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騰訊公司負責維護QQ郵箱的團隊,就是開發了微信的廣州研發團隊。而號稱「微信之父」的張小龍,加入騰訊公司之前,獨立開發了大名鼎鼎的Foxmail郵箱軟體,加入騰訊公司之後,將QQ郵箱打造成業內領先的產品。
QQ郵箱兼微信事業群負責人張小龍,可以說是擁有著傳奇的一生。當時,因為感到國內沒有一款好用的電子郵件收發管理軟體,便一人開發出了Foxmail郵箱軟體。該軟體至今仍受到追捧,專業人士和普通用戶都特別的認可。
第一個接觸張小龍的網際網路大佬,正是做過業內知名的3721之後,對標瑞星殺毒成立奇虎360公司的周鴻禕。在聯繫上張小龍以後,專程從北京到廣州去拜訪了。在酒足飯飽之後,周鴻禕提出該給Foxmail加廣告,盈利很重要。
張小龍沉思了一會兒,問道:「為什麼要加廣告?為什麼要盈利?有用戶使用就夠了。」周鴻禕不可思議的看著張小龍,搖搖頭產生了一個認知:張小龍這個人胸無大志,難以成就大事。自此,兩人極少再有什麼業內的來往。
第二個接觸張小龍的網際網路大佬,正是接棒求伯君將金山公司帶上市的雷軍。當然,雷軍現在的標籤是小米公司創始人。當時張小龍已經決定將Foxmail出售給金山公司,但據稱是因為雷軍太忙,最後的關頭派了別人去處理。
那位代替雷軍去談收購的負責人,看到Foxmail後覺得不值,並告訴張小龍:這種軟體金山公司隨便就能寫出幾個來。最終,金山對Foxmail收購取消,據傳雷軍為此大為惱火。有意思的是,後來小米的米聊,正是被微信擊敗。
而張小龍的Foxmail最終出售給另一家公司,那家公司沒多久就被騰訊收購了。在加入騰訊公司之後,張小龍負責當時毫無起色的QQ郵箱業務,經過大量的架構改寫,通過加入「漂流瓶」等小工具,用樂趣激活了QQ郵箱產品。
後來,雷軍創辦的小米公司,推出了一款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屬性的社交軟體「米聊」,這對當時的手機QQ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此,騰訊內部還允許了雙料競爭,張小龍的廣州研發團隊與手機QQ的深圳研發團隊,展開了競爭。
手機QQ團隊推出的軟體很多,比如Q信、QQ桌面等產品。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張小龍的廣州研發團隊。說起來,微信的成長模式與當初QQ郵箱的成長模式,簡直是完全一模一樣的存在,張小龍似乎走了兩遍同樣的路。
最初的微信界面和最初的QQ郵箱一致,特別的簡潔和清爽;後來的微信漂流瓶,可以說是完全照搬了QQ郵箱的漂流瓶,同時還基於LBS地理位置技術,衍生了附近的人和搖一搖等功能,用來吸引、激活和鞏固微信的用戶。
有個小插曲是,手機QQ團隊很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模仿起了微信的帳號體系。比如,不再區分上線、下線狀態。當然,效果和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手機QQ擁有沉重的PC包袱,而QQ用戶的在線狀態,卻正是QQ產品的特色。
再造一個騰訊?微信帳號可單獨登陸新QQ郵箱
業內盛傳,在微信上線之初,張小龍啟用的微信官方,竟然是end.qq.xxx,這讓QQ團隊非常不滿,所以很快改成了現在的weixin.qq.xxx。當然,weixin.xxx原持有者,因為充當微信開發者角色,被強制將域名交給了騰訊公司。
馬化騰多次提起過,要再造一個騰訊。在以往,很多人再造一個騰訊,靠的是各種衍生業務,比如遊戲之類的產品。但是,人們忽略了這些都是基於QQ帳號體系,而QQ似乎正是騰訊生態的命脈,所以,也最多是自我顛覆。
真正實現再造一個騰訊的業務,已經漸漸浮出了水面,那就是微信帳號體系,自騰訊成立微信事業群開始,這種趨向越來越明顯了。而作為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的張小龍,似乎在扮演著「再造一個騰訊」的角色。
除了QQ郵箱和微信中的漂流瓶功能下線,以及各種公眾號功能的調整以外,微信的變革已經變得越發不可收拾。你看不出微信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微信似乎醞釀著極其龐大的潛力,或許這正是馬化騰如此器重張小龍的原因。
近日,有網友反應:可以使用微信掃碼登錄QQ郵箱了,會直接提示創建一個新郵箱帳號,而且與QQ帳號的數據不互通,一個完全獨立的帳號體系。將自己負責的QQ郵箱跟微信帳號綁定,張小龍的野心似乎也越來越明顯。
要知道,QQ郵件服務背靠電信骨幹網,有著強大的網絡後盾,獨立的境外郵件出口鏈路架構,不受境內、境外網絡連接的瓶頸影響,可以做到暢通無阻的全球傳信。所以,QQ郵箱產品的權重,不止騰訊給予的5星產品待遇。
這意味著,自騰訊大量手遊區分微信帳號和QQ帳號外,連騰訊內部如此重量級的QQ郵箱,都開始區分微信與QQ各自的帳號體系,這跟早前的騰訊微雲帳號體系合併,顯然有著格外不同的布局側重,而這次是張小龍主導。
不僅如此,微信APP中的小程序角色,正在由輕量級擴展功能,逐步發展成類桌面產品。似乎是培養用戶的習慣,然後在等著著一個時機。終有一天,微信會變成為一套手機系統,而這是才真正意味著,再造一個騰訊。
本文原作者:蔡發濤 | 已獲得授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