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縣法院著力打造「三善三新」文化建設品牌

2020-12-17 瀟湘晨報

蒲江縣法院著力打造「三善三新」文化建設品牌 讓法院文化成為公平正義的助推器

蒲江縣法院審判團隊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三善三新」即:勤學善思,潤澤心靈,描繪文化建設「新藍圖」;善博以浪,砥礪而行,構築文化建設「新格局」;止於至善,和合共進,豐富文化建設「新內涵」 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踐行法治的根本目標。近年來,蒲江縣法院結合本土文化精髓和法院工作特點,探索出了一條文化建院的新路徑,讓法院文化成為公平正義的「助推器」。 據悉,該院先後被省法院表彰為「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第二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全省法院優秀文化先進單位」,並榮獲「全國模範法院」稱號。今年10月30日,在全市法院文化品牌評選活動中,該院「三善三新」文化品牌榮獲二等獎。 ■勤學善思潤澤心靈 內生幹警文化氣質 取「茶馬古道文化」傳承之美,呈「蓋碗茶」調解之意。在該院,有一個由法官自主設計打造的「蓋碗茶」調解室,促使當事雙方以平和心態對待矛盾糾紛,打造至今,該調解室已化解糾紛千餘件,而這不僅是被省法院表彰的「文化建設特色項目」,更是該院運用文化帶動司法工作、為民解紛的縮影。 該院的法院文化建設,源自於「忠誠、務實、創新、奮進」的法院精神凝練和「尚法守廉,行勝於言」的院訓踐行,著力在培養幹警會學習、善思考上下功夫,增強法院內生動力,升華文化氣質,描繪了文化建設的「新藍圖」,避免了法院工作與文化建設「兩張皮」現象。 工作中,該院將已成立的文化興趣小組與審判研究小組融合開展學習培訓與創作活動,把相對枯燥的審判實務研究融入到文創中,不斷提升幹警的文化氣質。近三年來,該院幹警共有285篇文學、書畫等作品被刊物採用,26篇審判實務調研文章獲獎。 另外,該院將職能任務、特色亮點工作融入到文創工作中,寓法於文,豐富法治文化,體現法治力量。如自編自演的微電影《失蹤的掛號信》《當你遇上執行》在網絡上播放,屢獲獎項;法治小品《離婚風波》《找朋友》及詩舞朗誦《法官》、音樂劇《人民的呼喚》在文化下鄉中巡演;原創院歌曲《正義的脊梁》拍攝製作成MV參加全國法院院歌大賽…… ■善博以浪砥礪而行 融合訴源治理文化 「善寬以懷,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業。」該院將「無訟」「三善治蒲」等蒲江優良歷史文化與當今的地方禪茶文化、法院訴源治理文化相融合,不斷探索法院文化發展的新路徑,構築縣域大文化新格局。 通過深挖「蒲江無訟堂」的歷史淵源,傳承蒲江和善謙遜的「無訟」文化,提煉「和、清、純、雅、敬、信、謙、樂」的「茶鄉八德」,並以此為線索精選一古一今典型故事,在石象湖法庭創作寓教於樂的浮雕故事群,打造法治長廊「至善廊」,目前,這裡已成為了全縣法治文化教育基地。 該院還將文化建設與法院重點推動的訴源治理工作相結合,以「五老」為主的新鄉賢民間調解組織作為典型代表,通過升華「楓橋經驗」,指導收集、挖掘、梳理、引用各地村規民約、家規家訓,提煉符合法律規定的良俗,形成「一碗湯的距離」「上不彎腰下不抬頭」等調解的「土方法」,在「五老」新鄉賢調解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使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了基層。截至目前,全縣8個鎮(街道)已經建立127支「五老」調解隊,共有調解員428名,調解成功率達97.55%,受到了最高法領導及上級法院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通過深化訴源善治文化為載體,該院還與縣多調中心共建「多調促進」機制,構建「多調促進」善治文化大格局,豐富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方法,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今年以來,該院訴前分流化解矛盾糾紛1100件;創新開展「衍生案件治理」,通過第三方中立風險評估、類案生效裁判推送、執行先行督導等措施,有效治理案件衍生,改革一年來,該院各類上訴案件、首次申請執行案件同比下降30.02%,相關工作經驗在全省法院訴源治理暨繁簡分流現場推進會上交流。 ■止於至善和合共進 彰顯司法為民情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該院以「和合」為基石,以追求最高境界為目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不斷彰顯法院文化的司法為民情懷。 首先包括人性化服務的為民文化。該院立足群眾角度,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需,全力打造機關訴訟服務文化。通過訴訟服務中心的整體設計,構造了「蓋碗茶」調解室、律師出庭準備室、母嬰休息室等一系列服務場所的配套建設,不斷提升來院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再是建立聯動聯調的便民文化。制定聯調文化建設若干意見,積極牽頭整合資源,在全省率先建成道交聯調中心,為群眾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糾紛提供一站式服務。近三年來,交通事故案件審理周期從80日以上降至30日以下,訴前化解率達95%、自動履行率達98%。另外,還建立了勞動糾紛、果品糾紛、醫療糾紛、物業服務糾紛等聯調機制,化解了大量糾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為蒲江縣連續三年獲得全省平安建設第三方滿意度測評第一名作出積極貢獻。 最後是深化法治入心的親民文化。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創新開展「百案六進」、法治扶貧、法治文化下鄉等活動,每年精選100件案件送法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進企業,通過「走進法庭聽審判」以及巡迴審判、壩壩法庭等形式,邀請群眾旁聽、參與法院的審判活動,通過鮮活的案例傳播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有效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 小專訪 堅持「一核三向」促進「四力」提升 「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它可以作為一種載體,將司法為民的精神動力深入法院幹警們的內心,使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蒲江縣法院院長張保川表示,近年來,該院始終堅持「一核三向」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以司法軟實力提升為核心,著力從黨建引領、匠才培育、管理提升「三向」發力,實現隊伍凝聚力、創造力、執行力、影響力的「四力」同步提升。 三年來,在文化建設的驅動下,全院審判質效始終保持高位運行,結案率均在94%以上,當事人的信訪投訴減少30%,幹警的單位歸屬感、集體榮譽感、事業成就感和職責使命感不斷增強。張保川提出,明年將進入「十四五」時期,同時迎來建黨百年華誕,法院人將繼續為踐行公平正義而努力,堅持深挖文化精髓,加強院內黨建文化,提升隊伍綜合能力,促進法院事業全面發展,為推動蒲江縣加快建設「川藏鐵路第一港、國際生態公園城」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為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設作出貢獻。

【來源:四川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省著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於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進入關鍵時期的省情,廣泛運用校園文化、校風校訓等載體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南省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實施意見》等文件,旨在充分發揮高校傳承和創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用
  • 海西法院多角度多方位發力著力打造一站式「海西品牌」
    今年以來,海西州中級人民法院在上級法院的精心指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全省中級法院院長會議精神,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立足審判實際多角度、多方位發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元化的司法需求,著力提升一站式訴訟服務建設,打造特色「海西品牌」。
  • [漣源市]著力打造詩詞文化品牌
    [漣源市]著力打造詩詞文化品牌 字號:小大 2011-07-18 18:50作者:李鬱林 劉再麗 劉玉輝,數千年的詩詞文化源遠流長。圍城文化、龍山藥文化等使漣源形成了「敢為人先、兼容並蓄、多元開放」的獨特的地域文化。漣源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強市」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激發了全市人民的創作熱情。20年前,漣源詩友從詩壇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立漣漪詩社,2003年更名漣源市詩詞楹聯協會。20年來,漣源詩協高舉先進文化旗幟,堅持「兩為」方向、「雙百」方針,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打造詩詞文化品牌。詩詞隊伍不斷壯大。
  • 蒲江縣義務教育段學校第十站 | 天華學校:建書香校園,促多元發展
    學校始建於1909年,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005年,進行標準化建設後,於同年12月由原鶴山鎮天華初中和天華小學合併建成九年制學校,同時下轄一所幼兒園。成為學校的一個品牌優勢。2.著力打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搞好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作,讓寄宿制辦學模式成為促進學生回流的一種有效手段,使其成為天華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
  •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成都市人大代表、武侯區區長林麗: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著力打造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關鍵詞:公園城市打造「音樂大道」川大和望江樓圍牆有望敞開  20年後成都長啥樣?「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公園城市!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武侯如何發力?  「我們將把『四大歷史文化風貌片區』作為建設公園城區的重要抓手。」這四大片區,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音樂坊、華西壩、望江坊和錦裡。
  • 北京著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建議》提出,到2035年,北京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議》提出,紮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建設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北大紅樓)、抗日戰爭(盧溝橋和宛平城)、建立新中國(香山革命紀念地)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片區。
  • 雲南省商務廳著力打造「雲酒」品牌 振興雲南綠色酒產業
    雲南省商務廳著力打造「雲酒」品牌 振興雲南綠色酒產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5日 23:38 來源: 來源針對我省酒業存在的問題,為了打造「雲酒」品牌,提高「雲酒」的競爭力,促進酒業快速健康發展,滿足社會消費;為了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了進一步把「雲酒」推向旅遊市場,使更多的旅遊者在飽覽美好河山和民族風情的同時,又品嘗到獨具魅力的雲南美酒;為了充分發揮雲南綠色資源和民族特色優勢,深入挖掘綠色釀酒資源和獨具民族特色的酒文化,賦予「雲酒」綠色生態和民族文化內涵,為建設雲南綠色經濟強省和民族文化大省增添色彩
  • 惠民樂民育民富民 手持「四寶」省文化廳著力建設文化民生
    惠民樂民育民富民 手持「四寶」省文化廳著力建設文化民生 成都市文家社區中心。以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工程為抓手,著力推進文化民生建設。文化惠民五級網絡構建十五分鐘文化圈    出門走5分鐘,彭州市新興鎮陽坪村村民張志民就來到村裡的文化活動室。而到鎮上的綜合文化站,張志民只需要花15分鐘時間。    和張志民一樣,四川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只需要5至15分鐘,就能便捷地享受到各種文化服務。
  • 著力打造世界「寶都」品牌,建設「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產業聯盟...
    在建設世界「寶都」的道路上,深圳通過出臺政策、建設聯盟等一系列措施,加強與世界珠寶行業的聯繫。如今,水貝正著力打造世界「寶都」品牌。  「寶都」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據梁銳介紹,1981年隨著首家珠寶生產企業的誕生,水貝正式開始了「寶都」煉選史。隨後的十多年間,完整的黃金珠寶產業鏈逐漸形成,生產技術和產業逐漸領先於全國。2003年,深圳出臺政策支持水貝建設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基地,成為水貝邁向中國「寶都」的關鍵節點。同年,300多家黃金珠寶類企業進駐深圳羅湖區水貝片區。
  • 著力打造湖南旅遊板塊新的增長極——推進梅山文化與湘中旅遊資源...
    可聯可動,就是以梅山文化為靈魂,團結天下梅山人,堅持以釐清文脈、增強自信、品牌立命、聚力圖新為核心理念,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旅遊產業服務平臺,實現梅山旅遊企業的強強聯合、景區的優勢互補。要堅守自身優勢,結合景區特點,構建載體,打造平臺,將梅山的美食文化、武術文化、山歌文化、巫儺文化、民俗文化、集鎮文化、景點文化等放亮放大,將梅山文化元素植根於梅山旅遊產業之中,提升大梅山地區旅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是以梅山文化為靈魂,以研究梅山食文化品牌為重點,把梅山文化頗具生命力的元素融合到餐飲業中去,精心挖掘和打造梅山菜系,讓食客不但能夠體味舌尖上的梅山美食,更能感悟到美食背後的故事。
  • 從「四個著力」入手 中鐵信託大力建設信託文化
    為貫徹落實銀保監會「信託文化五年計劃」,推進信託文化建設,中鐵信託從「四個著力」入手,多策並舉,打出了一套信託文化研究、融合、傳播、運用「組合拳」,更好地實現以文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打造黨建「四清」文化 橫店稅務「一支部一品牌」
    打造黨建「四清」文化 橫店稅務「一支部一品牌」 滾動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0-11-12 15:54:16
  • 蒲江縣義務教育段學校第十二站丨壽安初中:揚弘毅之精神 育弘毅之少年
    文化名鎮。後學校歷更名為「和平一小」「和平一中」「蒲江縣插旗鄉初級中學 」「成元中學」。2002年,併入四川省蒲江縣壽安中學。2015年,初中部從壽安中學剝離,更名為「蒲江縣壽安鎮初級中學」。2020年,因蒲江行政區劃調整,更名為「蒲江縣壽安初級中學」。如今,壽安初中如昂揚奮進之少年,乘著青蔥年華,踏上了「弘毅教育」新徵程。
  • 南京浦口區湯泉街道湯泉街道打造鄉土文化教育品牌 著力提升文化自信
    今年以來,湯泉街道以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抓手,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優秀傳統文化自信,鼓勵全街中小學結合各校實際在教育中融入鄉土元素,推進特色文化課程建設,並以湯泉小學為試點,打造了一系列「湧泉」文化品牌教育,努力為社會培養有文化知識、有素養能力、有責任「接地氣」的人才。
  • 打造科技賦能創新進取的文化特色與品牌形象——華泰證券對文化...
    同時,華泰證券也呼籲全行業機構以不忘初心的使命與擔當,把文化建設放在公司發展的戰略性高度,共同打造「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合規、穩健,築牢企業文化的基石  華泰證券始終堅守「合規是底線,風控是能力」的發展理念,堅持奉行穩健的風險文化,圍繞「機制+平臺+文化」,以數位化為支撐,著力打造先進的合規與風險管理體系。  公司倡導主動合規,讓合規風控真正融入業務發展的全流程,努力創造專業價值。
  • 金塔打造航天文化品牌促產業發展
    利用得天獨厚的航天資源,打造航天文化品牌,給金塔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興奮劑」,更讓這個被譽為「神舟故鄉」的地方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金塔歷史文化深厚,自然風光獨特,聞名遐邇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坐落於境內。
  • 「書香」法院打造「鋼鐵」執行隊伍—海南定安法院用心培育特色文化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9月8日上午,一起排除妨害糾紛案的申請執行人將一面錦旗送到海南省定安縣法院居丁人民法庭,感謝法院強制執行,歸還2.37畝被強佔的土地。「牧愛 敬業」是海南省定安縣人民法院的院訓,「牧愛」寓意心中有愛,大愛無疆,與人為善;「敬業」則強調心中有責,忠於職守,敢於擔當的態度。這簡單的四字院訓完美融合了定安文化與法治精神,既延續了定安法院文化傳承又表達了該院對全體幹警的希冀。
  • ...打造文化長廊 重慶郵電大學以「文」育人 積極建設特色校園文化
    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打造了以唱響主旋律為核心的「陣地文化」、以弘揚傳統文化與信息科技文化為內核的「樓宇文化」、以彰顯重郵符號為特色的「標識文化」、以美麗重郵品牌為龍頭的「活動文化」,來營造積極向上、求實創新、人文科技、愛國愛家愛校的校園文化氛圍。
  • 寧波做好「建管用」文章 著力推進特色文化禮堂建設
    「草根藝庫」,不拘一格「網羅」田頭藝人、鄉村教師、「民間達人」、文體熱心人士等群體參與,並將「草根藝庫」劃分成文藝骨幹分子、文化志願者、文藝培訓團隊等小組實施分類管理,充實戲曲、農民繪畫、舞蹈、攝影、非遺等文藝特色內容,按區域組建農村文化禮堂文體團隊開展不定期巡演,著力形成「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文化品牌格局。
  • 兩會看法院丨秦淮法院打造隊伍建設「五大亮點」
    法院隊伍建設是實現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2020年,秦淮法院緊緊圍繞隊伍建設這一根本,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與從嚴治院相結合,全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高素質法院隊伍。政治引領鑄法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