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斯達克停牌5個多月後的今天,瑞幸宣布「和解」了。
北京時間12月17日上午,luckincoffee瑞幸咖啡微博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據悉,達成和解的條件是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億元)罰金,方可了結財務造假、會計欺詐指控。
這個長達十個月的指控事件,要從知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的一份做空報告說起。
美東時間2020年1月31日,「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在Twitter上公布了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報告,從數據和商業模式兩部分對瑞幸咖啡提出質疑。
對此,瑞幸曾在2月初否認。但是,瑞幸又在今年4月2日發布公告表示,公司營運長劉劍及部分下屬從事了某些不當行為,在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偽造交易約22億人民幣。
受財務造假風波影響,瑞幸咖啡股價曾在盤前一度大跌超80%,開盤後多次熔斷。並且,有多家美國律所對其提起了集體訴訟。
此外,還有高管離職、股東清倉離場、被立案調查、被勒令整改等等。而最令人唏噓的莫過於在今年6月29日,瑞幸咖啡美股停止交易。
創辦於2017年,在2019年5月飛速登上IPO神壇,又於2020年6月停牌、備案退市。從「最快上市」到「最快退市」,經歷了「一地雞毛」的瑞幸咖啡還能迎來春天嗎?
或者說,此次和解會給瑞幸帶來怎樣的轉機?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網易財經報導,瑞幸咖啡雖然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以達成和解,但是它在和解中既沒有承認也未否認監管機構的指控。
並且,瑞幸咖啡在微博中的聲明表示,公司及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如此看來,瑞幸已經做好「破冰」的準備。
此前4月,網傳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門接管以及證監會進駐。對此,瑞幸曾發布聲明表示,配合相關工作的同時,也透露出「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同時在今年8月,據《證券時報》消息,有接近瑞幸咖啡的相關知情人透露,除去受疫情影響未營業的咖啡店,瑞幸其他已恢復正常營業的門店均已實現現金流轉正。也有多家媒體透露,瑞幸咖啡在其2020年「年中全國會議」上披露,截至今年7月份,瑞幸咖啡單店現金流已轉正,根據經營狀況,管理層預計,2021年將實現整體盈利。
現金流轉正,預計明年盈利,瑞幸咖啡難道在高估自己價值以及市場信賴度?
從瑞幸今年的發展來看,瑞幸官網數據指出,其截至去年底的全國門店總數為4910家,到今年11月,門店數已超過6900家,依然在多磨多難的今年開出了200餘家新店。同時,也在今年推出多款新品,更新速度加快。以及繼續開展了「luckin狂歡節」,在10月12-19日進行了為期8天的福利活動,即全場飲品券充一贈一。
再從中國的咖啡市場來看,根據極光調研數據顯示,接近65%的消費者能夠接受16-30元的單杯價格,另有約15%的消費者可接受售價超過30元。從價格來看,均價不超過30元,甚至加上折扣有的不達10元,瑞幸咖啡的價格優勢很明顯。
此外,極光數據也指出,品牌才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極光以今年2-3月為取數周期,數據指出,主流連鎖咖啡品牌滿意度評分前三名分別為:星巴克、瑞幸、小眾精品咖啡館。
上述可知,具備價格優勢,且已吸引一批消費者的瑞幸咖啡,在中國還有更多「故事」沒有譜寫完整。
或許,對於瑞幸咖啡而言,2020年末,是清算,也是開始;是寒冬,更是破冰。
作者:電商報 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