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樂被調查,作為趣步系第一案,具有強烈的指向性,案件信息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會具有指向性,這是對整個涉傳生態的生存指南。
秘樂,號稱一個月廣告收入一億,零七碎八的收入,半年累計到兜裡不少,但這是兜裡的收入,留存池子裡的錢還另算,這兩筆帳加起來7億不多。
但7億這個數據表現的不正常,當天查封當天有消息說7億,這不是標準程序發布信息的方式,除非衝著這個來的,或者有人添加了謠言。
燒香,是因為希望有一個明確的風向標,趣步苟活至今依舊支支吾吾的,催了整整半年了終於來了。
趣步系評盤:趣步、秘樂、環保幣、福音、好玩吧
本文中所說傳銷是指我們在網絡輿論中認為涉嫌傳銷的各種盤子,用書面一點的語言我將其稱之為涉傳生態,以往習慣我稱之為泛傳銷江湖。
涉傳生態裡評盤,往往集中於講獎金制度,怎麼拿錢最快最多,猜操盤的什麼時候跑讓自己安全撤退,這些都是很淺的層面。崩盤跑路或者立案調查,首先要判斷盤子基本基因,其次分析泡沫,再分析外圍客觀因素(社會心理、執法介入、輿論炒作)。
趣步,就是只分析輿論、只分析制度,而沒有從更高視角分析,所以無數個崩盤跑路的負面,丫卻一直活著。
趣步系打法上幣圈、資金盤、傳銷三界合一,媒體在趣步問題上才剛剛摸到腳後跟,用打傳思維來看趣步已經完全失敗,咬住傳銷兩個字不鬆口,是即不成熟又不專業的體現。
出發點,這事兒很搞笑,如果盤子都是騙錢的,評盤就是個三觀很歪的事兒。
95%以上的代幣都沒有落地,說難聽是詐騙說好聽是忽悠,輿論對幣圈頂多噴他們割韭菜;但是評論涉傳生態時,就全部是十惡不赦的騙子,這很奇妙。
因為輿論看幣圈的基本邏輯是投資,其中發生的故事是投資與收割的故事;看資金盤傳銷盤是騙與被騙、洗與被洗的故事。
輿論整體上對幣圈的包容,遠比涉傳生態圈包容的多,原因很複雜,主要因為趣步系三種打法融合後,三種灰度也被融為一體,在這個寬闊的灰度空間裡,到底是騙?還是忽悠?還是創新?我們把這些先撕成碎片,再分類重組。
一、從經濟因素看,一個盤子如果有一定程度的盈利能力,或者中遠期可預見、可想像的盈利,就脫離了純粹分錢的資金盤概念,其生命周期需要推導龐氏泡沫,但龐氏就像高利貸一樣,萬一丫賺錢把債還了呢,這就需要推導整個商業邏輯,充分體會市場因素。
二、融資盤資金的運用是否產生盈利造血,對他們的關注點重點放在盈利模式環節,但實際情況中操盤方拉人、運作、護盤消耗了大多數精力,指望他還能盈利確實是美好的假設太多了。所以出於此,我們必須從運作角度、心理角度結合經濟因素,才能做更準確分析。
三、法律是冰冷的,但在執行過程中因為認知層次不同、地域特點、執法心態、當地社會心理差異等等各種因素,會有不同的執行效果,確實就像是足球一樣,可以分析可以猜測,但黑馬和黑天鵝也經常發生,總之,有跡可參、無跡可尋。
四、新生事物這個角度,我們必須要正面承認,創新在相當程度上等同於非法,因為不在乎法律反而在創新層面更放得開,尤其在網際網路應用層的跨界融合創新,跨界越多觸碰的法律越多。
標準問題,鋪開評盤各種技術細節之前,必須有一個基本標準,而標準在涉傳生態這個野生江湖裡,永遠是眾說紛紜無法統一的,但我可以劃定一個區間,把一些基本認知,儘可能的梳理,預留些彈性,方便規整。
涉傳生態的基本常識非常混亂,媒體和自媒體在表達中也非常的不嚴謹,大多數連基本的邏輯自洽都無法做到,所以不得不先做一些基本的框架整理。
模式,這個詞彙是最為普遍最為濫用,也最為誤解的詞彙。人們往往不明所以不知所云,卻又頻繁的使用它,即便是在涉傳生態的同一個語境中,其含義也非常的多變。
模式,從全局角度來說是商業模式,完整的商業模式在執行前端是拉新,中間還有運作、維護、用戶行為培養、生態建設等等等等,後端則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從前端到後端每一段切香腸下來,都有某一段的模式,所以我們在使用中交流中,需要準確定位到具體某一段,比如拉新模式、盈利模式,不要籠統的說模式,這是很模糊的。
通常所謂達人、手續費、捲軸這些,只是局限於趣步的獎金制度(也可以說是用戶的分錢模式,賺錢模式),活躍度相關的則是拉新模式,裂變、拉人頭模式,這些包含於完整的商業模式之中。
和金融圈、網際網路圈的朋友聊天,很羨慕涉傳生態裡百無禁忌的拉新手段,於是也時不時的總是琢磨著,「我們也想嘗試在發展客戶時用一些模式」,這個語境中模式的含義就更準確的是指商業模式的「擦邊球」,但若局限於拉新層面,則又回到拉人頭模式了。
商業模式後端繞不開盈利模式,否則整個商業邏輯無法形成閉環,只談拉新運營,不談盈利的模式都是耍流氓。
同理,不看盈利模式的評盤,基本都是扯淡。
這是關於「模式」兩個字相關的誤解,再談模式的時候,把握好語境邊界,前面加上幾個字以便準確表達。如果這幾種模式的內涵分不清,卻又張嘴閉嘴談模式,那不是忽悠就是噴子了。
泡沫,消泡沫,假定每一個盤有一百人參與,金字塔特性裡十個人賺錢二十個人保本,那麼剩下的七十個人還沒回本的虧空、還在期望的收益、還沒變現的積分和幣,籠統都是泡沫。
泡沫越多看起來賺錢越多,但是盤子可能會馬上完蛋;反之消泡沫越多會拉長盤子生命周期,但是參與者短期賺錢就會少。
消泡沫呢,從這篇文章的立論點來說,消泡沫大致分三類:
在基本原理層面,詐騙盤和產品盤是沒有泡沫的,因為詐騙盤原本就是等人入局然後開溜跑路,不用兌現的算不得泡沫;直銷和社交電商的產品盤因為是銷售基因,消費者認可其價格錢貨兩清後就沒有泡沫;推廣盤都不交錢,更談不上泡沫了。
虛擬幣盤相當程度上和詐騙盤一樣懸於空中,堅持下來活了能落地,堅持不了跑路等同於詐騙,有點不倫不類。所以很多韭菜認為,幣圈盤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跑,還不如傳銷盤子大概能猜到他什麼時候跑。
很多人總是噴來噴去說所有趣步系都是資金盤,現實中資金盤連一個合格的百度百科都沒有,就被所有官媒自媒都是自顧自的使用,只要交錢的還在活著的,只要圈錢融資說不清的,只要有資金池存在的都可以說資金盤。
這事兒,是法律界的恥辱!因為專業的人沒有去做專業的事,導致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嚴重混亂。
什麼是資金盤,按字面說就是沒有創造價值的純粹分錢遊戲,所有的錢只有消耗沒有創造,十年前臥底資金盤時他們是這樣洗腦的:「獲取財富有兩種方法,一種創造利潤獲取財富,更快的則是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股市就是一個大號的資金盤」,「我們沒有產品,就是個資金二次分配的金錢遊戲」。
用這個標準來說幣圈,大多數都符合資金盤,反而傳銷圈裡資金盤只是一小部分,現在這詞兒已經沒標準了,隨便用隨便噴。趣步因為有一部分正常盈利,按這個標準就不算資金盤。
需要,非常需要!因為在這篇文章的語境之下,傳銷這個被濫用的詞彙,語焉不詳之處多認知混亂更多,這裡僅從本文立論點著眼去簡單描述。
粗看傳銷特徵,就是所謂傳銷三要素,拉人頭、入門費、多層次,前提是不當得利,到底什麼是不當得利,什麼是正常利潤,在執法操作層面認知有彈性。
對比合法直銷的多層次,就是商場裡100的商品,流通渠道分掉60,廣告分掉20,廠家利潤10,成本10(這是日化品常態利潤空間)。直銷就是把流通渠道的60+廣告的20=80,拿去多層次分配,這是基本直銷理論,這個理論無可厚非,但因為人的因素產生運作層面的社會風險,進而以傳銷罪處理。
現實中國環境裡,不正面承認多層次直銷,導致兩條例間的縫隙,產生了巨大混淆。
縱向混淆,傳銷行為包含違法和犯罪兩種,違法指禁止傳銷條例的行政處罰,犯罪指刑法224條的刑事處罰,但這個初中課本中的法律常識,很多人都忘記了。
類比一下:酒駕違法但酒駕撞人犯罪,社會輿論認為喝酒上車是傳銷犯罪,車上有個酒瓶也是,被酒精檢測儀戳臉上,則百分百是傳銷。
橫向混淆,團隊計酬只是一種計酬形式,他可以用在詐騙、融資、銷售、推廣四種本質截然不同的行為活動中,直銷賣產品違規是傳銷,純詐騙的1040也是傳銷,法律運用不看本質只看形式的混用,讓很多人認為直銷也是詐騙,但凡團隊計酬都是詐騙。
類比兩下:酒駕要喝酒,但噴藿香正氣水可能檢測成酒駕,於是藿香正氣水涉嫌傳銷,但假茅臺檢測後也涉嫌傳銷(可笑的是不追究造假),後來假茅臺自我改造成茅臺正氣水出來融資,隨後茅臺鎮汽水、五糧正氣水、XO富氣水、正氣虛擬幣、氣水區塊鏈等等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都和藿香正氣水一樣涉嫌傳銷。
一縱一橫兩種混淆,被輿論放大後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因傳銷原始標籤暴力、傾家蕩產、六親不認),於是認知混淆產生了,灰色就有了,騙子和忽悠,就來了......
拉人頭嫌疑的都是傳銷,洗腦打雞血的也是,聽課有點強制動作的也是,人失蹤找不到也懷疑是,產品誇大宣傳的肯定是,能治癌症的百分百是,吹牛一夜暴富的也是,微信群裡分享註冊的也是,拼團湊個人頭也是,連朋友圈裡炫耀裝過頭了,也是......
直銷條例中只關照了產品銷售的多層次,不涉及服務性商品盈利的多層次,這就與不當得利產生了一個縫隙,線下服務、網際網路服務、金融衍生品、虛擬幣、虛擬幣相關服務就從這個縫隙裡茁壯求生。
最吐血的在於,各種層面狗血的「合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加水變成四不像。於是其他涉傳模式、真假傳銷也依葫蘆畫瓢照去合規,最後的結果是:直銷違規手一松就反彈,老式詐騙傳銷犯罪懲處力度不夠,新花樣的傳銷完全摟不住,社交電商的真創新也屢屢被誤傳銷,幣圈和詐騙圈沒太大區別了,一池子水全渾了。
說通透不是不可以,太囉嗦了,合理、合法、合規、涉眾風險,各種因素環環相扣又沒完沒了,前面錯毫釐,後面一萬裡,而且你聽的迷糊,我講的也崩潰。
總之,涉傳生態這一池水,一句話:
鯉魚王八和鵝卵石一色,
蝦米海豚與潛水艇齊飛。
如果以上這些信息,能夠讓我們有個相對寬鬆的基本共識,搞明白趣步系就不難了。
趣步系把幣圈、資金盤和傳銷三種擦邊球打法融合,就有了三界的灰色,加上些不倫不類的「合規」,利用政策對數字貨幣的包容,又包裝出數字貨幣落地實業的假象,整個趣步系的灰色地帶被迅速撐大。
從社會角度看,參與人次已經超過三億,變為涉傳生態的江湖第一大幫派,渾水池變成了一片韭菜藍海,貌似真的可以開潛水艇了一樣。
跳脫出傳銷和資金盤的禁錮,有些問題就會簡單一些,勉強可以邏輯自洽,一個灰色中的灰色業務,用灰色的傳銷方式發展增員,所以,不要再糾結傳銷兩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