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提問,兩萬元的經濟糾紛想打官司,請律師費用大概需要多少?事實上,這個是由具體案件的複雜程度、以及不同地區不同律所的服務收費標準來決定的。雖然涉及的金額並不算太大,但不代表案子就簡單,或許你會因為案件複雜而支付過萬的律師費,所以還是得看案件的具體情況以及當事人的訴訟目標。
對此我們給出的建議其實是不建議委託律師,雖然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律師服務費用標準也存在差異,但是說實話都不會太低,筆者了解的部分情況是這樣的——《四川省律師服務收費項目及標準》中規定,不涉及財產關係的案子計件收費,每件收取1000-10000人民幣;涉及財產關係的,實行按標的金額比例分檔收費,50000元以下的1000-3000元,50000元以上500000元以內6%-5%;
在上海,20000元的官司是按照8%-12%的比例收取費用的,收費不足3000元的,可按3000元收取;而在福州,按照福州市律師服務收費指導標準(試行),不涉及財產關係的或涉及財產關係金額在10萬元以內的,基礎律師服務費為5000-50000元/件。
雖然只是參考/指導價,具體還得根據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的資歷、經驗、社會信譽和業務能力,雙方關係等再與律所協商,但從中也能看出普通人要請律師著實代價不低。
而且這種金額不大的案件,在基層律師資源較為缺乏的情況下,容易遇到老律師不願意接,小律師接案子也是勉強接的情況,這就容易導致一種更鬧心的結果——官司沒打贏。
所以說兩萬元標的官司最好別打。雙方友好協商,友好解決最好,證據充分也可以自辯;
如果當事人認為錢多錢少不重要,但是一定得爭口氣,那麼我們建議有律師朋友的、優先找朋友,畢竟朋友介紹的律師,一般是能力達標,收費儘可能低的。
沒有從事相關工作朋友的話,那就只能自己擦亮眼睛,注意委託的律師對案子是否負責了,這方面我們也能給一點言談方面的參考,如果你選擇的律師總是表現的信心滿滿,說這個案子沒得問題包贏,還沒怎麼深入了解案情就急於讓你辦理委託,那多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個好的律師,對於當事人諮詢的案件,首先要有一個基本了解,然後根據案情分析利害得失,把可能存在的風險與面臨的問題向當事人說明,讓當事人有心理準備,自己也能得出應對的辦法,如果有把握能贏自然是接受委託,如果沒有把握則會向當事人說明勝算幾何,由當事人自已選擇需不需要辦理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