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旻:降低投資門檻是改善新三板流動性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2020-12-14 挖貝網

新三板投資門檻沒有降低反而升高了?在6月28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細則(試行)》重新修訂發布之後,新三板從業者紛紛陷入了對新規的研究和熱論中。而投資門檻之所以如此引人矚目,是因為不少新三板從業者寄希望於降低投資門檻來改善新三板流動性現狀。

然而,此次新規對自然人投資者和法人機構投資者的準入標準均有所調整,只是並非釋放出單一的利好,因此曖昧不清的態度讓新三板市場從業者有些摸不著頭腦。其中一條是:

對於新三板自然人投資者,在維持500萬元資產門檻要求不變的基礎上,將自然人投資者準入的資產指標由「證券類資產」修改為「金融資產」;對於機構投資者,將法人機構投資者的準入資產規模認定標準由「註冊資本」變更為「實收資本或實收股本」。

這一改動意味著自然人投資者可納入考量的資產範圍較以往有所擴大,而且進一步清晰。因此,可以說監管層對新三板個人投資者的要求有所放寬,但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新規要求必須實際繳納500萬元的資本,並有對應的驗資報告,換言之管理更加嚴格了。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此次調整並未釋放出「降低新三板投資門檻」的過多利好,而市場上對此寄予厚望的人們可能要暫時失望了。

然而,降低投資門檻到底能否改善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將期待寄託於此的新三板市場從業人員在現有條件下又能做些什麼呢?

7月4日,在挖貝網主辦的2017挖貝新三板投資大會上,眾多新三板的投資機構、企業和券商就這一話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在大會上,眾投資人屢次提及的觀點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解決流動性問題需要企業率先提高自身競爭力。

流動性問題=tan 90°?

「其實新三板中永恆的話題只有三個,一個是流動性,一個是流動性,還有一個可能也是流動性。」新三板報創始人劉子沐在此次會議上一語道出了新三板從業者的心聲,但飽受詬病的流動性問題到底從何而來,新三板市場真的那麼缺少流動性嗎?

來自中泰證券子公司魯證新天使的副總經理田飛認為,新三板市場和A股市場本質規律是一樣的。A股市場上的績優股不缺流動性,甚至比以前的流動性還要好,而那些績效差的邊緣股票則一點流動性都沒有,打3折、1折都鮮有人買,因此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而這個道理在新三板市場上同樣適用,所以一個業績真實且具有高成長性的公司在任何市場上都是不缺流動性的。

但田飛也認同,從整個市場來看,參與的投資者越多,流動性就會越好,企業的估值也就越高。既然降低投資門檻可以改善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那為何這一門檻又遲遲降不下來?

他認為這個問題要從新三板市場的定位來看:如果現在降低門檻,將散戶放進來可能會對創業板造成較大衝擊,所以現在並不是降門檻的時機。

徽文資本創始人陶雲霞在新三板市場尋找投資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這一問題,她十分認同這樣的觀點,即真正用心做事的企業從來都不缺流動性,反而是一些沒有用心經營的企業很難融資。她向聽眾舉例說:以前輔導過一家做遊艇貿易的企業,本身所處的這一行業已屬於下行的階段,掛上了新三板之後,公司高管無心經營企業,反而成立起基金做起老股轉讓的市場,親自去融資。陶雲霞對這一做法無法認同,她認為企業、券商和投資機構應該各行其是,回歸本源,去花心思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而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降門檻是最後一張牌

菁財資本創始合伙人葛賢通認為,市場上對降低投資門檻、解決市場流動性的期望太大了,他直言:「難道非要將新三板搞成A股嗎,是不是因為傻子不夠用了?千萬不要那麼傻,降門檻一定是最後一張牌。」

他表示,從監管層的舉動可以看出,去年在查企業資金佔用,今年在抓企業信息披露規範問題,這是在為開門迎客做基礎工作,打掃好屋子再迎客,要問企業自己配不配這個流動性,有沒有達到(價值投資)這個標準。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在市場現有狀況下,從自身角度出發,如何緩解融資難、流動性差的問題?

九鼎集團合伙人古志鵬認為掛牌企業要善於利用新三板這一平臺,實現自身的發展,主要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要專注於自身業務,等業績上來之後,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投資人的青睞,融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其次,要和投資機構、中介、監管機構多溝通交流,了解投資者的想法和關注點,讓投資者更了解和認可自身企業;最後,掛牌企業應熟悉這一市場的各項規則制度,比如股票發行的流程、交易制度等。他強調:「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自己的業務先做好。」

除此之外,西部證券督導負責人葛爽認為,很多時候不是市場流動性不好,是企業本質還需要提升。開源證券董事總經理鄭恆國從新三板做市交易的角度分析,從2014年8月到今年8月做市商制度就滿三年了,但目前來看做市制度並沒有充分發揮出價值投資的作用,最近半年三板做市指數一直在下降,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一個就是掛牌公司業績變臉非常嚴重,券商在一點點兜售之前持有的一些股票。

葛賢通認為,要解決市場流動性,企業也有一定的責任,例如,很多掛牌企業股權非常集中,大股東很惜售,所以單純降低投資者門檻並不一定能提高市場流動性,而且目前協議成交佔市場交易的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和企業之間對股票價格歧義很大,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融不到資。他建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妨將原始股東拋出來一部分,通過稀釋股權來發行、重組和收購,改善自身流動性問題。

紅杉資本董事總經理潘旻形象地將降低投資門檻比作改善新三板市場流動性的「充分非必要條件」。他認為,須在新三板市場建立有效的篩選機制,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資交易制度等,以便於篩選出一批優秀的企業。當這些企業躋身於創新層、精選層、甚至更高層時,在「聚光燈」下的這些企業就會吸引到更多的基金投資,那麼在這個分層區間中,流動性就不再是問題,自然就為市場上的其他企業起到一個示範作用,使得大量企業逐漸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成長性,慢慢形成正向激勵。

在市場進入良性循環後,到底降不降門檻,如何降也就不再是市場最關注的部分了。「如果未來要降門檻,肯定是要在高層次板塊去降低,比如創新層可以嘗試降低門檻,基礎層我個人認為不僅不要降反而增加一點會更好。」開源證券董事總經理鄭恆國指出。

相關焦點

  • 新三板降低投資門檻利於活躍市場:專家建議精選層降至25萬
    對此,專家認為,進一步降低投資門檻,有利於提升新三板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同時,仍需更多在提升三板公司的投資價值,形成良好的賺錢效應方面下功夫。專家建議,新三板整體的投資門檻可以降至100萬元,精選層的門檻,可以降至25萬元。
  • 新三板將迎公募基金入市 降低投資者門檻提升流動性
    《指引》明確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依法合規地投資新三板精選層股票。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表示,允許公募基金入市新三板是證監會落實調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重要舉措,也是此次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一環。
  • 付立春:新三板門檻要大幅快速降低 精選層門檻可降至25萬
    來源:新浪財經近日,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徐明公開表示,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中,調整了投資者的投資門檻要求,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的投資門檻,分別降低到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未來,新三板的投資門檻還要繼續降低。
  • 多家券商推出新三板開戶!門檻降低,機會真來了?
    通過此次改革,行業呼喚已久的「降低新三板投資門檻」終於得以實現降低,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正在回歸,這也重新給券商帶來了一塊「大蛋糕「,財聯社記者發現,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以及中信證券等在內的券商已經推出了針對不同層級的新三板交易權限開通服務。財聯社記者又深入了解其他一些券商,發現大多券商目前雖還未正式在主要流量入口力推新三板市場業務,但內部都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準備起來了。
  • 新三板改革:降低投資者門檻 引入公募基金入市
    為進一步做好新三板改革投資者教育保護工作,切實維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證監會近日以「三板新風,攜手向前」為主題,組織開展新三板投資者教育專項活動,引導廣大投資者正確認識新三板改革的制度安排、運行機制,穩定市場預期,理性參與新三板投資。在證監會等單位指導下,巨豐投顧積極開展新三板投資者教育專項活動。
  • 門檻降低市場活躍 新三板投資者已超50萬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門檻降低 市場活躍  新三板投資者已超50萬⊙王紅 劉藝文 盧丹 ○編輯 朱紹勇4月以來,開通新三板交易權限的投資者明顯增多。據中信建投介紹,公司董事長王常青親自主持推動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權限的開通。截至4月22日,中信建投累計新三板開戶數約2.6萬,開通率達28.06%。國泰君安相關人士介紹,國泰君安2020年以來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新增1萬多。自3月份以來開戶出現大幅增長,新增客戶以3類合格投資者(開戶門檻100萬元,可參與精選層投資)為主。
  • 證監會公布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 新三板投資門檻有望降低
    中國網財經12月17日訊 12月16日,中國證監會官網公布了《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中將原有專業投資者認定條件中的「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修改為「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 新三板投資者準入門檻下調 制度供給差異化明顯更具包容性
    對此,粵開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殷越表示,投資者門檻的降低是新三板開始重新啟航的關鍵所在,有望給新三板注入新鮮的「血液」,大幅提升新三板的流動性,進而提升新三板市場的熱度和受關注度,吸引優質企業掛牌。2013年年底定下的500萬元金融資產門檻一度成為導致資產端供給和資金端需求嚴重失衡的關鍵所在。
  • 新三板投資門檻全面下調!東方財富證券邀您在線開通新三板權限
    投資者門檻,並針對不同市場層次設置了差異化的準入條件。>:  1、投資者參與門檻直降,申請參與精選層股票發行和交易資金門檻為100萬;參與創新層的資金門檻為150萬;參與基礎層股票發行和交易的資金門檻為200萬。
  • 首批新三板深改規則落地 準入門檻調降
    全國股轉公司表示,在充分吸收社會各界、市場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修訂了新三板全面深改有關的系列業務規則共30件。按照改革落地實施的工作部署,考慮以上三方面制度屬於改革的前提性、基礎性制度安排而進行首批發布,其他業務規則將分批發布實施。
  • 繼續降門檻,將推註冊制!股轉總經理在這場年底新三板的壓軸大會上...
    來源:全景財經降門檻!12月9日,2020新三板峰會暨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華南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全國股轉公司總經理徐明出席活動並發表講話,並首度提及新三板投資門檻還要繼續降低、準備在新三板推行註冊制等觀點。
  • 新三板開戶門檻大降:100萬起!
    經濟學者、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新三板投資者的門檻整體大幅下降,會帶來投資者和資金的大幅增量。新三板企業多、融資需求旺盛與投資機構少、資金供給不足的根本失衡有望得到相當大程度的緩解。超預期 投資者門檻最低100萬投資者適當管理辦法一經發布,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門檻下降超預期。
  • 公募基金可「入市」新三板 個人投資者參與門檻降低
    來源:廣州日報公募基金可「入市」新三板!自1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記者從證監會官網獲悉,《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股票指引》(下稱《指引》)自17日起施行。記者注意到,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投資範圍僅限於精選層股票,可參與投資的基金類型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及證監會認定的其他基金,可投資新三板的基金範圍更加寬泛,對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也更加細化,且未規定設置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比例,未設置參與此類基金申購門檻。
  • 新三板開戶條件有哪些 新三板股票有什麼風險?
    新三板股票是指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因為掛牌企業的有別於原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企業的,所以被形象地稱為「新三板」股票。那新三板股票有什麼風險呢?關於新三板股票有什麼風險,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 全國股轉公司徐明:新三板「500萬元門檻」很難適應目前發展需要
    一是降低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門檻;二是進行差異化的投資者適當性安排;三是多措並舉發揮合力,充分保護新三板投資者。首先,對於降低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門檻,徐明認為,眾所周知,目前新三板市場投資者的適當性門檻為500萬元金融資產。這一極高的投資者門檻很難適應目前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需要,不但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而且新三板市場也具備了降低投資者門檻的現實基礎。
  • 監管欲降溫新三板 門檻降至50萬難成行
    此外,新三板競價交易機制推出進度將放緩,分層機制將如期推出,但僅僅是「簡單起步」。門檻難降目前,個人參與新三板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門檻」有兩條:一是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二是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的自然人投資者。
  • 新三板投資者門檻剛降低 網上開戶就能辦了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新三板投資者門檻剛降低,網上開戶就能辦了!快去諮詢你的券商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出臺後,新三板的投資者資產門檻進一步降低,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的門檻分別降至帳戶前1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就此,上證報今日了解到,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廣發證券等在內的券商已經推出了針對不同層級的新三板交易權限開通服務。
  • 劉靖:預計符合100萬門檻條件的新三板開戶數約200萬
    原標題:[三板]劉靖:預計符合100萬門檻條件的新三板開戶數約200萬   全國股轉
  • 股民新三板開戶到底如何辦?有券商搶跑遭叫停?中國結算出新規!不用...
    此外,近期新三板利好不斷,去年12月27日,全國股轉發布實施首批7件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有關業務規則,今日證監會就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徵集意見。業內人士評論,改革的速度超出預期,預計新三板估值和流動性將會得到全面改善。
  • 【虎嗅】簡單分層制 將把新三板推進「停屍房」
    降低準入門檻到50萬元挽救流動性危機,最應該採取的策略就是降低投資者準入門檻。我建議,500萬元降低到50萬元。先看看500萬元門檻的設立初衷。因為新三板是註冊制,又沒有主板、創業板等中國資本市場對盈利的要求,其上市公司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很大。如果「普通老百姓」一窩蜂湧進去,很可能會出現暴漲暴跌,引發可能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