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孩高三獲化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元培學院!初三便愛上了化學

2020-12-11 校園快報

編者按

三載郡園時光,帶給學子們的遠不止為高考而戰的學習,更在於那些學習之中和學習之外逐漸形成而受用一生的東西,關乎為人和成長,關乎能力和素養,關乎精神和理想。長郡官微推出對話系列特輯,帶你走進一個個靈動鮮活的學子,了解一個真實而有溫度的長郡。

青春五月,讓我們一起走近勇於探索、享受挑戰的陽光女孩劉雅軒。

人物檔案

劉雅軒:長郡中學2019屆高1602班畢業生。現就讀於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理科實驗班),高三獲全國化學競賽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保送北大。高中期間,擔任班級團支書,獲評校三好學生、優秀團幹部和張孝騫生化競賽獎學金。

老師眼中的她

在化學競賽組,她是活潑可愛的「甲烷」,是大家的「開心果」,開朗樂觀,也不失待人接物的細緻。雖然競賽成績開始不是很突出,但她沒有放棄,靠著堅強的毅力堅持到了最後。

作為競賽組的衛生委員,她把競賽教室布置得像家一樣溫馨,給枯燥的競賽生活增添了一抹樂趣和色彩。競賽的路上充滿艱辛與挑戰,她選擇坦然接受,勇於趕超,做一個懷抱希望的奔跑者;她堅強地在化競路上攀登,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自律中升華自己,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樣一個腳踏實地、有責任心、意志堅強、對事物充滿激情的孩子,我相信她會在未名湖畔的的求學生涯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上演屬於自己的精彩。

——化學競賽教練 宋曉

高中畢業化學競賽組合影

對話劉雅軒

換個視角,感受化學的魅力

Q1:當得知獲得北大保送資格時,你當時感受如何?

我父母不激動那是假的,但是我本人對外表現得很平靜,內心則是感覺飛船穩穩著落一般,慶幸自己的努力沒有辜負。不過,因為當時我對於什麼樣的結果都採取可接受的態度,畢竟要麼就是進集訓隊保送,要麼就是金牌非集訓隊回來高考上一本線就可了,並且收到教練宋老師的微信時正好在其他同學房間裡聊天,就坦然接受了在場同學和家長的祝賀,然後馬上給教過我化競的各個老師發了感謝。

參加北大元培新生訓練營

Q2:什麼時候開始想要堅定化學競賽之路?

其實初中從長郡雙語直升以後,父母不太支持我搞競賽,但是當時初生牛犢不怕虎,非要去摻一腳——要是我早知道組裡其他同學那麼強,我很可能就堅持不下來了,幸好大家都不顯山露水以及我總是消息閉塞,後知後覺。我本人堅定化學競賽之路應該得益於教練宋老師一次又一次的鼓勵,宋老師總是會通過我們每個人的表情和學習態度估摸出心理狀態,然後單獨找我們出去聊,打氣加油,總之大概在高二上期10月份左右堅定了跟化競槓到底。

Q3:你對化學的興趣是源於哪裡?

初三剛開始接觸化學時,老師課堂上生動活潑、詼諧有趣的講解和反覆動手實踐給我們看,讓我大為驚嘆化學的有趣和氣味的多樣;其次,高一周萬明老師抑揚頓挫、慷慨激昂、聲情並茂的課堂給我一股腦兒向前衝的莫名勇氣,現在想想,是萬哥獨特豪放的人格魅力強烈吸引我走進化學的廣闊天地。

此外,女生對精緻美觀的瓶瓶罐罐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和擁有的欲望,不過很多女孩可能是對化妝品感興趣,而我是例外地覺著實驗室蒸餾管、燕尾管等儀器實在是太可愛了;最後,化學競賽的內容學懂了真的很有趣,歡迎大家步入化學神聖的殿堂!

化學競賽組春季聯賽合影

樂於挑戰,享受探索的過程

Q4:參與競賽面對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又是如何應對克服的?

最大的困難就是父母老是覺得競賽苦,只有男孩子才行,捨不得把他們的寶貝女兒送進競賽圈子。但我覺得男孩子雖然理解能力比我強,但是女孩子普遍比較細心啊,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對吧?而且就像我主動報名去北大軍訓特戰連,經過多輪選拔後加倍苦練一樣,我不是那種不喜歡吃苦的「嬌嬌屁」,我嚮往挑戰極限和探索新領域,我喜歡把自己丟入火坑磨礪。父母看到我這麼堅定,沒辦法阻止我,就只能任我去了。這麼看來,對於困難的應對,是時間替我磨破的……

參加北大新生軍訓特戰連

踏實細心,走到最後的關鍵

Q5:能夠取得最後保送資格,你覺得自己身上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就我那年的情況來說,我真得得益於諸多方面因素而不僅是我自己。非要說我身上的優勢,勉強找出一個詞「細心」吧。因為那幾年初賽題的趨勢是難度遞減,並且當年選拔省隊的實驗是「熟能生巧」型(多練,發揮穩一點就好了);而決賽理論題據說是近十幾年最簡單的,考察很多並不那麼難、並不那麼超綱的基礎知識,細心就好,決賽實驗更是手腳不抖就能做個差不多的非智力考察型無機實驗。

此外,心態也很重要,我當時拿到的是只要進了省隊就可降一本線的籤約,所以其實我最大壓力的時候其實是在初賽前;進了省隊後準備決賽的日子裡,宋老師總是寬慰我避免我壓力大,告訴我對我的要求不高,別做省隊倒一就行,能拿金牌就謝天謝地,所以反倒發揮不錯。

Q6:經歷競賽學習後,你覺得一個競賽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品質?

刻苦,細心,踏實,自制力強。其實這幾點長郡的很多同學都具備哈哈,稱不上我的特點哈哈。我會記得當時在組裡面每天清晨比我早來的彭方胤和劉一龍兩個小天使,會記得每天深夜比我晚走的吳一凡和肖宇彥兩個小可愛,會記得準時上下學、在家裡「搞超越」(笑,化學組同學才懂的梗)的韓金睿和宋佳齡兩個小夥伴,還有熱愛運動、勞逸結合的楊博軒、曹梓竣兩位大帥哥。他們都是督促我學習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加北大元培書院實踐活動

Q7:推薦一些覺得有效的學習方法?尤其是自己最擅長的化學。

學科綜合方面我覺得我不能班門弄斧,就談談化競吧。

1、 無機:元素方面一定要儘可能多背一點,此外涉獵可以廣泛一些,拓寬知識面,使得拿到元素題時不至於發慌。無論是從題型還是知識點方面,基本的分析化學計算一定要熟練掌握。總之,無機化學就是多背和細心。

2、 有機:一定熟背熟記人名反應,不說運用得爐火純青,但至少它們的變式一定要能發現並找出這樣反應的理由和條件。遇到一個反應,可以在主反應之外多想想副產物和副反應,即便題目沒有要求,這樣天馬行空或許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有機世界。

3、 結構:一定要多動筆畫圖,有條件的可以網購模型啥的自己多擺弄,每個結構多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一定要把那些典型的結構記牢、弄得透透徹徹。課外多閱讀特殊的結構圖,不要只局限於官方課本,這樣可以給考試時推斷一些偏怪難的結構帶來靈感,節省不少時間。

4、 物化:計算過程是按步驟給分的,「公式、數據、結果」缺一不可,工工整整,才能贏得評卷老師的青睞。物化和物理方面的聯繫較大,平時要多勤練多思,越難越要逼著自己去挑戰。

樂觀熱情,擁抱生活的多彩

Q8:學習之外,最喜歡做什麼?

跳舞,唱歌,種花,和父母一起散步。

繁忙的學習之餘,舞蹈是我最大的愛好,我相信任何情緒都可以融入舞蹈的萬種風情裡,我也喜歡沒事的時候找個沒人的地方一邊哼著歌兒,一邊即興起舞,鬆弛緊繃的神經,釋放壓抑的情緒。

種花的話大概是因為女生普遍喜歡跟美好清新的花花草草打交道吧,我喜歡觀察一株植物從破土而出、抽芽長葉到開花結果以及枯萎凋謝的全過程,也很享受培育一株花的整個過程,我常跟它們對話,就像和我的好朋友一樣。

此外,多跟父母相處交流,也會讓自己保持生活的溫暖和幸福。

參加新疆舞表演

Q9:聽說你課後之餘經常主動清理教室並把它布置得像家一樣溫馨?聊聊這個事。

我覺得培訓室就跟家裡一樣,都是成長學習的地方,而且培訓室裡人更多,更有必要把環境布置得乾淨整潔一些,這樣每天一大早踏入培訓室的門,就可以聞到清新的花香,看到蔥蘢的綠色,新的一天就從精緻愉悅的環境開始了,這也會非常利於自己保持一個最佳學習狀態。

種植這個事不需要花費什麼時間,忙的時候我也會直接從花店買一盆已經栽好了的花放窗臺上,做題沒靈感的時候就望著它,放鬆一下,不過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從種子開始種。在此,非常感謝宋老師看到我搞這些「雜七雜八」的事的時候沒有阻止我,而是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Q10:分享一下高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實踐活動?

高一擔任團支書,每周會和同學們一起策劃班會和團日活動,也會在競賽與學科之餘,擠出時間做義工。我覺得做義工真的是件很快樂的事情,能盡己所能幫助別人,給別人帶來便利的同時自己也成長不少。

此外,保送之後還回到競賽組為學弟學妹們出試卷、改試卷、講題目、帶實驗啥的,也算是繼承長郡各科競賽「前帶後」的光榮傳統吧(另一方面我會有一種自己年輕一兩歲的錯覺哈哈)。

為高二的學弟學妹們分析化學題

甘於付出,長郡歷練的底氣

Q11:回首三年,長郡帶給你最大的改變和收穫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堅韌不拔的意志,貫穿始終的初心,捨我其誰的霸氣。

三年競賽生活充實足料,雖緊鑼密鼓,卻井然有序。競賽組裡,同學們傾其所能互相幫助,我們一起攻堅克難,是彼此在難題攀登上的好朋友。

此外,課餘時間我們會一起去操場打羽毛球、打籃球、踢足球,會一起在列印店前面的車坪裡扔飛鏢,會一起簇擁著幾位組寵去小賣部請客吃零食……有這樣一幫「上刀山下火海」交情過硬的兄弟,自然在組裡不會感到孤獨,大家在一起為相同的目標一直努力,意志就自然堅定了,初心就自然保持了。到最後,翻看自己兩年多做過的試卷複習時,我會抬頭看一眼黑板上的倒計時牌,心裡給自己加油打氣:我們都刷了這麼多題,還怕什麼?既然都複習到位了,沒什麼好心虛的!

同時也有緣認識了很多善解人意、博學多識、樂於助人、擔當奉獻的學長學姐。更有幸受到諸位化學競賽金牌教練的指導,肖主任非常關心我們。此外,宋老師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不以開始成績高低論英雄,正是因為他對我們成長不急不躁,我才能以慢吞吞的性子笨鳥先飛,留在最後。

129合唱比賽中與元培學院的舞蹈小夥伴合影

Q12:你最喜歡長郡的哪一點?

全方位、多維度發展。長郡出來的同學無論考到哪所大學,普遍都是大家眼中的多面體,實踐能力強,這都得益於學校為我們搭建的多元的學習成長平臺。曾經參與過的校園模擬招聘會、暑假走進新農村活動、各類主題節會活動都令我們印象深刻,收穫頗多。

另外還有深厚的同窗情誼。無論是高考生還是競賽生,大家關係親密。初賽前收到一大堆打勁加油賀卡,還有三兩好友邀約出校逛街吃遍南門口,以及每天晚自習課間攜手去小操場跑步的美好經歷永不能忘!

Q13:三年來對你影響最大或者是最難忘的事?

是關於老師的兩個小片段。初賽前晚自習去找宋老師,經常看到檢查我們的模擬卷、寫評語鼓勁的宋老師因為勞累過度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據組裡同學透露,宋老師有那麼幾天甚至累得直接在辦公室裡睡沉了一晚上沒回家)。

在透過湛藍玻璃的走廊昏暗燈光下,班主任李龍軍老師守著同學們自習,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批改著物理作業、備課,居然都沒發現我走到他身後。

化學實驗營合影

不斷嘗試,通往更遠的未來

Q14:聽說你大一參加軍訓時還參加了北大特戰連,途中受傷了還堅持到最後?

當時選拔特戰連是經過三輪比拼的:首先是平板支撐,每個連隊選出堅持得最久的30名同學;然後是1分鐘仰臥起坐加1分鐘伏地挺身,總數達到要求的留下;最後是1公裡跑,賽出最快的一百多人——很開心最後和咱們長郡一起畢業的飛哥(數競)和酸酸(化競)三個人一起走到了最後。

我想,既然選拔過程中這麼多疼痛都堅持過來了,我為什麼在訓練中不能再堅持堅持、再忍一忍呢?此外,元培學院19級的年級主任魏偉老師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最年輕華人女性,當時離開原連隊進入特戰連的時候,她就用自己2018年爬珠峰的經歷鼓勵我們:「攀登珠峰十萬步,每一步都算數。」我覺得我不能給原連隊丟臉,於是在考慮到自己腳傷有一定程度恢復的情況下,我認為憑藉自己平時和父母長途競走的經歷可以堅持得下來,就果斷報名了。而且,京郊射擊和露宿野營實在是對我太有吸引力了,不去都感覺對不住之前刻苦訓練的自己……

▲劉雅軒參加北大特戰連時接受央視採訪片段

Q15:對於未來,有什麼期待?

行行都重要,行行不可少。不管自己從事什麼崗位,都希望能憑藉所學,報答父母和其他幫助過我的人,回饋社會,奉獻祖國。

Q16:送一句話給學弟學妹吧!

別怕,敢闖才有機會,敢拼才有未來!總會等到那麼一天,你會發現,路就在腳下!

劉雅軒在華山

來源:長郡中學 圖片:劉雅軒 編輯:喬夢平 主編:王劍 終審:杜慧

相關焦點

  • 華附學子淡定摘得 國際化學奧賽金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日前,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結果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揭曉,廣東學子再傳捷報。華南師大附中學生古雲天以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佳績奪得金牌。這是該校奪得的第16枚國際奧賽金牌,第18枚國際奧賽獎牌。古雲天高一才開始接受正規的奧賽培訓,如何在短短兩年內實現完美「逆襲」?
  • 這個青島娃兒不簡單!獲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青島二中的化學創新實驗室裡,2018級生化MT的李原寧在整理自己做過的試卷、看過的書,一會兒功夫,就裝了滿滿一行李箱。11月17日晚,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上,他以山東省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競賽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比賽前大概做了300套題,看我刷的這些題就知道,我並不是那種天才型選手。」
  • 獲得國際化學奧賽金牌 鄭州這個高三女生是怎麼做到的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訾利利記者劉慧麗馬俊峰見習記者李志遠  7月30日下午,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學生王晨瑜帶著自己的國際奧林匹克化學競賽金牌出現在鄭州東站。這已經是鄭外學子今年斬獲的第二塊國際奧賽金牌,也是鄭外學子近年來獲得的第六塊國際奧賽金牌。
  • 本屆國際化學奧賽金牌得主古雲天:題目很簡單
    南都訊土耳其當地時間7月29日,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在伊斯坦堡落下了帷幕。受疫情影響,本屆國際化學奧賽的頒獎典禮在北京時間7月30日晚,於線上進行全球直播。華南師大附中的古雲天同學以世界第三、中國第一的佳績奪得金牌。這也是華南師大附中的第3枚國際化學奧賽金牌、第16枚國際奧賽金牌、第18枚國際奧賽獎牌。
  • 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排名全國前十,重慶八中學生提前保送北大
    吳宇軒回到高二教室自習當身邊的同學都還在積極備戰2019年高考,重慶八中高三實驗班的吳宇軒,已經獲得了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資格。在實驗出現失誤的情況下,吳宇軒的總成績依舊保持全市第一名,並以全國前五十的優異成績進入化學奧賽國家集訓隊,同時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他也是今年重慶市唯一一個進入到國家集訓隊的學生。事實上,在今年2月份北京大學組織的化學春季聯賽中,吳宇軒就已經獲得了北京大學籤約進省隊降至一本線錄取的資格。
  • 又一枚金牌!鄭外學子獲化學國際奧賽金牌,保送至清華
    咱河南學子再攬國際奧賽金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外國語學校獲悉,在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學生張焯揚代表中國隊斬獲金牌一枚!據了解,這是鄭州外國語學校學生近年來收穫的第三枚國際化學奧賽金牌,第八枚國際奧賽金牌。
  • 高中生參加奧賽還有用嗎? 有用! 能保送北大清華 還能破格入圍強基...
    若考生獲數學、物理、化學奧賽國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能力測試成績按滿分計。第四,考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可加分。該班面向高一、高二學生,通過「創新試點班」選拔的,可被該校降至一本線或投檔線以下40分錄取。有五大學科奧賽獎項的考生報考該班,在初試環節有優惠:獲國賽三等獎的,初試加20分;獲國賽二等獎及以上的,可直接進入複試。
  • 華師一不但承包了今年化學奧賽武漢所有金牌,還有個全國第一
    今年化學奧賽全武漢的金牌都被一所學校承包了——華中師大一附中這所學校不僅在武漢厲害在全省一樣厲害全省一共7枚金牌她獨佔6枚這所學校不僅在全省厲害在全國也很厲害這次比賽她金牌總數全國第二金牌數全國第二就最厲害了嗎
  • 長沙學子拿到一塊化學奧賽金牌,他的優秀在於有「三寶」……
    小學在大同小學就讀,初中在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就讀,初三直升長沙市一中。這時楊景程才開始接觸化學奧賽。楊景程直言,為了參加競賽,自己一直在花大量時間學化學,但競賽的激烈和殘酷,曾經讓他的父母想要勸他放棄。「為了競賽,其他學科拉下了很多,我怕他通不過競賽選拔,又耽誤了其他學習。」
  • 武漢7名高中生在化學奧賽中獲6金1銀佳績
    華師一附中7名高中生在化學奧賽中取得6金1銀華師一附中7名高中生在化學奧賽中取得6金1銀金牌累計數量位居全國第一湖北日報訊(記者龔雪、通訊員王麗)12月4日,在山東濟南舉行的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暨冬令營的成績揭曉,由13名選手組成的湖北省代表隊,獲得7金6銀的成績。其中華中師大一附中的7名學子獲得6金1銀的好成績。
  • 興趣和堅持成就了他 建德這名高中生獲全國化學奧賽金牌
    11月18日,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在杭州落下帷幕。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錢其樂同學發揮出色,獲得金牌,同時入選國家集訓隊(全國共50人,浙江5人),並保送至北京大學。錢其樂的金牌含金量頗高,排名全國第11、浙江省第2,創造了嚴州中學新安江校區化學競賽的歷史。
  • 一中學生入選化學競賽國家集訓隊,保送預錄取到北大
    >以優異成績分別獲得競賽金牌、銅牌其中,卞議德同學進入國家集訓隊已被保送預錄取至北京大學張幫程老師與兩位獲獎學生在賽場不忘初心,秉持天賦繼續前行(22)班,是班級學習委員,化學課代表,對數理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化學競賽方面尤為突出,高一拿到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江蘇賽區一等獎,獲清華大學全國中學生標準能力測試全年級第一,北大暑期課堂優秀營員,北大化學金秋營低年級一等獎,高二時化學競賽更上一層樓,取得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一等獎,獲北京大學2020年優秀中學生化學金秋營」獲得優異等次。
  • 2020化學奧賽成都七中6名選手全部獲金牌!4人進國集保送清華北大
    來自全國各地的408名化競選手參加了本次大賽,經過兩場共計7小時的理論測試,最終124人獲得金牌,163人獲得銀牌,95人獲得銅牌。參賽學生與主教練合影(左起:徐若涵、周正、覃君銳、範如本、侯元朗、何旭洋、蔡鑫榆)成都七中6名同學參賽,全部獲得金牌!
  • 高一學生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小學自製遊戲
    原標題:廣大附中高一學生彭博獲信息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愛看全英讀物,小學自製遊戲據NOI官網消息,50名學生獲得金牌併入選國家集訓隊。這50名學生中有4名學生來自廣東,其中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大附中」)學生彭博名列其中,且是廣東學生中的唯一一名高一學生。目前,彭博入選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2021國家集訓隊,並已被保送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圖靈班」。高一就奪金保送北大,彭博的「成長密碼」是什麼?
  • 金華學子喜獲化學奧賽金牌 保送清華大學
    2018-12-10 20: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金東報導組 朱純近日,從中國第32屆化學奧林匹克決賽傳來喜訊,金東區優秀學子項晨東經過理論與實驗層層選拔考試,以優異成績,獲得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大學。
  • 保送清華,國集、化學奧賽金牌獲得者:這本書,打開了化學興趣之門
    郭晟宇,鄭州市第一中學高三畢業生,他在第33屆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決賽中勇奪金牌,並進入前50名,成功躋身國家集訓隊,現已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第33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集訓隊名單郭晟宇,2020年化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成員之一。大家知道,只要進了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清華北大隨你挑,而他最後選擇了清華大學。今天,這位化學大佬給我們分享了他在學習化學過程中的經驗。
  • 湖南24名學霸入選「奧賽國家隊」 擬被保送至清華、北大
    湖南24名學霸入選「奧賽國家隊」 他們擬被保送至清華、北大奧賽生或更易拿到「強基計劃」入場券今年,湖南又有24名「牛娃」憑藉在五大學科奧賽中的突出表現,被清華北大相中了!故事一劉穎豪:學奧賽選自己感興趣的化學師大附中學生劉穎豪獲得2020年清華大學保送資格。和大多數走競賽道路的同學一樣,劉穎豪選擇化學競賽也經歷了一番思考和權衡。
  • 5人入選化學省隊,15人獲一等獎
    陳亞玲 2006年廣西高考理科總分第一名,2006年全國化學冬令營銀牌,保送至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化學方向,環境科學碩士。現任深圳中學化學競賽主教練。孫劍鵬 高中階段在化學冬令營獲銀牌,保送南開大學化學系。
  • 這位學霸獲得國際化學奧賽世界冠軍,高喊「我愛化學」,即將入學北大化學學院
    學軍中學化學競賽教練黃山老師說:「在這樣的環境下,何流做完題目以後,還多出來40分鐘,這是非常難得了。」可以說,何流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基本功過硬,才能經得住高溫和題目的考驗。學軍中學化學競賽教練姚琪老師說,自己作為教練日日夜夜地陪伴他一路走來,最終見證他取得這個成績,「小傢伙真的是很不容易,也是真的喜歡化學」。
  • 全國化學競賽摘金,青島二中這名學子勇闖國家隊並保送北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17日晚,在浙江杭州舉行的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落幕。青島二中2018級生化MT的李原寧以山東省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競賽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其實在2019年,李原寧就以高二學生身份在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全省第二名的成績。談及參加奧賽及學習經驗,李原寧說,想在競賽方面取得突破,首先要對所選學科有充分的興趣,確保即使連續讀幾千頁的大學教材也不會感到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