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教育
七夕,我們家又叫乞巧節【明夷教育】。
每村未嫁之少女,自願組成少女歌舞團,在農曆七月一日,河岸邊迎接巧娘娘(七仙女),七月七日又在河岸邊送別巧娘娘。而這七日少女歌舞團村與村聯誼,相互表演、切磋歌舞、禮尚往來。
那些不會繡花織衣的少女每年此時,都會被母親送來唱巧娘娘,祈求巧娘娘能賜一雙巧手,繡花織布,無所不能。
而那些未娶之少男,看著那些鶯鶯燕燕、花枝招展、含苞待放的少女,自願組成了護花使者團,護花使者團也會村與村聯誼,不過他們切磋的卻是拳頭,但也只是點到為止,因為要在心儀的姑娘面前保持風度。
後半年又會有很多的男女結婚,村裡一片熱鬧,人們喜上眉梢。
又是一年的七夕,這是中國人的情人節,賦予了一個完美而又辛酸的愛情故事。這首詩寫於我初中的時候,年年七夕才會想起,不知為何,卻配了一副素色的圖。
一次相會,充滿了喜悅的眼淚,充滿了思念的甜蜜,而愛情的純真讓銀河都陶醉。說不完的情話,訴不完的思念,軟軟的話兒,把心融化。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只羨鴛鴦不羨仙,做得一對雙飛燕。
相逢總是短暫,離別太難,彼此緊緊相依,恨不能融合成一個整體,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依永不分離。
君住銀河南,妾住銀河北。終日不得見,共飲銀河水。
牧牛銀河旁,伊人水一方。何時才相見,淚水滿衣裳。
織布銀河旁,君在水一方。每年七月七,只為君補妝。
思卿念卿不見卿,卿如明月很傾城。
日夜思君不見君,君心如我我如君。
......
我在想,牛郎和織女每天會不會,就在銀河邊隔江相望,如同我們家唱巧娘娘一樣,兩人就這樣對唱,訴說著彼此的思念與情話【明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