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從大三下半學期開始,我找到了金融裡最數學的一片領域,數學裡最金融的一個契合點,慢慢發現了期權這個工具的無盡魅力。這個喜好幫我做出了之後人生的一個又一個的決定。不論是撰寫賣方報告,或是參與國內首個場內期權規則的設計,還是如今每一天的期權交易。我感恩這些年工作的8小時從未離開過它,它像鋼琴家的琴鍵,它像數學家的紙筆,它像非線性的曲線,它像雨後天晴的彩虹。
有時候想著,如果這個市場上沒有場內期權,我或許永遠不會選擇投資這個行業,因為我無法把命運儘可能的掌握在自己手裡,因為我無法給予我的客戶更確定的收益。在期權交易的這8小時裡,我們等待機會,我們有買有賣、我們注意防守、我們如履薄冰,當我們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天的交易時,期權這個工具就會慢慢讓我們實現變現。盤前1小時,盤中4小時,以及盤後3小時,我熱愛期權交易的這個8小時,我也無悔於期權這個國內看來暫時還小眾的選擇。
2011, with Prof. Dr. Martin.Schweizer in Zurich
每個交易者一早起來都有自己習慣的做事流程,以保證自己在盤前的精神狀態達到最好。或許對我而言,音樂是讓自己在盤前最進入自我狀態的方式。不論是聽Classic,還是聽Pop,只要在路上能讓我重新集中注意力,燃起交易鬥志的曲子,我都會列入我的單曲循環列表。讓自己保持一天的鬥志,我想這就是盤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接著的第二件事就是更新各大資料庫,這成為了我每個交易日必然經歷的流程。通過Wind等原始數據源,我需要做的就是把底層資料庫的數據提取出來,把類似於SQL的數據結構轉化為我喜歡和偏好的數據結構,然後保存在程序裡。通常而言,每日開盤前需要更新Stock、Industry、Future、Option四大資料庫。各大資料庫的作用有三個:一是用來更新各種已經完成的回溯測試,二是為平時突發奇想的新idea進行回測上的數據支持,三是用來完成每日盤後的歸因分析。對於其中的Option Database而言,至少需要包含期權合約代碼、名稱、行權價格、合約單位、到期日期、日頻行情數據(開盤價、收盤價、結算價、隱波、各個希臘字母、成交量、持倉量等)、日內tick數據(價、量、隱波、希臘字母等),只有事先把資料庫構建好,才能在後續回測時大幅提高效率,所以Database和Backtestor兩個程序應該是一個先後構建的關係。
除了慣例的晨會外,盤前的第三件事就是全部掃描一遍隔夜存在的各種可能遺漏的公開信息,比如美聯儲決議、歐洲央行決議、QFII、滬深港通等最新外資動態、外盤50ETF的申贖情況、外盤A50低開高開情況等等,竭儘可能對昨晚模型輸出的信號和形成的決策進行補充。
終於等到了9:15,從集合競價到連續競價。一般而言,一個相對完善的期權交易策略體系應該是低頻和高頻的結合,Daily與Intraday的結合,趨勢與震蕩的結合。低頻與高頻、intraday還是daily,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只有是否真正適合當前市場風格之分,所以我也一定會把總資產分為幾塊,某一塊僅僅運用一些低頻的期權策略,此類策略對流動性要求不高,容量較大,換手率低,不用每時每刻盯著,但它們往往是提高淨值的大頭;而有些倉位則需要運用相對高頻的期權策略,此類策略對期權流動性要求高,容量較小,相對交易成本會比較敏感,屬於每天賺些小錢,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兩者互相補充,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互相能接的上力,從而提高淨值的周勝率。
開盤後,打開已經編寫好的實時監控系統,對各期權交易模塊進行信號和交易張數的計算,尤其對於期權日內模塊,謹慎並嚴格地按照每一次信號的要求操作,在算法交易上用均價下單代替單點下單控制交易滑點,用限價與市價的結合下單模式,儘可能降低衝擊成本,以貼近甚至超越回測最優價格完成成交。
在交易的4小時內,我必須意識到50指數可能經歷各種各樣的動蕩,可能一頓爆拉,然後最後半小時跳水,也可能是先跳水跳到你失去信仰,然後尾盤拉出一根長下影。但不論是什麼情況,根據前一晚已經制定好的周密計劃,遇到情況毫不猶豫地執行才是王道!
在每天的盤中,止盈止損和倉位控制這兩個老話題會經常在你腦中浮現。先說止盈止損,由於做市商的存在,50ETF期權的盤口移動速度非常之快(其實,許多人都會說期權市場流動性一般,我想其實您看一看盤口就知道答案了),如果不提前設定止盈止損點事先掛單,會導致很多策略的實際收益出現巨大滑點。所以,預先設置止盈止損限價單是非常重要的。再是倉位控制,對於一個產品而言,所有的倉位控制都是基於這個月或這個周期已經制定好的風險限額(通俗地說就是最多準備虧多少)來調整的。當實時模型信號進入中性區域時,收益多少時開始降低倉位,分批止盈;虧損多少時開始降低倉位,分批止損。當模型實時信號進入極端區域時,收益多少時可以適當加倉,虧損多少時可以適當補倉。
與股票、期貨實盤交易不同的是,期權的價格變化不是線性的(也就是說不是標的變動1 tick,期權價格就變動1 tick)。期權交易者必須對期權價格和保證金的變化結構有著很清晰的認識,根據這些認識,再結合你的回撤承受力,就會有助於你在交易系統裡設置合適的止盈止損閾值。在買入期權後,我們需要對theta這個希臘字母很敏感,深刻了解從第幾天開始,這個theta效應已經不可忽略,於是你設計出了你心裡的止損日;在賣出期權後,我們需要對gamma這個希臘字母很敏感,一旦期權從虛值走向了實值,期權的浮虧就會像變加速運動那樣突然變大,觀察過這樣的浮虧速度後,你將自然而然得出你心裡的止損點位。
如果說盤中的盯盤是一種對期權交易感覺的提升與鍛鍊,那麼盤後的復盤就是對過去犯下錯誤的總結與深化。復盤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過程,也像照鏡子一樣,是一個面對前4小時自己的過程。心情好的時候要復盤,心情不好的時候更要復盤。淨值漲了要復盤,淨值跌了更要復盤。
復盤的內容有許多,至少可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回顧當日日內與50指數相關的公開信息,我想至少可以包含以下的信息:
當日50指數成分股的板塊輪動過程,究竟是金融、消費、地產、白酒等哪個板塊的資金佔主導;
IH的前20大持倉機構的多空單對比情況;
50ETF期權的隱含波動率曲面機構,主力合約的隱含波動率比值關係;
整體的認購認沽交易比、每個月份的認購認沽交易比;
整體的認購認沽持倉比、每個月份的認購認沽持倉比;
波動率指數(現在需要自己算)、認購本身的波指(需要自己算)、認沽本身的波指(需要自己算)等信息。
二是歸因分析,多因子選股的歸因分析通常是根據當周的收益對各個風格因子進行歸因,從而分析出這周到底是動量反轉因子更有效還是市盈率因子有效等等,而期權交易也有著自己的歸因分析法,那就是我今天的期權盈虧(PnL)到底來自於哪個希臘字母,我賺的是delta的錢,還是gamma的錢,賺的是vega的錢,還是theta的錢。
每日的盈虧歸因基於期權價格的泰勒(Taylor)公式,最後總結成以下的這張表格。
合約A
合約B
50ETF
合計
持倉數量
10
10
-
市場價格變化
-17,260.00
23,100.00
-5,877.70
-37.70
Delta
-19,431.51
25,319.18
-5,877.70
9.97
Gamma
2,146.18
2,439.09
-
4,585.26
Theta
-2,203.07
-1,742.78
-
-3,945.86
Vega
2,808.99
-3,336.10
-
-527.11
Epsilon
-580.59
420.62
-
-159.97
三是根據量化模型的最新收盤信號和最新政策面信息制定下一日操作計劃,計劃裡儘量想到worst case,就像公司風控部門每天會看VaR,ES等指標一樣。期權交易分成四部曲,預期、策略、開倉、善後,什麼情況都有相應的對策,信號的預測是進攻,對策則是防守,一隻好的球隊不可能只會攻不會守,也不能只會守不會攻,所以需要做的是不僅僅是根據信號知道明天要幹什麼,更是把最壞的情況想到,然後想好相應的對策。另外,盤中和盤後真的是相輔相成,盤中形成的更好的防守經驗,可以總結成量化指標進行新的壓力測試,壓力測試下來不錯的指標可以進一步運用於實戰,不斷優化。
(P.S:本文僅從已參與國內場內期權交易的機構投資者角度出發。)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侵權必究,如需轉載內容,請與作者聯繫。免責聲明:本文所介紹的期權策略並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
非常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線上課程,感謝您對我一路走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