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ES 2019第一天:劃重點!人工智慧人才必備的三重知識結構

2021-01-12 讀芯術

全文共3208字,預計學習時長8分鐘

2019年7月19日,晴空萬裡又卷了點白雲,小芯來到了青島嶗山。

沒有啤酒,沒見道士。學習的氣氛卻比此地所有的傳說更迷人。

暑假,學生們鋪蓋一卷回家躺屍,歲月靜好。而老師們卻紛紛跑到了嶗山「坐而論道」:愁啊,人工智慧該怎麼教?

在2019CCF未來計算機教育峰會上,全國近21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35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青島,切磋商議這一難題。小芯作為CCF官方合作媒體,前來「探密」,看看業內大牛眼中的人工智慧教育。

此次大會的主題是「智慧+教育」,BY AI &FOR AI。話題針對人工智慧教育,但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發散性。4個主題報告、6個觀點報告、2個大會主論壇、9個分論壇,4個封閉研討。行程緊湊,乾貨滿滿。

大會主席: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

人工智慧時代對人才教育衝擊如何?人工智慧又如何賦能教育?正如大會主席李曉明教授在致辭中講到,我們所有人都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巨大變化」。小到產品、企業,大到區省、國家,人工智慧都在慢慢變成新的產能上升到戰略高度。

老師們互相取經,暢所欲言。他們最大的心願是:什麼時候才能教出一個圖靈?

李澤湘:「課上的越多的學生,以後的成就越差」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

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李澤湘教授還有一個身份——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由於兼有產業和學界的雙重身份,李澤湘教授的報告也是從這兩個角度談創新體系建設:一是創業孵化,二是人才培養。

在創業孵化方面:未來產業需要從0到1的創新。目前國內的研究和英國存在相似的問題:不能很好地將基礎研究轉化成產業成果。產業創新的核心關鍵點是在基礎研究和產業成果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座橋梁怎麼建?劃重點!小芯芯為大家整理了來自李澤湘教授的創業秘籍。

一:選定未來的產業領域,下一個產業在廣義的智慧機器人領域;

二:資源應用的訣竅:比如大疆利用深圳東莞區製造之都的低成本;

三:加快孵化的科學規律:反覆試錯,快速迭代。速度跟成本是關鍵。

四:做好資源整合:提供核心部件、供應鏈、創業輔導、天使基金等方面的支持。

五:打造以創業者為核心的生態系統。

人才培養方面,創新者應具備四大品質——好奇心、團隊合作、跨專業學習能力、快速反應和動手能力。如何創新?有三大秘訣:一掌握、學習和應用知識;二是創新者思維,三是內在驅動力。

傳統流水線式的、應試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於當下,「課上的越多的學生,以後的成就越差。」人工智慧時代的人才需求結構也發生變革,每個公司要求每位員工都必須具有創新能力。

國內的人工智慧教育還停留在喊口號的形式,不管是否有獨立辦學的條件就跟風設院設系,實際上在掛羊頭賣狗肉。

人工智慧教育剛剛起步,改革艱難是情理之中,在學院的課程設置上,可以學習美國的歐領工學院。還是要向鄧小平學習,先在小範圍畫一個圈。以創新為導向,校企合作才是正確的探索方向。

孫茂松:「人工智慧忒熱!從孫子變爺爺」

清華大學教孫茂松教授

孫老師在現場堪稱國寶級的人物,因為兩個大黑眼圈過於引人注目。

孫茂松教授圍繞人工智慧教育課程設計、慕課助力人工智慧教育的話題「坐而論道」。

首先:一流本科教育應該怎麼做?

在參考了眾多國內外高校的管理和教學模式後,孫教授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考慮在計算機學院下設立人工智慧系;新形勢下,對計算機系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培養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優化。通識教育:培育批判性思維和寫作能力建設AI倫理課

面對人工智慧設院設專業的大潮,國內高校不應一擁而上。應該衡量本校的辦學實力。以「萬變應萬變」,尤其是一些小變,比如設置一些輕量級的微專業。

二是:受慕課等課外學習平臺及其課程模式的啟發,認為未來要建設面向教育的AI即:

第一,需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學習社交網絡以及網絡數據空間;第二,基於教育大數據的機器學習算法需要加強;第三,課程知識圖譜需要打通;第四,智能輔助教學算法需要加強,以主觀題為主。

人工智慧發出響亮的訊號,一些都是剛剛開始。人工智慧尚有廣闊的討論空間。作為核心的教育培養,不能自亂陣腳,要學習更要反思。

李文新:「周圍越狂熱,內心越忐忑」

北京大學李文新教授

李文新教授一上臺,就給人工智慧專場帶來專屬於北大的古典氣質。

「周圍越狂熱,內心越忐忑,我對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不明白多於明白」。比起其他教授從中外視野探討人工智慧教學建設,李教授則將人工智慧當做一場洪水般的文明,反思來處,追問去處。卸下教授、學者的身份,她就和小芯芯、或者卷攜在這場洪流中的萬千普通人一樣。向在場站在研究前沿的專家學者拋出4個問題。

第一:我們恐懼的是什麼?

在技術的巨大能量背後,是資本和權力的新一輪競爭。在數據面前,每個人都在經歷被標記、被解構的事實。技術對隱私、就業和生活的衝擊,其實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孕育恐懼。

第二,我們希望的是什麼?

關於目的和意義的反思,太少太少。我們需要明確技術革新、產品研發甚至包括人才培養,我們是為了什麼?這也是進行「智能革命」需要明確的方向。

第三,我們能做什麼?

人才培養首先是培養人工智慧時代下完整的「人」。提倡更大範圍內的交叉,提倡將哲學範疇也統統納入進來。

第四,我們依舊疑惑什麼?

與技術一樣,矛盾也是持續前進的。

「我們還沒有開始講到目的和意義的時候,就開始直接動手講術」,關於人工智慧的目的和意義,需要更多基於倫理層面的反思。這才是培育「完人」的第一步。

黎銘:「南大人才培養都靠這16個字」

南京大學黎銘教授

面對人工智慧人才供需嚴重失衡,企業出手高薪挖人,這是揠苗助長的辦法,人才沒有實現增量。解決的根本在於:培養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人才。

人工智慧教育的目標是基於發展弱人工智慧的要求,培養的學生更好地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

高校培養的人才需要以下幾種知識結構:

數學基礎好,計算、程序功底好,具備全面的人工智慧專業知識,並將其融會貫通。

現有的學科專業體系不能培養這樣的人才。人工智慧時代需要的不是普通建築工人,而是建築大師。AI時代的人才需要源頭創新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南京大學的培養模式可以歸納為16字箴言:「夯實基礎、深化專業、複合知識、加強實踐」。這樣才能培養出活躍的學術、產業人才。

章文嵩:「我從喜歡玩遊戲,變成玩計算機」

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LVS開源軟體創始人章文嵩

這位小時候沉迷遊戲不能自拔差點成為電競選手的網際網路企業大佬,接地氣地過分,一點都沒有霸道總裁的亞子。

章文嵩入坑網際網路正是由於興趣,從玩遊戲到計算機到寫程序,從寫作業系統到負責長沙信息港的整體規劃,到自己做LVS項目,完成了從興趣、實踐到開源的閉環。

章文嵩根據自己的企業經歷,從用人企業的角度對高校人才培養提了自己的建議:高校教育+企業實踐是培養產業需求人才的最佳方式。象牙塔為學生帶來基礎和興趣,開源活動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平臺,而企業則為學生提供實踐和檢驗的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是:往企業中去,多實習,檢驗成果,反覆迭代。或者基於企業數據開展課題研究。這才是企業所希望的「人才養成」計劃。

彩蛋Q&A(孫茂松教授專訪)

這次大會對小芯而言堪比大型追星現場。會後,小芯飛奔上前,針對報告中的問題,採訪了孫茂松教授、李文新教授、章文嵩先生等。一天一位,持續放送。以下為現場還原:

小芯芯與孫茂松教授合影

——Q:關於人工智慧教育,大家都在講跨領域跨學科人才培養。這個領域是否能為文理科的優秀人才打開壁壘,優勢互補?

——A:人工智慧+X是一種必然,只是在不同的專業深淺不同。人工智慧的基本手段是工科提供的,文科的本科教育可以將人工智慧的一些技術作為「工具」,融入進去。比如數據統計的一些工具。另一個角度,人工智慧倫理領域未來將是文科生的天下。哲學、社會學、文學等方面的反思和批判的天賦需要被承認。目前國內文科對工科體系存在一種恐懼或者說敵對。文理分科是歷史遺留問題。理科生也需要文科生的感性思維、表達能力。

——Q : 您在報告中提到國內某小學使用的人臉識別系統監控小學生的上課關注度。眾所周知,美國舊金山等城市都明令禁止「人臉識別」,而我國,這項技術現在正在被運用到更多的公共領域。您怎麼看?

——A:且不說別的,人臉識別等技術用於教育要慎重。但是如果用於公共安全是可以的。東西方文明有差異,西方文明更注重個人主義,東方文明強調集體主義。出於公共安全考量安裝攝像頭的舉措,中西的認知是不同的,應該求同存異。但是這個技術用於中小學教育性質就發生了變化。中小學的心理、情感等在技術控制下會產生「信任危機」、「表演欲」等。這個技術的影響和應用還需要專項科學研究。

除主會大咖外,多個panel的論點也是精彩紛呈,想知道老師們臺下的另一面?就持續關注小芯芯哦~

留言 點讚 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歡迎關注全平臺AI垂類自媒體 「讀芯術」

相關焦點

  • 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上海交大電院「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格局再發力...
  • 劃重點!交大2019年科研"成績單",硬!
    劃重點!交大2019年科研"成績單",硬!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在科技創新道路上勇攀高峰,帶著肯定與期望,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三個面向戰略為出發點,始終堅持質量提升內涵式發展。不斷夯實科技創新基礎,為推動科技強國發展、實現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交大科研,硬核力量有哪些?
  • 西電厚植產學研協同育人,打造人工智慧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和《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的戰略落地,以人工智慧技術驅動人才培養模式變革,全力推進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標杆構建,助力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 大學考試劃重點,重點不是劃與不劃
    該校教務處工作人員表示,禁止老師給學生劃考試重點的規定早已有之。該校官網日前發出的《關於杜絕任課教師考前劃定考核範圍的通知》只是對規則的重申。  雖然給校長發簡訊之事和「於凌晨」都是假的,但它反映的問題卻是真問題。網絡上,網友們對大學考試考前應不應該劃重點這個話題吵翻了天。支持劃重點的一派認為,一些教材厚達幾百頁,一個學期的課程多則十幾門、少則幾門,不劃重點根本沒法考。
  • 「新高考」首年招生有啥變化 招辦負責人劃重點
    在上期的教育周刊中,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三所駐青高校招辦負責人為大家「圈」出了招生新變化。本期,記者邀請了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四所駐青高校的招辦負責人,圍繞「新工科」「公費農學生」「人工智慧」等熱點話題為考生和家長劃重點。
  • 「科研」西安外國語大學人工智慧語言認知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招聘
    二、招聘崗位人工智慧與語言認知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專任教師。(一)機構概況人工智慧與語言認知神經科學重點實驗室是學校重要學術科研機構。實驗室以「探索語言奧秘、提升語言智力、保護語言能力、助力語言智能」為發展思路,規劃建成一個以闡釋人類語言認知神經基礎為主體和核心,以促進兒童語言智力發展、輔助診斷和矯正重大腦疾病造成的言語-語言障礙、開發個性化智慧語言在線教學與評測系統等社會服務功能為應用重點的科學研究平臺。
  • 人工智慧教育變革的三重境界:賦能、創新、重塑
    李德毅院士(2018)認為,教育是人工智慧衝擊最大的行業,它不是一個學科、一個環節的調整,而是全新的、全方位的挑戰。 一是人才培養目標的挑戰。人工智慧正在觸發一場劇烈的社會分工調整,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標準化人才」反倒不如機器更有競爭力,要「把人的社會性和情感教育置於應對新工業革命的高度」(WEF,2016)。
  • AI教育先驅者,改變未來的起點——西電人工智慧學院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於2004年設立,2005年開始招生,2008年獲批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2018年該專業招生249人,其他專業轉至該專業學生58人,共計在校生近800人,至今已累計培養本科生2000餘人;2019年我國批准35所高校首批建設人工智慧專業,西電為其中之一,成為了同時擁有智能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兩個AI強勢專業的高校,2019年學院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人工智慧專業以及圖靈班招生共計320
  • 積攢內力,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四智」產業
    積攢內力,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四智」產業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19-08-22 14:12 來源:澎湃新聞
  • 探索人工智慧與專業深度融合 培養複合型創新人才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為順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試點開展人工智慧微專業建設,探索人工智慧與原有專業相融合,實現厚基礎寬口徑培養拔尖人才。 9月2日,學校在創新創業學院組織召開了人工智慧微專業建設工作推進會。相關專業系主任、微專業任課教師、2019級實驗班班主任及創新創業學院全體教職工參會。
  • 劃重點必備工具:螢光水性顏料馬克筆
    說起螢光筆,應該都不陌生,小本本上的劃重點必備工具,下面小撕就來介紹5款經典值得收藏的螢光筆吧。 筆頭的固定性很好,不會在書寫中晃動,出水均勻順暢,滑動的過程也十分順暢,非常適合做筆記時劃重點使用。
  • 人工智慧教育如何培養未來人才
    在2020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高級別對話中,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把視角對準了未來教育背景下如何定義和培養智能時代人的核心素養這一議題,而這也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焦點。在鄭富芝看來,人工智慧時代社會需求無疑會發生重大變化,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會相應地發生改變。
  • 2019-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深度報告
    但由於美國具有天時(5G 時代)地利(矽 谷)人和(人才)的天然優勢,其在人工智慧的競爭中已處於全方位領先狀態。總體來看, 美國重點領域布局前沿而全面,尤其是在算法和晶片腦科學等領域布局超前。此外,美國 聚焦人工智慧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影響和變革,並對數據、網絡和系統安全十分重視。倫理價值觀引領,歐洲國家搶佔規範制定的制高點。
  • 一名合格的PHP工程師必備知識結構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大牛的程式設計師也不是好程式設計師,在成為大牛之前,先樹立一個小目標:成為一個合格的程式設計師,一個合格的php程式設計師應該必備哪些知識結構呢
  • 劃重點!2019最新景觀設計競賽日曆
    劃重點!2019最新景觀設計競賽日曆 我們為大家準備了各大競賽信息官網及申報入口,各位快來各取所需吧!
  • 如何培養技能人才?在湖州可享受哪些補貼?今天這次發布會劃重點
    來看看湖州具體是怎麼做的↓↓聚焦制度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技能人才政策支撐 制定出臺《湖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實施湖州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19-2021年)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政策,不斷加大補貼和獎勵力度。
  • 人工智慧專業主要學習哪些內容
    隨著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領域對於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所以一部分高校也開始把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從研究生教育階段向本科教育階段覆蓋,相信在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下,未來人工智慧人才的發展空間會非常大。
  • 人工智慧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人才缺口如何彌補
    近期,社會上湧現出各種人工智慧速成班,聲稱可以通過幾個月的學習,實現人生的逆襲。但有調查發現,這類機構往往存在講師水平參差不齊、學員簡歷造假、培訓效果被誇大等問題。  速成班亂象  據悉,有高校大四學生在銷售人員的鼓動下,報名了Python課程,三個半月的學費為24800元。而該學生去上課時才發現,高價培訓竟然是坐在教室裡學習線上課程。
  • 劃重點!2021年寧夏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和「網際網路+教育...
    11月25日,自治區教育廳召開全區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暨「網際網路+教育」現場會,組織「網際網路+教育」專家委員會成員,各地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廳直屬中小學校、人工智慧應用實驗校及部分「網際網路+教育」標杆校校長到石嘴山市考察學習,廣泛交流建設經驗,安排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
  • 合力超市「2019年度戰略工作會」召開 李德祥給今年「劃重點」
    合力超市「2019年度戰略工作會」召開 李德祥給今年「劃重點」來源:聯商網2019-05-25 21:19聯商網消息:5月24日,合力超市集團「2019年度戰略工作會」在集團總部隆重召開。會議以「穩發展 降成本 提效益以高質量的經營成果向祖國七十華誕獻禮」為主題,深刻分析了當前企業面臨的新形勢,明確集團公司2019年度的總目標。本次戰略工作會共設一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同時連接各門店視頻系統,同步進行視頻會議。來自全省各地的合力超市門店店長、管理負責人、門店經營班子成員、門店優秀處長或課長代表以及總部員工近2000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