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臺苦日子要來了?這類借款不用還,借款人有福啦

2020-08-26 茶茶愛財

2020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則意見在官網公布了。其中,有一條提到了要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上限保護,對高利和違法的轉貸、放貸行為堅決否定,要維護金融經濟市場的發展,簡單地說就是高利貸的認定的利率範圍要被降低了。


在2015年的時候,最高人民法院就發布相關的規定中表明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在24%以上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雙方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要給予支持。而超過了36%年利率的,那麼相互約定需要支付的利息則無效。其實,這就是法律規定了高利貸的界定範圍,超過了36%年利率就屬於高利貸,法律不予保護相關權益。而在24%~36%這個範圍又是怎麼算的呢?如果借款人在相互約定期間,已經支付了一定的利息,那麼出借人不用歸還這一部分。而借款人沒有支付利息的情況下,那借款人只用按最高的24%年利率計算,對於這樣的狀況,法律上就是不保護、不退還的保持現狀。我們對比一下現在貸款一年期的基準利率是3.85%,而五年期限的利率是4.65%,看下來這24%到36%的利率真的高得有些嚇人。

根據上述意見提到要大幅度降低民間貸款的司法保護上限,那麼會降低多少呢?據有關專家的建議,或許會降低到12%~15%,如果真的實現了,那麼這確實是大眾的一大福利。

現在貸款的基準利率隨著時間的變化正在不斷的走低,而民間個人借貸利率是借貸雙發協定的,但是這個標準卻是依仗基準利率而來。商議的利率不能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的貸款利率的4倍。2015年的時候一年期的基準利率是4.35%到了2019年變成了3.85%,基準利率在4年間降低了0.5%。但是民間借貸的利率標準卻沒有改變,這是不合理的。

其實更主要是是因為最近幾年民間借貸迅速發展,由於有法律上24%年利率的上限存在,不少民間借貸利率和網貸借貸平臺都在這個範圍內搖擺,全部都想在這個規定的最高限制下狠狠撈一筆。這就導致了社會上借款人的成本增加,並且加重了借款人的生活負擔,從而還影響了經濟發展。還有很多網貸平臺鑽空子,表面上年利率在24%~36%的範圍內,還會用各種其他附加費來獲得更高的利益,卻讓借款人有苦說不出。大多數人可能覺得這是民間借貸的利率,和我們其他普通人沒有關係,其實不然。

現在好多人在網上購物,都喜歡採用分期付款,這不免就會產生利息。其實這些利息也和24%年利率有關係。但是好多人算下來自己分期付款的年化率只有7%,月利率也只是0.58%,並沒有多高呀。其實,我們在這些所謂的借貸平臺借錢的時候,表面上月利率看好像挺低的,但是換算成年利率卻是很高的。還有就是算下來的年利率是7%,但實際上真的是真實的利率嗎?

打個比方,在網上購買一款4999元的手機,選擇了分期付款,最長分期是12期,每期447.82元,還要加上31.24元的手續費。

這樣看來年化利率應該是374.88÷4999=7.5%,月利率31.24÷4999=0.624%。

這些其實都是表面利率,真實的利率應該加上貨幣的時間價值,意思就是如果這筆錢沒有拿去還款,而是拿去投資,就會有收益。而在實際的分期付款的情況,就算是我們還到了11期,但是最後一期的利率還是按照4999元的基準計算,這樣算的話真實的利率會達到14%以上。

民間利率上限被降低這個舉措將會降低很多消費貸、網貸公司的收入,不會有那麼大的利潤可言了。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則算是好消息啦,以後借款的利率降低,那麼成本也會下降,這樣借款的日子也會變得好過很多。生活中買房一族本來需要向中介機構借一筆很大的短期資金的轉房貸,利率非常高,甚至超過了24%,而民間借貸利率上限降低可以幫助降低借錢成本,這或許還可能影響到某一些行業的發展情況。

相關焦點

  • 2020年網貸「寒冬」到來,九月傳來三大消息,借款人有福
    眾所周知,今年網貸平臺已進入寒冬時代,正在經歷一個大起大落的時代,2019年網貸查的階段中存在著大量的違規的平臺,給予了不少借款人心靈上帶來了傷害,雖然說網貸的借款門檻低,但是也給借款人的還款中埋下了「伏筆」!然而網貸行業將會在9月傳來三大消息,借款人有福!
  • 網貸平臺或推動借款人「逃廢入刑」
    近期,2020年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年中工作座談會指示,加大對網貸平臺借款人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戒力度,切實提高資產處置效能,最大限度挽回群眾損失。但是在行業風險出清的後期,網貸機構無論怎樣都繞不開解決平臺借款端的回款問題,也無法迴避借款人逃廢債問題,必須要儘快化解。
  • 網貸平臺利息超過國家規定,借款人可以要回來嗎?這是你的權利!
    隨著315晚會的延期,最近一段時間網貸平臺都比較低調。根據一些借款人的反映,收到的催收信息也明顯少了一些。另外,聰聰還看到很多人根據網上的一些信息,開始去投訴網貸,希望網貸平臺進行減免,甚至是把多還的錢要回來。
  • 網貸一刀切迎來,專家:借款人這三種情況不會影響徵信
    其實在面臨著網貸一刀切之後,還沒有還完的人擔心徵信會受到影響,因為畢竟是欠錢的,畢竟網貸平臺被監管取締,其實借款人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取締之後會由專門負責人進行催收,這樣借款人就可以正常的還款!
  • 2020年網貸平臺一大片倒閉,借款人:你的貸款平臺還在嗎?
    根據數據統計的情況顯示,近年來,網貸逾期的借款人數是越來越多了,而2018年開始,很多借款人接連出現了大範圍的逾期,但是與借款人逾期相比較的是,自從2019年以來,網貸平臺倒閉的也是越來越多了。下面我們就去看看這些倒閉的網貸平臺吧,小編也希望違法違規的網貸平臺全部倒閉掉,因為這些網貸基本都是吃肉不吐骨頭的貨色。不知道這些網貸平臺中,有沒有曾經你借過的平臺呢?因此,在這裡,小編要多提醒大家一句的是,如果實在是不得已要用到網貸,那麼我們在借貸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下網貸的相關信息。
  • 網貸平臺都倒閉了,借款人不還錢會上徵信嗎?
    眾所周知網貸平臺已進行了全面取締,截止到2020年11月中旬,自此金融行業裡面再也沒有P2P,而最新統計得知網貸在十年的發展中侵害了超過5000萬的人借款人,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通過借款人的表示很多人在借款之後遭到的是網貸惡意還款金額的增加,可以說這次網貸平臺都倒閉了,借款人還仍舊擔心是否會影響到徵信
  • 借款人有福了,三大「幫扶」帶您「偷著樂」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自從有了網貸平臺之後逾期率在直線上漲,從2015年開始逾期率上漲了3.1%,並且借款人越不想還款,原因就是因為人們在借款之後出現了高利貸,並且大家明知道徵信會受到影響也不還款,這種社會失信度的增加都是網貸高層一手造成的!
  • 疫情當前:借款人申請延期還款,網貸平臺有苦難言
    「若按照以往的標準,用戶在借貸平臺出現逾期的情況,平臺會將逾期記錄上報到人行徵信,將會影響借款用戶的信用記錄。而逾期也會影響他未來借款,逾期時間較長的用戶將無法繼續操作借款,需要將所有的借款全部還清之後才能夠再次嘗試借款。如果經常發生逾期,那麼他在平臺的額度將會被降低或者是取消。」上述資深人士說。
  • 各大網貸平臺,對於借款人的資質審核的標準是怎樣的?
    相信投資過網際網路金融應該都知道,平臺的標的都是由借款人向平臺申請審核之後才發出的,那麼,作為各大網貸平臺,對於借款人的資質審核的標準都有哪些呢?從以上對借款人的借款條件和借款材料來看,陸金所對借款人的資質審核是以借款人的信用報告為主,車房相關憑證為輔,以驗證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另外對於有保單的客戶也給予了一定的審核加分。
  • 網貸借款人逃廢債末路:一處失信、終身受限
    、爆雷或清盤,部分借款人開始彈冠相慶——他們認為網貸平臺倒閉,就沒有人追償借款,就不用還錢。很多惡意借款人將平臺聯繫電話加入黑名單,故意失聯,拖欠還款。為此,中國互金協會和各地互金整治辦紛紛發表聲明,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給逾期借款人施壓。麻袋研究院認為,隨著金融科技及大數據徵信的發展,對於借款失信人員的處罰措施、力度和速度都有了長足進步。那些自以為「平臺倒閉了,借的錢就不用還」的惡意逃廢債行為,其實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 巧立名目收取「砍頭息」,網貸平臺挖坑等借款人往裡跳
    隨著網貸平臺整治不斷深入,該行業風險持續得到緩釋。但記者調查發現,仍有網貸平臺玩起了巧立名目的「變形記」,對借款者「雁過拔毛」,亟須引起警惕。雁過拔毛、巧立名目,借款人防不勝防「一共只借1500元,卻花了720元買會員,利息還得另算,太坑了!」
  • 假如網貸逾期被起訴了,訴訟費誰來出?是網貸平臺嗎?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網貸逾期了不會走法律途徑解決,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拖的時間長了,債務就「賴」掉了,不用還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欠了正規網貸的錢,想「賴」,是賴不掉的,因為就算採用各種催收辦法,都要不回來錢,網貸平臺還有終極大招:起訴到法院。
  • 欠網貸太多還不上?最新規定,符合這3個條件的,可以不用還
    很多人在著急用錢的情況下,會去借網貸。可是事後要去還錢的時候,才發現,原本很少的錢已經利滾利變成一大筆要還。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這裡面有很多黑網貸,這些,是可以不用還的! 根據2019年新規,符合以下3個條件的,可以不用還!
  • 網貸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之風險
    前一段時間,我專門寫過一篇網貸應當積極籌措資金還款的文章。這次我在說的更透徹一些,對於網貸的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懲罰,可以分為民事類懲罰和刑事類懲罰。1、民事類懲罰。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改善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等司法文件的規定,逃廢債在民事領域將面臨:A、借款成本增長。一旦出借平臺或者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借款人不但要承擔借款的本金及合法利息,而且要承擔出借平臺維權的合理支出(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等等),同時還有法院判決的罰息!
  • 網貸平臺被清退,app打不開,負債人欠的貸款還需要還嗎?
    11月27日,中國銀行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稱,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很多借款人都就開始議論紛紛了:我們借的網貸平臺被清退了,欠款還需要還嗎?如果網貸平臺已被清退,app也沒有人維護,這種情況我們的欠款還需不需要還,應該怎麼還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個網貸平臺的性質,網貸平臺又叫做p2p,就是個人對個人通過一個網絡的平臺進行借貸的關係。
  • 網貸清退之後,借款人綜合利息超15.4%可以不還?
    根據最新的民間借款率的統計超過當前LPR的4倍是屬於高利貸,借款人有權拒絕多還的貸款,而民間貸款隨著LPR的利率在發生變化,當然大家也有很多的疑問,因為這個新規是2020年推出來的,並且已經開始實施,雖然是監管上是規定的,但是借款人綜合利息超15.4可以不還?
  • 網貸利息太高,可以不還嗎?
    在網貸平臺一旦發生逾期行為,不僅會面臨暴力催收,還會產生各種逾期費用,特別是逾期時間較長的情況,產生的逾期利息可能會達到一個天文數字,以前就有用戶表示自己借款本金為1500元,逾期一段時間後要償還2800元的本息,直接就是翻倍,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按照他說的這個來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下網貸利息太高了怎麼辦。
  • 網貸新規!恭喜借款人,2020年沒錢還款可以這樣做
    之前借款人在借錢之後,並不會細看合同,當還不上款大家拿出合同和監管政策進行對比,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果不其然這其中有不少貓膩,有些人面臨著的是傾家蕩產的還款,還款的問題一直困擾在借款人的心中
  • 網貸平臺倒閉了,借的錢到底還要不要還?
    那平臺倒閉後,借款人到底還要不要還錢呢?之前網上流傳一句話,「我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當時應該是成了部分網貸借貸者佳句。以為平臺倒閉了,還款也無法操作,有些借款人也聯繫不到平臺客服處理,導致一度以為真的不用還,類似這樣的詞條問題搜索,成了百度詞條熱榜。
  • 清流|砍頭息、斷頭貸頻發 誰來監管網貸平臺?
    然而多位借款人反映,由於主動訴訟的成本較高,他們只能終止還款,等待平臺來起訴他們。推薦閱讀:清流|51信用卡遭查疑涉催收背後:收入七成靠信貸撮合清流|先鋒系700億債務黑洞揭秘:自融上百億流向何處?清流|先鋒系實控人突然病逝 站錯跑道留下超700億債務高利貸維權成本高大多數p2p平臺,借款人籤訂的借款合同中,有一個明確的借款利率,這是借款人償還給出借人的利率。另外一大部分,為平臺作為中介機構,為出借人和借款人提供服務所抽取的服務費。這部分服務費,幾乎佔到借款人實際到帳資金的一半。