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人,為家鄉喝彩,咱們用成語dou起來

2020-12-19 澎湃新聞

@邯鄲人,為家鄉喝彩,咱們用成語dou起來

2020-04-13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邯鄲是「千年古都」「成語典故之都」,歷史悠久,文化璀璨。進入新時代,邯鄲各項事業發展踏上「快車道」,邯鄲人民正信心滿懷、昂首闊步奔向全面小康。為更好擦亮邯鄲城市名片,彰顯邯鄲人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助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邯鄲市委網信辦聯合抖音,一起讓邯鄲成語抖起來。

據了解,該活動用「話題+直播」兩種方式共同助力活動開展,邀請邯鄲籍明星王莎莎、成語大會主持人程成、邯鄲文化推廣大使小強作為活動內容的強曝光,也邀請到本地達人深入到邯鄲特色文化地點進行直播,以網絡視角品味邯鄲歷史文化,解讀邯鄲精神。同時邀請多維度達人連麥互動,助推直播效果。

據悉,此次抖音活動將持續到4月30日,各位網友可以通過抖音短視頻APP直接參與。

參與步驟如下:

1.點擊右上角搜索按鈕

2.點擊左上角掃一掃-相冊掃描話題二維碼;或直接在搜索框搜索#成語話江湖 進入話題

原標題:《@邯鄲人,為家鄉喝彩,咱們用成語dou起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成語是一種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或人們的口頭故事,長期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結構固定,意思精闢,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被人稱之為濃縮的中華文化。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悠悠故鄉情,我為邯鄲成語「雲」代言
    美麗的邯鄲城不僅是三千年未改過名字的古都,更是一座成語之都。近日,邯鄲馬莊學區三堤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們開展了一次「悠悠故鄉情,我為邯鄲成語云代言」的系列活動。  邯鄲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美稱,在人們日常所用的成語當中,跟邯鄲有關的成語一共有一千五百多個。
  • 中國成語大會邯鄲四霸資料介紹:靈趙菡芮來自邯鄲學院
    據@古道邯鄲:事實上邯鄲四霸都不是邯鄲人,因為她們都是邯鄲學院學生,而中國成語大會又是在「成語典故之都」邯鄲舉辦她們又表現出眾,所以人稱邯鄲四霸,她們都是非邯鄲籍的邯鄲姑娘。公開資料顯示張鈺樺來自邯鄲學院文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河北省某市人。  記者了解到,「靈趙菡芮」組合代表邯鄲學院參賽,「靈趙」即為人傑地靈的古趙邯鄲,「菡芮」意在告訴家鄉父老自己將如香草初生,荷花待綻般全力以赴。
  • 文一帆的冰雪小故事之為家鄉喝彩
    為家鄉喝彩尚義縣太平街明德小學六(4)班 文一帆鴛鴦湖畔白雪茫茫,一條條雪道順坡而下……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張家口尚義縣。2022年,張家口將與北京攜手舉辦冬奧會,從此,我的家鄉便與雪結下了不解之緣。每當到了冬季,鴛鴦湖滑雪場便開始人工造雪。
  • 首屆中國成語文化高峰論壇聚智邯鄲 產業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來源:消費日報網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8年11月1日-11月2日,由邯鄲市社科聯、成語小鎮(邯鄲)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主導的2018首屆中國成語文化高峰論壇在邯鄲首金商中小企業金融發展中心
  • 咱們大唐山有什麼成語?一起盤點下!網友:值得唐山人記住
    前幾天又和一個邯鄲的朋友聊了聊,他說邯鄲地名有2000年,而且邯鄲是成語之城,和邯鄲有關係的成語數都數不清,比如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奇貨可居,黃粱一夢,紙上談兵,胡服騎射,價值連城,完璧歸趙等等。(不過紙上談兵明顯是後人杜撰,趙括那個年代明顯沒有紙)後來我想想咱們大唐山有什麼成語,仔細想還真的有,咱們一起看一下!不食周粟當年武王伐紂滅了商朝,作為商朝的近親,孤竹國也亡國了 。孤竹國有兩位王族,分別叫伯夷和叔齊。他們發誓不吃周朝產的糧食,吃野菜。
  • 邯鄲方特開業在即,吃喝玩樂讓我們嗨起來!!!
    邯鄲方特8.1號盛大開業,讓小謹哥帶領你們嗨起來。邯鄲· 中國成語文化博覽園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佔地面積約1000畝,規模可想而知。建成後將輻射大片區域,從而帶動我大邯鄲旅遊相關事業的發展。其坐標位於邯鄲市漳河生態科技園區。緊鄰G4京港澳高速鄴城高速口。
  • 第四屆華語風採·中國成語故事即將在邯鄲舉行
    為展現「講好中國故事,充滿文化自信,要傳播中國文化,展現中國魅力」的時代主題,激發青少年成語學習的熱情,展現當代青少年的風採與活力,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健康體育發展中心、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青少年工作委員會的發起和組織下,華語風採活動已經成為了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優秀的少年兒童綜合素質展示活動
  • 【邯鄲成語】每日學成語:中飽私囊
    邯鄲——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僅在歷史上佔據著輝煌的一頁,在文化方面更是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人們日常所用的成語中,就有相當一部分產生於邯鄲。故邯鄲便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稱號。01每日成語中飽私囊中飽私囊,指侵吞經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
  • 為何說河北邯鄲是成語之都?不服不行
    邯鄲之所以名氣大和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以邯鄲為都有很大關係。實際上,邯鄲除了是趙國之都,還有一個「都城」的身份——邯鄲還是成語之都。如果以城市為單位來計算所產成語的話,邯鄲無疑是名列前茅的。先說十幾個與邯鄲有關的特別著名的成語吧,如圍魏救趙、胡服騎射、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利令智昏、梅開二度、邯鄲學步、毛遂自薦、一字千金、驚弓之鳥、價值連城、完璧歸趙、曠日持久、奇貨可居(呂不韋看中秦國在趙國的人質異人,即秦始皇之父)、三人成虎,還有太多太多。咱們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講完這些成語,那就挑幾個與地理有關的講講吧。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位於河北省南端的河北省下轄市邯鄲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距今80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了人類的繁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邯鄲記》,始於戰國時期,為趙國的都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 讓歷史文化「活」起來
    近年來,邯鄲市深入挖掘得天獨厚的成語典故文化、太極文化、趙文化、磁山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資源,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導一批民營資本進入文化領域。文化建設好戲連臺,令人喝彩。2009年,該市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2億元,同比增長15.8%。邯鄲市委書記崔江水說,他們就是要通過改革,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產業,讓歷史文化「活」起來,讓城市文化軟實力「硬」起來。
  • 避暑邯鄲 「學步」成語之鄉
    日前,由邯鄲國旅、中國鐵道旅行社承辦,國旅總社、中旅總社、中青旅等北京各大旅行社共同推出「邯鄲號」旅遊專列,將帶你和孩子一起在暑期走進邯鄲的靈山秀水。與此同時,為回饋讀者,專列之旅的價格從798元優惠至598元,讓您帶著美好的心情,在清涼避暑、品嘗美食之餘,不知不覺地沉浸在邯鄲的深厚文化底蘊之中。
  • 華強集團邯鄲打造成語主題公園
    深圳知名文化企業華強集團將在邯鄲打造「中國成語文化主題園  邯鄲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僅在歷史上佔據著輝煌的一頁,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在人們日常所用的3000條成語當中,有1584條產生於以邯鄲為中心的趙國並與邯鄲相關,因此邯鄲素有「成語之鄉」的美稱。華強集團在文化科技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已經連續六年位列「中國文化企業三十強」。
  • 30個邯鄲成語將拍成電影
    由邯鄲廣電傳媒影視部與河北締傑影視、邯鄲姐弟影音文化、河北傲軒文化傳媒聯合攝製的30集大型兒童幽默劇「開心成語連連看」之《圍魏救趙》,於8月9日在趙苑成語典故苑隆重開機。    成語故事是邯鄲文化中最亮麗的風景線之一,邯鄲以成語典故數量全國之最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邯鄲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古典文化,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是當之無愧的「成語之都」。據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天上的真龍聽說人間有個叫葉公的人,愛龍成痴,非常虔誠,平生的願望就是想看一眼真的龍。它深受感動,決定讓葉公親眼看看自己的樣子,就從天上來到了葉公的家。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一葉障目
    成語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成語來自於古代寓言故事,有些來自歷史故事和歷史著作,還有些來自神話傳說故事等等。 寓言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中國歷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成語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杯弓蛇影、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 河北邯鄲真不愧為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學步的典故起源於此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與山東省和河南省相鄰,這是河北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同時還是我國的成語典故之都。據考證,直接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多達200餘條。這些成語典故,也是邯鄲歷史文化的標誌之一。在邯鄲老城區,有一座橋,叫做學步橋,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邯鄲學步」這個成語,實際上這也是邯鄲學步這個故事的發生地。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於是不顧路途遙遠,來到邯鄲學習當地人走路的姿勢。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長城網邯鄲10月14日電(鄭風莉 李晉陶)一員大將身負荊條,面向一位文官單膝下跪,雙手抱拳高舉過頭。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
    曙光第二小學推出的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還能鼓勵學生積極走出家門實地了解邯鄲的歷史典故和風土人情,做到了「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的知行合一,使得經典成語文化在學生心目中深深紮根並推陳出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