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通訊員 關建勳 周正
近年,微整形備受一些市民青睞,「瘦臉針」等常用美容藥品市場需求旺盛,但也潛藏不少危害。目前,國內經批准的瘦臉針只有兩種,其他「瘦臉針」都是從國外走私,屬於假貨。記者昨日從南山檢察院獲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該院共受理審查逮捕銷售假藥案件22件35人,其中,涉及銷售「瘦臉針」等微整形美容產品假藥11件23人,件數佔全部假藥案的50%。
很多「瘦臉針」是三無產品
李某系深圳某醫療美容公司微整科美容醫生,多次採購未經批准進口的保妥適、加衛苗等藥品,提供給顧客使用。李某在未取得醫師執業證的情況下,在公司內為顧客提供注射瘦臉針等美容保健服務。2015年10月22日,南山公安分局聯合深圳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公司內查獲大量保妥適、加衛苗等藥品。2015年11月17日,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據南山檢察院檢察官介紹,被查獲的「瘦臉針」包裝上大部分只印有英文或韓文,沒有中文說明書,多是從美國或韓國走私流入國內,既無國家藥監局註冊批准文號及銷售許可,也無正規進貨渠道和銷售發票,屬「三無」產品。
涉案物品中,除正品和境外藥品外,還摻雜著假冒註冊商標的產品及披著洋外衣的假貨。非法銷售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境外藥品逐漸成為假藥犯罪的新模式,形成「美容會所非法使用、中間環節非法經營、上遊源頭製造、包裝和走私進口」的非法美容利益鏈條。
網際網路成攬客主要平臺
隨著社交網絡成為人們網絡生活的主要內容,除「淘寶網」、「百度貼吧」、「58同城網」等電商平臺,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推廣銷售假藥的案件日益增多。該類案件,涉案人多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微博、QQ好友圈等發布微整形藥品信息,進行廣告宣傳。而所謂「國外代購」或「國內廠家直接拿貨」的藥品,效果不僅沒有宣傳的那麼神奇,還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利用通訊平臺進行交易通常會使用諸如支付寶、微信轉帳等網絡支付功能收受贓款,給偵查取證帶來困難。
記者從南山檢察院了解到,該院辦理的彭某某涉嫌銷售假藥案中,犯罪嫌疑人的美容院裡有產地分別為韓國、國內、美國三種肉毒素,進貨價分別為500元、680元、1980元一支,而銷售價(含注射費)分別為1500元、3000元、5000元一支,利潤巨大。
市面上有些所謂進口藥其實不是來自國外,而是在國內生產的高仿產品,這些假藥進價相當便宜,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美容機構開展生活美容業務利潤低,而醫療美容利潤高,一些不法分子,在巨額利潤驅使下鋌而走險,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屢打不絕、屢禁不止。
國產正規肉毒素僅兩種
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僅批准上市了兩種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分別為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衡力)和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erland生產的進口產品(保妥適BOTOX)。市面上除這兩種之外的所有肉毒素,都是不允許的,會被認定為假藥。
為預防和打擊此類銷售微整形美容產品假藥的犯罪行為,檢察官建議,強化司法機關與市場監管部門的配合,形成打擊合力。市場監管部門、通訊部門和網際網路監管部門應加大對網際網路藥品銷售違法行為的整頓力度,從藥品經營資質、藥品準入許可、藥品廣告、經營性網站管理等方面入手,嚴厲打擊各種網絡售藥違法行為。加緊對微整形、美容行業和代購行業的整頓,對違規經營者嚴懲重罰。加大對微整形美容產品類假藥典型案例的宣傳,引導大眾到正規醫院或手續齊全的美容機構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