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廣州火車站 昔日曾是亂葬崗

2020-12-13 東方網

原標題:揭秘廣州火車站 昔日曾是亂葬崗

廣州第一鍾:2004年曾變成手錶

1974年的廣州火車站。圖片來源:《廣東新聞》

1974年12月17日,一家人在廣州火車站前合影留念。拍客梁婉冰供稿

80年代的廣州火車站廣場,可見疏導交通的綠島。資料圖片

1988年的廣州火車站,前方已經建起高架橋。圖片來源:《廣東新聞》

昔日上火車,常見這樣又拉又推又踹又託的情景。資料圖片

  建設一波三折1958年施工1974年啟用 曾選址梅花村、流花公園和德勝崗

  1974年4月10日,一座在當年老廣看來富麗堂皇的巨大蘇式建築,在羊城市郊流花地區拔地而起。這座建築就是廣州火車站,一座廣東乃至華南地區最重要的鐵路樞紐,40年前從一片亂葬崗中誕生,40年後又即將迎來自己的重生——四十不惑的廣州站,在兩年後將迎來歷史最大規模的改造。

  這座凝聚了廣州人集體記憶的老火車站,究竟走過怎麼樣的裡程?現在,請跟隨本報記者來探訪它曾經的孩提時代。

  文/記者張晨、杜萌

  三方案綜合 確定現選址

  當年選址流花公園,和現在地址很接近,但定在流花公園,對於鐵路運行不是很有利

  方案一:東山梅花村

  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廣州城市規劃發展回顧》一書記載,商量廣州火車站選址時,各路專家從眾多的選址方案中確定了三個備選方案。方案一是把車站由大沙頭搬到東山梅花村。但規劃部門認為,這樣還是距離市區較近,並無法有效緩解市內交通壓力。

  方案二:流花公園

  搬遷到現流花公園,以人民北路為車站的主出入口,如果車站建成,可以引一條鐵路線連接珠江大橋至佛山,一條鐵路線連到南站,一條線通北京,一條線通九龍。不過,這個方案亦有缺點:由於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市逐步向東發展,而把廣州車站搬到城市西面,選址顯然不盡合理,鐵路運行也並不順利,鐵路部門也不完全同意此方案。

  方案三:下塘村西德勝崗

  搬至下塘村西德勝崗,以小北路、倉邊路為鐵路客流進入市中心區的主幹道。當時主持廣州市政府工作的領導卻認為此方案存在問題,新火車站搬到下塘,火車站建成後,城市中心區被壓得死死的,而且車站將來沒有擴展餘地。

  因此,綜合以上幾個方案,經鐵道部正式批准立項,最終選定流花地區(現廣州火車站地址)解放路以西一片亂葬崗作為廣州火車站新站址。

  矗立於郊區 當年好富麗

  平行站臺設計具前瞻性,免去上下車費力拖拉行李之苦

  如今廣州火車站及其站前廣場是廣州有名的專業市場聚集之地,人流密集程度非常大。可是,據一些老鐵路和老廣州回憶,建站之初的上世紀50年代到車站建成的上世紀70年代,廣州火車站所在的流花地區一直是人跡罕至的郊區地帶。

  據1983年進入廣州火車站,在廣州站工作已有30餘年的「老鐵路」湯家禮回憶:以前的流花橋一帶,在民國時期一度是國民黨反動派槍殺革命群眾的刑場,人跡罕至、氣氛肅殺,亂葬崗的稱呼才因此得名。

  但就在這一片亂葬崗上,廣州車站拔地而起。1958年到1959年,政府組織一萬多人參加新客運站和珠江大橋的修建工程。到1962年,新客站的站場和站前廣場的土石方大部分已經完工。但由於國民經濟的調整,新客站工程於當年停工。

  直到1967年,新客站工程終於被批准復工,但遲遲沒有開工。就這樣一直拖到1972年6月,新客站才開始第三輪建設。1974年,新的廣州火車站正式完工並投入運營。

  今年77歲的陳老伯是廣州某機關的退休幹部,1975年他和同事去武昌開會,第一次走進了廣州火車站。說起當年的感受,他用了四個字「富麗堂皇」來概括。一進入火車站,裡面既寬敞又明亮,地上鋪著光可鑑人的水磨石,讓人感覺像進了宮殿。

  在廣州火車站,陳老伯還第一次坐上了當時屬全國首例的自動扶梯。工作人員告訴他,扶梯是上海剛剛生產出來的。

  除了車站大樓富麗堂皇,火車站內與列車地板平行的站臺設計以現在的角度看來,也很具有前瞻性,免去了乘客上下車時,費力拖拉行李之苦。用現任廣州火車站客運車間副主任梁志衡的話說就是「極具人性化」;畢竟由於時代限制,人性化的等高站臺設計在當時的設計中實屬罕見,鳳毛麟角。要知道,比廣州火車站年輕九歲,建成於1985年的西安火車站,直到現在還不是等高站臺,乘客上下列車實在費力。

  往日無圍牆 常見「蹭車族」

  為防止坐「霸王車」,車站不得不派工作人員守在東西兩端

  由於車站地理位置處在當時的亂墳崗,火車站車道外面便是農田,也沒有圍牆和護欄,經常有人渾水摸魚,從旁邊混進車站上車。

  為了防止坐「霸王車」的情況頻繁發生,工作人員不得不經常守在車站的東西兩端,這可能算是車站的一個缺點了。

  此外,「老鐵路」湯家禮回憶:由於地處偏僻,廣州站在1974年建成時候,大約也僅有一條公交線路將車站與市區連接,交通十分不便,「一直到10年後的1984年,火車站旁邊才開始興建汽車客運站時,公交線路都還很少,只是汽車站建成以後,公交才慢慢多起來。」老湯說。

  但不管怎樣,新廣州站和站前廣場的建成,還是迅速改變了整個地區的面貌。把一片荒無人煙的刑場,建設成今天寬敞、明亮、整潔的廣場。如今,火車站交通四通八達,明朗大方的新建築群排列在廣場四周,一片生機煥發,欣欣向榮。

  「廣州站」:原是繁體字

  初來廣州的人,出站後抬頭仰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廣州站」三個遒勁有力的簡體中文大字,這三個字出自我國著名學者,曾任職中國科學院院長長達29年的郭沫若先生之手。

  當年建站之初,本來用的是繁體漢字,因為當時鐵路部門覺得繁體的「廣」字更加優美。但當消息傳到國家語委後,有人覺得事關重大,屬於政治問題。於是,國家語委下文給廣州市政府,文件中嚴厲地指出這種做法是復興繁體字,要求立即改用簡體字。

  然而,要重新安裝簡體字,會浪費至少30萬元。於是,廣州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處理小組。中大的曾憲通教授當時是小組成員之一,他回憶到:「調查組來到火車站之後,發現繁體的『廣州站』三個字確實已經做好,要拆掉重做確實有困難。」不過後來,調查組突然發現在火車站後面的側門上也掛有「廣州站」三個大字,簡體字書寫,一問是郭沫若寫的,於是工作人員立刻把郭沫若先生手書的三個大字換到了前面。

  廣州第一鍾:2004年曾變成手錶

  除了「廣州站」三個字之外,站房正面那座達到64平方米的大鐘也常令初來乍到的旅客印象深刻,它不僅是「廣州第一鍾」,也是中國鐵路車站大鐘之最。

  據湯家禮和梁志衡回憶,火車站建成之初一直到2004年左右,這個大鐘的錶盤一直是白色方形座鐘式樣。

  而在2004年,車站大鐘擺盤卻一度改頭換面,與以前的白色方形老鐘相比,新的大鐘雖然在大小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改用了藍色的鐘面,外形上還採用了與以前蘇式建築正方形大眾完全不同風格的橢圓形手錶樣式,指針也由原來的黑色改為銀白色。

  不少市民當時都驚訝:想不到新大鐘竟然變成一隻「手錶」了,感覺上比以前的老鍾更加時尚。但是,時尚歸時尚,橢圓形的鐘面似乎與廣州火車站整體的蘇式建築風格並不協調,因此,不少市民反映說橢圓形手錶鐘面並不美觀,後來應廣大群眾的意見,這座「廣州第一鍾」才又恢復到了之前的白底方形風格。

  此外,據負責定期維修保養大鐘的工作人員回憶,這座大鐘的運轉狀況一直良好,事實上由於大鐘因長時間的日曬雨淋讓「臉」變得很髒,那次工程的重點其實是在於給它「換臉」,只是很多市民想念原來的風格,才又重新變回了原來的錶盤。

  另外,廣州火車站大鐘其實也是站內50座「子鍾」的一座,在火車站的設備房裡藏著一座「母鍾」,它是一堆由二極體、三極體組成的集成電路。儘管「長」得不像鍾,但它卻操控著50座「子鍾」的運轉,保證每時每刻都以準確的時間顯示出來。

  施工波折重重

  1958年,施工人員開始進場;

  1962年,因國民經濟調整,火車站決定停建;

  1967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復工,但又因「文化大革命」幹擾未能開建;

  1971年,上級部門將該項目列為大中型項目,正式復工建設;

  1974年4月10日,廣州火車站建成投入使用。

  中心廣場:方便旅客進出集散

  記者查詢當年的一些文獻資料和論文得知,廣州火車站廣場主要根據人流組織設計,採用對稱車站主樓中軸線的短形平面廣場,東西長達410米,南北寬127米。這個規模從當時全國的情況來看,也算是名列前茅。

  最重要的中心廣場,其東西長100米,南北寬97米,面積共計18000平方米,主要為旅客進出站集散,接送旅客交通車輛停放,或者用於迎接貴賓、集會等。火車站站前廣場最初還設計了綠化帶:因為這樣的設計能極大地減少廣場大面積鋪設地磚引起的輻射熱反應,兩個綠化帶分別集散在廣場兩邊,各自寬30米、長97米,全部面積5800平方米。種植冠大葉闊的橡膠榕樹,用以達到遮陽降溫、調節廣場小氣候的效果,看來當時的設計都已將環保與舒適的理念融入其中,真可謂難得。

  機動三輪車和微型小汽車站布置在車站大樓西側,東西長105米,寬35米,面積3700平方米。該處接近旅客出口通道,旅客不需要穿越幹道和廣場就可以乘車出站。

  公用小汽車停車場被安排在廣場東面,這樣的安排直到今日也一直被沿用,既方便旅客,又可以減少車輛進出中心廣場的麻煩,足見設計者的智慧。

  廣場南部還規劃建設了一個近似半橢圓形交通綠島,東西長達110米,南北最寬處達40米,東西段圓弧彎道半徑15米,在環市路東段與解放北路交叉口處設置立體交叉,從而解決了東西與南北向兩條主要幹道相交問題。

  周邊建築:因地制宜天人合一

  據一些老廣州人回憶:廣州火車站及站前廣場所在地原來是丘陵坡地,自走馬崗由北向西南連綿一片,高低起伏,只有東南面地勢較為低洼。因此,廣場周邊的建築布局就基本採用因地制宜的辦法,避免大量開挖土方,節省了不少工程費用。比如,當時車站大樓首層地面與旅客出口通道屬於同一高度,而二樓樓面則與鐵路站臺地面平行,恐怕在當時也屬於絕無僅有的做法。另外,建築物為求得與廣場空間協調,一般都要求橫向布置。

  記者翻閱文獻還了解到,為了求得建築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廣州火車站廣場外圍的綠化則儘量利用已有的條件,配合建築布置。如東南面的越秀山,南邊的流花湖都是現有公園,具備一定的規模,樹木蔥翠,可以起到很好的借景作用。特別是東南面的越秀山麓,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南國風光,盡收眼底,與附近火車站簡潔大方的建築渾然一體。

  這種儘量利用南方優越自然條件組織廣場內外綠化系統的設計,不僅可以起到遮陽降溫的作用,同時也體現出南方獨特的自然與建築協調一致的風格。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據說,很多學校都曾是一片亂葬崗……
    我們學校之前是一片亂葬崗/墓地…… 1 學校的亂葬崗傳說 如果說哪個學校如果沒有亂葬崗,學生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而這些亂葬崗傳說,基本都離不開這些套路:「我和你們說個真事兒,咱們學校啊,以前是個亂葬崗,建學校的時候把人家墳全給刨了!有很多人在學校裡都見過鬼......"「我也聽說過,好像就在大操場上,以前有個學生還在操場上挖到過骨頭,現在半夜還能聽見有人哭!」「還有啊,你們有沒有發現咱們大操場上的國旗杆很像定海針啊?
  • 《陳情令》小劇場之 旅遊勝地亂葬崗?
    這日,思追和景儀帶著師弟們到夷陵出任務,圓滿完成後,二人念及亂葬崗是他們魏老師曾經住的地方,決定舊地重遊,誰知…… ……地點:夷陵亂葬崗山下人物;思追 景儀 守山人 一個散修守山人(攔住要上山的二人):等一下,你們的票呢?景儀:票?什麼票?守山人:得,又一個要混進去的。
  • 廣州火車站將設5個反恐崗
    今年春運公安及武警派出防暴警車和警員進行安保。   梁文祥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玉瑜 通訊員/張慧 朱海靖)2015年春運將於2月4日啟動,但廣州火車站地區已提前進入春運工作狀態。27日,廣州火車站所在的越秀區春運指揮部辦公室發布2015年春運籌備情況時介紹,預計今年客流最高峰出現在年廿一至廿八期間,單日發送旅客量最高預計達18萬。
  • 亂葬崗回來的魏嬰,為何會下意識對所有人防備,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魏無羨會變成「人人喊打」的夷陵老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沒了金丹的他被溫晁扔到了亂葬崗。沒人知道他在亂葬崗是何如度過三個月才迎來「華麗」轉身的,回來後的他卻不再是那個沒心沒肺的魏嬰了,當別人想要靠近時,他總會下意識的防備。
  • 招商項目證照齊全遭村民阻撓10年難開工 淪為亂葬崗
    合法項目十年未開工,因村民土地屬權糾紛,當地政府:再緩緩   2009年7月,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政府在由南寧市委、市政府牽頭舉辦的「南寧—廣州經貿合作共贏暨南寧投資環境介紹會」上,與廣東的一家企業籤訂項目合同,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計劃將一塊約85畝的亂葬崗荒地建設成一座現代化公墓園
  • 魏無羨在亂葬崗的三個月和做鬼的十三年是怎麼過的,看作者這樣說
    《魔道祖師》中,魏無羨被溫晁扔進了亂葬崗的時候,是沒有內丹的。夷陵亂葬崗是一座屍山,修煉之人都沒辦法化解,只能圍住。進去後,連人帶魂,有去無回,更何況魏無羨沒了內丹的人。可魏無羨,活著出來了。再到後來,魏無羨從亂葬崗出來,屠盡溫狗。被人稱夷陵老祖威風。可太威風,就會引來別人的忌憚,眾世家在太平後,說魏無羨太喪心病狂,聯合起來進攻夷陵。魏無羨遭到眾鬼反噬而死。這樣,粉絲們就自己猜測了,魏無羨掉進夷陵亂葬崗後的三個月經歷了什麼?魏無羨死後成為鬼魂的十三年是怎麼過來的呢?
  • 廣州的記憶之地,廣州火車站,時代的變遷華麗轉變
    國內一線城市的廣州,的確有許多令人難忘的地方,如著名的廣州珠江大橋、廣州老城區的萬國建築群等等,這些地方代表著廣州的記憶,但提到廣州火車站,相信很多來過這裡的朋友都會很熟悉,因為這裡是廣州最大的交通樞紐,也是見證廣州昔日輝煌的地方。
  • 農村鬼故事:七月半 亂葬崗遇怨鬼,要男人償命
    但是那條小路要經過一個亂葬崗而且那裡經常鬧鬼,我那個時候膽子大,且年輕氣盛天不怕地不怕。為了能早去早回我決定走小路,也正是這個決定差點害我丟了性命。一走到亂葬崗那段路,就感覺到氣溫驟減打了個寒顫,正值七月就算是晚上也不會這麼冷,心裡一陣驚訝,可並沒往壞的方向去想,一心想著早去早回。剛開始沒感覺,慢慢的我感覺走了還沒走出去,按理說應該也快到了。
  • 魔道祖師小劇場:如果當初被推下亂葬崗的是藍忘機 他也會成為魔道...
    魔道祖師小劇場:如果當初被推下亂葬崗的是藍忘機 他也會成為魔道祖師嗎?時間:2020-12-18 19:16   來源:動漫星際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魔道祖師小劇場:如果當初被推下亂葬崗的是藍忘機 他也會成為魔道祖師嗎?
  • 遊戲圈的神秘百慕達,曾是土豪亂葬崗,活著出來就能一步登天?
    在早期的MMORPG遊戲中,《劍靈》作為騰訊的「大招牌」曾風靡一時,各大網吧通宵下本的玩家不計其數,氪金幾十萬的土豪比比皆是,也正因如此,導致遊戲中平民玩家和這些大佬們的差距相差很大。或許大家都覺得只有競技場才能完全平衡掉這種巨大的金錢鴻溝,但在《劍靈》遊戲裡,還有一個神秘的地方,名叫「決戰島」,成為了這些土豪玩家的亂葬崗。決戰島是每周末才會開啟的神秘區域,還需要玩家前往勢力中間靈石礦坑,點擊龍脈才能進入。
  • 《陳情令》魏無羨被扔亂葬崗,那些年我們期待的名場面都有哪些?
    萬眾期待下,《陳情令》的名場面之一「魏無羨被扔亂葬崗」播出了,相信這一周以來被溫晁虐得流淚的劇迷們是非常想要看到夷陵老祖魏無羨的強勢上線,而在本周的最後一次更新裡,魏無羨終於被溫晁扔下亂葬崗,開始修習邪道,成為夷陵老祖。
  • 廣州各行業批發市場-火車站
    今天跟大家聊聊廣州火車站周邊有哪些批發城。我們從火車站的近到遠介紹起。後面我會陸陸續續更新視頻帶大家走遍這些批發城。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關照私信我。1.火車站的後面火車站的後面是梓元崗路,梓元崗主要做的是皮具批發的,主要以包包為主批發零售都有,那一條路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皮具批發城,什麼樣的包都有。怎麼走呢,如果你從火車站出來,不要出廣場,往右邊走到近頭,有一條通道走上天橋,過了天橋就是梓元崗路了。如果你從別的地方來給大家一個比較中心的坐標(天泓皮具城)。
  • 墨家三兄弟虐心情節,大哥無盡深淵,魏嬰亂葬崗,謝憐萬箭穿心
    為了引開溫逐流,獨自和溫氏對戰,最終被打入亂葬崗,消失的幾個月中,魏無羨在怨氣衝天的地方活了三個月,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扛過來的。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溫家給滅了,性情大變,曾經的陽光少年變得冷血無情,對藍湛所說的話都是冷冰冰的。
  • 美國新冠病亡者送進百年亂葬崗:150人進一個墓坑,犯人負責掩埋
    與其說哈特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墓地,不如說這裡是個百年亂葬崗。哈特島位於紐約長島海峽的西部,佔地面積達131英畝,距離布朗克斯區有幾英裡遠,距離皇后區稍遠一些。儘管哈特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它的歷史比美國歷史還要長。
  • 王熙鳳生前呼風喚雨,為何死了之後被草蓆裹身扔到了亂葬崗
    為何被用破席捲身扔到了亂葬崗?王熙鳳在賈府被抄家了之後就被他人遠離,如果王熙鳳之前對待賈府眾人更加真誠,沒有那麼多心計大家肯定還是會出來幫一幫。但是在那裡王熙鳳除了得到身邊丫鬟的悉心照顧之外沒有人去看她,甚至她死了之後還被獄卒到了亂葬崗,這也說明了王熙鳳不得人心,壞事做盡。結語書中王熙鳳都是死於獄自中的,被埋得令人很心酸,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只不過,鳳姐死之前,作者曹雪芹已經過世,鳳姐的死,所以是高鄂寫的!
  • 古言虐文,王爺把她丟在亂葬崗「你和你肚子裡的孽種都將消失!」
    今天給大家推薦古言虐文,王爺把她丟在亂葬崗「你和你肚子裡的孽種都將消失!」一、《攝政王妃》【內容摘要】黎明時分,大興肅王的車駕緩緩離開殷王府。馬車上,紀浩淵神色平淡如水的查閱自己國中八百裡加急傳來的機密信件,卻有些心不在焉。
  • 穿越種田,一睜眼就是亂葬崗,女特工帶娃分家,打獵捕魚日子不愁
    以下小說中,第一本小說就是標題那本啦,一睜眼就是亂葬崗,女特工帶娃分家,打獵捕魚日子不愁!好了好了小編就不嗶嗶了,讓我們來看看吧!原主的婆婆和妯娌們都不待見她,眼下她一生病,都認為看病太花錢,索性就直接把她扔到了亂葬崗,原主便是就這樣活生生病死的。花滿滿想了想,還是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她在21世紀的時候已經喪命了,現在能活著就好,管她現在的遭遇如何呢。(簡介:前世為特工,一生殺伐,今生為農婦,她只想和便宜兒子歸於平淡。可無奈一身武藝被某王爺看中,她怒,我是不會當你的手下的!
  • 廣州火車站:迎來送往,見證淘金之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出發地⑤
    金朱連接納了這一提議,1992年,白馬服裝城批發市場成立,成為廣州火車站周邊的最大商圈。經營範圍曾擴張至皮革、鞋業、美容、汽配、茶葉、酒店用品和文具等領域,但一直以服裝為主。2002年前後,徐紅曾短暫在白馬服裝城批發拿到佛山賣。她回憶稱,這裡以中低檔服飾為主,多是學生賣家或年輕人光顧,也有一些外貿精品貨被拿到國外賣。白馬最大的特點是商家都囤積大量的現貨,不愁沒有生意。
  • 廣州新火車站擬選址番禺 41億建亞洲最大火車站
    舊客站四大硬傷  據了解,目前廣州市已經有廣州火車站、廣州火車北站、廣州火車東站三個客站。由於規劃容量不夠,作為廣州鐵路龍頭的廣州火車站目前已是超負荷運作。現在火車站存在著四大「硬傷」:  1.列車接發能力不夠。
  • 廣州白雲山——遊客開闢的那些門崗
    晉代人葛洪曾在白雲山煉丹,著有《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寺,是白雲山最早的寺廟,還留下「景泰僧歸」一景,是羊城舊八景之一。中國近現代革命的抗法、甲午戰爭等人物也曾在此留下足跡。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董必武、郭沫若等曾留下題詞,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曾在當時被譽為「南國釣魚臺」的白雲山山莊旅舍進行過國事活動。60年代和80年代,白雲山分別以"白雲松濤"和"雲山錦秀"勝景兩度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