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賽日期和地點
2014年1月2日(星期四),廈門國際會展中心。
二、競賽項目和發令時間
本屆比賽同時舉行多項配套賽事,請務必注意各項目發令時間。
競賽項目 | 輪滑10公裡比賽 | 輪椅半程馬拉松 | 馬拉松特邀和錦標賽的女子選手 | 馬拉松男子特邀選手 | 馬拉松和錦標賽男子、男女等級達標測試 | 海峽兩岸城市及全國高校馬拉松邀請賽馬拉松業餘選手賽 | 半程馬拉松 | 10KM | 5KM |
發令時間 | 7:30 | 7:35 | 7:45 | 8:00 |
三、比賽路線:
(一)馬拉松: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民族路→中山路→思明北路→湖濱南路→湖濱中路→湖濱北路→東渡路→湖濱西路→鷺江道→演武大橋→環島路→國際會展中心(終點)
(二)半程馬拉松: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民族路→中山路→思明北路→湖濱南路→湖濱中路→湖濱北路東段(七星路口)(終點)
(三)輪椅半程馬拉松: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演武大橋→中山路→思明北路→湖濱南路→湖濱中路→湖濱北路東段(七星路口)(終點)
(四)輪滑10公裡比賽: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靠海邊道路)→曾厝垵路口書法廣場(終點)
(五)10公裡 :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曾厝垵西路(思明軟體園路口)(終點)
(六)5公裡:國際會展中心(起點)→環島路→雲頂南路(環島路口)(終點)
四、比賽檢錄時間、地點及要求
(一)檢錄時間:1月2日上午06:30-07:30。
(二)檢錄地點:
1、馬拉松:在藍色起點門後,第1方陣為女子特邀優秀選手、女子全國馬拉松錦標賽選手。第2方陣為男子特邀優秀選手、男子全國馬拉松錦標賽選手、參加等級達標測試的運動員、擁有特殊號碼布的運動員。第3方陣為參加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賽和全國大學生馬拉松邀請賽的選手。第4方陣為集體組隊的參賽者。第5方陣為個人參賽者。
2、半程馬拉松:在白色的拱門後,第1方陣為集體組隊的參賽者、第2方陣為個人參賽者。
3、10公裡:在綠色的拱門後,第1方陣為集體參賽的參賽者、第2方陣為個人參賽者。
4、5公裡:在黃色的拱門後,第1方陣為集體參賽的運動員、第2方陣為個人參賽者。
(三)檢錄要求:
1、參賽者必須準時到各項目檢錄地點進行檢錄。
2、各項目參賽者必須穿著大會統一發放的服裝參加比賽。
3、參加等級達標測試的運動員須在7:20攜帶其身份證電子掃描件到達全程馬拉松等級達標檢錄處進行檢錄,如點名三次仍未到達的,其成績不得作為申報等級運動員的依據。
五、競賽辦法
(一)採用國際田聯最新競賽規則。
(二)相關距離的關門時間:
5公裡 | 7公裡 | 10公裡 | 12公裡 | 中山路路口 | 半程馬拉松 | 30公裡 | 35公裡 | 全程馬拉松 |
1小時 | 1小時15分 | 1小時30分 | 1小時45分 | 2小時30分 | 3小時 | 4小時10分 | 5小時 | 6小時 |
(發生特殊情況時,組委會可決定提前關門,運動員需服從指揮)
(三)參賽者如在各項目及相關距離的關門時間內未完成比賽,須退出比賽就地疏散或上援助車,賽事援助車通過後,解除交通管制。此後參賽者若不退出比賽,發生一切事故,責任自負。
(四)在關門時間內跑完全程馬拉松的運動員,完成比賽一小時後憑兩塊齊全的號碼布分別在成績證書領取處和全程衣物寄存處領取成績證書、紀念牌和存衣包,當日16:30以後,改為第二天到市體育中心原現場報名處辦理。
(五)在關門時間內,跑完半程馬拉松、10公裡和5公裡的參賽者,不錄取名次,只發給參賽證明(領取參賽物品時一同發放)。半程終點衣物寄存點當日12:00後改到市體育中心原現場報名處,16:30後改在第二天辦理。
(六)組委會將對起點、終點及關鍵路段進行錄像監控,出現以下違反比賽規定的參賽者將被取消參賽成績,個人資料錄入報名識別系統,兩年內不準參加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視情通報所在單位,並報請中國田徑協會追加處罰。情節嚴重的,終身禁賽。
1、虛假年齡報名或報名後由他人替跑的;
2.運動員攜帶他人計時傳感器或一名運動員同時攜帶兩枚或兩枚以上計時傳感器參加比賽的;
3.不按規定的起跑順序在非本人報名項目區起跑的;
4、起跑活動中不按規定時間出發,搶跑的;
5、關門時間到後不停止比賽或退出比賽後又插入賽道的;
6.沒有沿規定線路跑完所報項目的全程,抄近道或乘交通工具及途中插入的;
7.全程馬拉松選手在終點不按規定要求,重複通過終點領取物品的;
8.全程馬拉松選手沒有按規定攜帶自己的兩塊號碼布通過終點的;
9.全程馬拉松選手未跑完全程,私自通過終點領取物品的;
10.不服從賽事工作人員的指揮,幹擾賽事,聚眾鬧事的。
六、錄取名次和獎勵辦法(參見各項目競賽規程)
七、號碼布
(一)號碼布顏色區別
項 目 | 男 | 女 | 起點門及服裝顏色 |
馬拉松 | 白底黑字 | 白底紅字 | 藍 |
半程馬拉松 | 紅底黑字 | 白 | |
10公裡 | 黃底黑字 | 綠 | |
5公裡 | 藍底紅字 | 黃 |
(二)號碼布佩戴要求
1、5公裡、10公裡參賽者,每人1塊號碼布,佩帶在比賽服胸前,半程馬拉松參賽者每人2塊號碼布(一大一小),大號碼布佩帶在胸前,小號碼卡須放在存衣包正面的口袋內。
2、馬拉松參賽者,輪椅半程馬拉松每人2塊大號碼布,1塊小號碼卡,比賽服胸前、背後各佩帶大號碼布一塊;小號碼卡須放在存衣包正面的口袋內。輪滑10公裡比賽每人大、小號碼布各一塊,一塊小號碼卡。胸前佩一塊大號碼布,右大腿外側佩一小號碼布,另一小號碼卡須放在存衣包正面的口袋內。
3、號碼布是參賽者的身份憑證,參賽者必須佩戴各自號碼布進入與比賽項目相應的出發區進行檢錄,在比賽過程中必須自始至終佩帶號碼布,少1塊號碼布即取消比賽資格。
4、號碼布不得轉借,否則發生的一切事故,由原號碼布持有者負全部責任。
八、衣物存取
(一)馬拉松衣物寄存處設在起、終點附近的區域。憑衣物寄存包和號碼布到衣物寄存處寄取衣物。衣物寄存處開放時間:06:30-16:30。16:30後全程衣物領取點及成績證書領取處改在第二天到市體育中心原現場報名處。
(二)半程馬拉松衣物寄存車停在該項目起點附近,賽前,憑衣物寄存包和號碼布到衣物寄存處寄存衣物。賽後,請憑號碼布到半程馬拉松終點向前300米,原寄存車領取。衣物寄存處開放時間:06:30-7:30(起點);9:00-12:00(半程終點)(賽前15分鐘半程馬拉松衣物寄存停止,寄存車駛離主會場)。半程終點衣物寄存點當日12:30-16:30改到市體育中心原現場報名處,16:30後改在第二天辦理。
(三)如有特殊情況沒能按時領取衣物的或未領取成績證書(紀念牌同時領取)的,賽後請憑號碼布和相關證件到廈門市體育中心內原現場報名處辦理。輪椅、輪滑10公裡比賽到其報名處領取。如2天之內無故不領取的,組委會將衣物按無人領取處理。聯繫電話:0592-5049936。
(四)衣物寄存,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及貴重物品。
九、計時傳感器和成績證書的發放
(一)全程馬拉松賽採用電子計時,大會提供一次性計時傳感器供運動員使用,不收押金也無須退計時傳感器(可留做個人收藏)。請參賽者或單位於賽前6天(12月27日至1月1日)到廈門市體育中心內馬拉松報名處領取計時計時傳感器,無計時傳感器者參賽無效。領取計時傳感器時間: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1月1日14:30-21:00。
(二)半程馬拉松、10公裡、5公裡計時器安裝在終點門旁,在關門時間內,完成各項目比賽的參賽者,請根據自己到達終點的時間,自行記錄在參賽證明上(領取號碼布時同時領取參賽證明)。
(三)在關門時間內跑完馬拉松全程的參賽者,完成比賽後憑兩塊號碼布(一塊小號碼卡留在存衣處)到終點大會成績證書領取處領取成績證書(同時領取紀念牌,漏領不補)。
十、終點流程
1、全程馬拉松選手憑兩塊號碼布領取浴巾-領取食品和用水-領取盛衣包-領取成績證書和紀念牌,前八名的等待頒獎
2、領取食品、飲用水
競賽項目 | 物資領取(憑參賽號碼布) | 備註 |
全程馬拉松參賽者 | 浴巾、食品、飲用水,取回盛衣包、退還一塊號碼布,成績證書、紀念牌。 | 交回盛衣包上的小號碼卡,留下一塊號碼布留作紀念 |
半程馬拉松參賽者 | 飲用水、取回盛衣包 | 交回盛衣包上的小號碼卡 |
10KM/5KM 參賽者 | 飲用水 | 記下跑到終點時的成績後直接疏散(參考交通最新公告) |
十一、關於頒獎事項
(一)頒獎地點均設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廣場(輪滑10公裡比賽按其通知執行)。
(二)獲得全程馬拉松和輪椅半程馬拉松男、女前八名的參賽者,及其他項目獲得名次的選手賽後按要求及時到賽後控制中心(會展中心109室)等候頒獎。
十二、關於抗議與申訴
按中國田徑協會審定的最新《田徑競賽規則》相關條款執行。
十三、飲料站和飲水/用水站
(一)分類和放置順序:1、紅色桌,自備飲料。2、藍色桌,大會飲料。3、白色桌,大會飲水。三類桌之間相距30-50米,紅色桌的自備飲料屬個人專用飲料,其他人不得取用,否則將取消比賽資格。
(二)飲料站:起、終點和5、10、15、20、25、30、35、40公裡處,均設有飲料站。
(三)飲水/用水站:位於兩個飲料站之間7.5、12.5、17.5、22.5、27.5、32.5、37.5公裡處,均設有飲水/用水站。
(四)自備飲料:馬拉松專業選手可使用自備飲料,如需使用,請於1月1日20:00-20:30,將自備飲料及《專業選手自備飲料登記表》送交入住酒店會務組。自備飲料必須貼上有醒目標誌的瓶籤並註明比賽號碼、註明放置公裡點。
十四、醫療救護
在起終點和賽道沿途設有醫療救護站。賽道上還有救護車為參賽者提供服務。在比賽過程中,每個參賽者應根據當時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如出現心力不支等狀況,應懂得「放棄」,及時退出比賽,以防發生意外。
十五、援助車
馬拉松、半程馬拉松比賽有援助車跟隨,參賽者如因體力不佳、身體不適或在關門時間內跑不到終點等情況,為保證安全,應及時退出比賽或在賽道邊等候援助車(輪椅半程馬拉松援助車為兩部專用電瓶車)
十六、每位參賽者須自行購買保險,組委會另為每位參賽者提供一份人身意外保險(見保險說明書)。
十七、關於注意事項
(一)參賽者應身體健康,經常性參加跑步鍛鍊或訓練。參賽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鍛鍊能力,選擇參賽項目。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
1、 先天性心臟病和風溼性心臟病患者;
2、 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
3、 心肌炎和其它心臟病患者;
4、 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
5、 血糖過高或過少的糖尿病患者;
6、 其他不適合長跑運動的疾病患者。
(二)參加全程馬拉松賽的選手,請留意途中計時傳感器感應帶,確保通過各計時點晶片感應帶時不要刻意並排通過,以免影響比賽成績。
(三)比賽當天,請務必帶齊下列物品:
比賽號碼布、盛衣包、別針、計時傳感器(只限全程馬拉松)、參賽證(達標運動員)
(四)全程起點門是雙拱門式的,中間的支柱內置精密儀器,為防止發生危險,嚴禁單位和個人攜帶標語橫幅通過,否則發生事故要承擔法律責任。
十八、馬拉松運動的基本常識
1、為什麼參加馬拉松比賽前要進行體檢?
參加馬拉松比賽前幾天一定要進行身體檢查,以防參賽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因為有些人身體本來就存在著隱疾(有些疾病自己尚未發現),如參加運動強度和緊張程度比較大的比賽,有可能促使隱疾爆發,發生意外。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人如早期高血壓、隱性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如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肝炎、腎炎、老年骨質疏鬆等,不宜參加比賽。正常人體檢如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應參加比賽:安靜時心率達85次/分;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冠心病、頻發性心率不齊、房室傳導阻滯及其它心腦血管疾病;有慢性病史現活動期、有慢性病史現穩定期但繼續參加專項運動時間不滿三個月以上者; 賽前一周內患感冒發燒、胸悶憋氣、心悸症狀連續三天以上;嚴重失眠;胃腸道疾病;賽前72小時內有外傷史者;安靜時呼吸頻率達24次/分;體溫在攝氏37度以上;肝功能異常;尿檢查有尿蛋白及管型等。
2、為什麼賽前要排空大小便?
食物通過胃腸的消化,營養成分被身體吸收了,剩下的殘渣就結成了糞便。身體內多餘的水分,加上肌肉和血液中代謝的廢物,通過腎臟的過濾,形成了尿液。由於這些代謝廢物在直腸和膀胱內積存,增加了身體的重量和負擔,使人運動時不輕鬆。此外,膀胱壁很薄,被尿液充滿後,容易受到運動中意外的碰撞而發生破裂,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在比賽前排空大小便是很有必要的。
3、為什麼賽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馬拉松運動是一項長距離有氧運動,比賽前必須刺激運動中樞神經的興奮灶,使身體各系統、器官(肌肉、血液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之間建立一定的協調性,而這一切必須通過循序漸進的準備活動才能達到。通過準備活動,使人體體溫升高,肌肉的協調性、伸展性和彈性會得到提高,而肌肉的粘滯性則會降低。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比賽時很快會出現疲勞、肌肉僵硬和酸痛、呼吸急促,甚至不想繼續跑下去。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才能適應比賽的需要,更好的進入運動狀態,避免運動損傷和發生意外。
4、如何消除比賽前的緊張情緒?
有些人參加馬拉松比賽難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緊張,主要表現為臨近比賽情緒緊張、提早興奮、坐立不安、睡眠不好、多汗、尿頻等。由於過度興奮、情緒緊張加上休息不好等原因,造成神經能量和體力消耗過大,到比賽時就很容易疲勞,從而影響比賽中的發揮和取得理想成績。消除賽前的緊張情緒一般可採用轉移興奮點的方法,可以在賽前進行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比較平靜、舒緩的活動,如看書、下棋、垂釣和散步等,也可採用按摩等方法,消除賽前緊張狀態。
5、選擇什麼樣的鞋好呢?
應當選用膠鞋或越野跑鞋為好,鞋內的海綿最好是泡沫橡膠的,這種鞋具有較大的緩衝性和保護作用,使腳掌不易疲勞也可以大大減小受傷的可能性。其次,要選擇適宜的鞋號,過大過小都不好。最好是穿上鞋後,腳感舒適,並稍有空隙。鞋太小會使腳趾相互擠壓,容易打血泡;鞋大穿上不跟腳且腳在鞋內晃動,容易損傷腳。比賽時最好穿八成新的跑鞋,腳對這樣的鞋已經適應,不易打血泡,同時鞋的彈性還比較好,比較柔軟,鞋底的紋路還沒有磨掉,跑起來能用上勁。比賽出發時,如果跑鞋意外脫落,不要慌張,更不能彎腰處理,避免發生擁擠和摔倒。
6、馬拉松運動員喝什麼樣的「水」?
在馬拉松運動中,身體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大量出汗後,隨著水分的喪失,也失去很多鹽分,體內的電解質因此而失去平衡,以致於人體對視、聽覺刺激明顯過敏,機體的調節能力也隨之降低,此時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事與願違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的目的,甚至會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症狀的發生。因此補充水分要喝電解質飲料,又稱礦物質飲料,飲料中除了水外還包括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及適量含糖物質,以矯正口味,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業餘馬拉松運動員可在比賽前2小時適當吃一些糖補充比賽能量消耗,一般按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比賽中及比賽後可以飲用鹽開水,按1:15的比例添加鹽和一些糖。
7、如何預防和處理比賽中所出現的腹痛?
比賽中有的運動員會突然出現腹痛,其原因一般來說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氣比較冷,開始跑時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氣或起跑速度過快等出現的「岔氣」現象。出現腹痛時,應減慢速度,用手使勁壓住疼痛部位,經過短時間的調整處理後,疼痛感會減輕或消失。如果經上述處理仍然無法緩解,應退出比賽進入救護站處理。為了預防比賽中出現腹痛,在賽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8、如何預防和處理小腿肚抽筋?
在比賽中有時會出現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肌肉長時間不自主地收縮現象。原因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比賽時肌肉從靜止狀態突然進入比較劇烈的運動狀態,小腿肌肉不能馬上適應,尤其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穿短褲比賽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由於身體大量出汗帶走許多鹽份而引起小腿抽筋。因此,賽前準備活動一定要做得充分,要達到身體發熱的效果,天氣冷時要適當延長準備時間,還要注意小腿保暖。比賽中若出現小腿抽筋應該馬上減慢速度逐漸停下來,然後進行小腿處理如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如不能緩解應進入救護站處理。
9、如何預防和處理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比賽中經常遇到的一種意外情況。「崴腳」會造成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撕裂,踝關節出現淤血、腫脹、疼痛。原因是準備活動不充分,跑步技術不正確,注意力不集中,路面不平及其他的影響等。預防踝關節扭傷的關鍵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完善技術,在比賽中提高安全意識,集中注意力以及平時加強對踝關節的鍛鍊。比賽中一旦出現踝關節扭傷,一般應退出比賽,進入救護站進行治療。
10、如何預防和處理肌肉拉傷?
比賽中如出現肌肉拉傷,一般應退出比賽,進入救護站進行治療。為了防止比賽中出現肌肉拉傷,在賽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尤其要活動開下肢。體質較弱、訓練水平不高的在比賽中要量力而行,不要速度過快,注意正確的技術動作,不要在後蹬和向前擺腿時用力過猛。同時在身體疲勞或肌肉酸痛的狀態下應放棄參賽。
11、運動過後出現昏厥怎麼辦?
昏厥是由於腦中血液補充量減少,所造成的短暫沒有知覺,通常幾分鐘後就會恢復。常見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出冷汗、頭暈、噁心、心跳急速、脈搏細弱、呼吸表淺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發生在昏厥之前或當中。處理方法是讓患者臉朝上平躺,抬高腳部20-30公分,頭部稍低於下肢,維持暢通的氣道和放鬆衣物,尤其是頸部衣物。如果患者嘔吐,應讓他側臥防止堵塞呼吸道。經過上述處理病人清醒後應送救護站治療。
12、賽後如何進行放鬆?
馬拉松運動後認真放鬆,能使人從運動到停止運動之間有一個緩衝和整理的過程。比賽結束後應變為小步慢跑逐步停止不要突然停止,然後進行全身放鬆活動。上肢放鬆活動:站立,上肢前傾,雙肩雙臂反覆抖動至發熱止。下肢放鬆運動:仰臥、舉腿、拍打、按摩,顫抖大腿內、前、後側和小腿後側,以及臀、腹、側腰部。團身抱膝放鬆運動:雙手抱膝,下蹲,低頭,反覆上下顫動至腰椎發熱止。全身休整運動:站立,雙膝屈,雙手體前扶地,充分運用氣息,深吸氣於胸,「屏息」(即不呼也不吸,不是憋氣)慢吐氣於腹(即丹田)。如此反覆幾次,同時上肢慢慢抬起、直立,直至脈搏恢復至運動前正常脈搏。(常識內容根據廈門市衛生局供稿整理)
十九、交通、旅遊服務指南
(一)如何到達主會場?。
1、乘坐公交車:經過會展中心的公交線路:參考交通管理部門發布的交通通告(馬拉松網站有最新公告),注意交通變更情況
2、乘坐BRT:乘坐快3線抵達前埔樞紐站後步行十分鐘達到,開行時間早上5:30
3、乘坐的士
4、集體乘車和自行到達者請留意交通管制,按要求行駛和停放車輛,團體報名者可提前向組委會申請通行證。
(二)實用諮詢電話
諮詢內容 | 電話 | 諮詢內容 | 電話 |
旅遊諮詢 | 0592-114/968118 | 旅遊投訴 | 5318985 |
天氣預報 | 12121 | 物價投訴 | 12358 |
報時問詢 | 12117 | 工商投訴 | 12315 |
的士招車 | 5320000 | 的士投訴 | 5615610 |
機場問詢 | 96363 | 公交投訴 | 0592-2050120 |
長途客運 | 2215238 | 國際遊輪中心 | 2022517 |
輪渡問詢 | 2023493 | 鐵路問詢 | 2038888 |
報警電話 | 110 | 急救電話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