • 喜報|建築學院學生張爾科榮獲2020年度天津市大學生自強自立年度人物暨海河自強獎學金
    我院研究生張爾科榮獲2020年度天津市大學生自強自立年度人物暨海河自強獎學金,且於12月4日舉辦的天津大學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終評大會榮獲天津大學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提名獎。        自1996年至今,李瑞環同志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名義,無償資助我市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 奮鬥青春、築夢同行 10位「勵志成才好學生」感動湖南
    「奮鬥青春·築夢同行」湖南省第一屆勵志成才好學生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勵志成才好學生」的優秀事跡,深深打動了現場所有的觀眾。紅網時刻12月27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李鳳)勵志成才好學生的故事傳遞著溫暖,也振奮著人心。12月27日,「奮鬥青春·築夢同行」湖南省第一屆勵志成才好學生頒獎典禮在長沙舉行,來自全省各市州和高校的10名「勵志成才好學生」集體亮相。
  • 我校舉行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
    新聞網訊 6月29日,我校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浮山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大賽主題為「敢為人先放飛青春夢,勇立潮頭建功新時代」,旨在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持續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臺,並為山東省決賽選拔優秀項目。本次大賽分高校主賽道和「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我校師生積極參與,在經歷了學院申報、專家網評的層層選拔後,共有37組隊伍進入了決賽環節。
  • 砥礪奮進新時代,青春築夢新徵程
    為紀念12.9」抗日救亡運動及慶祝第18屆校園文化藝術節閉幕,長城實驗學校於12月5日晚舉辦了以「砥礪奮進新時代,青春築夢新徵程」為主題的文藝晚會。 華燈初放,夜色中的長城實驗學校校園如夢如幻,裝扮一新的校園操場坐滿了初中部師生和應邀的兄弟學校、學校周邊單位、社區領導及家長代表。6點整,晚會在暖場節目《你笑起來真好看》、《飛雲之上》、《天耀中華》的優美旋律中拉開了帷幕。
  • 我院朱為民同學先進事跡入選省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風採錄《青春放歌》
    由江蘇省教育廳組織,潘漫副廳長主編的江蘇省2018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風採錄《青春放歌》近日出版發行。我院2016級學生朱為民的先進事跡被收錄其中。    《青春放歌》由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編印,是大學生的勵志圖書,該書收錄了全省140餘所高校中挑選出的102位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先進事跡。
  • 我校學生和江、李宛儒擬入選「第十四屆雲南省優秀大學生」
    近日,雲南省教育廳網站發布公示,根據《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關於開展第十四屆雲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通知》要求,本著公平公正原則,省委高校工委組織了第十四屆雲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擬評選出「第十四屆雲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
  •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鑄魂築夢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
    攀枝花學院於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4年、2017年通過「全國文明單位」複查,2018年集全校之力啟動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同年被評為省首屆文明校園,2019年被評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2020年進入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四川省推薦名單。建文明校園、做文明攀大人已然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 蘇州科技大學2020暑期社會實踐集錦(第二期)
    蘇州科技大學 2020/08/10 20:34來源:蘇州科技大學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引導廣大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升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
  • 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支教組成員進行學生家長訪談
    7月17日,我院「蒲公英」社會實踐團支教組部分成員到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笊籬坪村開展暑期短期支教學生家長訪談活動,訪談對象為笊籬坪小學在校學生。實踐隊員肖長偉和趙得恩代表實踐團對團隊支教學校笊籬坪小學四年級學生公炘陽進行家訪,和她的父親公維濤就孩子學習情況、生活習慣、教育管理等問題展開討論。
  • 天津財經大學譚林汝媛同學榮獲天津市高校「大學生年度人物」榮譽...
    經過初評、終評兩輪激烈角逐,我校國際工商學院譚林汝媛同學從天津市五十餘所院校推薦的46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本年度天津市高校「大學生年度人物」榮譽稱號,並獲得王克昌獎學金特等獎。譚林汝媛,中共黨員,天津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ACCA1701班學習委員,曾任國際工商學院第五屆學生會主席。
  • 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來源:「清華小五爺園」微信公眾號新年晚會上,校領導剛剛為2018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頒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一睹年度人物們的風採吧!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男子十項全能季軍,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男子十項全能冠軍;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第四名。徵服號稱「田徑之王」的十項全能項目,實現了我校學生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的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