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光碟」更有力

2021-01-09 杭州日報

商報記者 童立進

2020年12月27日,商報實踐營小記者光碟行動採訪第四站,來到了杭州餐飲名店——新白鹿餐廳龍遊路店。

新白鹿餐廳是杭州知名的中餐連鎖餐廳,是杭州、上海著名的「排隊餐廳」。它的前身為位於耶穌堂弄的「白鹿麵館」,後改名為新白鹿餐廳,並把分店開到了上海。新白鹿以經營杭幫菜為主,主要招牌菜餚有蛋黃雞翅、魚羊鮮、一品開背蝦、蒜蓉粉絲扇貝等。

下午2:30分,當小記者走進餐廳開始光碟採訪活動的時候,店內還有不少顧客仍在用餐。帶領小記者採訪的餐廳馮經理介紹,店裡生意非常繁忙,有些顧客需要排隊等位,所以店裡用餐時間就會比一般餐廳延長一些。馮經理帶領小記者們走到一桌客人已經吃完、服務員還未收拾的餐桌旁,讓小記者們檢驗是否光碟。小記者仔細檢查起來,有的說「這盤蝦吃完了」,有的說「那碗肉吃完了」,有的說「米飯也吃得很乾淨」……大家紛紛為這一桌客人豎起了大拇指。

在餐廳二樓,兩桌正吃到一半的食客被小記者們圍了個水洩不通。一位男士了解了小記者們的來意後,大聲地說:「請小朋友們放心,有了你們的督促,今天我們一定做到完全光碟,不會讓你們失望。」小記者們紛紛為他鼓掌點讚。

最後,小記者們跟著馮經理大聲朗讀了兩遍新白鹿餐廳的三句光碟口號: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有一種習慣叫光碟。小記者們的聲音不僅吸引了餐廳內用餐顧客齊刷刷的目光,相信也在他們的心底深深種下厲行節約的種子。

參與活動的小記者,還分頭進行了戶外「光碟」主題採訪,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採訪任務。

有道是:小手拉大手,「光碟」更有力。商報小記者,加油!光碟行動,加油!

小記者活動投稿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吃飯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大街小巷都是裝修精緻的餐廳和酒店。隨之而來卻是剩菜剩飯的浪費,那麼怎樣做到減少浪費呢?

周末,作為一名小記者的我來到了杭州新白鹿餐廳,參加光碟行動採訪實踐活動。首先,新白鹿餐廳的馮經理帶領我們在餐廳裡參觀,從一樓到二樓,廳內裝飾著原木色的護牆板,頂上掛著漂亮的水晶燈,環境舒適而溫馨,餐桌上的菜品豐富多樣,食客們吃得津津有味。據馮經理跟我們講,在新白鹿餐廳,一直引導顧客推行「光碟」,牆上顯眼位置張貼著「文明用餐倡議書」,還有三句響亮的口號: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有一種習慣叫光碟。她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厲行節約,不浪費——勤儉節約是美德,鋪張浪費是陋習。聽到這些,我覺得「光碟」真的很重要,不應該浪費一粒糧食。

接著我採訪了幾位正在用餐的客人,大家都表示平時基本能做到不浪費,在點餐的時候應該按量來點,不夠再加,不會一次點太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阿姨的回答,她說:如果在家裡吃飯,可以先合理安排下,比如先問下家裡人都要吃什麼菜,飯量多少,這樣就能做到合理計劃,不多也不少,也是做到光碟行動的合理方法。

我決定,從此做一個光碟行動的堅定執行者。

商報小記者(丁荷小學) 高一諾

「光碟行動」是一種新時尚

「新白鹿」是杭州知名的餐飲名店。

近日,我們商報小記者光碟行動採訪小分隊來到新白鹿龍遊路店,進行現場採訪。下午2點30分,我們準時在新白鹿飯店的入口處集合,帶隊老師給我們每人分發了3張採訪記錄稿,在餐廳馮經理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飯店的一樓二樓,了解了飯店有名的招牌菜品,在樓道顯眼的位置與節約糧食和光碟行動的標語不期而遇,我們齊聲朗讀: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有一種習慣叫光碟。「光碟」這兩個字立刻在我的心中扎了根。

是的,今天的主題就是「光碟行動」。

集體參觀結束後,我們還進行了分頭採訪行動。

因為已經是下午3點,餐廳吃飯的顧客不是很多,我採訪的第一位是個大姐姐。當我說明來意後,大姐姐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採訪。關於光碟行動,她說在餐廳吃飯只要我們適當點餐,實現光碟一點也不難。她還對我們 「光碟行動小記者採訪」豎起了大拇指,誇我們小記者好樣的,對大人們主動「光碟」,也是一種督促和帶動。

接下來,有一位戴著耳麥的叔叔引起了我的注意,通過他胸口的工牌,我知道他原來是餐廳服務員。我也抓住機會採訪了這位服務員叔叔。這位姓羅的服務員叔叔說,現在的顧客光碟意識都提高了,基本不會盲目點菜,他們在顧客點菜的時候也會提醒不要超量點菜,實在吃不完的還會提醒顧客打包。採訪結束,羅叔叔說他要去吃晚飯了——原來,他的飯點和我們大多數人不一樣,他的晚餐要在下午4點下一批顧客進店前吃完,否則就只能餓肚子到工作結束了。服務員真是辛苦啊!

第三位是馬路上擺攤的孟阿姨,也表示不管在家裡還是餐廳吃飯,都會有意識地光碟,不浪費。

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 「光碟行動」已經在杭州成為一種新時尚。

商報小記者(丁荷小學) 張嘉杭

有一種節約叫光碟

前不久,我參加了新白鹿龍遊路店的「光碟行動」小記者採訪——這也是我第二次參加商報小記者活動,心情非常激動。早上,到了集合地點,商報帶隊老師給大家講了今天活動的安排和注意事項,然後新白鹿的馮經理給我們講述了新白鹿的品牌故事,還帶著我們參觀了整個餐廳。

接下去,小記者們就開始了光碟行動分頭主題採訪。

新白鹿餐廳門口的行人很多。我首先找到了一位張阿姨,向她提了幾個問題,比如:「您覺得在餐廳光碟難不難呢」等,張阿姨笑眯眯地回答我說:「在餐廳用餐我覺得做到光碟很簡單,在家裡吃飯做到光碟更簡單,光碟意義重大。」我覺得張阿姨這個習慣真好,我也贊同她的想法,光碟行動很有意義。

後來,我又採訪到了一位叫多多的小朋友。他與家人一起逛街。多多提了個光碟行動的金點子:自己點自己喜歡的菜,點了就一定吃光。還有一位孫阿姨在接受我採訪中,也說出了她的金點子:吃多少點多少,在家裡吃飯少做點兒米飯。

我把大家的回答都寫在了採訪記錄表裡,完成了今天光碟行動的採訪任務。最後,媽媽帶我又認真地閱讀了新白鹿餐廳張貼的《光碟行動倡議書》——有一種節約叫光碟,有一種公益叫光碟,有一種習慣叫光碟。

商報小記者(天杭實驗學校)吳炫延

相關焦點

  • 小手拉大手,「光碟」倡節儉
    2020年8月17日,安徽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同學們來到社區附近的餐廳,開展「小手拉大手,『光碟』倡節儉」實踐活動。活動前,同學們向節約達人諮詢了一些節能節約的妙招,製作成宣傳材料並將自己製作的「光碟」桌牌放置在餐廳的餐桌上,倡導用餐客人科學點餐,節約糧食。
  • 光碟行動 | 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承諾:「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光碟行動 | 小手拉大手,我們一起承諾:「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2020-08-3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手拉大手 平安祥和年
    2021年春節即將來臨,為深化「小手拉大手」行動,充分發揮全市學校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在寒假、春節期間帶動家庭、影響社會的重要作用,確保大家度過一個文明祥和、平安和諧、歡樂喜慶的節日,共青團濰坊市委、濰坊市少工委特下發「小手拉大手 安全文明過春節」教育通知如下:全市中小學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及其家庭教育引導全市學校廣大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 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
    在此,我們向全市所有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發出倡議: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1、用老師的榜樣力量為孩子指引方向。各位老師,你們是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辛勤園丁,是孩子們人生的重要引路人。你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直接而深刻的影響。
  • 大河中心校「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系列活動
    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文明素質,努力營造全社會崇尚社會公德、踐行文明美德的良好氛圍,桂林市大河中心校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系列活動,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此次活動學校充分利用課餘時間與雙休日,在全校開展「城鄉環境齊步走」「我是文明勸導員」「光碟行動文明就餐」「交通法規共學習」等活動,以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家長積極為創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 機關幼兒園「小手拉大手,勤儉不鋪張」幼兒社會實踐活動
    」這個詞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都紛紛投入到「光碟行動」中來。以班級為單位將孩子們吃剩的飯菜上秤稱重,按剩飯多少進行排名,剩飯最少的班級和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在園中掀起了一陣「盤中飯菜吃光光,爭做節約小達人」的大比拼。
  • 武威市教育局「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 倡議書
    三、餐桌文明從我做起 廣大師生及家長朋友們要爭做「文明餐桌、光碟行動」的踐行者、示範者、傳播者,珍惜節約每一粒糧食,從現在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不剩飯、不剩菜。外出用餐堅持「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打包走」,以「光碟」為榮,以「剩宴」為恥,使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持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絕食用野味,積極踐行「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堅決堵塞疾病傳播途徑。樹立科學飲食新理念,擯棄不良飲食陋習,積極傳播文明節儉的用餐文化。
  • 巨野縣核桃園鎮山西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 · 抵制餐飲浪費」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批示精神,積極響應山東省少工委關於開展「小手拉大手學校舉辦了以「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為主題的宣傳標語和手抄報製作活動,讓節約意識深入少先隊員的內心。
  • 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
    天津市逸陽梅江灣國際學校舉行「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2020年9月14日上午天津市逸陽梅江灣國際學校召開了 「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 」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為和平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全國衛生城區和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城助力。
  • 臥龍區: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主題黨日活動
    龍騰南陽訊8月14日,臥龍區集中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題黨日活動,全區中小學生及家長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對接社區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創文氛圍。在七一街道濱河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南陽市第十二中學、十五小學和濱河社區聯合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創文文藝匯演活動,實現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號召教師、學生和家長約130人到七一街道濱河社區進行創文知識宣傳,共發放3000多份傳單。
  • 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
    9月2日,菏澤市牡丹區中小學「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旨在動員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來,主動發揮中小學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
  • 肥鄉區辛安鎮鎮中心校:小手牽大手,光碟行動我先行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辛安鎮小學辛安鎮小學及幼兒園開展爭做「光碟行動小使者」主題活動,全校各班級通過家長群,積極開展宣傳教育並組織學生開展文明就餐承諾活動;同學們通過製作手抄報,用手中的畫筆畫下自己對「光碟行動」的承諾;幼兒園小朋友通過微信群,觀看「節約糧食 從我做起」教育視頻。
  • 小手拉大手 文明我先行
    小手拉大手 文明我先行——婁底市交警支隊舉辦「122」全國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5日訊(見習記者 龔雅麗 實習生 尋思徐 通訊員 段卓君)12月2日是第八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婁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政委伍先慶表示,希望在學校、家庭、社會的相互配合下,加強對學生的安全防範教育,通過「小手拉大手」來增強全社會的交通安全意識。並且倡議學校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班會等陣地,紮實有效地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文明交通的養成教育,切實提高他們的自我防範和抗風險能力。「我覺得這個活動很好,可以讓一到三年級的小朋友更懂得怎樣去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 小手拉大手 環保我先行
    通過小手拉大手,學校、家長、社會共做文明公民,共築碧水藍天。在金海岸小學三年級14班,中隊輔導員和少先隊員們正在進行一場「垃圾分類 我先行」的主題隊會。同學們自發表演的「垃圾分類」情景劇生動有趣,歡聲笑語中,孩子們了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分類投放垃圾的方法。
  • 服裝業大手拉小手共渡難關
    服裝業大手拉小手共渡難關 2020-05-13 06:28:59 參與互動   服裝業大手拉小手共渡難關   本報記者
  • 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
    自和平區創城工作開始以來,和平區教育局向全區中小學生和家長發放了「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一封信,宣傳帶動家長參與創城,利用校園媒介向廣大師生進行創城知識宣傳教育。各校積極響應依託網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城活動,做到防疫創城兩不誤。
  • 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親愛的家長、同學們:文明無錫,你我有責。為樹立無錫現代文明新形象,建設更加文明和諧的新無錫,全力營造全社會踐行文明美德的良好氛圍,歡度文明、祥和、喜慶的春節。碩放實驗小學將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題活動,積極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和諧家園建設體系。
  • 小手拉大手,同心共創文明城
    利用《開學第一課》對學生發起倡議,創建文明城市,有我一份;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倡議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行動有我;小手拉大手,學生和家長一起學習倡議書內容,全民參與創建文明城市。全體師生及家長行動起來,有針對性的完善文明創建工作,確保創城滿意率達到百分百,圓滿完成太原市國家文明城市驗收工作,為創城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創城】「小手拉大手 助力創城綠色出行」倡議書
    「小手拉大手 助力創城綠色出行」倡議書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近日,我縣各中小學校均已開學,為了減輕交通壓力,進一步增強文明交通意識,倡導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理念,為廣大青少年營造通暢安全有序的校園出行環境,縣教育局、團縣委、決定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小手拉大手,助力創城綠色出行」的活動。為此,我們向廣大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發出倡議。一、綠色出行,做低碳生活的倡導者。
  • 小手拉大手 創文齊步走——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黨日活動
    小手拉大手 創文齊步走——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黨日活動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周美嬌 通訊員喬爽 曾山為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家長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市民中形成人人關心文明、人人參與文明、人人都為文明做貢獻的良好氛圍,8月14日,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黨工委聯合轄區內學校、社區採取「學校+社區」雙陣地活動場所方式,以學生志願服務為重點,結合市區直單位下沉黨員、社區黨員、學生家長、熱心群眾等共同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創文明城」主題黨日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