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顎裂是常見的先天畸形,我國兒童的發生率是0.182%,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無論是外貌畸形的唇顎裂還是單純顎裂,都會對患兒的有效溝通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進而引發社交、教育、心理和性格養成等多方面的問題。即使是術後,仍有八成左右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問題。
當面對術後仍然存在的語言問題時,身為父母的你會怎麼做呢?是順其自然,相信年齡會治癒一切?是加強學習,化身老師在家訓練?還是查閱資料,及時尋求語言機構的幫助?我相信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雖然哈姆雷特可以有一千個,可在顎裂語言恢復上,只能有一個哈姆雷特。
對於兒童來說,正常地說話是一個非常基本的能力,好像不需要外界給多少壓力,也無需用考試來逼迫,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能隨心表達一樣。其實,我們並不記得自己在小時候努力學習說話的艱辛,理所當然地以為語言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如果我們了解過一些有關語言學習的知識,就會知道會說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就拿顎裂兒童來說,顎裂是完全的先天生理畸形。嬰兒出生後的一年內,是進行顎裂修復術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進行手術,可以將顎裂對語言發育的影響降到最低。一般來說,10個月左右是進行手術的最好時間,當然這也要根據幼兒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
在語言發展前期,顎裂兒童的咿呀學語階段都比正常兒童要晚,這也表明他們的語言學習會比正常同齡人要困難得多,無論是詞彙量、語言邏輯還是語言理解能力都要比普通孩子差上一些。
18個月是兒童早期詞彙發展中的重要分水嶺,同時也是很多語言障礙的警戒線。有證據表明,一部分兒童在顎裂修復術後仍會出現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在18月齡仍未進行手術的患兒幾乎百分百會出現語言障礙,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僅是語言,在智力、社交和性格發育上都會異於常人。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顎裂語言矯正已經不是單純的說話方面的訓練,它還會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不管是為了孩子語言發育,還是更為長遠的生活和工作,語言矯正都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道路上的必經之地。
話雖如此,卻仍有不少人對顎裂帶來的後果採取無視的態度。說是無視,其實也不準確,只是這些家長因為對顎裂不甚了解而被動忽視了而已。這種情況和小編以往說過的當語言發育遲緩、口吃出現時,很多家長採取的態度一模一樣。有時也不能過多責怪家長,實在是語言行業在我國的普及度還是有限。
還是拿顎裂來舉例子。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在給孩子進行手術後確實想到了語言矯正,但因為工作忙、孩子在老家等種種原因而無限期拖延。這在父母、孩子兩地分居的家庭中非常常見。
顎裂兒童在術後會出現一系列的發音不準、說話不清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並不適應運用完整發音器官說話的方式,或者在手術前已經形成錯誤的發音方式而難以糾正。這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部分家長卻不以為然。這樣做的後果,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全方位發展的持續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