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路上爸爸靈感上頭,一把剪掉孩子頭髮,媽媽:搓衣板已備好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愛美的,每個人都會在意自己的外形,只是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有的人覺得很好看的裝扮,對於另一個人來說就很有可能變成十分難看。而要統一每個人的審美也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常常倡導要尊重別人的審美。但是安安的爸爸,審美就離譜過頭了。
這天安安的媽媽有點事情,沒法送安安上學,但是安安的頭髮又已經很長了,所以安安媽媽囑咐丈夫,送安安上學的路上順便帶孩子把頭髮剪一下。但是等爸爸帶安安到理髮店,裡面早已經人滿為患,而學校又不讓孩子留長頭髮進校園,為此安安和爸爸很是苦惱。
但是安安的爸爸突然靈感上頭:理髮店沒法剪,我自己給孩子剪頭髮不就好了嗎。於是安安的爸爸跑到小賣部買了一把剪刀,對著安安兩邊的辮子一咔嚓,就一把剪掉了孩子頭髮,但是孩子的頭髮也已經變得亂七八糟了。
對此安安的爸爸還感到非常滿意,拍照給孩子媽媽看,媽媽一看簡直要氣暈,直接回復6個字:搓衣板已備好。而愛美的安安看到爸爸把自己頭髮剪成這樣,再也開心不起來了,好幾天不跟爸爸說話。
對於每個愛美的孩子來說,對外在形象的破壞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很多家長也會因此笑話孩子的愛美,但是家長往往只看到了孩子愛美,卻沒有注意孩子為什麼變得愛美。
1、孩子進入&34;
孩子到了三歲之後,就會進入&34;,會本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觸美和表達自己對美的感悟。這是孩子對美的初步認識和需求,他們正在形成初步的審美。
2、 孩子進入&34;
三到五歲的階段,是孩子的性別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一些特定的物品來甄別自己的性別,比如女孩喜歡裙子,男孩喜歡比較酷的鞋子。通過這些東西,以及別人對自己外表的反饋,孩子可以對自己的性別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家長對於孩子的愛美,不應該將其看成是影響孩子心靈成長的不利因素,也不應該看作是學習路上的絆腳石,只要家長找對方法引導孩子的愛美,愛美之心也可以讓孩子受益無窮。
首先,鼓勵孩子去認識美
與其抑制孩子愛美的天性,家長們不如大方鼓勵孩子去認識美。從日常家裡的布置,到孩子的衣著打扮,外出遊玩時街邊美麗的風景,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告訴孩子什麼是美,讓孩子對美可以有個從懵懂到具體的認知。
其次,由外到內地引導美
許多孩子對美的認知還非常淺顯地停留在外表階段,認為外表好看就是美的,家長應該正面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單純的外表美並不是真的美,更要有心靈美,智慧美,讓孩子養成正確的三觀,
最後,讓孩子去探索美
許多孩子對美的接觸都是被動的,美麗的東西來到孩子面前,孩子才接觸了、認識了,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去探索美,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不一定非要被人說美的才是真的美,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陽光自信。
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回來後,詢問孩子今天有沒有發現身邊有什麼很美的東西,是否可以和家長分享一下,這樣不僅可以鼓勵孩子去發現美,還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每個人都是愛美的,當家長注意到孩子突然變得愛美時,不要覺得孩子是學壞了,甚至想要抑制孩子這種愛美的天性。更多的應該是去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美,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真正美的孩子。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悠悠媽咪日記,為您答疑解惑!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