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教育廳公布「學前教育『新課程』科學保教示範項目申報」入圍名單。據悉,參加本次評選的項目約600多個,廣州市通過評審有31個,其中番禺區9個,佔全市約三分之一,是廣東省通過數量最多的區縣級單位。此外,番禺區有7個單位的保教示範項目在本次評選中取得7個分類別中廣州市的最高分。
「這是我區啟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來,以科研引領、文化提升『雙工程』推動區域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的直觀體現。」番禺區教育局副局長曾偉傑興奮地表示。
多元覆蓋夯實
學前教育發展壘臺
小番翻看文件,發現番禺區通過申報的項目類別相當豐富,既有行政部門適用的幼兒園保教管理機制,又有幼兒園適用的課程資源體系;囊括幼兒園常規課程、本土特色課程、特殊教育課程、課程評價提升機制等,呈現多元覆蓋的特色。
《基於深度學習的幼兒園科學教育課程實踐研究》是對番禺區直屬機關幼兒園近30年科學特色課程開展的傳承與創新;《以社區傳統文化資源建構幼兒園嶺南特色課程的實踐研究》則是北城幼兒園積澱已久的文化育人課程,致力於培養有民族根和魂的幼兒。「我相信,這九個項目的推進將進一步夯實我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壘臺。」曾偉傑說。
精尖團隊為項目開展
提供充沛人力資源
為什麼我區有9個項目之多通過申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組建了一支業內的精尖團隊為項目開展提供了充沛人力資源。」曾偉傑介紹,在組織申報過程中,區教育局藉助高位平臺,組建全國學前教育發達地區強強聯合的資源庫,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大學等國家、省、市學前教育一流學府的23名專家、教授,組建省一級幼兒園、省指南實驗園63所,調動番禺區名園長名教師工作室、番禺區學前教育研究生團隊326人,為項目的後續開展奠定人力基礎。
據介紹,《應用評價系統整體提升區域幼兒園課程質量》項目的其中一項內容是開展種子培養工程,期間,將依託與指導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項目「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啟動「全區幼兒園園長課程質量評價能力提升」的參與式培訓;此外,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20所種子幼兒園與120所參與園試點探索基於評價提升園所內部課程質量的路徑與經驗。
共建共享確保示範項目
可複製可推廣
小番仔細了解項目內容,發現每一個項目不僅有精尖專家團隊,還有眾多的項目實踐單位。據了解,番禺區九個項目均是區域性的保教課程體系,不同於幼兒園園本課程的主體單一,課程資源的可適用範圍和可研究程度要更廣更深,在項目架構初期,區教育局就明確課程落實主體的多樣化和項目建設的系統性,完成五個共建、三個共享:粵港澳大灣區多地域共建,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共建,公辦園與民辦園共建,示範園與規範園共建,科研機構、教育部門、高校與幼兒園共建;實現課程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形成具有較強可複製性、可推廣性、可適用性的學前教育「科學保教」示範項目。
番禺區培智學校幼兒部主任介紹,他們申報的項目《特殊幼兒園「生·動」課程建設方案》積極探索特殊幼兒教育新模式——教康結合,構建適合於特殊幼兒園和融合幼兒園的教育康複課程,項目成果可以直接應用於特殊幼兒園(康復中心)、融合幼兒園的特殊幼兒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為省內甚至全國其他地區特殊幼兒園和融合幼兒園教育康複課程開發與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鑑。
機關幼幼兒對話機器人
精英幼兒園「三浴」活動受幼兒歡迎
北城幼兒園幼兒投入學粵劇
培智學校幼兒部開展感統康復訓練
「在學前教育發展利好的背景下,番禺區將繼續乘風破浪,以龍頭區、先進區的高標準踐行,形成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選擇性、適宜性、中國特色和嶺南風格的番禺學前教育『新課程』資源體系,為廣東省幼兒園提供更多可選擇、有助於促進多樣化發展的課程典範,為孩子們提供優良兼具實惠的教育!」採訪的最後,曾偉傑說。
文:番禺融媒記者 崔智穎 通訊員 鄭凱方
圖:番禺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